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位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行政村的周岭自然村。2009年10~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700多平方米。



简介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位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村的周岭自然村。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第一期考古发掘,揭露出大批与宋、元、明三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而且时代顺序清楚,功能相互关联,几乎可以完整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造竹纸”有关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更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10月至12月进行的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弄清了造纸作坊遗址的整体布局状况、造纸型水碓的形态演变,完善了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工艺流程,新发现了元代抄纸房遗迹,进一步证实了华林造纸作坊始建于宋代,并对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与商贸路线有了详细的了解。据介绍,在福纸庙作坊区650平方米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各类与造纸相关的遗迹共28个,在周岭村清理水碓遗迹7座,西溪村清理水碓遗迹7座,这是目前我国发现造纸遗迹最多的遗址。专家称,华林造纸作坊遗址的最早年代可以上溯到南宋时期,这无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造纸遗址,延续生产时间又历经元代、明代,对研究我国古代造纸科技发展史有重要研究价值。

出土文物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高安市博物馆联合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宋代至明代时期水碓16处、沤竹麻坑20多处、槽房10多处以及蒸煮、拌料、漂洗、槌打台、烧灰坑等造纸作坊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代青白瓷、青瓷、青花瓷、黑釉瓷、白釉瓷等几百件瓷器;还出土了宋代铜钱,元代铜镜、铜盂、石砚,明代烛台等大批文物。为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其价值,高安市召开华林古代造纸作坊遗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造纸作坊遗址为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时间最早、最完整的造纸作坊遗址,是我国考古学的新发现、新领域,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研究我国乃至世界造纸术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位置


遗址位于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东溪行政村的周岭自然村。2009年10~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700多平方米。

遗址状况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除在石脑头溪两岸清理7座舂打竹麻的水碓外,还在福纸庙作坊发掘区揭露出宋代的沤竹麻坑、陶引水管和烧灰料的灰坑;元代的沤竹麻坑和抄纸坊;明代的沤竹麻坑和烧灰料的灰坑、蒸煮竹麻的大片烧土块、晒料与拌灰的工作台、堆放石灰的混砂土以及沤竹麻坑的尾砂坑等与古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此外,还有一些挡土墙、排水沟和柱洞、柱础等房屋遗迹。其中宋代沤竹麻坑(H7)为不规则长方形土坑,南北长4.2、东西宽2.1、深0.3米。东壁较清楚,南、西、北面遭到部分破坏。H7应是遗址中最早的沤竹麻坑遗迹。元代沤竹麻坑(H3)仅残余一段半月形的石砌坑壁。但从所处位置分析,H3是在宋代沤竹麻坑H7的基础上加以改建和扩建形成的。明代沤竹麻坑(F1)为长方形石砌水池,长11.45、宽1.53、深0.5米。水池被石墙分隔为南段和北段,但有水沟相通。 1号水碓呈南北向。水车池用石块垒砌,长方形,内空长2.7、宽1.9米。东侧和西侧边墙的最上一层是麻石质长条形石梁,中间相对处留有一承放水车轮轴的卯窝;南墙的最上一层也是麻石质长条形石梁,留有两组承装碓杆的榫卯,说明这处水碓是一车带两碓杆的结构。1号水碓据最底层出土遗物,其废弃时代可能为明代中晚期。7座水碓的大小和布局基本相同。但在工作间正对碓杆位置、承接碓头打击的部位,结构可分为三类:1号与3号水碓是安放1个石臼和1块带有凹窝的长方形石板;2号水碓安放的是两个石臼;4~7号水碓则安放2块石板。带石板类型的水碓专门用于造纸。而1、3号两个安放1个石臼、1块石板的水碓,其用途为加工粮食或纸浆。

重要价值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造竹纸的作坊遗址。它的发现,对探讨造纸术的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发掘出的明代造纸作坊遗迹,基本上反映了从伐竹到制浆的造纸工艺流程,可再现《天工开物》中“造竹纸”之“新竹漂塘”和“煮楻足火”的情景。这为研究明代中国南方先进的竹纸制造工艺及探寻明代西山造纸官局所辖纸厂的生产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评价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忠培到周岭村实地考察后说,过去我国考古只发现过古代的纸张,还没有发掘过造纸的遗址,现在在华林发掘出古代造纸作坊遗址,在全国这是第一次,是我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开创了科技考古的一个新领域。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纸史委员会主任陈思亮说,这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资料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200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第一期考古发掘,揭露出大批与宋、元、明三代造纸工艺有关的遗迹,而且时代顺序清楚,功能相互关联,几乎可以完整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造竹纸”有关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更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10月至12月进行的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工作者弄清了造纸作坊遗址的整体布局状况、造纸型水碓的形态演变,完善了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工艺流程,新发现了元代抄纸房遗迹,进一步证实了华林造纸作坊始建于宋代,并对华林古代造纸的规模与商贸路线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福纸庙作坊区650平方米范围内,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各类与造纸相关的遗迹共28个,在周岭村清理水碓遗迹7座,西溪村清理水碓遗迹7座,这是目前我国发现造纸遗迹最多的遗址。专家称,华林造纸作坊遗址的最早年代可以上溯到南宋时期,这无疑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造纸遗址,延续生产时间又历经元代、明代,对研究我国古代造纸科技发展史有重要研究价值。

再现古代造竹纸流程


水碓只是用于捣碎竹子,是造纸的粗加工环节。考古人员大胆推测,在这些水碓附近,必然有一个古造纸作坊遗址。

通过调查,考古人员最终选择了福纸庙作为挖掘的重点。樊昌生说,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考虑到福纸庙上游100米处已经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水碓,并且明显是用于加工纸浆的,其附近应该有造纸作坊;其次是当地村民反映,在周边的田地中耕作时碰到过石砌的墙基。

在福纸庙边上的一块大梯田中,考古人员布了25个探方,每个面积16平方米,出土了宋、元、明年代的沤竹麻坑、烧灰碱的灰坑和蒸煮竹麻的大片火烧土块、晒料与拌灰的工作台,以及沤竹麻坑的尾砂坑等遗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挡土墙、排水沟和柱洞、柱础等房屋遗迹,这充分证明这里就是造纸作坊遗址。

在一块红烧土地面前,高安市博物馆馆长刘金成告诉记者,这是造纸的关键一环——竹麻蒸煮区。经考古专家介绍,记者看到福纸庙造纸作坊遗址上沤料、洗料、烧灰、拌灰、蒸煮、漂洗、曝晒等七道工序,如果再加上发掘区不远处的一处水碓,就组成了“造竹纸”从砍伐竹子到粉碎纸浆所需造纸原料加工的一整套工序,几可再现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造竹纸”从伐竹到沉腐、蒸煮、拌灰、漂洗、粉碎等一整套造竹纸所需原料加工的工序,而且可以反映出宋、元、明三个朝代造纸工艺在不断地改进和作坊布局上更趋合理。

作坊遗址上还出土了能够提供时代分期的器物,主要是各类瓷器,有晚唐五代时期的青瓷,宋代景德镇窑的釉口青白瓷和吉州窑与建窑的黑釉瓷,元代的芒口青白瓷、土龙泉青瓷,明代景德镇窑的民间青花瓷和白瓷以及土龙泉青瓷。出土器物中,还有大量用来研磨纸药的擂钵。省轻工业研究所造纸研究室、省纸张质量监督检验站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考古队采集的泥浆检测后得出结论:残留物为纸张残片,纸张残片由二种植物纤维原料配比组成,其中主要原料品种是竹浆,次要成分为麦草。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张忠培到周岭村实地考察后说,过去我国考古只发现过古代的纸张,还没有发掘过造纸的遗址,现在在华林发掘出古代造纸作坊遗址,在全国这是第一次,是我国考古学的新发现,开创了科技考古的一个新领域。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纸史委员会主任陈思亮说,这对探讨我国造纸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考古人员尚没有发现造纸工业流程中的抄纸这一环节的相关遗迹。这将是考古发掘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专家点评


苏荣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相对于无机质生产的手工业遗址,有机质的手工业生产遗址保存困难,遗留有限。譬如,我国是众所周知的丝绸、造纸以及漆器的母国,虽然不断有相关遗物出土,文献记载言之凿凿,但作坊遗址罕有发现。

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自西汉的造纸遗物屡有出土,藏之公私的古籍汗牛充栋,长期以来却没能发现古代造纸作坊遗址,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从这一点看,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发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原料造纸。华林造纸遗址是以竹子为原料的作坊遗址,而遗址所在的周岭周围的丘陵上遍生毛竹,原材料是充分的。

造纸的三大工序中,关键环节是抄造工序,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内,在抄纸池旁发现了纸药锅的灶,应当是了不起的发现。

造纸作坊中,最复杂的是原材料加工工序。而该遗址中发现了沤池与烧草木灰的灰坑及废灰的堆场、蒸煮遗迹等等。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发现最多的是水碓,也是发现该遗址的重要线索。发掘者经过调查把水碓划分出3个类型,反映出发掘工作的细致,值得首肯。

考古学家认定该遗址的年代从南宋经历元代并延续到明代,相信有充分的依据。如此长的跨度,遗址的重要性自然更为突出。我们现在对古代造纸技术之所以知道较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宋氏是奉新人,籍贯在高安北临,曾在分宜任教谕,地处高安南近。华林造纸作坊在其不大的活动范围内,正是田野考古和文献记载相结合的理想案例。相信随着对发掘获得的深入研究,还会有一系列新的重要的内容随后公布。

相关分词: 华林 造纸 作坊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