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和顺

和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和顺


1 词语解释

词目】和顺

拼音】hé shùn

基本解释】

[gentle] 温和柔顺 性情和顺

详细解释】

1. 顺应,不违背。

《易说卦》:“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 孔颖达 疏:“上以和协顺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断人伦之正义。”

2. 和睦顺从;和睦融洽。

《管子形势解》:“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对》:“争夺之患销,则和顺之心作。”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个是七八岁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争论一遍两遍,且是和顺。”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七回:“夫妻和顺,自不必说。”

阿英 《灰色之家》八:“王公子一家多和顺,奴与他露水夫妻有的什么情。”

3. 和善温顺。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顺则众相爱。”

《陈书王冲传》:“冲性和顺。”

《天雨花》第十六回:“小姐和顺回言道,儿来特问一桩情。”

4. 指和善温顺的性情。

《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孔颖达 疏:“谓思念善事日久,是和顺积於心中;言词声音发见於外,是英华发於身外。”5.

调和顺适。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宋 司马光 《议辨策问十道》之一:“地平天成,风雨和顺者,宰相之任也。”

2 山西省和顺县


^1.简介


位置面积:总面积2251平方千米。位于山西省第十位,晋中地区第一位。

人口民族:总人口14万人(2003年)。

驻地邮编:县人民政府驻义兴镇。邮编:032700。行政区划代码:140723。区号:0354。拼音:Heshun Xian。

和顺县辖5个镇、5个乡:义兴镇、李阳镇、松烟镇、青城镇、横岭镇、喂马乡、平松乡、牛川乡、马坊乡、阳光占乡。

地理位置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部边陲,太行山中段,东邻河北省邢台市,西连榆社县、榆次市,南与左权县接壤,北界昔阳县、寿阳县。现辖5镇5乡,县政府驻义兴镇。

和顺县地处太行之巅,地理坐标东经1130 ;05`~1130 ;56`,北纬37O ;03`~37O ;36`,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2250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3.5%,在晋中排第一位,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现辖5镇10乡,330个行政村,总人口13.7万,其中农业人口11.8万人。榆(次)——邢(台)公路纵横东西,平(定)——黎(城)公路、阳(泉)——涉(县)铁路贯通南北。和顺历史悠久,民淳俗厚,物华天宝,是一块美丽而又丰腴的土地。

地形地貌

本县地势高峻,以山地、丘陵居多,仅在清樟河沿岸有小块平川,一般海拔在1300米以上,东和西部山地,森林茂密,多长松、柏、桦、杨。主要山峰:东有阳曲山、五蛇垴;西有人头山、北万山等,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其中以阳曲山最高,海拔2058米。主要关隘北有松子岭关,东有黄榆岭关,东北部有马岭关。均地处险境,为与外界交通要冲。境内主要河流有清樟河、里恩河、松溪河、西清漳河。

气 候

本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阴雨较多,冬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6.3℃,一月零下10℃左右,年降水593mm,霜冻期为九月中旬至次年五月中旬,无霜期124天。

工业及矿产

境内矿藏资源有煤、铁、铝、铜等十余种,其中以煤的储量为最,约35亿吨,铁次之,约为30亿吨。

工业主要为煤炭、炼焦、炼铁、机械、建材、化工、印刷、陶瓷等。

现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铁、铝、耐火粘土、铜、磷、水晶石、辉绿岩、白云石等29种之多。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主,素有“煤乡”之称,为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在储量、煤种、媒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除煤炭外,其它矿藏约为20~30亿吨左右,金刚砂储量约为2000万吨左右。

农、林、牧业

本县现有耕地27.8万亩,以种谷子、玉米、土豆、莜麦、小麦、豆类等为主。树林面积100万亩,其中以油松等为主的森林66.5万亩,灌木林30多万亩。畜牧业主要有牛、羊、骡、马、驴等。

特 产

喂马大莜麦主产于本县喂马乡。该莜麦独具特色,医疗保健价值极高,能够治疗贫血和毛发脱落,延缓人体衰老,保持旺盛的生理机能。该产品获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金奖。

^2.经济结构


全县经济呈现以农业为基础,煤炭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辅的框架结构。农业生产上,主要以种植玉米、谷子、山药及莜荞麦等杂粮为主;工业生产上,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建材、冶金四大行业为主体,机械、印刷、加工、运输、食品等行业为辅的工业生产格局。全县有县属工厂、焦化厂、农机厂、矿机厂,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尿素、氧化镁、电石、硅铁、水泥等。

农业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山药、黄豆、莜荞麦等。1986年,全面推广地膜覆盖为主的一系列旱作农业新技术,从而走出了一条振兴高寒山区农业的新路子,被称为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场“白色革命”。全县的地膜覆盖普及率局全省第一、全国第二,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结束了和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历史,农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作物的比例增大,以青城、土岭为主的早市山药带和横岭西部等地的优质山药区以及城郊为主的精细菜等区域性商品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工业

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大跨度发展,大踏步迈进,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四大支柱行业为主体,机械、印刷、加工、修理、食品等行业为辅的工业生产格局。到1994年底,全县县属工交企业发展到40个,乡办工业42个。主要产品有碳胺、尿素、电石、水泥、氧化镁、焦炭、墙地砖等90余种。其中碳胺、阳光陈醋等多种产品创部优,生铁、弓腰钻、马赛克、焦炭等9种创省优。水泥总厂、建陶厂等企业规模宏大,技术先进,产品优良,许多方面在全省、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县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92年以来,投资2亿多元相继建设的水泥、尿素、硅钢镁、煤气、墙地砖等一批工业重点工程,使全县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商贸

和顺地处晋、冀交界,公路、铁路纵横东西南北,通向四面八方,商贸条件十分便利。目前,以县城为中心,有百货、烟酒、交电、石油、食品、饮食服务等8大公司,商业、供销两大系统,各类商业网点遍布城乡。近年来边贸市场、畜牧交易市场、粮油市场、布匹市场、蔬菜市场等集贸市场蓬勃发展,新型商贸大楼拔地而起。全年对外贸易收购总值1000万元,主要出口商品有核桃、桃仁、羊毛、弓腰钻、肉牛、黄谷等。

矿产

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现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煤、铁、铝、耐火黏土、铜、磷、硫、水晶石、辉缘岩、白云石、石榴子石等29种之多。其中尤以煤炭资源为最,素有“煤乡”之称,为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在储量、煤种、煤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是储量丰富面积大。境内含煤面积185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2%;地质总储量156亿吨,现有技术条件可开采量达34亿吨。其次是煤种齐全煤质好。储煤有1-5号、8-9号、11-13号共12层,煤种有烟煤、无烟煤、贫煤、瘦煤、焦煤等,发热量平均在8000卡/左右。

林牧

牧林资源得天独厚。和顺牧坡广阔,水草丰盛,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畜牧重点县之一。畜牧业生产以牛为主,早在70年代初,和顺就作为全国黄牛改良基地县,引进西门塔尔世界名种,进行改良,成为当家牛种,以优质肉品打入国际市场。和顺是全国林业基地县之一,宜林面积150万亩。占总面积的45%,其中森林覆盖率26.9%。主要树种有油松、杨树、旱树、白榆、落叶松及杂木等,林产品加工和四荒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1995年被命名为全国林业先进县。

旅游

旅游事业前景广阔。和顺平均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6.3C,昼夜温差大,夏无酷暑,清凉宜人。清代一位和顺县令曾生动地描述了和顺的氯候特点是:“春寒如冬,夏无盛暑,初秋陨霜,将冬霏雪,”和顺确实是天然的消夏避暑胜地。一县之内,风光秀丽,名胜众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赵国王侯贵族的避暑之地,云龙山赵襄王的避暑台,迄今遗迹可寻。现在的云龙山灵溪胜境、合山泉神奇倒流、走马槽太行风光,阳曲山登高望远等景观,实属观光旅游、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和顺境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养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经山西省有关部门批准,开设了六个大型狩猎场,供人们观光狩猎。

和顺作为牛郎织女起源地,经有关专家多次实地考察,2006年12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和顺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6月7日,国务院以国发(2008)19号文件将和顺县“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5年开始,和顺县以消夏避暑、休闲娱乐、生态观光、项目推介为主题,连续举办了3届消夏避暑文化旅游节,2007年、2008年还举办了首届及第二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文化节。2009年"七夕节",8月26日,中国"和顺第三届牛郎织女文化节暨第五届生态旅游节"在和顺县隆重举行。和顺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阳曲山、阳曲溶洞、云龙山、合山龙泉寺等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夫子岭、走马槽、姑岩庙、水帘洞一线、晋冀交界太行山断裂带为主的太行风光旅游带。另外,和顺几大景区附近的农村还推出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住、娱乐、采摘等一系列体验太行农家风情的旅游项目。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稳定优越。和顺民情敦厚,里俗淳朴。与人共事能以诚相待,和睦相处,同山东峄化集团的成功合作就是一例,素有内和外顺之美称。长期以来,全县的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良好,形成了社会安定、人民极积向上的小气候。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和顺公路四通八达,铁路业已营运,榆(次)邢(台)公路纵贯东西,207国道、阳(泉)涉(县)铁路贯通南北,全县实现了13个乡镇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邮电通信蓬勃发展,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无线移动通信。市场贸易繁荣活跃,国有、集体、个体门店星罗棋布,各类市场迅速发育。

^3.发展战略


“十一五”发展战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把和顺建设成为山西别具特色的新型能源工业强县、畜牧养殖加工大县和生态避暑旅游名县”三县目标,全面贯彻“党建领县、经济强县、科技兴县、文化活县、法制治县”五县方略,突出资源、区位、人均三大优势,全力组织实施“资源带动、项目拉动、开放驱动、城乡互动”四大战略,加快推进“煤炭工业新型化、优势农业规模化、生态避暑旅游特色化”三化进程,以新农村建设带动城乡共同富裕,以煤炭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以弘扬和顺精神构建和谐和顺,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城乡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多元并存的工业体系,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城乡互动体系,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县稳定脱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宽裕、自然风光优美、人居环境优良的新和顺。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20%左右,到2010年达到25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0%,到2010年达到6亿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944元,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9元,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GDP的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5%;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比“十五”期末下降33%;

一、坚持理念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前提,是提高人民生活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 展观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全县发展。

——必须坚持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地下支持地上,煤炭支持非煤,城镇带动乡村”的原则,以资源促发展,以煤炭产业支持“非煤”产业,以国企改制催生“非公”经济,实现煤炭、化工、农产品加工、旅游业为主导的新型多元化产业结构。

——必须坚持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如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和顺。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固有企业改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把开放引进作为解决我县人才、 技术、资金短缺的主要途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我县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续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依托市场、人 才、技术、管理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

——必须坚持项目带动的发展思路。依靠对外开放,在抓大项目上下功夫,坚持项目代表性、可行性、民间性、效益性、前瞻性原则,慎重审查投资项目,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旅游开发项目、资源型深加工产业项目、煤化工、煤电联营循环经济项目。

二、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

围绕“把和顺建设成为山西别具特色的新型能源工业强县、畜牧养殖加工大县和生态避暑旅游名县”这个总体框架,“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经济总量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 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形成结构较为合理的依托煤炭资源为核心的新型工业体系,以杂粮种植深加工、牛养殖深加工为核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业体系,以生态避暑旅游为核心带动第二产业发展的大旅游业体系,以及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的社会保障体系。

2、分类目标

——经济增长类目标(10页):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亿元予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6%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5.32亿元,年均增长13%;五年外来直接投资(境外、县外) 达到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10亿元;第三产业增 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左右;财政总收入超过5个亿,力争 达到6亿元,年均增长3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上涨幅度控制在2-3%以内;粮食总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以上。

——社会发展类目标( 13项):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 ‰左右;城镇化率达 到4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4%以内;高中阶段 毛入学率达到90%;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 80%;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覆盖率达到95%;人均公有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4平方 米;油路通达率达到94 %;燃气普及率达到30%;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0.8人以下;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年均下降8.300 ,期末下降35%。

——科技进步类目标(4项):到2010年,县级科研经费要达财政支出的2 %以上,乡级科研经费要达财政支出的1 % 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每 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8.5项;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50%。

——资源环境类自标(9项):到201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0 %以上;重点城镇(包括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5%,重点城镇(包括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6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下降33%;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到65%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5%,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类目标(3项):到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44元,年均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达到2579元,年均增长6.5%;全县人口预期寿命达到 73~87岁。

三、发展战略

把和顺建设成为“山西别具特色的新型能源工业强县、畜牧养殖加工大县和生态避暑旅游名县”,既是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要重点实施四大战略举措。

——资源带动战略:实施资源、带动战略,就是充分发挥我县具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的优势事以资源促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打造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发挥竞争优势。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带动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以特色工业为支柱,以煤炭深加工产业为核心,带动我县工业经济的振兴,以特色服务业为动力,以旅游产 业为核心,带动我县第三产业的繁荣。

——项目拉动战略: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就是把项目引进和 项目建设作为我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发展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重要手段。通过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优化我县经济结构需要、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大工程,促进全县经济社会 发展,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落到实处。实施项目拉动,关键在于打通项目生成渠道,拓宽项目融资方式,落实项目管理制度亏健全项目工作机制。

——开放驱动战略:实施开放驱动战略,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县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初步建立起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经济体系。加快开放步伐,加快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

——城乡互动战略:实施城乡互动战略,就是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我县积极实施城镇工业集群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升级的互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城乡对外开放互动,加快推进城镇化 进程;实施发展民营经济与富裕农民的互动,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发展壮大二、三产业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实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互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县各乡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思路

以“把和顺建设成为山西别具特色的新型能源工业强县、 畜牧养殖加工大县、生态避暑旅游名县”为主题,加快推进全县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通过农业向基地集聚、工业向园区集聚,旅游向文化集聚,人口向城镇集聚,实现产业和城镇的协同发展。产业发展以园区、基地和市场为载体,实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农业——工业——旅游业”梯度经济带;城镇发展以区域分工为载体,避免“小而全”的粗放式经营,突出特色,形成组团式特色城镇群。加大改革开放合作, 瞄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努力构筑“大开放、大市场、大引 进、大品牌”发展格局,实现高起点的发展。

五、总体布局

我县在中长期发展中将遵循“一带回两区”的功能区布局:

——207国道沿线工业带:依托县城乡207国道沿线乡镇(李阳镇、牛川乡、义兴镇、喂马乡)相互支撑形成我县主要的新型工业带,重点发展以煤炭为基础的煤炭采掘、煤化工运硅钢氧化铁生产等大中型能源、电力、冶金、化工基地,发展以资源和技术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严格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 念,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基本实现“能源——电力——冶金——化 工”副、废产品资源化的闭环流动模式。

——西部特色农业主导区:包括县城西部的马坊乡、义兴镇、阳光占乡、横岭镇等乡镇,重点发展养牛——牛产品深加工 、杂粮种植一杂粮深加工产业;作为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重要驻扎地之一,在有条件的地区如横岭镇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与昔阳、左权、寿阳等县联合,形成“红色”旅游互动区。

——东部生态旅游产业主导区:包括县城东部的松烟镇、坪松乡、青城镇等太行山麓沿线乡镇,发展以阳曲山、太行山断裂带等重点景区为主的生态避暑旅游业。在松烟镇、青城镇等乡镇,进一步扩大核桃、板栗等干果及蔬菜、水果等经济农作物种植与加工。

依托“一带一两区”的功能区布局,根据地理分布、资源特点,构建以县城为核心的义兴镇、李阳镇、牛川乡、喂马乡新型工业乡镇组团;以马坊乡为核心的马坊乡、横岭镇、阳光占乡、义兴镇特色农业+红色旅游乡镇组团;以松烟镇为核心的松烟镇、青城镇、平松乡生态避暑旅游+经济农作物产业乡镇组团。

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目前,希望海内外有识之士与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合作。

煤炭产业方面。我县煤炭品种多、煤质好、储量大、易开采,广泛适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具有十分巨大的开采价值。希望能与我方进行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以及加工转化等多种合作。

养牛业方面。经多方考察论证,搞肉牛屠宰加工,一头牛可在卖牛肉的基础上增值5倍。由于我们缺乏资金,非常希望客商在肉牛深加工上勇跃投资。

工商企业方面。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顺工业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化工、冶金、建材为主的体系,一些企业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管理差,仍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在此,我们热忱欢迎各方到和顺租赁、承包、领办这些企业,共同受益。

林业方面。林业是我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大效益之中,前两个效益发挥较好,经济效益较差。各界人士在经济林的种植上,林产品的加工上,名、特、优质产品的开发上,到我县一展雄才。

即以生物多样性为特征的湿地。因其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和顺人形象地称为陷河。和顺县河水草丰茂,野鸭水鸟嬉戏其间。泛舟其中,田园野趣,令人沉醉。和顺游子有词云“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

^4、历史名称


 和顺,春秋时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

 战国改名为阏与,隶上党郡。

 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阏与改置为乐平郡及乐平县。

 北齐置梁榆县,属太原郡。

 隋开皇十年(590),定名为和顺县。

 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26年(1937)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民国29年(1940)为抗日战争需要,分为和东、和西两县;民国34年(1945)和顺县城解放,复并为和顺县,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二专区。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榆次专区(后改为晋中专区、晋中地区)。

 1958年10月,和顺县与左权县合并,仍称和顺,县治不变。

 1959年6月和顺、左权分置。

 2000年,晋中撤地设市,随之改属晋中市。

3 云南省和顺古镇

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境内,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

陷河

龙潭

双杉

千手观音古树群 和顺图书馆

滇缅抗战博物馆

和顺文昌宫

元龙阁 艾思奇故居

弯楼子民居博物馆

中天寺

魁阁 百岁坊

双虹桥

洗衣亭

大月台

刘氏宗祠 腾越神马艺术馆 和顺申魅展

和顺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的前身是清末和顺同盟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1938年新馆舍落成。迄今有藏书7书万多册,古籍、珍本1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美誉。

千手观音古树群:

和顺古镇自然生态优越,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除了魁阁的两棵秃杉,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也颇具特色,古树群由七棵拔地参天的百年古樟树组成。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

两棵古樟站立两旁,恰似观音菩萨的文殊、普贤弟子。从西往东看五棵古树分而列之,与远处的魁星阁相望,故又被称为“五子登科”。寄托了古代人们功名仕途的追求。 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与村前的捷报桥相连。一辈辈的和顺人先到千手观音古树群下许下祈福求财的愿望,然后从这条古驿道上怀揣着有朝一日能从村口的捷报桥上衣锦还乡的梦想,开始“走夷方” 。

艾思奇纪念馆: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他青年时代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两部著作,曾引导了无数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艾思奇纪念馆”院内串楼同栏,点缀西式阳台。环境清幽典雅,中西合璧的房屋建筑风格独具。

相关分词: 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