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73年6月7日,隶属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现有职工111人,在职职工78人,退休职工33人。在职职工中有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19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6人,硕士16人。设有农用微生物、杂草、植物病理、农业昆虫、水稻病虫综防和开发等6个研究室及办公室、业务室、财会室。为了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所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创办了长沙艾格里植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长沙艾格里生物肥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个开发实体。

一九八五年以来,我们在湖南及全国植保界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研究与控制技术、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新农药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包括“高活性低成本的水田除草剂混用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南方蔬菜无公害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稻类持久抗瘟性基因的发掘与利用研究”、“甘蔗二点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优质食用稻农药残留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有17个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除有老一辈专家雷惠质、夏松云、彭绍裘、李璞、李宣铿、李宏科外,近年来还有刘勇、刘都才、黄志农、肖放华、张德咏、魏林等一批中青年专家成为我所科研的中坚力量。目前,我所主持承担的大型研究项目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南方菜地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十一五”948项目1项(出口、加工专用蔬菜优异资源与安全生产技术引进与创新),农业部跨越计划1项目(南方蔬菜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国家863项目2项(降解菊酯类及磺酰脲类农药残留物的微生物及原位降解生境调控技术研究,番茄表达复制与传毒相关蛋白双价基因dsRNA对双生病毒的分子调控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目(取食双生病毒及其介体传毒相关基因dsRNA对烟粉虱的传毒干扰效应,光合细菌代谢产物ALA的杀线虫作用及其机理研究),德国科学技术部资助项目1项,亚洲蔬菜研究中心资助项目1项,湖南省杰出中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还承担了国家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岗位及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麻类病虫害防控功能实验室,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项目5项,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多项。有四个学科先后被列为院级重点学科,承担院级及横向协作研究课题多项。研究方向主要有:无公害蔬菜、稻米生产技术,稻种资源研究,农作物免耕栽培研究,农用微生物制品,新农药与剂型研究,新农药应用技术研究,农田草害控制技术研究,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与应用,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控技术等。

“积极服务‘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我所工作的中心。我所现有的2个实体是专门从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农用光合细菌菌剂(艾格里微生物肥)的生产与推广的,2004年年产1500吨的农用光合细菌菌剂生产厂已建成投产,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出口东南亚。国家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中心(湖南桃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残留实验室”顺利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拥有检测水、土、农产品中90多种农药残留的资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农药登记田间药效和室内生物测定双双获得农业部资质认证。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南农业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中。

我所还将在生物农药、新农药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稻种资源研究与利用、薯类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水稻化学杂交等方面加强与社会各界同仁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