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海陆丰起义

海陆丰起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海陆丰起义


澎湃领导的广东海丰、陆丰农民武装起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了革命后,广东海陆丰等地的农 民在彭湃领导下,于9月和10月先后举行了三次起义。第三次起义 占领海丰、陆丰地区,建立工农 民主政权。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下,起义队伍转入山区进行游击战争。



海陆丰第一次起义


起义背景

1927年4月26日,广东东江地区的农民自卫军为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反共屠杀,在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别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了武装起义。

广东东江地区的海丰、陆丰、惠阳和紫金等县,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影响较大的地区。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广东的右派势力也开始对革命力量实行大屠杀,东江地区处于白色恐怖之中。

起义纲领

1、籍国民党者杀

2、反土地革命者杀

3、曾任文武官员者杀

4、曾充民团警兵者杀

5、曾充反动政府机关差役者杀

6、一切土豪地主劣绅者杀

7、讨债讨租者杀

8、还租还债者杀

9、藏匿契据者杀

10、立妾蓄婢者杀

19、老朽不能操作者杀

20、信仰一切宗教者杀

起义经过

中共东江地区党的组织为了挽救革命,在汕头召开紧急会议,成立中共东江特委,由张善铭任书记,并决定在东江地区组织武装起义。4月21日晚,中共党的负责人派刘琴西秘密到紫金县同当地中共党人和进步分子刘乃宏、钟灵、钟子廉、钟乐善、傅森霖、缪冠、戴耀田等,研究组织起义问题。刘乃宏系国民党左派、国民党紫金县县党部书记,掌握着30多人的武装。刘乃宏以设在谭公祠内的县党部为起义指挥部,并派戴锡琪、陈运业、钟敬祖等分别深入群众,联络农民武装,配合武装起义。25日,国民党右派对起义有所觉察,紫金县县长郭民发派人到处搜捕刘琴西。刘等果断决定,将原计划于4月30日晚在海丰、陆丰、紫金3县同时起义的时间提前于26日深夜在紫金举行。是日深夜,各路农民武装1000多人,突然包围紫金县城,配合城内的刘琴西、刘乃宏率领的起义队伍顺利地缴了国民党右派掌握的军警全部武器,逮捕了县长郭民发等10多人,释放了被监禁的无辜群众。在海丰,以吴振民为起义总指挥,率起义群众于4月30日黎明进攻县城,收缴了国民党右派掌握的游击队及第1警察署的枪械,汕尾盐警队100多人也被缴械。

同日,陆丰开始起义,县长李秀藩参加了起义,收缴了右派武装的枪械;与此同时,惠阳县革命武装在平山举行起义;五华、普林等地的群众也先后举行起义。东江地区第1次农民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5月1日,海丰、陆丰、紫金3县同时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各自成立了县人民政府。紫金县人民政府以刘琴西、戴耀田、钟乐善、陈鹤九等9人为政府委员。刘琴西、戴耀田兼任县工农革命指挥部正副指挥;海丰县人民政府由刘沛霖、陈舜仪、杨其删、刘志云等人组成;陆丰县人民政府由张威、林铁史、庄梦祥等人组成。3县还分别发表声讨蒋介石的文告。

东江地区第1次农民武装起义,使国民党右派十分惊慌,他们集中3个团的兵力配合当地民团,向起义军反扑。起义部队与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起义结局

为了保存实力,在中共东江特委的领导下,由刘琴西、林道文、张佐忠等率领海丰、陆丰、紫金、惠阳高谭区的起义军,转移到海、陆、惠、紫四县交界的中洞,整编为海陆惠紫工农救国军,刘琴西、林道文分任正副指挥,“七一五”汪精卫反共后,又改称工农讨逆军。

海陆丰第二、第三次起义


起义背景

在中共广东省委和海陆丰县委的领导下,继1927年5月1日举行第1次武装起义后,海陆丰起义军民在同年9月7日、10月底又举行了第2次、第3次起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

海丰县和陆丰县,位于南海之滨,是广州、惠州通向汕头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又是军阀陈炯明的巢穴,官僚和新兴地主众多,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农民深受压迫剥削,阶级斗争非常激烈。1922年10月,彭湃在海陆丰组织农会,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两县有共产党员4000余人,有农民自卫军400余人枪,还有数以万计的农军。4月15日,广东的国民党当局步蒋介石后尘,在广州、汕头等地进行反革命大屠杀。4月20日,中共海陆丰地委获悉反革命政变消息,随即决定武装起义回击国民党反动派。5月1日凌晨,海丰、陆丰两县同时举行起义,农军包围县、区公署,收缴了保安队和警察的枪支,逮捕反动派。当天上午,海丰、陆丰分别在县城举行庆祝“五一”群众大会,宣告成立县临时人民政府。东江特委将各县农军编为工农讨逆军两个团,由刘琴西、林道文任正、副总指挥。海陆丰地委亦改称为海陆丰县委,以后又成立海陆丰暴动委员会。南昌起义爆发后,中共中央指示广东省委在东江组织起义,以策应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中共海陆丰县委根据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精神,积极发动群众,扩大农军队伍,筹集枪械弹药,准备再次举行起义。9月7日,海陆丰第2次武装起义打响。

起义经过

刘琴西率领工农讨逆军和工农群众,攻占陆丰县大安镇。8日占领陆丰县城。

林道文率领另一支工农讨逆军和工农群众,于8日攻下海丰县的青坑圩,接着占领梅陇。驻公平的国民党军一个排,开到黄羌向农军投诚。10日,农军又攻下汕尾。从10日至15日,海陆丰起义队伍协同惠阳、紫金两县农军分三路围攻海丰县城,城内的国民党军、保安队和民团,抵挡不住革命军民的攻击,于16日晚趁夜暗逃循,起义队伍占领海丰。17日,海丰、陆丰两县分别成立工农临时革命政府,区乡政权由农民协会接管。临时革命政府宣布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反革命分子的财产,镇压反革命,扩充革命武装。东江特委为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作长期武装斗争,把缴获的重要物资运往山区,在海丰、陆丰、惠阳三县结合部的公平、黄羌、新田、激石溪、高潭、中峒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25日,驻惠州的国民党军胡谦部派一个团伙同海陆丰保安大队进犯海陆丰县城,起义队伍主动撤出两县城,海陆丰县委迁驻黄羌。接着,东江革命委员会在黄羌成立。9月30日,南昌起义军由于汤坑战斗失利,潮州失守,决定撤出汕头,向海陆丰转移。10月2日,南昌起义军指挥部派员来海陆丰募兵,海陆丰县委迅速动员700人应募出发。3日,南昌起义军指挥部转移到普宁县流沙镇,在周恩来的主持下召开会议,决定领导人员分散转移,部队到海陆丰与农民结合。当天下午,部队在离开流沙不远的多年山遭敌截击,再次受挫。此后,周恩来、叶挺、贺龙、聂荣臻等先后到达陆丰县的甲子、金厢,在当地党组织和群众掩护下先后渡海去香港。

叶挺部第24师1300多人在董朗、颜昌颐率领下进入海陆丰地区,与郑志云、张威取得联系,于7日进入农军根据地激石溪。9日进入朝面山、中峒。随后按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简称红2师),辖两个团。董朗任师长兼第4团团长,颜昌颐任师党代表兼第4团党代表,王备任师参谋长。由海陆丰工农革命军中挑选人员成立第5团,刘立道任团长,张寿征任党代表。10月下旬,中共海陆丰党组织收到省委关于利用军阀矛盾开展暴动的指示,决定在十月革命纪念节即将来临之际举行第3次武装起义。为适应形势,海丰、陆丰分别建立县委,由东江特别委员会统一领导。

特委计划在10月底组织农军全面进攻,红2师第4团配合作战,先夺取区乡,后攻占县城。驻海陆丰的国民党军陈学顺团获悉农军企图,决定先发制人,于10月28日向根据地黄羌发起进攻。农军和红2师部队英勇反击,将敌击退。接着乘胜追击,向海丰的公平、梅陇、汕尾及陆丰的大安等地长驱直进。

陈学顺团面对声势浩大的工农武装起义队伍,十分惊慌,于11月1日凌晨向惠阳逃窜,起义队伍当天收复海丰城。5日,收复陆丰县城。海陆丰第3次起义胜利后,11月10日,成立海陆丰苏维埃政府。13日至16日,陆丰县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海丰县于11月18日至21日选举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建立政权

新政权成立后,积极筹集粮款,编练武装,建设后方基地。在红2师的配合下,19日,起义队伍攻克海丰县国民党军和保安队的顽固据点捷胜城。12月中旬,又先后拔除陆丰的碣石、河口两个堡垒。12月27日,一艘英舰窜入汕尾港。起义军立即加强戒备,封锁轮渡,制止舰上人员登岸。英舰见无隙可乘,诡称要载回英籍传教士。汕尾市苏维埃政府把违法的外籍传教士驱逐出境,复函严正警告英舰:“再擅越吾界自由出入本港”,“吾人自有相当对待,莫谓言之不预也!”一扫近代史上统治阶级丧权辱国、屈膝投降的历史陈迹,显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尊严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威力。

领导人


简介

彭湃(1896.10.22-1929.8.30),乳名天泉,原名彭汉育,曾用过王子安、孟安等化名,广东省海丰县城郊桥东社人。出身于一个工商地主家庭。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

经历

民主革命时期,早年在海丰第一高等小学、海丰中学、广州广府中学等校读书。1917年夏去日本求学,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1年回到广州,组织社会主义研究社,同时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0月在海丰县赤山建立中国第一个农会。1923年元旦,领导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并任会长。

参加两次东征。1925年5月当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常委、副委员长。中共广东区委成立后,任区委委员,1926年10月任中共海陆丰地委书记兼潮梅海陆丰办事处主任。1927年3月到武汉农讲所工作。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在“八七”会议上缺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任海陆丰工农民主政府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928年7月,在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冬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

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白鑫出卖而被捕,30日在上海龙华与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同时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其著作编为《彭湃文集》。

附注

中共中央很快得到彭湃等四同志就义的噩耗。当晚,周恩来含着眼泪代表党中央起草了《告全国工人农民及其他劳苦群众书》,油印后,于翌晨发往各地党组织,并通知各级党组织举行哀悼。1930年8月30日,彭湃等四烈士牺牲一周年时,周恩来以冠生的笔名在《红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彭扬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文章写道:“革命领袖的牺牲,有他不可磨灭的战绩,照耀在千万群众的心中,熔成为大革命的推动之力,燃烧着每一个被压迫群众热情,一齐奔向革命的火原,所以我们在四难的烈士前面,不需要流泪的悲哀,而需要更痛切的继续着死难的烈士的遗志,踏着死难烈士的血迹,一直向前努力,一直向前斗争。”

相关分词: 海陆 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