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环渤海工业带

环渤海工业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环渤海工业带


“环渤海工业带”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工业带。广义上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其范围占据我国国土面积的12%和人口的20%,拥有2.6亿人口,其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1/4。



区位优势


环渤海工业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和众多的优势区位条件。

1.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环渤海工业带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正在为环渤海经济圈注入强大发展动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环渤海在吸纳日本、韩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中有更多机会和优势。

2.邻海沿边的优越地理区位

环渤海工业带地处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四大经济区的交汇处,是内陆连接欧亚的要塞,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扩展、由南向北推移的重要纽带,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同时,此地区还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具有重要地位。

3.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现代化的交通网络

在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0多个港湾,拥有大连、天津、烟台、青岛、日照等大型商贸港口和秦皇岛、黄骅2个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环渤海地区是全国铁路最密集地区之一,纵贯南北的铁路干线有京沪、京九、京广、哈大、京哈、同蒲、太焦、焦柳等铁路,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有京包、石德、石太、胶济、大秦等铁路。其中,京沪、京广、京哈、京包是环渤海地区最繁忙的铁路干线。此外,区域内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航空运输网发展迅速。

4.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达教育科技

从整体看,环渤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不仅保持了原油、化工、钢铁等重工业优势,而且新崛起的IT、生物制药、高科技等产业方兴未艾。辽中南和京津唐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北京的高科技产业、天津的海洋化工、大连的石化与造船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鞍山的钢铁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环渤海工业带有极强的人才优势,一个中关村就拥有了中国64所重点大专院校,顶尖的人才源源不断地产生于北京。

5.丰富的自然资源

环渤海工业带内煤、石油、铁矿、海盐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有大同、平朔、阳泉、太原等大型煤田,其它的还有河北的开滦、山东的兖州、辽宁的阜新和抚顺、内蒙古的霍林河、准格尔、元宝山、东胜等著名煤田。胜利、华北、辽河、中原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基地。辽宁鞍山、河北迁安是重要的铁矿基地。天津的长芦盐区是中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渤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且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此外,本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可以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

6.密集的骨干城市群

本区已初步形成京津唐、辽中南、青(岛)济(南)三大城市群。以京津为中心、以大连、青岛为副中心,以沈阳、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济南为区域中心,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巨型城市集群,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功能。

问题和对策


目前,环渤海工业带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有经济比重高,市场意识相对淡薄。

2.工业产品结构单一,技术落后。

3.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内部经济联系不足,低水平竞争导致资源浪费。

4.淡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

发展对策:

1.加强区内合作,建立一个环渤海的合作机制。 环渤海地区要充分发挥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才、流通的突出优势,紧紧抓住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的北京奥运的历史机遇,通过平等协商,进一步加强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

2.对外整合力量,加强同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各国的贸易与招商、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3.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4.整治生态环境,实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

相关分词: 环渤海 环渤 渤海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