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海兰泡事件

海兰泡事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海兰泡事件


海兰泡事件是沙俄在中国东北制造的一系列惨案之一。1900年7月,沙俄悍然出动10多万侵略军以“护路”为名。从五路大举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在海兰泡共进行了4次大屠杀,夺去六、七千中国人的生命。



简介


1900年7月16日海兰泡事件发生。

海兰泡位于中国黑龙江北岸,原名孟家屯,属于中国领土。1858年,沙俄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将海兰泡割占,更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俄语意为"报喜城")。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不仅参加八国联军进攻京、津地区,还单独向中国东北地区侵犯,不断迫害海兰泡的中国居民,迫使他们大批逃离。7月15日,沙俄封锁黑龙江,16日,沙俄突然出动大批军队洗劫中国居民的住宅和商店,17日,又将数千名中国居民和同人赶到江边,刀砍斧劈,血腥屠杀。绝大多数中国同胞遇难,仅数十人游至对岸瑷珲获救。这就是沙俄一手制造的海兰包大惨案。

详细过程


海兰泡中国人被赶尽杀绝

海兰泡,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右岸两江汇合处,原是中国的一个村庄。1858年沙俄强迫清**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把海兰泡强行霸占,改名布拉戈维申斯克,后来成为阿穆尔省首府,至1900年约有4万人。居住在城内的中国人主要从事商业,其中大商号有近240家,此外还有大量的流动华工——雇工、小商贩和手工业者,在郊区也住着很多农民,中国侨民总计近1.5万人。

1900年6月25日阿穆尔省实行军事动员后,海兰泡不断发生迫害华人的暴行,不堪虐待的中国人纷纷逃回江右。因家庭、财产拖累未来得及离开的中国人,全部成为被屠杀的对象。

7月15日俄轮侵入中国瑷珲江面时,中国瑷珲驻军派船前往阻拦,双方交火,互有轻微死伤。沙俄**遂以上述事件为借口,策划对海兰泡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城内外笼罩着恐怖气氛,迫害华人的事件有增无减。中国居民代表向阿穆尔省军政长官格里布斯基请示,城里的中国人是否需要撤离,他欺骗说,中国人“可以不用担忧地留居原地”。第二天下午,他下令禁止中国人渡江,并扣留了全部渡船,派骑兵冲散了准备渡江的中国人群。

7月16日,格里布斯基命令一个不留地逮捕所有的中国人,疯狂的大搜捕开始了,全副武装的沙俄士兵闯进中国人的住宅和商店,不分男女老幼,一律逮捕押走,“就连怀抱的婴儿也被强拉了出来”。1500多中国人逃到城外躲藏,也被俄兵搜出,许多人被刺刀活活捅死,活着的人“象关进兽栏子一样被赶进警察局”。这一天共搜捕了近3500人,警察局容纳不下,当晚又被押送到精奇里江边的一个锯木场里。

7月17日,海兰泡市警察局把所有关押起来的中国人赶到上布拉戈维申斯克,谎称用船将他们渡过对岸。可是岸边连一条船也没有。到了江边,俄兵便挥动战刀,把所有的中国人“一直赶进水里”。“当妇女们把他们的孩子抛往岸上,乞求至少饶孩子一命时,俄兵却逮住这些婴儿,挑在刺刀上,并将婴儿割成碎片”。一个母亲“把孩子留在岸上,而她自己走进河里”,但走了几步以后,又回来抱住孩子走进水中,最后又不得不上岸“放下她宝贵的孩子”,惨无人道的俄兵便挥刀刺杀了孩子和他的母亲。如此残忍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参与屠杀的人讲述了整个屠杀的过程:

“到达上布拉戈维申斯克时,东方天空一片赤红,照得黑龙江水宛若血流。…… 手持刺刀的俄军将人群团团围住,…… 把河岸那边空开,不断地压缩包围圈。军官们手挥战刀,疯狂喊叫:‘不听命令者,立即枪毙!’ …… 人群开始象雪崩一样被压落入黑龙江的浊流中去。人**狂一样喊叫,声震蓝天,有的想拼命拨开人流,钻出罗网;有的践踏着被挤倒的妇女和婴儿,企图逃走。这些人或者被骑兵的马蹄蹶到半空,或者被骑兵的刺刀捅翻在地。随即,俄国兵一齐开枪射击。喊声、哭声、枪声、怒骂声混成一片,凄惨之情无法形容,简直是一幅地狱的景象。

“清扫现场的工作,紧跟在一场血腥的屠杀之后立即开始进行。…… 那堆积如山的‘尸体’,大部分是气息未绝的活人,周身肝脑迸溅,血肉狼藉。…… 不管是死是活,被一古脑儿地投入江流。…… 清扫过后。黑龙江水浮着半死的人们象筏子似的滚滚流去,残留在江岸大片血泊中的只是些散乱丢弃鞋、帽和包袱之类。就是连这些遗物,也都被蹂躏得一无完形。”

对岸的中国人也目睹了这一惨剧。瑷珲副都统衙门笔帖式杨继功记述:

“二十一日(公历七月十七日)午前十一钟时,遥望彼岸,俄驱无数华侨圈围江边,喧声震野。细瞥俄兵各持刀斧,东砍西劈,断尸粉骨,音震酸鼻,伤重者毙岸,伤轻者死江,未受伤者皆投水溺亡,骸骨漂溢,蔽满江洋。”

这种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从7月17日一直进行到21日,共夺去了5000多名中国同胞的生命。7月22日,阿穆尔**宣布,海兰泡中国人被全部“肃清”了。

事件背景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这是中苏两国矛盾长期摩擦并由苏方挑起的一个冲撞点。由于中方预先有准备,苏方被毁坦克、装甲车17辆,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苏军死58人,伤94人。显然,苏方“吃了亏”。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并征求美方的意见。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在中美关系当时也很尖锐的情况下,如果苏联动手,让美国至少保持中立。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官员紧急磋商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到时,核污染会直接威胁驻亚洲25万美军的安危。经过磋商,美国认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意图尽早通知中国,但做到这一点很难,美中30年来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以为我们在玩弄什么花招。最后决定“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勃列日涅夫气得发疯。毛泽东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临战态势,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向同时去吊唁的中国党政代表团提出要在回国途中途经北京同中国总理会谈。经反复考虑,毛主席同意了这一要求。9月11日,双方在机场进行了三个半小时的会谈。柯西金回国后,苏联又改变了态度,趋于强硬,这反映苏领导层内对华政策不一致。9月16日,伦敦《星期六邮报》登载了苏联自由撰稿记者、实为克格勃新闻代言人的维克多.路易斯的文章,称“苏联可能会对中国罗布泊基地进行空中袭击”。战争阴云又一次笼罩中华大地。美国明白,这是对美国的一个试探!

出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和发生大规模核战争的严重后果,尼克松召集紧急国防会议后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为此,美国实施了三步曲:一是由于中美**之间没有交流渠道,安排高级官员会晤,要费很多周折,可以把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谈捡起来,华沙会谈延续了15年,现在已经中断了两年,此时恢复,意义自然非比寻常。二是要利用齐奥塞斯库和叶海亚与中国的亲密关系,频频传递美国期望和解的诚意。三是美国亮出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尚保留未及动用的一张牌———“用苏联已被破译的密码,发出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总统指令。”

1969年10月15日晚7时许,柯西金向勃列日涅夫报告:“刚才国家安全委员会报来两个消息,一个是中国的导弹基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所有的地面导引站都已开通。另一个是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的利益与他们有关,而且已经拟订了同我们进行核战的具体计划。”勃列日涅夫不信,美国会站到中国一边?几分钟后,大洋彼岸的多勃雷宁大使向勃列日涅夫报告:“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同基辛格会晤过,他明确表达了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而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听完后,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出卖了我们。”

至于中国,正如10月15日晚柯西金待盛怒的勃列日涅夫稍为平静后所说的:“也许美国的所谓核报复计划是恐吓,但中国的反击决心是坚决的。虽然他们的核弹头不多,但他们在四年前就进行过导弹负载核弹头的爆炸试验,其命中目标的精确度是相当惊人的。而且他们有了防备,现在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们应该和中国谈判。”

1969年9月23日和29日,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前夕,中国先后进行当量为2万吨~2.5万吨的地下原子弹裂变爆炸和轰炸机空投的当量约300万吨的氢弹热核爆炸。当时美联社播发的一篇评论说,“中国最近进行的两次核试验,不是为了获取某项成果,而是临战前的一种检测手段”。

10月20日,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两国紧张对峙局势开始缓和。20世纪中国的最后一次核危机随之灰飞烟灭。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口以南,南北长100多公里,东西宽近50公里。江东六十四屯原属中国领土,归瑷珲副都统管辖。按照中俄《瑷珲条约》规定,江东六十四屯一带依旧归中国官员管辖,中国居民在原地有永久居住权,俄国不得侵占。

江东六十四屯,居住着汉族、满族、达斡尔族等中国居民近3.5万人,这里“土地膏腴,人民勤农为务,年产诸粮,富甲全省”,是黑龙江中游最富庶的地方。在《瑷珲条约》签订后的40余年间,远东俄国人粮食、蔬菜半数取于此地。到19世纪末叶,俄国移民大量涌来,这块土地旋即成为沙俄侵吞的目标。

1900年7月17日,俄国派出一支军队越过精奇里江,扑向江东六十四屯。俄军驱赶大批屯民“聚于一大屋中”举火焚烧,逃出者不足半数。俄军沿着江边,一个屯子挨着一个屯子,将中国居民房屋纵火毁尽。死里逃生的中国居民扶老携幼,逃奔黑龙江边,因江水阻隔,绕越不能,只得露宿江滩,哭号凄惨。顷刻,俄骑兵追来,枪击如雨,中国居民的鲜血又一次染红了黑龙江水。

驻瑷珲的中国官兵见俄军“在江东恣行焚戮”,激起无比义愤。为保护屯民过江,瑷珲副都统凤翔派统领王良臣等带骑步炮兵300余人于17日夜偷渡黑龙江,至精奇里江口,截俄援兵。18日晨时,中国渡江官兵与俄军在精奇里江口的博尔多屯展开激战。这场战斗为江东六十四屯居民渡江赢得了时间;十八日申时中国军队主动退回黑龙江右岸。

在博尔多屯激战的同时,瑷珲水师营征集商船20余只同水师营战船共30余艘,日夜接渡,飞棹如梭,将幸免于难的部分屯民接回江右。

7月18日,又一支俄军渡过精奇里江,继续焚烧“满人村屯”,仅在博尔多屯一处就枪杀了上千名中国居民。又将未及渡江者,不分男女老幼,农夫工匠,各业人等,一同逼入江中。除数十人游过江岸得生外,其余人等皆被逼溺死江中,浮尸蔽江数日不绝。至21日,俄军将中国居民的村庄“全部捣毁干净”,中国人“一个也没有了”,所见到的尽是失去主人的猪、马、牛、鸡。凶残的俄军在这片废墟上“组织了真正的围猎”,俄军**还“为围猎发行了特殊的证券”。

事发十几天后,沉溺在黑龙江底的无数死难者尸体浮上水面,顺流淌去,江面漂浮油层,江水为之奇腥。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两处大屠杀,共有7000多中国和平居民被杀害。

美国历史学家贝弗里奇说这一惨案是“俄国在远东最近历史中臭名昭著的丑闻”。日本人石光真清指出,这是黑龙江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屠杀,最大的悲剧,最大的罪恶!” 俄国人多伊奇认为,“沙俄现在实行的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只有与中世纪审判异教徒的宗教法庭和西班牙对异教徒、犹太人和摩尔人的迫害才可以相比拟”。

8月4日,格里布斯基发布命令,根据《瑷珲条约》一直归中国政府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以及阿穆尔河右岸的土地,已归俄国政府管辖,凡离开我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即江东六十四屯),他们的土地将交给俄国移民者,供其专用。从此,江东六十四屯,这块历代属于中国人民的肥田沃土,就被沙俄强行霸占去了。

相关分词: 海兰泡 海兰 兰泡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