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1、中心简介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以下简称“国家科学中心”)是2008年12月8日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组建,2009年5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的首个由教育部部署高校承担组建的国家级科学中心。国家科学中心将以我国“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十二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为基础,并在其周边建设配套研发基地,同时负责重大项目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国家科学中心将面向我国能源、电力、交通、海洋和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领域,以工程材料服役过程中的腐蚀、磨损、疲劳、断裂、老化等突出的失效行为为对象,开展工程结构材料服役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积累服役性能数据,创新研究试验方法,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形成自主创新的知识体系,为我国重大工程的选材、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同时汇聚海内外材料服役安全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围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数据积累和工程应用,开展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活动,逐步融入国际化的试验研究网络。

国家科学中心的科学试验设施包括重大项目建设的八套试验装置,以及由四大平台和相关配套设施组成的配套研发基地。国家科学中心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学科涉及面广、学科交叉领域多,涉及材料、机械、土木、信息、应用、管理等多门学科。重大项目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围绕典型工程材料、典型服役环境、共性失效形式和关键的失效问题,建设材料试验与构件试验相结合、物理试验与数字仿真互为补充的公共性、通用性、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综合科学研究试验装置。在此基础上,国家科学中心将重点建设工程材料设计应用平台、工业装备检测技术平台、国内外大型企业专业性联合研发平台、安全评价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和相关配套设施,形成材料服役安全领域的研发基地,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相关应用研究和对外服务的支撑条件。

国家科学中心选址“北京市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进行建设,共占地475亩,其中建筑用地200亩,建筑面积107400平方米,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2年竣工。国家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含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博士后)将达到500人,研究生(含博士、硕士研究生)达2000人的规模,同时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从而成为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平台,以及国际一流的材料科技研发基地。

国家科学中心的组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升我国重大工程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的重要举措。它将突破重大工程材料和大型工业装备的服役安全瓶颈问题,保证国家重大工程中工程材料和工业大型装备的安全服役,对于提升我国国际声誉、凸显我国大国地位、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平稳、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促进和谐社会形成、不断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不断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建设单位


法人单位(承建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共建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

参建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各建设单位综合实力雄厚,在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对于项目建设需要的关键技术已有良好的技术储备,工程技术梯队完备,队伍强大,已进行了大量前期研究并具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

3、人员组织


(1)组织结构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

3)专家委员会;

4)用户委员会;

5)项目建设指挥部;

6)总师办公室;

7)工程技术体系;

8)工程管理体系;

9)条件建设体系。

(2)主要人员

总指挥:孙冬柏

副指挥:韩恩厚、童小燕、郭 斌、张卫冬、冯 强

首席科学家:韩恩厚

总工程师:孙冬柏;

副总工程师:冯 强、陆永浩

总工艺师:童小燕;

副总工艺师:冯建明

总经济师:何民庆;

副总经济师:金 莹

4、建设内容


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以下8套装置:

(1)多相流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2)高温高压水汽结构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3)极端/多因素耦合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4)自然大气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5)特殊地域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6)力学-化学多场耦合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

(7)工程结构材料损伤仿真试验系统;

(8)开放共享配套设施。

5、研究方向


国家科学中心的研究方向集中以下8个方面:

(1)核电、火电材料性能及环境相容性评价方法;

(2)石油化工材料的多相流腐蚀规律和基础理论研究;

(3)重大工程材料与构件在自然大气腐蚀下的性能演化规律和寿命预测;

(4)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结构材料和大型构件在力学-化学多场耦合环境下的安全服役评价方法;

(5)航空航天飞行器和海洋舰船在极端环境下的服役性能和安全性评价;

(6)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在不同地域恶劣环境下的服役性能和寿命评估方法;

(7)复杂环境下监检测与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8)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等。

6、科研成果


自2007年3月30日正式组建,自2008年以来,已陆续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项,项目范围涉及石油石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重大工程材料服役性能研究、开展相关领域调查和理论研究为国家政府部门提高决策依据。主要项目如下:

(1)我国重大工程结构与材料失效事故与安全服役技术标准的调查(项目来源(下同):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2)重大装备制造防腐蚀涂镀层技术标准研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

(3)高速列车关键材料及部件可靠性(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

(4)不锈钢的应用性能研究(科技部863)

(5)微孔电沉积铜中溶解氧与PEG和SPS的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6)高速铁路用贝氏体车轮钢氢脆敏感性规律和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

(8)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北京市教委)

(9)普光气田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评价技术研究(中石化科技计划项目)

(10)高级别钢管道在土壤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中国石油管道局)

(11)普光高含硫天然气腐蚀机理及材料评价研究及材料评价研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油气集输战场腐蚀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中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7、人才培养


(1)导师介绍

1)博士生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徐金梧

材料科学与工程:韩恩厚、孙冬柏、冯强

控制科学与工程:史建军

固体力学:尚新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胡长军

2)硕士生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徐金梧、章立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陈国良、韩恩厚、孙冬柏、冯强、陆永浩、金 莹、王坤鹏

控制科学与工程:史建军、张卫冬

固体力学:尚新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胡长军

(2)招生计划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每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0名,硕士研究生30名,具体招生信息见当年的招生简章。

8、对外交流


(1)合作交流

1)欧洲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代表团到访北京科技大学交流“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

2)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散裂中子源(SNS)研究部高级研究员王循礼应邀到访项目建设指挥部

3)与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09年7月11日)

4)与美国能源技术国家实验室商讨合作

5)与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商讨签订合作协议事宜(2008年10月20日)

6)与美国西南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国际会议

1)第十一届国际材联亚洲材料大会(2010年9月25日~28日)

2)第五届国际风险工程研讨会(2010年11月16日-18日)

3)第一届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与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所关于材料性能与服役安全双边研讨会

……

(3)访问交流

1)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代表赴美参加TMS2010年会

2)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代表赴三亚参加第二届亚洲材料科学数据库会议

3)学术交流等

……

9、大事记


(1)2005年

1)2005年3月:北京科技大学成立“国家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立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及申报工作;

2)2005年8月20日:召开“教育部关于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评价试验装置专家研讨会”。

(2)2006年

1)2006年3月13日:组织召开“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研究试验装置第二次专家论证会”;

2)2006年4月23日:组织召开“教育部关于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研究试验装置用户专家论证会”;

3)2006年5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组织召开“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研究试验装置评估会”;

4)2006年8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组织召开“重大工程材料结构服役安全研究试验装置评估会补充报告”。

(3)2007年

1)2007年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立项;

2)2007年3月30日:“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指挥部成立,并与2007年10月8日举行揭牌仪式;

3)2007年6月7日:教育部部长赵沁平莅临北京科技大学了解项目进展状况;

4)2007年6月14日: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莅临北京科技大学了解项目进展状况;

5)2007年8月16日:北京市教工委书记朱善璐莅临北京科技大学了解项目进展状况;

6)2007年10月9-10日:“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一期业务培训会;

7)2007年11月7日: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莅临北京科技大学了解项目进展状况;

8)2007年11月16日:与美国西南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9)2007年11月23日:与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签订用地协议;

10)2007年12月11日:项目建设指挥部党支部成立。

(4)2008年

1)2008年1月11日:教育部批复成立“教育部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2)2008年2月20日:召开“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3)2008年2月23日:召开“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可研报告评审会;

4)2008年3月1-2日:通过由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5)2008年3月3日:组织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理人员培训会议”;

6)2008年4月10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出具对本项目建设地点规划意见函复;

7)2008年5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复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同月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和昌平区环境保护局备案;

8)2008年9月:制定研究生管理办法,“教育部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首次对外招收研究生;

9)2008年10月8日:项目建设指挥步成立基建工作办公室,并召开初步设计沟通会,参加人员包括项目建设指挥部、校基建处、创新基地和设计院有关人员;

10)2008年10月9日:北京科技大学与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分别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11)2008年10月13日: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批复本项目规划意见书;

12)2008年10月20日: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领导访问项目建设指挥部,商讨签订合作协议事宜;

13)2008年10月22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出具本项目用地一级开发的项目意见;

14)2008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批复由北京科技大学牵头筹建“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15)2008年12月16日:教育部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5)2009年

1)2009年1月:国家外专局批准设立“引智借脑”专项,以支持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的人才引进工作;

2)2009年5月15日:举行“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揭牌仪式;

3)2009年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组莅临考察“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暨“教育部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项目进展情况;

4)2009年7月11日: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5)2009年8月7日:与昌平区政府正式签署《项目建设的合作备忘录》,与振邦承基开发公司签署《土地一级开发补偿协议》;

6)2009年9月:“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筹)” 对外招收研究生;

7)2009年9月10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批复;

8)2009年9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下达关于“将本项目列入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

9)2009年9月28日:获得国家教育部关于“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的批复;

10)2009年12月16日:北京市科委闫傲霜主任一行莅临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视察项目进展情况;

11)2009年12月17日:“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首批国拨资金到账。

(6)2010年

1)2010年3月8日: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国际合作交流年会;

2)2010年3月8日: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和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举办第一届材料性能服役安全年度研讨会 ;

3)2010年3月15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副市长黄卫等领导莅临学校听取项目进展汇报;

4)2010年3月:北京市政府对建设项目给予批示:北京市对“重大”项目进行专项支持,安排市政府投资8500万元专项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5)2010年3月23日: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召开2010年首届研究生工作会议;

6)2010年4月23日: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召开2010年招生宣讲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