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新乡市,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原河南大学理学院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现有20个学院,29个研究所(中心),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8所骨干大学(H8)之一。

中文名:河南师范大学

外文名:Henan Normal University

简称:河师大

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创办时间:1923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师范

主管部门:河南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焦留成

所属地区:河南新乡

主要院系: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化学院

硕士点:84个

博士点:4个

院士:6人

主要奖项: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



河师大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现已跻身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北依巍巍太行,南滨滚滚黄河,位于京广、太荷铁路交汇处的豫北名城卫水之滨新乡市。河师大前身是始建于 1923 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 1951 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院系调整,学校先后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1985 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

学科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师范大学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已任,艰苦创业,开拓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现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学院,29个研究所(中心),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6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6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历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在2012年中国校友会大学发布的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46名,在2012武书连版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126位,在武书连排名中多年位列河南省公立大学前三甲。

实验室建设

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污染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 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科

技与社会研究所、邓小平理论与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研究室。

学校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科研基地;设有生命科学和化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教育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和河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基地;河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河南省高中校长培训基地挂靠我校,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标本馆。学校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亿元,馆藏图书320万册,电子图书 60万册。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据有关资料显示,学校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教职工2200 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85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5人,设立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6人,中原学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38人。

校歌


点燃青春的火炬,

开启智慧的宝藏,

背负民族的希望,

谱写人生的辉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巍巍学府,人才集翔。

啊~啊,河南师大,啊~啊,河南师大,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让中华文化灿烂辉煌。

三风建设


河南师范大学尊师重教,唯才是举。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近年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层出不穷。理论物理、物理化学、环境科学、动物学 4 个学科具有教授评审权。河南师范大学以 “ 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 为校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形成了“ 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 ”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 的教风和“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

河南师范大学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本科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 2006 年国家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结论为 “ 优秀 ” 。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 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3 项,建设有 4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1 门国家级双语课程。学校生源充足,多年来本科招生第一志愿报考上线人数一直是招生计划的 2 倍左右,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 90% 以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 25% 以上。 2007 年至200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日语等专业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学校社会声誉日益提升。2010年,河师大本科一批增加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两专业。同年,河南师范大学新增环境科学、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本科招生专业增至55个;新增酒店管理、涉外旅游两个与美国南俄勒冈大学合作办学的三年制专科专业,专科招生专业增至6个。

科研工作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在有机药物研究、新能源材料研究、生物技术、环境保护、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学校转让的高新技术成果创造的价值达到数亿元,已成为促进河南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包括国家 “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7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6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中国校园戏剧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35项,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400余部,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0余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100余篇。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动物学、环境科学、细胞分化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河南师范大学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 SCI收录的数量,自1994年至2001年高校大规模并校之前一直居全国高校前50位,其中1995年曾名列第29位,全国师范院校第4位。SCI论文引证在全国排序自1995年以来一直居前51位,最高位次为第30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为中文核心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CSSCI来源期刊,成为学界公认的名刊。

对外交流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 31 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 300 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沈韫芬,著名作家二月河,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德国社会学家史耐德尔等 200 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人才培养


八十九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一代代师大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办学效益显著。在河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属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优良率均居河南省属高校前列。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建国至2011年,学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 16 万余人,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书育人的典型,有的成为科学研究的带头人,有的成为发展经济的企业家,有的成为政绩卓著的党政工作者。他们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学校荣誉


学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扎实工作,开拓创新,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被授予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优秀教务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工会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连续19 年被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河南省五好党组织”、 “河南省文明学校”、“ 河南省高校校风校纪建设先进单位 ”、“ 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 、“ 河南省‘四五’普法先进单位”。 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全面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托中原文化之底蕴,乘科学发展之东风,河南师范大学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昂首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历史沿革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在多次的社会变迁中,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应建设之急需,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校名暂定为“平原大学”。1951年3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定名为“平原师范学院"。1951年11月23日,平原师范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学校设有4个系,7个专业,在校学生485名,教职员工181名,教师83名,其中教授10余名。

1953年8月,平原师范学院与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合并成立河南师范学院,设一院、二院两个分院。一院在开封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文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文科合并而成;二院在新乡办学,由原河南大学的理科与平原师范学院的理科合并而成。调整后,二院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成了单纯的理科师范学院,一直持续多年。其后,根据国务院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精神,二院先后更名为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

在1956—1965年十年间,学校得到较大发展。十年间共招收学生6708人,毕业学生6007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合格人才,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1966年开始的十年内乱,使学校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拨乱反正和一系列的建设改革工作,学校走上了振兴发展的道路。

从1975年开始,学校恢复文科专业,进入文理共同建设和发展时期,在专业设置上仍以理科为主。为了适应河南经济、教育发展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85年6月,新乡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较大、层次较多、形式多样、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图书馆


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创建而诞生,随着学校的沿革而变迁,随着学校的发展而进步。她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馆舍面积27000平方米,藏书200多万册,期刊4800多种,中外文网络在线数据库10余个。馆藏涵盖理学、工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明丛书》、《民国丛书》、《中华再造善本》等大型套书均己入藏。业己形成以专业文献为主、学科文献门类比较齐全、大型套书资源丰富的馆藏体系。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等中外文数据库己相继开通,并购置电子图书50万册。构建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逐步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和信息服务网络化。构建了SAN结构的存储访问系统,信息存储容量达16.5TB;馆内局域网主干采用千兆传输、百兆交换到桌面,交换机接口850个;安装了无线网络系统,可供100个用户在公共阅览区使用,为读者使用各种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386席的电子阅览室,30台触摸屏检索系统,在全省高校图书馆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采用ILASⅡ2.0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处理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公共检索、连续出版物管理等业务,实现了业务管理自动化。电子阅览、视频点播、信息检索、文献传递、用户培训等服务实现了网络化。还能够通过网络提供馆藏和全校各教学单位资料室的中外文图书和期刊目录的公共查询、馆藏图书的预约和续借。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坚持节假日开馆,每周开放时间93小时以上。实行借、藏、阅一体化的服务方式。制度化地开展读者辅导工作。在二层大厅专门设有读者总服务台。并且,所有馆藏资源都已对本科生开放。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信息服务为重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

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不断更新服务手段,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图书馆正努力成为与“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河南高校系统的先进图书馆。

现任领导


■党 委

周铁项,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党委办公室。

焦留成,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主持党委工作。

王海旺,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分管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和稳定办公室。

■ 行 政 :

焦留成,校 长,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具体分管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

王桂兰,副校长,具体分管人事处、外事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离退休职工管理处、档案馆。

徐存拴,副校长,具体分管教务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电教中心。

王新生,副校长,具体分管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保卫处、基建处。

杨 林,副校长,具体分管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学科建设办公室、网络中心。

黑建敏,副校长,具体分管财务处、新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孙先科,副校长,分管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招生办公室、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校艺术教育委员会、校体育委员会。

■工 会 :

王海旺,工会主席,全面负责工会工作。

■调研员

杨素英,调研员(正校级)

■校长助理 :

朱华北,助 理,具体分管附中、校医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劳动服务公司、附小、幼儿园。

吴益民,助 理(兼研究生学院院长)

院系设置


主要院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河南大学的前身)的数理系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数学系。1956年两系合并,成立了新乡师范学院数学系。1984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2000年6月撤销数学系,组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知名学者如樊映川,黄敦慈,李新田,刘亚鑫等教授是我院的前辈。目前,我院已经发展成为多专业、多层次、师资力量雄厚、在河南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学专业学院 。

近九十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及其前身数学系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遍布全国,毕业生总数达一万多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工作认真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那些长期工作在省内教育部门的我院毕业生,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奋力拚搏,成绩斐然,成为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中坚骨干力量。

目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下设系统科学与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经济信息管理系三个系;另有一个数学研究所、一个非线性分析研究中心、一个概率统计研究中心、七个教学研究室和一个公共数学教学部;2007年,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并拔专款支持我院设立河南省高校第一个数学与科学计算实验室,配备了具有112个处理器的曙光TC4000L高性能计算集群主机和一个图形工作站,直接服务于学院内外的教学科研;2010年该实验室获批成为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此外,学院另有总面积达470平方米的两个数学实验室,配置高性能服务器2台,微机终端及其它设备230台;专门服务于本科的教学和实验。2010年,经学校批准并投资100余万元新建成一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在图书资料方面,我院拥有河南省高校目前占地面积最大(900多平方米)、藏书最早(自1900年起)的数学图书资料阅览室。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共拥有相关藏书11万余册和中外文期刊杂志850多种。 自2006年起,我院订阅了各种网络数据库9种,可全文查阅中文电子图书4万多册、外文电子图书2万多册、中文电子期刊5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400多种。

学院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首批河南省名牌专业之一,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于2011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2008年,数学一级学科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此前,基础数学专业已连续三届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是河南省最早的重点学科之一。我院的数学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先后于1996年、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后获得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数学教学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数学专业和概率统计专业于2003年同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数学一级学科获得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得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除此之外,学院还有学科教学(数学)、应用统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近年来,我院教师在学科带头人郭宗明教授、马力教授及其他学术带头人的引导和带领下,潜心钻研,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Hopf代数、算子理论、优化理论与算法、概率统计及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数学学科在J. Diff. Eqs.,J. Algebra等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30多篇,其中二区及以上SCI论文超过30篇;有关算法应用及资源优化等方面的成果曾获得两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科队伍成员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河南省重大项目3项,其它科研项目近70项;可支配的科研经费总数已达千万元,其中纵向经费多达690多万元,另有各级特色专业(名牌专业)经费120万元。此外,该学科还多次荣获国家及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有近九十年的光辉历史。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发扬“明德、正学、尚和、倡新”的校风,“精术业、立世范、启智慧、育新人”的教风和“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学风,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再创辉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功能材料(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2011年教育部获批,2012年开始招生)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原河南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现设有物理学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教育技术学系三个系和理论物理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等两个研究所,拥有理论物理博士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可在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8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还拥有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硕士6个硕士学位点,其中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2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光学、教育技术学3个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博士22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戴元本、赵忠贤、甘子钊、杨国祯、顾秉林、赵光达、邹广田、何祚庥、何国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明高等29位国际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或兼职教授。该院治学严谨,教学质量高,2003年以来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45%以上,应届硕士研究生考博率为71%。该院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5年来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等47项,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级以上奖励40项。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成果丰硕,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为河南师范大学连年位居全国高校SCI发表论文排序前50名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英、法、德、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20余所大学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学院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制作大赛成绩斐然,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毕业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技巧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次就业率连年都在98%以上,现有3人进入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成为省级特聘教授,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特级教师、专家教授、企业家等优秀人才。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化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环境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化工与制药(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原河南大学化学系,始建于1923年。该院现有化学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和环境工程系 三个系。目前,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和环境科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于权。拥有化学(包括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等5个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科学、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用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教育硕士(化学)专业学位点(共12个硕士点)。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化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河南省名牌专业,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4门基础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并设有省部共建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首批河南省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 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8人,并有国管专家1人,省管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4人,入选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4人,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化学会理事1人,国家二级学会理事或委员3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与科研条件。化学实验大楼11000平方米,新建化学实验大楼二楼17000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设有现代化实验室和科研室150多个。拥有400兆核磁共振仪、色谱-质谱联用仪、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及傅立叶红外拉曼光谱仪等大型现代化的精密仪器100多台(套)。资料室藏书近4万册,中外文期刊340多种。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科研成果丰硕。1995年以来,先后有880多名本科毕业生考取北大、中科大、厦大、武大、中科院等高校院系的硕士研究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01年应届生考取率达41.3%,2002年考取率为51.7%,2003年考取率为55.4%,2004年考取率为57.9%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我院培养的研究生李文杰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微型电池,并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院毕业生王瑾晔、张锁江从国外学成归来,成为中科院百人计划的青年专家。

中国化学会编著的《中国化学五十年》一书中列举了我院80年代以前在溶液化学、量热学、电化学、电分析和配位化学等研究领域做出的成果。近年来,我院的科研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学院自95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0多项,省部级重点项目60余项,面向社会的化工生产和制药工业的应用项目多项,先后有30多项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每年有75%的硕士生考取中科院或全国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学院每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国际引文索引(SCI)收录的论文数量逐年上升,根据中科院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1996年以来每年被SCI收录篇数均名列全国师范院校化学系前列。

学院注重学术交流。与美、英、德、日、加、丹麦等国家及香港特区的10多所大学及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协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先后邀请美国波多黎各大学L.Blum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斋腾正三郎教授、英国牛津大学R. K. Thomas院士、德国Halle大学的D. Steinborn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汪尔康院士、南京大学胡宏纹院士、清华大学赵玉芬院士、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朱道本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戴立信院士、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沈韫芬院士等专家教授来院讲学,并分别应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同时,学院二十余名教师应邀赴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开展合作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对外汉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学院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广播电视新闻三个本科专业,并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现在读研究生160人,本科生1182人,函授生2000多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名牌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0人。学院注重教学管理与改革,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近年来,文学院教师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8项,出版教材、专著60多部,发表论文500多篇,18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资料室255平方米,藏书43000余册,期刊240余种,建设有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成套的音像资料,充分为教师、学生服务。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先后聘请《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徐放,语言学家张静、王宁、戴庆厦、陈黻;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詹福瑞、莫砺峰;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王富仁、刘增杰等为兼职教授,请著名作家刘震云、二月河、张承志等来院讲学。

学院坚持师范教育的办学方向,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成立有“跋涉文学社”,定期出版文学创造刊物《跋涉》和文学评论刊物《中文论坛》,为学生提供实践园地。学院把对师范生的各项素质要求分解到不同年级分步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1994年在河南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达标中,我院名列全省第二,还连续三届获河南省大学生艺术节文学创作一等奖,年均发表各类体裁作品132篇,有不少学生还参加了院内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的还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同时,在全校举办的“师范生技能赛”、“未来教育家评选”活动中我院学生均名列前茅。其中有5%的应届毕业生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21%的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10%的毕业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工作,8%的毕业生从事新闻或行政管理工作,绝大多数为中学语文教师。据追踪调查,这些毕业生中有82%已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30%成为县、市优秀教师,为振兴河南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生物技术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水产养殖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建于1923年,是河南省高校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现有教职工139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25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52人。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6人,留学归国人员16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386人,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281人。

生命科学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水产养殖三个系,有动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的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等10个二级学科同时招生。另外,还有水产养殖学、课程教学论(生物)农业推广硕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国家级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遗传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5个省级重点学科(动物学、植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产养殖学);两个河南省名牌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学院设有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工程与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河南省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科技培训基地,河南省动物学会、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河南分会、河南省生物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等挂靠在我院。另外,我院还拥有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动物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

学院拥有近三千万元的教学、科研等先进仪器设备,是我省培养大专院校和中学生物师资及生命科学研究人员的基地和摇篮,科研成果丰硕、教学质量优秀。近年来,本科生在河南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连年获全省理科组第一名,郑嵩岳、邵恒熠同学分别荣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本科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其中不少同学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性就业率均高达98%以上。

学院还聘请Plantnick、Schrock、Morange、牛满江等国外著名学者及许智宏、张新时、翟中和、杨雄里、孙儒泳、宋大祥、郝水、向其柏、胡正海、林金星、王云龙等国内十余名院士和知名学者为我院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10余所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的协作关系。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英语专业(商务英语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日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旅游管理专业 双语文化与旅游管理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法语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2011年教育部获批,2012年开始招生)

外国语学院前身是创建于 1975 年的外语系,2000 年 11 月撤系建院。学院下设英语系、日语系、旅游系三个系,拥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教学论(英语)三个硕士点以及英语教育、翻译、商贸英语、日语以及旅游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另外学院还是新乡市少儿剑桥英语考试中心及豫北地区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 92 人。其中教授 11人,副教授 13人,高级实验师与副研究馆员2人;博士12人,硕士57人,专业课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90%以上;目前教师中拥有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1人,第一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科研学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3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另常年聘有英、美、加、日等多国国际教师。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1977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1人,各类非全日制研究生199人,各类成人脱产及函授生 1121人。已为国家培养合格本科生 4800 余人,全日制硕士485人。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目前拥有藏书 40,000 余册的图书资料室, 100 余种现刊的学术期刊阅览室,存有 8000 多盘音像资料的影音资料室,拥有先进音频、视频编辑器材的多媒体制作室,可容纳百人的学术报告厅, 5 个全套 64 座多媒体语言实验室,2个设备先进的虚拟语言实验室和2个学生自主视听实验室。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运动训练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75年的新乡师范学院体育系,1985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体育系,2000年撤系建院。现设有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运动人体科学系以及公共体育教学部和训练竞赛中心;拥有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和设备齐全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本科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各一个;研究生教育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另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育硕士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9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37人,博士后和博士13人、硕士52人。学院现有本科生1354人,各类硕士研究生近300人。近年来,体育学院始终坚持“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和“创一流学科,育一流人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科研、训练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几年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科技厅等几十项省级以上科研题目,出版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70余部,发表核心论文200余篇。为了加强对外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工作,并选派几十人次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行政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市场营销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工商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投资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2011年教育部获批,2012年开始招生)

社会发展学院

历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世界历史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文化与信息管理方向(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外交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通信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网络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物联网工程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2011年教育部获批,2012年开始招生)

教育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心理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教育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美术学院

美术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艺术设计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绘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音乐表演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舞蹈编导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戏剧影视文学(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法学院

法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国际政治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公共事务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

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java方向,四年制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net.方向,四年制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方向,四年制本科)

软件技术(两年制专科)

计算机网络(两年制专科)

动漫设计与制作(两年制专科)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两年制专科)

新联学院(郑州校区)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从2003年开始招生,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校生7000余人。

新联学院新校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师何镜堂规划设计,位于郑州新区职教园区内,龙子湖大学城东,郑开大道北,占地522亩,规划建筑面积27万㎡,总投资4亿元。

新联学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旨在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突出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双特色”的教学型独立学院,注重培养素质全面、适应性强、学有特长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近两年学院毕业生在选聘教师、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选拔考试中表现优异,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新联学院坚持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0年,应届毕业生考研率高达23.6%,个别专业学生的考研率达到93%,位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奖励110余项。

校园文化

新联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设立了53个学生社团,涉及学术、科技、环保、体育、公益等方面,搭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台,开展了“勤勉、励志、乐学、致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连续两年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9年学院获得河南省首届优秀志愿集体。2009年参加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得4个一等奖;2009年在“金星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河南省数学建模比赛中共获得26个奖项。2010年,在河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获金奖1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严谨务实的治学理念,勤勉敬业的教师队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良好完善的教学条件,使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新联学院!

办学特色

优越的地理位置

新联学院郑州校区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郑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内,郑州龙子湖大学城东,郑开大道北(郑开大道与京珠高速交汇处东2公里);新乡校区位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新乡市(新乡市建设路东段46号)。

雄厚的师资力量

新联学院依托河南师范大学及郑州多所高校雄厚的教育资源,聘请各高校名师任教,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良好的学风

新联学院秉承河南师范大学优良的学风,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及学习竞赛活动。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奖励110余项;2010年应届毕业生考研率高达23.6%,位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

严谨务实的校风

新联学院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程序、规范管理;重视内涵建设,注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设置

新联学院着力发展国家急需的工科专业,加强应用型工程类学科建设,突出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特色;同时秉承河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特色的专业传统,突出教师教育特色。

丰富的校园文化

新联学院设立了23个学生社团,涉及学术、科技、环保、体育、公益等方面,开展了“勤勉、励志、乐学、致用”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校园领导

--- 董 事 会 成 员 ---

董 事 长 李香枝

副董事长 韩占良

成 员 郭 玉

刘玉芳

史建群

翟俊仁

樊红军

--- 学 院 领 导 ---

院 长 刘玉芳

书 记 韩占良

副书记副院长 曹殿朕

副 院 长 史建群

段其旺

孙印杰

颜福海

李悦刚

专业设置

郑州校区------

公共教学部

机械材料系

文 管 系

------新乡校区------

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

理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心理学专业、物理学专业、化学专业

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教育系: 小学教育专业;

管理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法学系: 法学专业;

经济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艺术系: 音乐学专业、美术学专业;

学校地址


河南师范大学

学校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