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湖南长沙红星大市场

湖南长沙红星大市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湖南长沙红星大市场


湖南长沙红星大市场,位于长沙市韶山南路井湾子以南800米。市场占地1300亩,目前已形成蔬菜、畜禽、水果、水产、粮油、花卉、糖酒、副食、百货等九大经营项目,同时建有定点屠宰厂、长沙红星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红星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等加工流通企业,是湖南省最大的以农副产品经营为主的集群市场。



发展历史


市场于1996年开始建设,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业。通过七年的发展,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大吞、大吐、大批发的基本目标。

1999年举办湖南省第一届农博会,至今已举办六届。并于2002年投资1.8亿元建成了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实现了市场与会展经济的结合。

2001年投资兴建了长沙红星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全省十四个地、州、市的农副产品信息和商务平台,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和交易,实现了实体市场与信息市场的结合。

2003年投资兴建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争取在2004年实现出口创汇的突破。

经营情况


市场从开业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长沙市红星实业公司的关怀和支持下,一是紧紧围绕“农”字做好文章,搞好物流贸易,做大做强市场。2003年市场实现畜禽交易(包括猪、牛、羊、狗)130万头,屠宰36万头;蔬菜批销100万吨,粮油交易80万吨,水产交易36万吨,水果交易65万吨,市场总交易额32亿元。二是健全销售网络,倡导诚信经营,打造“红星”品牌,服务消费者。与经营户共同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100余个,并建立起省内外分销和连锁市场32个。现有经营户5000多户,主要经营鲜活农副产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制成品,农产品贸易辐射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2000多个县(市)。

四、市场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情况

为推进长沙市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和增加农民收入,市场打造“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推进产销一体化。近年来,我们在经营户自行建立种养和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又在湘阴、沅江、南县、常德、岳阳、湖北等洞庭湖区建立无污染水产基地1.6万亩;在茶陵、浏阳、宁乡、望城及本市岳麓区等就近地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8000多亩;还在就近建立花卉生产基地1000亩。同时,还建立了优质粮油生产基地20万亩;水果生产基地3万亩等。据走访抽样调查:2003年,水产基地经营户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加663元,蔬菜基地经营户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加1500元,优质粮油经营户人均收入比2002年增加508元,其他基地的经营户人均收入也增加在300元—1100元不等,比2002年全省农村居民纯收入2397.9元分别增长20.78%、62.55%、21.2%和22.93%(此项按折中为550元计算)。

准入制度


为创农产品品牌,确保农产品品质,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建立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一是建立自己的生产基础,并指派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指导,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品质。例如在宁乡双凫铺建立了年计划出栏生猪20万头的基地。在园区内推广优良品种,选用绿色环保饲料,不超标使用和滥用兽药,并对整个饲养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有效杜绝了“瘦肉精”和残留药物超标的问题,保证了肉品的安全。二是建立严格的检验检疫制度。市场先后建立了肉品检验检疫中心和蔬菜检测中心,并有长沙市畜牧局和长沙市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长期驻点指导和监督。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动物制品,坚决不让出厂,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蔬菜,则严禁进入市场交易,以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

地位与作用


由于市场发展速度快,能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工业化的发展,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杨正午和省长周伯华、原省长张云川等省领导和长沙市领导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研究红星农产品大市场发展问题,并被国家农业部、国家计委等九部委联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湖南省政府确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市场还获得了30多个荣誉称号和被确定为长沙市“十五”计划重点工程。

发展目标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精神,大力推进五大战略(即农业产业化、产品优质化、交易网络化、物流现代化、市场国际化),立足农村,服务城市,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实行“流通扶贫”和“市场扶贫”,帮助农民增收。目标就是要把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打造成湖南乃至全国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货物配送中心、农业会展中心、优质名牌产品孵化中心、加工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市场产销技术传播中心,到2009年实现农副产品交易200亿元,促进全省20%的农民增收10%(其中贫困县的农民的占60%以上),市场年收益率增长10%,推动出口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