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时代背景(活动概况)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发挥环境保护强化监管,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以生态建设示范区为载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在华夏大地迅速扩展。

1994年,河北省编制的《碧水、蓝天、绿地计划》,是第一个被省政府批准正式颁布实施的环保规划,并被纳入了《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中。同一年,河北省第一部地方性环境法规——《河北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为依法保护环境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河北省先后制定出台了9部环保专项法规、3部与环保密切相关的重要地方性法规、3部重要环保规章和十几个重要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环境法规体系框架。

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近日在廊坊市就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进行调研时强调,推进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前提是打好“生态牌”,核心是搞好产业规划,关键是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扎实推进,把蓝图变为现实。可见环境保护在当今时代越来越显得更加重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也应该深入每一个公民的心中。

为了深入贯彻“十二五”国家能源科技发展规划,汇聚省内外人才与技术力量,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中共党史教育委员会、中国艺术文化普及促进会、中国国土环境空间治理学会、焦点中国网等共同主办,北京御龙古今艺术剧院、河北海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1年7月30日-31日在河北石家庄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家部委、河北省政府官员和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能源创新、环境文化、防腐保温、节能减排等议题进行研讨。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也是地球唯一村庄全国大型环保公益活动组委会在各省市的活动形式之一。

活动目的


(一)研究探讨创建生态省(生态建设示范区)的核心价值,进一步阐明创建涵盖的丰富内容和方法途径,为我省生态省(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编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加快河北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新路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为探索河北环境保护新道路,加快实现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提供理论基础。

(三)集中展示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成果。

(四)在全省倡导环保文化理念,从培养公民思想素质等方面提升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新理念。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共党史教育委员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

中国普及文化促进会

中国国土环境空间治理学会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

焦点中国网

协办单位: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 世界华人华商华侨联合总会

世界华人联合会(总会) 中国和谐文化建设促进会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促进会 中国国际环保事业发展促进会

中国生态文化旅游协会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交流协会

中国国际经济文化艺术协会 中国书画家艺术中心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 内蒙古治理荒漠化基金会

宁夏环保联合会 御龙文化教育投资集团

联合国媒体协会 国际华文媒体联合会

香港中国新闻传媒集团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

承办单位:北京御龙古今艺术剧院 河北海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活动时间:2011年7月30日—31日

会议主题与议题

主 题:探索河北环保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议 题:能源创新、环境文化、防腐保温、节能减排

1. 能源创新——新能源的研发与创新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

2. 环境文化——低碳环保文化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 防腐保温——防腐蚀化的作用,防腐保温对未来的影响,防腐保温的长期性等;

4. 节能减排——以科学观的态度对待节能减排工作,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促进生活优化。

参会对象

(1)有关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领导、各省市各级政府、环保行政主管单位、国际组织代表;

(2)石油石化、化工、制药、纺织印染、造纸、电镀、钢铁、冶金及有色金属、电力、电建、机械制造、焦化、IT电信电子、水泥建材、化工、养殖、酿造、化肥农药、防腐保温等重点企业及节能减排代表性企业;

(3)省内外节能减排设备生产制造商、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商;

(4)各省市行业协会负责人、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人员;

(5)省内外节能减排相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国内外各类金融投资机构、相关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