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百科名片


2006年8月8日,国内官方网站公布了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批复中明确指出,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将天津市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背景介绍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已经形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科技教育、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密集的骨干城市群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助推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环渤海经济圈是保证我国政治和经济稳定的核心地区,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

天津市是中央直辖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区位条件优越,逐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交通网络。天津港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港,也是我国沿海港口码头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目前北方最大的货物空运中心。

天津经济实力雄厚,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天津工业的规模、总产值、经济效益等均居前列。天津已形成以汽车和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微电子和通讯设备为重点的电子工业,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优质钢管、钢材和高档金属制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也日益发达。天津的科技力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也居于前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天津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随着天津市落实“环渤海经济圈”战略计划的推进,天津已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新一轮投资热点。

区位优势


全球GDP的50%产生在距海岸线50英里的范围内。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崛起了最具经济活力的三大都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都市圈,三大地区GDP的总和占全国的50%以上。但是,长期以来,与其它两个都市圈相比,环渤海都市圈的发展都明显滞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局面。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后,给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环渤海地区正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契机,加快发展步伐,与长三角、珠三角共同打造中国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

一、历史上天津就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

天津历史上就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对外开放城市。天津是“天子渡津”之处,是在首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水运枢纽和经济辅助城市,在津的统治集团的权力和财力曾是其有利发展条件之一。由于天津既有河海运通航条件,又有很接近首都的特殊区位优势,曾被多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用,在此进行不平等贸易,形成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即华北经济中心城市。而北京因是封闭的帝都,经济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而萧条,至清末民国初年,天津不仅工商业规模远远超过北京,而且人口数量也超出北京。辛亥革命后,天津已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至解放前夕,天津工业产值约是北京的7倍。直至70年代初,北京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才超出天津成为全国第二大城市。

二、新形势下天津具备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条件

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国务院1997年12月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提出,“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和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不仅是因为国家的定位,更主要的是因为天津具备了新时期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应该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天津在环渤海地区的综合经济优势较为突出,既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又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具有开放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天津具备了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发挥服务与协调功能的基本条件,符合新形势下对经济中心的新要求。相对比而言,环渤海地区其他成员都不具备这种综合的经济优势,即要么具有产业优势,缺少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要么具有港口优势缺少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等等,这些缺陷都使得这些成员难以在新形势下发挥经济中心功能。

1、区位优势。

天津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是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是我国北方地区进入东北亚,走向太平洋的重要门户和对外通道,是连接我国内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起点之一,又是联结欧亚大陆桥中路途最短的海港城市,处在“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重要位置。天津与北京地区共同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中轴线地带,拥有全国最发达的海、陆、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天津港距北京市仅142公里,1个多小时就可将天津港和北京联通。因此天津港是北京最佳的出海通道。

在环渤海地区的“弓箭型”城市群布局结构中,环渤海沿线港口城市成为“弓上的弦”,广大河北省地区为“弓”,京津城市带为“箭”,北京为“箭柄”,天津为“箭头”。天津的“箭头”是环渤海地区经济起飞最重要的位置。

2、港口优势和资源优势。

具有国内一流的开发区和保税区的、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海港与航空港距离之近为现有经济区域中罕见的,有利于整合两港的优势。天津港能够为环渤海的经济腹地提供物流条件和发展高科技产品,并将其输往海外与内地。

天津港有大片可利用的荒地、滩涂、湿地及海洋资源,是环渤海地区其他地区稀缺的宝贵资源,可以为整个环渤海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使用。天津的重化工业基地即临港工业区尤其适合京津地区共同开发使用,这样能够腾出京津等中心城市市区内大片的黄金地带,不但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也能提高京津中心城市环境质量。

3、产业优势。

以滨海新区为主的现代化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在已形成的京津高科技产业带中,天津占有重要地位。天津已经培植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及新能源5个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领先的产业群。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冶金工业区、化学工业区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已经成型。天津港已经成为亿吨大港,迈入世界级大港行列。天津的产业优势有利于带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物流业的优先发展能够有效发挥服务功能。

4、开放的优势。

天津已经成为高度开放的城市,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对外开放与合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在环渤海区域的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中发挥协调功能奠定了基础。仅就滨海新区而言,已有约70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落户,外贸依存度已超过60%,高于全国平均值40个百分点,滨海新区已成为外商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

三、第三增长极的核心功能区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加速,呈现东中西部竞相发展的态势,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同日韩隔海相望的环渤海地区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环渤海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聚集了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一大批城市群。而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地带,其经济地位和各项功能正日益完善。

围绕促进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天津正在加快构筑现代化大交通体系,重点是集中力量建设“两路两港”,即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和海港、空港。

天津正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是汽车、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6大支柱产业和12个产品基地。

天津正在加快建设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制定了天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重点是增强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区域金融等四大功能,完善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房地产业六大体系。

天津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大对湿地和各类自然保护区、历史风貌建筑区的开发和保护,努力改善生态和人文环境。

“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天津正逐渐满足新时期对经济中心的新要求,用科学的发展观,高瞻远瞩,明确了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天津巨大的发展潜能,为各类行业和企业在津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任何一项产业都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求新的合作。特别是在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合作空间很大。这是我国加快区域经济进步、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战略机遇,也是各界商业精英展示才华的舞台。

国务院批复选摘


在《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意见》中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主要任务是:以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探索新的区域发展模式,为全国发展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完善研发转化体系,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综合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构建合理的空间布局,采取有力措施,节约用水、集约用地、降低能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搞好环境综合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推进管理创新,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

《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近期工作重点是:

1、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2、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在有利于土地节约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加大土地管理改革力度。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土地收益分配、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调控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试验。 3、推动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适应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分步实施的原则,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天津港东疆港区设立保税港区,重点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合。 4、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对天津滨海新区所辖规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比照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内资企业予以提高计税工资标准的优惠,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予以加速折旧的优惠;中央财政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予以专项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