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和社会将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将步入高速发展期。为适应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中高等应用性职业技术人才增长的需求,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委属院校职业教育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委属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成效和面临的新形势

(一)改革发展成效

“十五”时期委属院校在省政府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2002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委属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建成四所高职学院,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四所高等职业学院和二所普通中专和83所市、县农广校组成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性职业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新校址以超常规速度实现建设与办学同步发展;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和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二所普通中专学校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各院校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师资队伍实现新老交替,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基本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基本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重点专业、教改试点专业、精品课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外联合办学全面启步;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后勤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教职工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高于当地居民平均水平,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十五”时期委属院校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指 标 项 目 2001年 2005年 增长(%)

办学层次及学校数(所)
其中:高 职
中 专 7
2
5 6
4
2 -14.29
100
-60

办学规模(人)
其中:高 职
中 专 14548
3741
10807 20629
18385
2244 41.8
391.45
-79.24

专业数(高职) 106 157 48.11

建筑总面积(hm) 40.37 69.57 72.3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3094.61 10493.85 239.10

教师(人)
其中:专任教师
生 师 比:(高职)
(中职) 689
689
7:1
16:1 1161
886
18:1
17:1 68.5
28.59

(二)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委属院校发展存在明显的机遇和挑战。

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确立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高职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一半以上,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业绩考核范畴,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国家和省级财政加大对发展职业教育支持的力度。2008年省内高中阶段毕业生数量将达到高峰期,生源数量比较充足;初中毕业生数量处于减少期,但升学率明显提高,使职业院校规模发展成为可能;各院校在“十五”期间初步树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为“十一五”期间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各院校发展也面临一些内部外部的突出矛盾和制约因素。从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一是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有待扩大;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的生源使省内107所举办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和280所中等职业学校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三是不断推进的职业教育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可能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将增加省属院校招生难度;四是省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家的管理理念落后于发达地区,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难度较大;五是考生和家长的思想观念还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六是相对国家和省级财政及省农委对委属院校的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对外部制约因素必须具有清醒的认识。从委属院校内部制约因素分析,一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还没有全面落实到办学的全过程,仍旧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倾向;二是各院校尚未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仅靠财政投入支持,靠学费收入和贷款建设发展,经费负担日益加重,而内部没有形成专业办产业、技企协作的造血功能,加重了院校发展的困难;三是各院校新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操作技术技能有待提高,中年教师流失,教育质量存在下降的可能;四是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面临巨大压力,将影响学校发展的信度,对制约发展的内部问题应预以高度重视。

综上对发展形势的分析,“十一五”期间委属职业院校虽具有一定发展基础,但对阻碍发展的客观条件不容忽视,对委属院校的发展可以说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善于创新、战胜困难,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和实现新的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委属职业院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并重的原则,处理好大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紧紧围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三农”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市场需求办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教育为本位的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农业职业教育步入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发展目标

1、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十一五”期间委属四个高职学院与二个中职学校要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指 标 项 目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办学规模(人)
其中:高 职
中 专 20629
18385
2244 28500
25000
3500 7.36
7.2
11.2 预期性

专业数(个): 157 176 2.42 导向性

建筑总面积(hm) 69.57 85.67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10,493.85 16,900 12.0 约束性

教师总数(人)
其中:编内专任教师
兼任教师
生师比:(高职)
(中职) 1161
886
275
18:1
17:1 1738
976
762
16:1
20:1 2
35.42 约束性

(1)提高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十一五”期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提高院校办学水平。将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十一五”末建成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海伦农机校保持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齐齐哈尔农机校实现办学条件改善,办学规模明显扩大。

(2)扩大办学规模,快速适度发展。“十一五”前三年以规模适度发展为中心,“十一五”末期转入稳定发展期,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高职教育办学规模平均年增长7.2%,其中前三年年均增长10%,到2008年办学规模达到24500人,2010年稳定在25000人的规模水平。普通中专办学规模平均年增长11.2%,到2010年稳定在3500人的规模水平。其中二所普通中专在校生达2500人,四所高职学院五年制高职(前三年按中专管理)在校生达到1000人。

(3)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在适度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高度重视提高办学质量。2010年各院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级示范性中、高等职业院校评估优秀标准,累计投入2.1亿元,增加建筑面积16hm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年递增10%,到2010年达到1.69亿元。主干专业和主干课程(技能项目)建成适应技能训练需要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能满足教学与培训需要。

(4)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师资队伍结构、素质是实现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编制内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由“十五”期间的53%,提高到65%,形成一支由编制内专任教师为主体(含编制内长期合同制),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编制内专任教师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中3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达到70%以上。“十一五”期间评定40名委(厅)级,80名院校级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有一个月以上时间深入生产第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或长期挂职锻炼,提高解决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十一五”期间委属院校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按教育经济学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调整专业结构,原则上高职院校平均每校设置40个专业,普通中专学校平均每校设置8个专业。适当调整招生数量过少,在校生规模或就业率偏低的专业,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农业技术类、畜牧兽医类、水产养殖类、公路运输类、生物技术类、制药技术类、城镇规划与管理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汽车类、计算机类、机电设备类、食品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各校应依据社会需求、自身优势,专业设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因素,按照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调整专业结构,确定专业数量,每个专业应保持在120人以上,每个教学班以不超过40人为宜。

“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将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建成省级精品课15门,建设国家级精品课5门。

(6)提高教职工生活水平。“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制度,在实现全省城镇人口收入年均增长8%的基础上,年均再增长4%,并向一线教师倾斜,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

2、农业广播学校的发展,要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培训进村、科技入户、整体推进为基本思路,努力构建我省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以培养农村适用人才为重点,具体实施农业部推出的“百万中专生计划”,为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合格专业人才。年培养4000名,到“十一五”末培养20000名。

(2)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年培训80000人,到“十一五”末培训400000人。

(3)结合“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各类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年培训100000人,“十一五”末完成500000人培训目标。

三、深化改革,建设保障机制,加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是委属院校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健全机制,加快发展。在适度规模发展的基础上,适时转移到以质量求发展的持续发展轨道,为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中高等技术人才。

(一)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职)和校长负责制(中专),提高科学民主行政能力,切实实行教授(专家)治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建设以教师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校园。真正形成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保障“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下一个五年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十一五”期间继续深入学习和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扩大教学改革的深广度。依托省农委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研究会开发主干专业,制定专业能力体系教学指导方案,构建以能力为单元新的课程体系,推进各院校教学改革。切实推进分层次教学和学分制管理,使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改革有新的突破。切实搞好院县共建,为“三农”服务。

(三)依托委属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探索组建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理事会制度,以某个院校为主体,联合具有相关专业,有代表性的农(林)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教中心,职业高中)参加,并吸引一批规模较大的农(林)牧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加盟,以人才培养及应用技术科研开发推广为纽带,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非盈利性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社会组织。组建职教集团有利于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形成职业学历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生源链、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链、技术信息链、农业产业链,促进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进步,促进农业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四)广泛开展教育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十一五”期间委属院校教育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纳入省农委科研规划,科研立项、管理、成果评定与省农业科技进步奖同等对待,调动教师和技术人员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完善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评价机制和问责制,强化院校二级督导工作,稳步推进发展规划的实施,逐项落实。

(六)农广校要积极改善办学的基础条件,增强办学实力,加强教育培训的媒体资源建设,提高制作传播能力。重点建设省校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实现与中广校的“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设与传播中心”的对接。大力强化县级农广校培训能力,为完成全省农广校的整体培训目标提供保证。

(七)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推动各院校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发展建设项目,争取多方投入资金,加快建设,积极推动各院校专业办产业,增加造血功能,逐步形成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

(八)加强各院校及省农委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宣传工作,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各院校要依据“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发展建设计划,落实责任制,确保规划的实现。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

二○○六年十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