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何绍韩

何绍韩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何绍韩


概述及生平

何绍韩(1882~1962),乳名茂生,字竞明,号紫阳山人,浙江东阳玉溪华孙人。民族实业家,教育家。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博物科毕业。

父何宁身(字守心)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略懂得诗文,略懂诗文。《何氏宗谱》中说他“粹染仁义之躬,盎然道德之容,蔼然诗书之泽”。他曾读过几年书,后来弃儒从农。他在何家的辈分很高,人也特别能干,在村里很有威望。 茂生11岁时,其父过50大寿,有人偷光了他家的半亩玉米。何守心感叹世态不平,坏人太多,善良的人被欺负,决心让儿子读书。他说:“世道不平,家产何用?不如让儿子读书识字。”他很快卖掉了几亩地和山,在这年秋季,把小茂生送到本村私塾读书。在私塾里,小茂生有了个学名:绍韩。

何绍韩勤奋好学,18岁毕业,开始在私塾教书,次年结婚生子。20岁到杭州继续读初中,学习很刻苦。26岁考上杭州的浙江省两级师范学堂博物科。

毕业后,与人办学。辛亥革命后两度被推为浙江省议会议员。1920年,三次致书县知事,呼请革除田赋陋规,却不见采纳。何绍韩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眼见政局腐败,觉得与其在政坛厮混,不如做点实事,渐萌退志。次年1月,所著《新东阳的两大事业》由旅杭学会出版,阐述了他希望振兴林业、革除陋规的设想,其实业报国之志已露一端。

清宣统二年(1910年)8月,29岁的何绍韩放暑假后在返校途中路过新昌(华孙到杭州走新昌->嵊县->上虞->绍兴->萧山这条路比较便捷快速),因为天热在大畈溪里洗手,发现了一块怪石头,半透明,淡绿色,很好看,就带到了杭州。他把石头拿到珠宝店去鉴定,珠宝商说是翡翠。何绍韩就请珠宝店用这块“翡翠”刻一颗私章。但是,刻刀一刻下去,这“翡翠”就碎成结晶状的小颗粒。何绍韩想起学校里有一个日本来的矿物老师木多厚二,见多识广,就请他鉴定。木多厚二看后说“不能确定”,要寄回日本去鉴定。他还特地问清楚了何绍韩发现这块奇石的地点。

不久,日本老师告诉何绍韩,此叫“砩化钙”。何绍韩觉得砩化钙太过专业,何绍韩说:“那就叫‘砩石’好了,弗旁加石,以示矿石。” (这就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砩石”。何绍韩没有想到,自己从此一辈子就与这“砩石”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年以后,沿澄潭江溯流而上,在新昌看牛湾玉莺岩一带发现了大型砩矿。此时,他了解到动作神速的日本人派来了探矿队,在新昌找到了砩矿矿床,进行掠夺性开采。何绍韩义愤填膺,一面雇请当地农民封矿,一面呈文省政府,要求收回砩矿开采权。1915年,何绍韩以省议员的名义收回了开采权,投资2000银元,成立了璋华砩石开采公司。为防日本人作梗,解雇了日本工程师,收集砩石开采相关资料,进行试采。1917年,璋华公司得到了正式批准,就在杭县东山、金华大公山、礁岩等处开采。皆因资金不足,运输不便或技术不过关而搁浅。

当时,砩矿开采是一项全新的产业,何绍韩要在砩矿业立足,必须打破外国资本的垄断,为民族资本的生存杀出一条血路。1921年,何绍韩毅然辞去议员的职务,专门从事砩矿开采,聘请英、德工程师为技术顾问,解决了技术难题,先后在武义的五尾龙、上交塘、蒋万洞,义乌佛堂、塔山下、老虎洞,永康王州下等七县十多处发现了矿床,并组织开采。

为了打破日本八幡制铁所对砩石市场的挤压,何绍韩吸取了1917年因日商失信而亏空的沉痛教训,取消订约销售,一律按时价出售,低时少出售,高时多出售,并联合各砩矿的业主,公义划一市价,一致对外。在管理上,他大胆使用精明能干的人才,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工头、会计、帐房都有适当的奖励。对于官绅和地方势力,他也有一整套的办法。在1929年11月写的《沥陈商悃》一文中,他总结了璋华公司对八大困难的解决之道:以从事地面采掘为主解决“设备差”困难;以“人弃我取”对付绅士纷争之矛盾;以“持之以正,不为已甚”对付官员索贿;以向日商抬高出售价来抵消沿途重收捐税的损失;以民族利益为重的逆来顺受对付敲诈勒索;以麻袋、草包包裹解决装运破损问题;以增收节支、按时价现销、取消订约办法对抗日商打压;以以静制动,公议市价解决乱价问题。由于技术改进,管理得当,又善于筹划,何绍韩的璋华公司得以屡蹶屡振,逐渐进入全盛期。

何绍韩及时收集各方资料,注意信息反馈,分析研究砩矿市场变化。先后在新昌、嵊县、金华、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诸暨、常山、临安等县探矿300余处,订立矿山租赁契约100多份,至1931年,璋华公司成了浙江第一大公司,产量占整个市场的五分之二。1933年,又在武义扩展了10余处矿床,销售猛增,公司迁址杭州太庙巷31号,下设武义、上海两个分局,影响不断扩大,成了矿业界的风云人物。成名后大总统黎元洪给他送照片,国民党蒋介石曾几次劝这位浙江同乡、矿业名人加入国民党,何绍韩却恪守自己定的“开矿读书,实业救国,不入党派,奉公守法”的信条,他热心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出资造过两座石拱桥,捐过抗战费4000元,在杭州买地百亩,办了一个“乐善堂”——包括重修紫阳泉井,办起了“乐善堂”,救渴于民众。并刊出《乐善》杂志。

正当何绍韩想大展身手之时,民国二十六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砩矿业遭受空前浩劫:存放上海闸口码头的近万吨砩石被抢劫一空;何绍韩在杭州的寓所也被抢掠,潜庐书斋的几万卷图书资料,特别是矿产开采资料被日军抢走(现存日本帝国大学图书馆)。何绍韩只好避难武义。1941年,日军入侵武义,并四处搜捕何绍韩为其服务。何绍韩逃回东阳老家,买了水牛、农田,请人耕种,矿区暂停,和技工、外籍工头耕种度日。耕作之余,在东阳兴办教育和慈善事业,续修宗谱。后在深山中办起了玉山中学,即现在的磐安二中,并著有《连溪校志》。一面还宣传抗日。同时,他还肩负着转移、保管杭州孔庙文史资料、账本、重要祭器的艰巨任务。因为早在1927年,他由章太炎先生推荐担任杭州孔庙董事会会长,主持孔庙日常工作。热心的何绍韩受托后,立刻重建孔庙围墙,修复尚存建筑,建立孔庙管理制度,并恢复讲学。做这些事情都需要钱,当时的孔庙几乎没有经费,他便自己捐了五千大洋。经过几年的努力,至抗战前,孔庙渐渐恢复了人气,形成了规模。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带着辗转流离的孔庙文物回到杭州,完璧归赵,孔庙董事会的同仁们看到这一切,被深深的感动了。回杭州后,筹资借款,准备复兴矿业,但遇到种种困难。同时主持孔教会和东阳旅杭学会,呼吁革除田赋陋规。还计划办一个砩石矿校,让学生既读书又搞研究,毕业后从事砩石开采,但由于师资问题未能如愿。

解放之前,何绍韩委托大哥将家里的许多土地和房屋分给了贫民。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个人企业、民族资本家可以同国家搞公私合营,而何绍韩把自己开办的40多处矿床、3000多平方米房产、100多万元家底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用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1952年,71岁的何绍韩把自己积累、保存、整理的全部矿藏资料交给了工矿厅厅长郭静唐。此后,他一直在家中读书。1961年,浙江省省长周建人亲自聘请80高龄的何绍韩为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次年,何绍韩去世,葬在西湖边,终年82岁。80年代移葬至华孙村的安坞口。

家庭情况


何宁身,字守心,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略懂得诗文,略懂诗文。

何启群

何启演

何启亮

何启雍

何启陶

相关分词: 何绍韩 何绍 绍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