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鹤峰县走马镇民族中学

鹤峰县走马镇民族中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鹤峰县走马镇民族中学


一、地理位置

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位于鄂西南的周边地区,与湘西石门县、桑植县接壤。南来北往,交通方便,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山区、平原优势兼而有之。自古就有“鹤峰江南”之称。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多次改辖,为恩施州西南边陲重镇,走马民族初级中学修建在走马镇文化区域中心地——杨家堡。

二、光辉历史

走马镇不仅地肥水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而且是一块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段德昌、廖汉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革命根据地,七进七出走马,历时5年之久。红四军就诞生在走马镇杜家村,红军医院旧址至今犹存。鼓锣山32名红军指战员,当年身陷绝境,临危不惧,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其悲壮、其惨烈,有如狼牙山5壮士。革命遗址比比皆是。当年,走马各族人民投身革命1万余人,牺牲1千余人,走马民族中学校址就是当年红军安营扎寨之地。故此,曾转战鹤峰走马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廖汉生同志欣然挥毫,为走马镇民族初级中学题写校牌。92年廖汉生夫妇到校视察,作报告,并与教职工合影留念。

三、兴办民中缘由

1956年以前,走马没有中学。求学者,得到本县县城或宜昌上初中,学生肩挑背驮要跋涉3天。读高中须到恩施州城,步行到校要一礼拜,还需家人护送。

四、1956年秋,国民经济好转,全国普教会议确定加速发展教育的方针。是年9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走马创办县立第二中学,名“鹤峰第二初级中学”,招收鹤峰县的孩子、五里、铁炉、走马诸区学生就读。

“文革”后期,鹤峰二中升格为全日制高中,停止招收初中新生。走马区从此失去了初中教育的机会,78年至89年这12年期间走马区初中教育一厥不振,走马是鹤峰最大的区,不办初中教育不行,当时1600余名学生,只好就读于8个教学点。师资力量分散,资金不能整合,教学设施极其简陋,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历史上人才辈出的走马,在这漫长的12年里,年年升学成绩不如小区五里等地。

80年代中期,走马作为经济开发试验区,需要大量中高级建设人才,进口是单相思,远水救不了近火。然而,教育现状又如此不相适应,此情惊醒了走马的权力机构,因此创建一所条件较好的初级中学势在必行,迫在眉捷。创办走马民族初级中学构思开始孕育,当时区教办主任李玉政拟好方案,提出议案,走马区委、区公所当即拍案,痛下决心,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决定创办走马区民族初级中学。

四、民中沿革

为了应试,走马区教育站,于1978年秋招收一个初中重点班,借走马小学教室上课。79年又招两个重点班,借二中教室上课,但众多的初中生仍在星罗棋布的“抗大”度春秋。两个年级重点班学生借读也不能长此下去,严重影响走马小学、鹤峰二中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且不便于管理。出于无奈,只好把两个重点班的学生迁到原走马小学刘家落分校(后改名红罗中学)就读。红罗中学后更名为走马镇中,此处勉强能容纳六个教学班。

鉴于此,走马区委、区公所,1988年5月底决定创办走马民族初级中学,县委、县教育局、民委亦立即拍板,上项。89年上项,争创资金。89年7月22日破土动工,90年9月教学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归并了当时区辖的楠木乡、阳河乡、白果镇、大典乡、走马镇中的二、三年级学生在新建民中就读,从此,走马区内域内有了一所独立的初级中学。结束了初中教学点多处分布的历史。

五、党、政对民中的关怀

创办民中时期、省、州、县领导大力支持,批项及时,投放资金25万元,各级领导个人带头为民中捐款,亲自到现场视导,现场办公,解决急难问题。走马区委、区公所,发文件,宣传动员各界群众捐款16万元。投放配套资金10万元,划拔房产价40万元。组织机关、企业、厂(场)矿、乡民十二天搬走土石方三千多立方米,并亲自参加义务劳动,个个带头捐款。区委、区公所一班人个个在创办民中过程中主动献策,排忧解难。尤其管教育的区长李玉政同志,在争取上项、争取资金,亲自多次跑省、跑州、跑县,下基层宣传、发动群众,走访单位领导,发同乡函,争取外援。同时在工地了解进度,察看质量,废寝忘食,确保民中教学楼一年如期完工。验收为优质工程。教学楼竣工典礼庆祝会,省、州、县级教委、民委发来贺电、贺信,原县委书记张泽洲,县长何亚斌为修建民中也积极捐款。民中开学大典,书记张泽洲、副书记谭儒瀚携手把廖汉生副委员长题写的校牌,庄严地挂在民中校门上,并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

走马民中开办后,州、县教委,民委三次来到民中视导,评估,大力的促进了民中的发展。镇委、镇政府领导经常到校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自96年后,又先后修建了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科教楼,学生食堂,平整了运动场,添置了教学设备。社会各界也对民中的发展倾注了满腔热情,世为公司为学校捐建了篮球场,添置了课桌椅,如今的民中已是旧貌换新颜。因此,民中的教书育人工作成绩亦年年大幅度上涨。

六、民族教育

走马民族中学服务3万多人口,少数民族成分占75%,镇、校领导要求名符其实,注重民族特色教育,学校把民族教育、民族文化融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力求为民族地区服务。专门设置了民族常识课,配有专职教师,使教学有计划、有内容,有收益,亦进行了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发展教育;少数民族的繁衍生息,历史沿革民族知识教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教育,吃苦耐劳,勤奋执着的民族精神教育。除民族常识课外,凡涉及民族知识的政治、历史、语文等都自觉地突出了民族特色。学习各级有关文件、指示。讲本民族不同时代的英雄,激励后人爱自己的民族,为民族利益无私奉献。民中为提高民族素质,做了良好的开端。

为了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明, 民中从开办起。经常开展民族传统文体活动。唱民族山歌,跳民族舞蹈。师生人人会跳摆手舞,还组织了踏青、登高、游览土乡风情名胜等活动。并开展土家民族风情的运动会,进行民族知识竞赛。时时注意培养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

七、学校建制

八十年代起,学校实行地方党政和教育行政双重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下设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负责协助校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德育工作与管理;教务处则协助校长进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总务处负责协助校长进行计财,后勤和勤工俭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务处下设文理科等7个教研组,负责按教务处的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检查评估教与学的情况。学校党、团、工会、职代会、学生会组织健全,设有党支部、团总支、基层工会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学校成立有校长主持下的校委会、负责处理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八、显著的成绩

在上级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力努力下,通过构建严谨的管理体系,实行严格的过程管理,已取得显著成绩。

近几年来,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校风纯正,纪律严明,校园环境清晰,校貌明显改观,财务制度规范,职工福利不断改善,“普九”意识增强,民主管理深入人心,教学积级性明显上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两考”成绩进入全县领先行业。2000年被县政府授予“普九先进单位”;2001年被县教育局授予“教育科研基地”;2002年被县团委授予“红旗团支部”,县教育局授予“示范学校”,县政府、县公安局授予“治安先进单位”;2003年全县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名列第二;2004年被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05年在全县第一届中小学运动会中,团体总分再次名列第二;2006年被州教育局授予“教育宣传先进单位”“第七届黄鹤美育节先进单位”,县教育局授予“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年度教育目标考核第一名” ,县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2007年被县政府表彰为“教学先进单位”,教职工参加全县教育系统男子篮球赛获得第一名;2008年全县第二届中小学运动会,团体总分名列第一,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组织奖”。

我校是恩施州民族教育园地的一朵奇葩,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厦中,它将被民中人开得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成为鄂西南这块红色土地上空的一颗耀眼的民族教育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