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杭川新风雅集

杭川新风雅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杭川新风雅集


《杭川新风雅集》共三十卷,近40万字,其中明代17家,诗63首,成一卷;明末清初5家,诗214首,成一卷;清代265家,诗3556首,分十八卷;民国147家,诗2014首,分八卷;女诗人4家,诗25首,方外诗7家,诗159首,各自独立一卷。



创作背景


千年古邑上杭,翰墨飘香,文风焕彩。自古以来文人学士著述甚丰,“一城如画半城诗”赢得“诗画之乡”之美称。据史载,上杭历史上文人墨客遣兴抒怀,吟诵诗词数以万计,诗词书籍147种达数千卷。浩繁的卷帙,宝贵的文化遗产,充分反映了上杭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

作者简介


丘复,字荷公,号念庐居士,我县蓝溪公社蓝溪大队人。清代末科举人。是明强中学的创办人。他的前半生主要从事教育。民国六年((即公元一九一七年)起担任上杭县志纂写、审定等工作。早年就对我县地方文史有较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后来主编县志和编撰《杭川新风雅集》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本信息


辛亥革命后,丘复先生呕心沥血,经20年努力,见前人遗诗辄录存之。或采自其他史料,或录自选本丛书,终于编成《杭川新风雅集》可谓洋洋大观!不仅为当时的汀州八县所无,恐怕在全国亦不多见。因此,全国各大图书馆均有收藏,且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

《杭川新风雅集》不仅整理、保存了杭川文人诗歌的创作精品,而且在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对每一首诗都注有出处,对钩沉的史海遗珠也详细记录发现的经过,尤其是从诗题、诗注和诗人小传中搜寻有关太平天国史料的蛛丝马迹,成为研究太平天国在闽西活动的重要佐证。

创作过程


丘复在《杭川新风雅集》的自《序》中说,早年读郑杰的《全闽诗》及郭柏苍本郑氏《明诗传》,只载有极少数的杭人之作,“窃怪其寥寥若是,岂上杭乏风雅之士哉,抑网罗之无其人也”。慨叹之余,立志辑录,网罗散失,编撰新风雅集。于是“于二十年前即有志搜辑,见前人遗诗辄录存之”,极力访求遗老,“或得之旧钞”、或“寻之庵扁”,或“搜自族谱”,或采自其它史料,或录自选本丛书,也查阅旧县志记载,可谓呕心沥血。可是因“饥驱奔走,未遑卒事”。晚年寓居潮州,于壬癸之际,虽初编成集,然终迟迟不能定稿。其族侄素斋(曾协助丘复缮写)原少于丘复而早逝,对他很有触动,深感人生“岁月几何,欲有作为,其敢有所恃而迟迟以待”呢。在包千谷、罗青塘、邓筱谷、黄宪民、华品玉、傅丹初等人的协助下,充实了内容,加快了修正、定稿步伐,从一九三五年初冬开始,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编辑《杭川新风雅集》的工作。

关于诗集的取名,丘复在《序》中说,起初名为《上杭诗录》,还计划在《诗录》完成以后编辑《文录》,后感到“日月易逝”,自己“精力就衰”,“文录之辑,恐有未逮”,且李颖有《杭川风雅》,书虽佚而序尚存,“愿弘思远继先生之志”,“不没先生之旧也。”还有一个原因,丘复在编定此集之后,中辍多年的《上杭县志》的编修工作又开始了。他担任主纂总编之职,自当全力以赴而无暇他顾了。

出版信息


1936年秋,杭邑清末举人、南社诗人、客家硕儒丘复编撰的上杭明初以来560多年的诗歌总集——《杭川新风雅集》出版了,它和明朝李颖整理宋、元至明朝300多年间的杭籍名人诗文集《杭川风雅集》如同双峰并峙,让人瞩目,都被称为“客家诗经”。

作品评价


《杭川新风雅集》作为一部客家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对客家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相关分词: 杭川 新风 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