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槐荫区

槐荫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槐荫区


槐荫区位于济南市区西部,北纬3637′~3645′、东经11647′~11659′之间。北与德州市齐河县隔黄河相望,南邻历城区和市中区,东邻市中区与天桥区,西邻长清区。面积151.48公里。

中文名称:槐荫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济南市

电话区号:0531

邮政区码:250000

面积:151.48公里

人口:37.75万

方言:济南话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趵突泉

机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火车站:济南站,济南东站,济南西站

车牌代码:鲁A



地理位置


槐荫区位于济南西部,北与德州市齐河县隔黄河相望,南与市中区相邻,东与天桥区、市中区接壤,西邻长清区,是省会济南四个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151.48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80平方公里;辖振兴街、西市场、五里沟、青年公园、道德街、中大槐树、营市街、南辛庄、段店北路、匡山、张庄路、美里湖等12个街道办事处和段店、吴家堡2个镇;下设64个社区居委会、93个行政村。截止2008年底,辖区总人口37.7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0.2万人;人口密度2492人/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回、满、俄罗斯、锡伯、傈族、高山族、布衣族、佤族、畲族、蒙等2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1.4万人。

历史沿革


区名由来

明代前,自现南大槐树东首向北穿中大槐树东街、经二路,至北大槐树西首,有一土石岗,南高北低,蜿蜒起伏,貌似长龙,岗上植树,抵御风沙。南大槐树一带,人烟兴旺,故名盘龙庄。1573年(明万历元年)前,因庄内多古槐改称大槐树庄。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前,分为南、北、中三个大槐树庄。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济南开辟商埠后,南、北、中三个大槐树庄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区。1947年,取销南、北、中大槐树庄之称,其中心街道分别改称为南大槐树街、北大槐树街、中大槐树街。解放后,先后派生出南大槐树南街、北街、中大槐树南街、北街,槐村街,槐荫街等街巷。195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市辖区应改为地名称呼”的指示,将以槐树命名的街巷较多的第六区改为槐荫区。

建制沿革

1929年成立济南市政府,全市划为10个市区,辖区为第七区。范围:北自经一路,南至五里牌坊;东起大纬六路,西到纬十一路。

1941年,第七区改为商西区。

1945年,商西区复称第七区。

1948年济南解放,全市设11个市区,辖区为第七区。范围:北自津浦铁路,南至经十路;东起纬六路,西到纬十二路。面积1.96平方公里。1951年1月区划调整,全市设6个市区,辖区为第六区。范围:北自万盛街,南至刘长山;东起纬六路,西到津浦铁路。

1955年9月,第六区改称槐荫区。1956年区划调整,辖区范围:北自津浦铁路,南至山东水泥厂;东起纬五路,西到津浦铁路。1959年底区划调整为:北自经一路,南至山东水泥厂;东起民权大沟,西到津浦铁路。1960年区划又调整为:北自津浦铁路,南至山东水泥厂;东起纬五路,西至新河圈村。1961年5月恢复1956年区划。

1966年8月,槐荫区更名为东风区。

1973年7月,东风区复称槐荫区。1978年区划调整,辖区范围:北自堤口路、张庄路交叉口,南至刘长山;东起纬五路,西到兴济河。面积12.91平方公里。1987年区划调整为:北接黄河,南至卧牛山;东起纬五路,西到新河圈村。面积151.48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1929年为“坊、闾、邻”制,区下设10坊,每坊20闾,每闾5邻,每邻5户。1931年改为“保、甲”制,每保10甲,每甲10户。1938~1944年实行“坊、保、甲”制。区下设10坊,坊下为保、甲。1945年改为“保、甲”制。1946年12月,全区由41保、531甲合并为13保、312甲,每保24甲,每甲24户。

1948年9月济南解放,废除保、甲制,建街、闾政权,辖区下设8个街政委员会、127个闾。1951年1月,第七区与第九区的中大槐树街、道德街和第十区的万盛街、槐荫街合并为第六区。1952年12月建立7个居民委员会。1954年12月,按居民委员会区域建立7个街道办事处。1955年9月,郊六区五里乡划归第五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各街道办事处按地名改称经三路、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北大槐树等街道办事处,共57个居民委员会(含4个家属委员会)。1956年7月,市中区纬五路和小纬六路南街以西的部分地区划归经三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万盛街以北地区划归天桥区。1959年12月,市中区大观园、四里村、岔路街、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魏家庄、馆驿街等8个街道办事处划归槐荫区,全区下设15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改划为槐荫人民公社大观园、四里村、机床一厂、杆石桥、经七路、经二路、馆驿街、经三路、机车工厂、机床二厂、振兴街等11个分社。同月,历城县西郊人民公社28个生产大队和南郊人民公社3个生产大队及白马山铁路职工宿舍划归槐荫区,四里村、机床一厂、大观园、经二路、经七路、馆驿街、杆石桥等7个分社复归市中区;辖区划为经三路、机车工厂、机床二厂、振兴街、西郊等5个分社。1961年5月,西郊分社复归历城县;辖区下设经三路、西市场、机车工厂、机床二厂、振兴街等5个分社。1962年6月划为经三路、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北大槐树、五里沟、青年公园等9个分社。1963年2月,分社改称街道办事处。1978年9月,历城县英雄山公社南辛、北辛两个生产大队分别划归槐荫区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和道德街街道办事处。1979年9月,从营市街街道办事处划出南辛庄及机床二厂宿舍等地区成立南辛庄街道办事处。1987年5月,郊区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1989年9月,撤销经三路街道办事处,划归五里沟街道办事处;撤销北大槐树街道办事处,其纬十二路以东区域划归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二路以西区域划归中大槐树街道办事处;从段店镇划出14个行政村,建立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等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划为西市场、中大槐树、道德街、振兴街、营市街、五里沟、青年公园、南辛庄、匡山、段店北路、张庄路等11个街道办事处和段店、吴家堡两个镇,共129个居民委员会(含16个家属委员会)、96个村民委员会、110个自然村。

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积极探索财税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及时调整和完善了办镇财政体制、工业经济、外经外贸、重点项目建设等政策措施,切实搞好闲置资源的优化整合,不断加快济南槐荫工业园区、槐荫工业科技园等发展载体和济南国际农产品加工贸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构筑大框架、建设大载体,区域经济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一产增加值2.68亿元,二产增加值57.84亿元,三产增加值99.62亿元,分别增长5%、20.4%、17.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2023万元,增长2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9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8343.6元,增长15.1%,全区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卫管理全覆盖机制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村乡风文明发生明显变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丰农公司、樱龙公司、一品公司等一批创汇型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2008年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21家,实现销售收入182.5亿元、工业增加值41.1亿元、利税16.1亿元、利润10.6亿元,分别增长31.81%、30.06%、32.73%、35.68%;济南槐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加快,进园企业累计达431家,形成了以小家电、新材料等为产业特色的民营科技企业聚集区;槐荫工业科技园“两纵两横”路网结构基本形成,峨嵋水口、强达工贸等项目陆续展开,嘉洲果品、电器开关等项目正式投产。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达203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2亿元,增长24%;市场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国知名家居建材品牌“居然之家”入驻槐荫,济南茶叶市场、西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一批大市场档次不断提升,全区亿元以上商品市场达40家;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建立了国家级的齐鲁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动漫创意产业成为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开拓国际市场力度,全区对外开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5007.3万美元,增长10.1%;外贸出口16813万美元,增长7.9%;全区有出口实绩的企业50余家,其中年出口额过100万美元的企业达23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轻工、化工等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1%,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积极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我区被命名为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城市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全面提升省会城区建设水准,城市发展框架基本拉开。紧密结合济南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按照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高起点、高水平实施了腊山、峨嵋等6个片区的控制性规划编制,初步实现了全区控规全覆盖。规划占地26平方公里的济南西客站片区建设全面启动,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和西客站场站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展开了以棚户区改造为主体的旧城改造,五里沟发祥巷、振兴街三角地、经七纬十二路东南等片区改造项目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积极探索片区整合的新路子,全面展开了腊山南居住片区的开发建设,张庄、任庄村民安置区建设进展顺利。下大气力自主组织实施了经六路跨铁路桥、经一路、党杨路、大学路、物流大道等主干路桥建设和担山立交等环境绿化工程,投资7000多万元完成了621条背街小巷和老城区次干道的综合整治任务,建成了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区政务中心并投入使用,突出开展了违法违章建设、破损山体、居民小区、农贸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

当前,槐荫区面临着济南西客站片区全面启动建设、张庄机场即将搬迁、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等重大发展机遇。槐荫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新区带动、老城提升”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招商引资和财源建设,扎实推进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打造活力槐荫、富裕槐荫、宜居槐荫、幸福槐荫、平安槐荫,努力把槐荫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省会中心城区。

社会发展


槐荫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中心任务,深入实施“新区带动、老城提升”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学发展,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87家。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中学、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跨入了省级规范化学校行列;投资1.1亿元完成了农村校舍改造任务,两镇四新办全部达到市级教育示范乡镇标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切实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惠民医疗和大病救助工程,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达98%。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创新,新建小区“三种模式、五位一体”、驻地部队“军地双管双助”等管理经验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推广,流动人口管理、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新增健身器材300余件、健身路径1500余条、健身场地近36万平方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居一品牌”的创建格局。社区建设不断深化,“一个核心、三元互动”社区管理体制得到推广。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活动不断深入,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区”四连冠。

和谐槐荫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政府重要职责,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4.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新增参保职工4.56万人;妥善解决改制破产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成为全市第一个所有改制企业退休职工参保的县区。深入实施残疾人、农村特困户“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制度不断完善。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及时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始终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深入探索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日趋稳定,槐荫区整体创建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安全社区。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强化“人人是环境、个个做表率”的发展理念,“一家人、一盘棋、围绕中心、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生活


槐荫区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全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8年,有在岗职工92839人,年平均工资302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43元,农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4375.04元,住房36.08平方米。全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3.38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9亿元。区财政投入资金494.87万元,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7.9万人,参保率达8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639人,保险费4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6556人、参合率达98%,共计补偿12054人、489.82万元。全年安置城镇就业969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335.6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前培训1504人,在岗培训1246人,组织城镇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1550人。全年享受城市低保待遇共计5.3万户13.72万人次,发放低保金1968万元;全年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累计3288户次9264人次,发放低保金62.4万元。全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25人,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6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1600元,全部由财政供养,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达到75%。全区有养老机构12处,其中敬老院1处,老年公寓11处,共有床位698张;养老日托站3处;老年人活动中心23处。全区59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建立了社区服务站,槐荫区成为第一个整区创建成功的“全国安全社区”。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办理结婚登记192对。

科教文卫


截止2008年底,有各级各类学校60处,在校生35216人,毕业生6966人,教职工3124人,专任教师2588人;其中普通中学11处,在校生9448人,专任教师950人;小学47处,在校生23741人,专任教师1568人。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生94人。幼儿园107所,在园幼儿10789人。全区小学、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分别为100%、99.9%。投资2270万元,对全区17所中小学进行校舍改造,完成了营东小学与槐南小学、纬十路小学与经二路小学等6所学校的合点并校,泉城花园小学正式交付使用,新35中教学楼主体完工。组织申报科技计划67项,申请专利1400项,其中发明专利180项,山东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22项,开发新产品、新工艺30余项。全区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33家、54家,高新技术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实现产值12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2%。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驰名商标7个,国家名牌产品4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0个。青年公园社区被国家地震局确定为地震安全社区示范点。围绕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特色文化,开展各种群众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成立槐荫区书法家协会,举办了“新城之韵”书画展;在全区60多个村,放映公益电影800余场。在西郊森林公园投资建设全市最大的绿荫健身广场,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全区有健身路径300条,健身器材1600件,健身场地面积36万平方米,各类健身场馆7处,村居健身场所覆盖率达100%。全区有各类卫生机构391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9处;床位4953个;卫生技术人员5678人,其中执业医师2275人, 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2439人。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1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达到市级标准化建设水平,吴家堡卫生院建成投入使用。计划生育军地“双管双助”管理经验推向全国,区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

贸易服务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3.8亿元,餐饮业零售额14.6亿元;限额以上贸易企业201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2.6%。陶瓷市场陈列厅、广友茶城、济南博敬茶叶市场、广友钢材市场、老屯汽车配件市场、匡山汽车大世界等8处商品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市场建设不断规范和提高。提升改造餐饮住宿业35家,新增床位2800个,有三星级酒店(餐馆)9家。对南辛庄、西市场等7个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整治,新建便民连锁店(小超市)20个,社区便民早餐店20个。全国知名家居建材市场“居然之家”正式开业运营;匡山汽车大世界年交易额达50亿元,被评为2008年“全国第十大汽车交易市场”;济南华联商厦、嘉华购物广场被评为全国达标百货店;拍乐动漫广场建成开业,齐鲁动漫游戏产业基地被命名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永安保险等一批金融机构。积极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槐荫区被命名为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现代物流园、润华汽车服务园、济南国际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7万美元,实现出口创汇1.68亿美元。

槐荫节日


传统节日

春节:解放前至50年代,农村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即推米、磨面,筹备年货。年三十,大门外挂松枝、插火香、贴对联,正屋挂中堂、摆神位、设供品;天黑街心“照厅”,家家提灯笼、携香纸到村外接“家堂”,晚食面叶。大年初一吃素水饺,穿新衣串门拜年。初二至十五携礼探亲。年前,城市家庭购买少量肉食、蔬菜。年三十晚吃水饺、放鞭炮,部分家庭摆供品、接家堂。初一吃素水饺,串门拜年。初二起访亲探友。“文革”期间,农村做年货、摆供、照厅、接家堂等俗消失。80年代,农村家庭恢复做年货习俗,进城、赶集购买各种副食品。大年三十,正室挂新式中堂,晚食水饺,看电视欢度良宵。年前,城市家庭购置各种年货。大年三十晚,阖家欢聚,把盏畅饮,看电视至凌晨,食水饺,放鞭炮。初一单位团拜或各自走访拜年。亦有少数烧纸供香者。

元宵节:50年代,农村大门前挂灯笼,晚间玩龙灯;各村高跷队串庄演出。60年代渐消。80年代,部分村庄成立高跷队、扮玩队,串村进城。城市食元宵、水饺;单位民间扮玩队走街串巷,晚间举办花灯展览。

青龙节:农村历来有炒“蝎子爪”的习惯。解放前至50年代,在庭院用草灰撒成圆形,中心划“十字”,谓之“打囤”。后此俗消失。

清明节:农村、城市群众为已故亲属上坟扫墓。单位群众集体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放风筝,踏青游玩。

端午节:有门口插艾、吃艾煮鸡蛋、食粽子之俗。近年来仅部分家庭中保留此俗。

中秋节:解放以来,城市、农村均有晚食月饼赏月的习惯。近年来,城市多走亲访友,互赠礼品;晚间阖家欢宴,把盏对饮。

另有正月初五吃水饺、放鞭炮,夏至喝凉面,冬至吃水饺,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做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等节日。

回民节日

阿舒拉日 每年伊斯兰教历一月十日为阿舒拉日。节日中礼拜读经,愿以忍耐战胜邪恶,排除非礼,得到安拉的保佑;炸油香自食并送与友好。

圣纪节 每年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为圣纪节,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并以此祈福恕罪,炸油香馈赠亲友。

开斋节 每年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为开斋节。是日,穆斯林熏香、沐浴、更衣,前往清真寺作会礼、听宣讲,家中炸油香、烹调佳肴款待亲友;节前一月为斋月,白天禁食,为之拔斋,日落星出时进餐。

古尔邦节 每年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为古尔邦节,纪念安拉派遗天神送羊代易丝马仪牺牲。节日里,富裕家庭宰羊或屠牛,用以接待宾客或馈赠亲友。

新节日

建国以来,公历新节日有元旦(1月1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护士节(5月12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届时,城市及农村有关单位组织庆祝活动。

礼仪习俗


婚嫁

解放前,农村媒人视男女双方家庭状况提亲,两家同意后,男家即给女家送红帖,以示订婚,再给女家送鸡、鱼、布匹等物,谓“穿柬”,后两家择日撒帖结婚。婚前,女家陪嫁桌、箱、柜、凳之类。婚日,男家用花轿迎娶,古乐伴奏。轿至夫家大门,两幼女为新娘添胭粉,新娘由“架客”搀扶,踏红毡,过板凳,进花堂,拜天地,入洞房,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新娘吃下桥扁食。宾客入席,猜拳行令。晚间,晚辈人闹房、听房。新娘坐帐三日。三日、十二日“回门”,男家拿“合礼”钱,女家设宴招待。50年代,男女开始见面相亲,用花轿迎娶,新娘由穿蟒袍玉带、蒙红盖头,改为戴眼镜、手套,穿棉袍、大褂;后期,新娘穿便衣,乘大车。60年代以来,男女双方相亲同意后,女方择日去男家,男方设宴招待,同时男女二人进城购衣、照像,此谓定亲;后男方给女家送鸡、鱼、肉等礼品,女方设宴招待,谓之认亲;婚前,男方付与女方衣裳钱,两家择日撒帖结婚。60年代至70年代初,多用自行车迎娶,女方陪嫁桌、椅、箱、柜、梳妆用具等。1978年后,新娘逐步改乘小轿车,女方陪嫁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黑白电视机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随之成为陪嫁品。

解放前,城市婚姻亦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历经提亲、订婚、迎娶、回门等阶段。旧式婚礼,新郎穿大褂、戴礼帽,新娘着凤冠蟒袍,花轿至夫家,亦有拜堂、入洞房、喝交杯酒、吃下轿扁食、坐帐三日之规。新式结婚,新郎穿长袍、马褂或西服,新娘着旗袍或西式盖地长裙,用马车、彩车(汽车)迎娶新娘,由伴娘陪伴,童男童女牵纱提篮,拜堂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新娘吃下轿扁食。解放后,男女择偶由介绍人牵线或自由恋爱。50~60年代,单位工作人员多选节日、纪念日成婚,简单朴实,气氛热烈;新房陈设桌椅箱凳之类。70年代后半期,少数成婚家庭用小轿车接新娘,在饭店招待宾客,有的夫妇外出度蜜月;嫁妆以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沙发、大衣柜为主。80年代中期,追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新式组合家具、席梦思床、金首饰等高档用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大付“喜钱”、大宴宾客之风盛行。期间,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大力倡导集体婚礼,收到一定成效。

解放前,辖区北大槐树地区少数富裕回民家庭亦用花轿、彩车迎娶新娘。穷人媳妇坐独轮车,上系一条红绸,少有坐素轿者。新娘到婆家后,阿訇读经,写“一扎布”(真主面前的结婚证),后用秫秸夹住插在檩梁上。婚后第二天新娘回门,当天返回。满月后回娘家住一个月,称“住对月”。解放后,除写“一扎布”外,其它基本同于汉族婚俗。

丧葬

解放前,农村穷人丧事简陋,富人大操大办。50年代主要仪式有:(1)停尸。人死后,其子女即到亲戚家报丧,遇长辈或岁数大者叩头。家中用秫秸夹一叠烧纸插于大门外;死者口含铜钱,穿寿衣,在正室内停灵三日;富有者扎灵棚,民乐伴奏;三日之内亲友吊祭,执宾于大门处高呼“打礼”,子女着孝衣、拄哀杖,于灵床两侧号哭,并向来宾叩头致谢;亲朋好友上供品、花“人情”钱、送帏帐;子女每日到土地庙送“盘缠”、送浆水;三日晚,乡邻端供品,携纸钱辞灵。(2)出殡。殡日,子女到村西南“送三”。午时起灵,长子顶灵,长媳兜饼,主丧人脚踏黑碗,众亲眷号哭,至大门外,用架杆(彩杆)抬棺,村头设“路祭”。(3)祭典。葬后第二天晚子时“叫门”,后有二七、三七、五七、百日哭坟祭奠。60年代开展平坟还田,丧礼简化,木棺从速土葬。70年代逐步推行火葬,摆花圈,亲属戴黑袖章,葬礼从简。80年代葬礼有复旧趋势。

50年代,城区死者穿寿衣,在家停尸三天,亲属戴白孝,用木棺葬于公墓或故里。1965年,区、街道办事处相继建立殡葬改革领导组织,逐步推行火葬。一般在医院停尸三天。家中居室内设灵位、摆供品,门前放花圈。有的在火葬场召开追悼会。火化后,骨灰存于火化场、公墓或埋于故土。

解放前,回民故后,亲属沿街哭诉。本族群众闻讯出力、出钱、出食品,赠送香料。解放后只向阿訇、挚亲密友报丧。阿訇亲临死者家中读经,后用皂角水为死者净身,以三丈六尺(约12米)白布裹尸。殡日,将尸置于棺内,放入四轮彩杠灵车上,子女亲属着丧服随灵车送至墓地,阿訇读经后举哀,将所备食物招待来宾或送与观众。墓为斜坑。安葬时,尸以北为枕,面朝上,培成圆形土堆。丧主回家后连哭7天,谓哭天门。期间,四日起坟(用土垫实),七日、百日走坟(添土圆坟)。

喜庆

生育小孩降生后,男家即到媳妇娘家报喜。农村娘家人于第九天、十二天带鸡蛋、红糖、糯米、挂面及小儿衣物等去男家“坐月子”,男家设宴款待,并回赠一定数目的红鸡蛋。城市娘家人接信后,一般近期送鸡蛋、红糖等物。亲朋闻讯后于月内携礼前去庆贺。均回赠红鸡蛋。

祝寿

解放前,富贵家庭多兴祝寿,祝寿开始后须年年不中断进行。解放后,群众庆寿视条件改善伙食,长者接受亲人的祝贺。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祝寿活动逐步盛行。80年代,多馈赠寿糕、鱼、肉及老人喜爱食品,亲朋聚餐,场面热烈隆重。

节日

逢年过节,亲朋之间互相来往,馈赠礼品,宴请宾客。50~60年代,礼品以馒头、糕点为主;70年代以来,多为烟、酒、土特产及时髦贵重物品。

祭祀

解放前50年代,农村每年古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户户提灯笼、端牌位到村头接“家堂”;正月初一,正屋挂中堂、摆神位、设供品;正月初五到村头焚纸送祖;清明、阴历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上坟祭拜先祖。城市部分家庭亦有春节挂中堂、摆神位、设供品,清明、阴历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烧纸、上坟拜祖之俗。“文化大革命”期间禁止祭拜活动。80年代以来,农村及城市部分家庭仍保留节日烧纸、上坟之俗。

乔迁

乔迁新居,亲友携礼前去祝贺,主人设宴招待,谓之“温锅”。

生活习俗


饮食

解放前,城市、农村群众多以杂粮、糠菜为主食,吃高粱(玉米)饼子、煎饼、窝窝头,喝稀粥(饭),细粮很少,副食稀罕;富贵人家多吃面食,品种繁多,肉类、菜蔬不断。

50~70年代,城市、农村仍以杂粮为主食;白菜、豆腐、豆芽等为城区主菜,农村多吃咸菜。1978年后,城市、农村以面粉、大米为主食。80年代,城乡主食品种多为馒头、米饭、包子、面条、烧饼等。城区副食种类繁多,鸡、鱼、肉、蛋不断,多数家庭每餐两菜以上;农村蔬菜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馄饨、鸡蛋包、豆腐脑、甜沫、馓子、粽子、把子肉等成为城区居民传统小吃,部分人以牛奶、豆奶补体。

回民主食品种基本同于汉族。喜吃牛羊肉,节日、喜庆食油香。

服饰

清末民国初年,城市贵人男穿长袍、马褂、甩裆宽腿裤,扎丝腿带;女着旗袍、大褂,内衣艳丽,外衣尚素。40年代,城市工作人员男穿西服、中山服、大褂、长袍,女穿旗袍、短卦、长裙;学生穿制服;农村及城市群众多穿自缝布结对襟(男)褂、斜大襟(女)褂,肥腰裤,扎腿带。

50年代,城市学生、工作人员多穿中山装、列宁装,农村成年人着黑、灰、蓝色对襟、斜大襟褂。60年代中期,城市以中山装、国防服、学生服为入时;“文革”初期时兴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装,后期时兴灰色夹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以化纤上衣为上。

80年代,城市青年服饰多变,女子尤甚。初期,男紧上衣、喇叭裤,继而西装、牛仔裤流行;女装由朴素转为艳丽,又趋于素雅,裤子渐短,夏季衣裙以柔、滑、轻、薄为上,春秋以马夹、线衣为入时,冬季以面包服、滑雪衫为时髦。末期,年轻女性春秋穿呢裙,学生着夹克衫、健美裤,夏季裙衣多样化;男性以西服、呢大衣、防寒服及中山、学生、夹克装为主。农村男性老年对襟褂渐消,青年人步城市后尘。

昔日,回族教长、阿訇、乡老戴白色礼拜帽,近年来回民群众戴此帽者增多。

房舍

解放前及50年代,农家多为独院,有大门、院墙、影壁墙、正屋、厨房、栏圈等。正屋居北,为主体,设一门两窗;栏圈位于大门左侧。均系土坯墙、木棂窗、木檩梁、秫秸椽、麦草顶。60年代后半期,向石基坯砖墙、玻璃门窗、苇秸椽、草(瓦)顶及石基砖墙、瓦顶发展。80年代,多筑高台前出厦正屋,外敷水磨石,内涂料粉饰,大门、影壁墙饰瓷瓦;两层楼亦不少见。

解放前,城区富裕人家多住一进四合院或数进四合院,闹市区沿街有部分民国初年所建起脊二层楼,北大槐树一带穷人多住草席窝棚。60年代,窝棚改为砖瓦房;公共住宅为排房,每户一间半或两间,以石基、砖墙、木架、大瓦顶的简易平房为主。70年代,建起一批砖石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沥清炉渣平顶的简易四层住宅楼。后楼房布局呈多样化,始以走廊与各户相通,继而改为一梯四户、两户不等。80年代逐步向高层、高标准发展,造型新颖,装饰华丽,每层两户、三户不等,每户二室一厅或三室一厅,厨房、卫生间、前后阳台俱全。

器用

炊具:解放前,50年代初,农村及部分城市家庭用柴草灶、风箱做饭,使用泥盆、瓦缸、铁铲、木勺、笊篱、铁筲、木桶、生铁锅、葫芦瓢等器具。50年代后期,城市普遍使用煤球炉。60年代,钢精、塑料器皿进入市民家庭,旧式炊具逐步淘汰。70年代,城市广泛使用蜂窝煤炉;农村始用蜂窝煤炉、钢精器皿等。80年代,城市使用煤气灶户增多,高压锅、电气灶具开始进入部分家庭;农村广泛使用蜂窝煤炉,柴草灶所剩无几。

餐具:解放前,50年代,城市、农村宴客多用大海碗、平碟、锡酒壶、小酒盅;日常就餐用粗瓷碗(黑、白)、竹木筷。70年代,城市转向细瓷小碗,配备大小盘碟;农村多用粗瓷白碗。80年代,城市开始使用成套细瓷餐具(有布碟、汤碗、汤盘、汤匙、瓷酒壶、高脚酒杯等),部分家庭备有火锅、啤酒套具,后期不锈钢餐具出现;农村逐步向细瓷多样化发展。

家具:60年代前,农村人家普遍睡土炕,少数家庭室内摆方桌、条几、椅子、板凳、橱柜等;城市多用木板床、鬃床,室内摆方桌、椅子、箱、橱等。70年代,城市时兴钢丝床、组合木床,农村逐步向铁床过渡;1978年后,镶镜大衣柜、高低柜、菜橱、书橱、酒柜、写字台、沙发等开始在城乡出现。80年代,城乡兴起置办家具热潮,作工精细、风格典雅、色调明快的捷克式、镜框式、板式组合家具相继出现。期间,席梦思床进入部分城市家庭,电镀折叠桌椅等逐步在城市普及。

交通工具:农村,50年代前靠肩挑步行,用独轮车(木轮)、大车、地排车(死胎)运输。60年代出现马拉大胶皮车、活胎地排车和独轮车,自行车较少。70年代用拖拉机、汽车运输,自行车逐步增多。80年代,小型拖拉机进入部分农户,自行车为必备工具,少数人拥有摩托车。城市,60年代前靠汽车、地排车运输,居民外出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70年代用汽车、拖拉机、机动板车运输,居民外出乘公共汽车、电车,骑自行车人增多,部分人拥有摩托车。80年代,汽车、电车、摩托车、自行车剧增,交通日益便利。

其它生活用具:50年代前,农村用植物油灯、煤油灯照明,陶盆洗浴,火盆(烧玉米芯、谷糠)取暖,竹篮、箢子、簸箕、长布袋、瓦缸等盛粮食杂物,粗瓷茶具饮水,少数家庭有保温瓶。60年代中期,农村开始用电灯照明,铁盆洗浴,煤坯炉取暖;城区少数家庭拥有座钟、挂表。70年代,塑料盒、筐、袋等陆续进入农家,普遍用麻袋、尼龙袋储粮,木挂钟、保温瓶逐步普及;城市以台灯、日光灯、石英钟为入时。80年代,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逐步在城市普及,多数家庭置办精细茶具、气压水瓶、凉水瓶套具、淋浴器、土暖气,装饰各种吊灯、壁灯,石英钟、电子表广泛使用;农村也不少见。

相关分词: 槐荫区 槐荫 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