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河洛语

河洛语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河洛语


河洛语,即传统上所说的闽南语,主要分布在闽粤台琼四省。分为北区泉州片、南区漳潮片、东区台厦片、南海区琼雷片四大次方言区(或漳州、潮汕并立)。福建、广东的其他地区、江西、浙江、广西、四川等省及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亦散有河洛语分布,使用人口在一亿左右。以台南话为代表方言点。



简介


河洛语是闽南语的雅称。河洛是“Hō-ló.”这个音的翻译字。也有“福佬”、“鹤佬”、“欧骆”、“貉獠”的写法。

范围


河洛语(闽南语)是跨省跨国的大方言,它的使用范围,远远超过了福建南部一隅。在中国国内,成片的较大的通行区域,就包括传统上的闽南地区(泉州、漳州、厦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以及台湾、海南两岛。另外,福建几乎全省各地,江西、浙江、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均分布有大小不等的闽南方言岛。至于国外,以东南亚为主,各华人社区大都以闽南话为母语。估计全世界的闽南语使用者(广义),在8000万——1亿2千万之间。

传播


闽南以外的河洛语(闽南语),大多是闽南人向外迁徙而形成的,故传统上一概冠之以“闽南语”。

缘由


时至今日,闽南三角以外的闽南人口,已经远远超过了闽南本土,闽南文化的中心,也从闽南转移到了台湾。“闽南”一词,显然已经不能概括所有闽南族群的特征。比如海南,距离闽南本土相当遥远,本土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与闽南本土的交流,也不如其他闽南人住区紧密,用“闽南语”称呼海南人的母语,显然并不妥当。有鉴于此,为统和所有闽南族裔的族群感情,新名词的起用,势在必行。由于闽南人自称祖先大多来自中原的河洛地区,外人多把闽南人称为“河洛郎”,因此,传统上的“闽南语”一词,渐渐被“河洛语”取代。

运用


“河洛语”这个名词的运用,最先是发生在台湾岛上。近年来,随着“河洛意识”的觉醒,以及海峡两岸河洛语区文化一体化进程的启动,“大河洛主义”、“泛河洛主义”也从台湾本岛渐次向各河洛语区传布开来。因此,重新考量“闽南语”在汉语中的地位的呼声,日见高涨。发声者以青年学者居多,主张以“河洛语”替代“闽南语”的位置,并将之从闽语中重新独立出来,成为“河洛语区”,与北方话、吴语、粤语等并列为汉语八大(或七大)方言之一。

闽南语、河洛语另一说法


所谓河洛,就是指河水(今黄河)和洛水(今洛河)之间的土地。河洛语指的是存在于上古夏商周时期的雅言,是今天汉族诸语言的主要源流。河洛语在汉语言的地位相当于黄帝在汉民族血统的地位,是被奉为正朔的。闽南语和河洛语的关系:由於各种历史原因,古河洛语已经不在原本的河洛地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胡腔的吴汉混合语言,也就是所谓的普通话。而闽南语是沿自西晋永嘉之乱士族南迁和唐初军队南下开发所带来的河洛语,由於福建地理和历史上的原因,成为保留河洛语素最多的汉语言方言,被称为“现代的河洛语”。

相关分词: 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