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红格尔图镇

红格尔图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红格尔图镇


红格尔图镇位于察右后旗中部,距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处,与西苏旗、商都县、中旗相邻。北纬4142′,东经11305′,气候属干旱大陆性气候 ,气温冬季长而寒冷,降水量少。全镇占地面积234.2 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个南海社区、61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是20359人,5436户。共有耕地面积6.6 万亩,退耕地3.3万亩。镇内有集二铁路线、208国道,纵盘南北,区位优越,交通条件良好。



经济状况


全镇地势以高平原、低缓丘陵为主。高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8%。形成了以光荣、红格尔图、大小井、王丙、向阳为轴线两侧的马铃薯绿色经济园区,覆盖3812户,13732人,低缓丘陵适宜发展林草业和畜牧业,林业种植主要以柠条、草木樨为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畜牧养殖主要以奶牛、肉牛和肉羊为主,现有良种基础奶牛630头,肉羊存栏1.8万只,肉牛存栏756头。形成了以光荣、生产、喇嘛圐圙为轴线两侧的林草生态畜牧园区。北部丘陵地区矿石丰富,尤以石灰石储量大,品味好,已探明储量达二亿吨。镇政府所在地建起全区最大的建材企业——乌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以光明为轴线两侧的乌兰工业园区。乌兰水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确保农民的增收,年内拉运装卸、物业等服务乌兰水泥厂2600多人。200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6793万元,其中财政税收400万元(不包括乌兰水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389元。其中劳务收入1595元,占总收入的47.05%;马铃薯收入1163元,占总收入的34.31%;畜牧林草收入631元,占总收入的18.64%。形成了突出劳务、发展种薯、稳定林草的产业格局。

人文、自然景观


镇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一是红格尔图战役遗址。2005年镇政府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遗址纪念展览馆,遗址纪念墙,修复了碉堡等战役遗迹,接受了国家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市委组织部及旗委、政府主要领导人的参观。中央电视台、内蒙电视台、乌兰察布电视及内蒙日报、乌兰察布日报多次进行宣传报道,成为红格尔图镇对外宣传的窗口,并被确定为旗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赵家坊古墓群始建于战国、秦汉时期,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现受到市文物局的保护。三是阿贵图溶岩洞,神秘莫测,极具开发价值,在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小城镇建设


一、基本情况

红格尔图镇位于察右后旗中部,距旗政府所在地35公里处,全能镇总面积234.2平方公里,7个村委会,1个社区,61个村民小组,5436户,20359人,其中镇区规划面积130公顷,总人口9000人,常住6800多人,流动2200人。气候属于干旱大陆性气候,气温冬季长而冷。域内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350mm,全年主要风向为西北风,次频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4.6m/s,全年风速≧3m/s的天数为251天,其中风速≧12m/s的大风日数为64天,瞬间极大风速达30m/s,历年月最高气温28.5℃,最低月平均气温-24.5℃,无霜期110天,冻土层最厚达2.5m,全年日照总数时数2986.2小时,日照百分率67%。

城镇建设情况


一是环城道路建设上,总投资为450多万元的光明路和乌兰大街水泥混凝路。目前已竣工通车,道路两侧的亮化,绿化、硬化、净化工程也在同步跟进,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60万元安装了路灯,道路两侧各建宽3米的绿化带,4米的人行道硬化,工程也在同步进行。为保持道路的净化,镇政府组建成立了城管环卫大队,购买了3台清运车,购置污水桶、垃圾箱,配备了30多名清运人员,保持垃圾日产日清。镇内干净、整洁。

商贸楼建设


2005年吸纳民间资金950万元建起了12600多平米的迎街商业房。2006年开工建设了近11000平米的商贸楼,2007年新建无土移民迎街小二楼200套,面积12000平方米,形成无土移民一条街。现镇内的商业网点达250多家。

规划建设项目


1、是启动供热项目,力争利用2-3年内利用乌兰发电厂余热对镇内居民进行集中供热,实现农村集中供暖。2、是实施城镇排污工程,力争2—3年内争取项目,建立排污网络。3、是建立防洪渠道改造工程,目前全镇的防洪渠为洪水自然冲刷而成,防洪能力差,力争在1—2年内争取项目完成防洪工程建设。 4、红格尔图镇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规划已经自治区建设厅、发改委立项,力争2-3年内完成。

教育基本情况


该镇学校是一所完全小学,下辖18个小学教学班、6个学前教学班。小学在校生588人,学前在校生167人。现有教职工73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在任教师55人。在职教师中获自治区级优秀教师荣誉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旗级优秀教师10人。学区中心校现有校园占地面积4922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0平方米,设备比较齐全,教学手段先进。是北京朝阳区投资35万元,援建的一所学校,被北京朝阳区老干局命名为“朝阳希望小学”。

办学条件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镇的教育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从2000年10月,李嘉诚教育基金项目的启动,并且在该镇的安家落户,使该镇这些远在山区的农村娃也接受了像发达地区城镇学生一样的教育。优质课、示范课的观看,就象身临其境,情景、动作栩栩如生,使他们终生难忘。2004年10月,为了使教学质量更进一步提长,学校经多方联系,自筹资金联上了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教师上网查资料,下载优质课件,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6年7月,镇政府根据学校部分科目师资低、不足等现象,下大决心投资了一个42座的语音室,以解决乡村级学校学生学习英语单词读音、语法不准确的大难题,使乡级学校的英语教学也步入正常轨道。

此外,远程教育网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台接轨,能同时起动2个多媒体教室,容纳270多名学生步入“同步课堂”。此外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音体美活动室等都面向广大师生开放。

红格尔图战役


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与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之后,为了实现其先取绥远,再占华北进而灭亡整个中国的狼子野心,于一九三六年八月举兵进攻了红格尔图两个昼夜,但未得逞。十月,王英伪军三千余人二次攻打红格尔图,企图进军陶林,夺取绥远,当时红格尔图守军是闫锡山,傅作义的晋绥军赵承绶骑兵共两个半连,二百二十余人,还有半个机枪连。另有绥境蒙政委员会兼绥东四旗剿匪司令达密凌苏隆(外号“长胡子”),参谋长为中共党员纪松龄同志,带领蒙古骑兵在外围配合作战,另一方面,红格尔图村天主教堂司铎易世芳组织教友八十余人成立了地方保卫团,也配合部队坚守阵地。

为抵抗日伪军侵占绥远,中共陶林县委、政府派两千民工昼夜四十余天修建了坚固的简易工事,村四周挖了深宽各一丈二的围壕,村四角修了大碉堡,将挖城壕的土堆放在靠城一边,并利用沿壕土垄和厚木板筑成掩体,围堡里侧又挖了一条曲线型交通壕。十月初,天降大雪,天气寒冷,敌人先来一架飞机侦察,接着又来四架战斗机轰炸,同时约有四千余日伪军向红格尔图发起进攻,红格尔图守军早已作好迎战准备,官兵士气高涨,沉着应战,将进攻之敌大量杀伤,遗尸累累,恶战一天,此战敌军遗尸百余,又用步枪打落一架敌机,士气更是大振。初四,大风雪使敌视线模糊,不能前进,而我军顺风,士气旺盛,猛拼猛打,发起进攻,匪部不支,匆忙撤退,守军乘胜追击,直捣匪巢,在大拉村抄及王伪总司令部军用品甚多。

傅作义先生1937年讲到这次战斗时说:“敌人当时有五千至七千人,而我军只有三百余人,与之相较,整差十几倍。同时敌方有飞机大炮助战,而我军只有来复枪。苟在当时,如以利害计较,如顾到物质条件,那我们决不能胜,红格尔图亦决不能守,但是结果胜利反属于我,为此战争最有价值之战争也。”

绥抗战胜利对全国人民抗日斗争鼓舞极大,全国各地民众纷纷捐款捐物慰劳绥东抗日将士,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贺电,称赞绥东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先生,同时还派南汉辰同志率慰问团亲赴归绥(今呼和浩特市)慰问,并赠送锦旗一面,上写“为国御侮”四个大字。战后,毛主席、朱总司令从延安发来贺电,祝贺绥远守军的抗日精神。著名记者范长江亲赴阵地采记,写出报告文学《壮哉红格尔图》报道抗日将士的英雄事迹。

相关分词: 红格 尔图镇 尔图 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