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英镑是各国的主要国际储备;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后,英镑被美元取而代之。在当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的国际储备除了美元、马克、日元外,还有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荷兰盾等,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的结构为国际经济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美元的过分依赖;多样化的汇率安排适应了多样化的、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需要,为各国维持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与独立性;灵活多样的调节机制,使国际收支的调节更为有效与及时。



问题的提出


全球消费与储蓄

在2009年7月4日“全球智库峰会”的分论坛“全球消费与储蓄”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美元替代英镑成为各国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受美国政治经济波动的影响,单一国际储备货币并不利于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多元化才能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牙买加体系与货币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由11个主要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委员会于1974年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地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1976年1月在牙买加的首都有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了箸名的牙买加协定。

如果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是偶然的、局部的,那么,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金融危机就成为经常的、全面的和影响深远的。1973年浮动汇率普遍实行后,西方外汇市场货币汇价的波动、金价的起伏经常发生,小危机不断,大危机时有发生。1978年10月,美元对其它主要西方货币汇价跌至历史最低点,引起整个西方货币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就是著名的1977年—1978年西方货币危机。

金本位与金汇兑本位制的瓦解,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金额上都大大增加。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到种类繁多,现金在某些国家的通货中只占百分之几。货币供应量和存放款的增长大大高于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而且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过渡性的不健全的体系,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


全球化与世界经济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认为,全球经济需要全球的货币,单一国际储备货币不可能实现国际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对此表示认同,称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在一种主权货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基础上,而这种货币的发行、运行不受监管,必然会带来问题。单一美元不行,美元和欧元两种货币也不行,只有三足鼎立的货币体系才能实现国际金融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问题如果不解决,金融危机则难以避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认为,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需要改革,以使其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适应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和义务的均衡。

超主权货币的设想

创建超主权货币,无疑是防止类似危机再次重演的一个最理想化的选择。但考虑到这样的目标实施起来困难极大,短期内更为现实的做法是加快推进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特别是让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储备体系更加“多元化”。通过储备货币多元化和金融中心多元化来巩固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建立现代化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建立规范金融市场参与者行为的体系。

储备货币多元化

金砖四国 首脑峰会首次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会议议题之一便是对储备货币的讨论,呼吁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的主导地位当然不再是不可动摇的神话,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积极倡导储备货币多元化发展,打破美元在世界金融系统的统治地位,但是作为拥有庞大美债的中国,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于是这份诞生在峰会的联合声明就显得有些措辞严谨。

梅德韦杰夫总统与金砖四国另外三位首脑一起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倡导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号召四国在主要的国际金融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声明中说,一个改革后的金融经济体系应该建立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民主、透明”的基础之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声明没有明确批判美元,也没有为发展新的储备货币指明方向。

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西德马克(现德国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ECU也被欧元所取代,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下,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可以享受到“铸币税”等多种好处,同时在多元化储备货币安排下国际上缺乏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标准,很容易造成国际金融的不稳定。

中国立场


单一国际储备货币不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多元化才其发展的必然方向。

历史的经验表明,当储备货币发行国长期出现逆差的时候,发钞国利用自身货币地位享受着实物资源,并且随着货币的不断输出,导致货币贬值,进而使得其他国家积累起来的储备资产安全受到威胁,这种货币就不再合适充当货币储备了。由单一的主权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显然已经不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储备货币发展的长期趋势是多元化。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储备货币和国际金融体系都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国际储备货币多元的进程中,汇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若汇率被控制,出现套利空间,形成资本流动,则使发钞国坐享其成,非储备货币国被动担心。同时,非储备货币发行国增加外汇储备,并进行主权财富基金式的操作,是防范汇率风险的自我保护行为。外汇储备资产的经营应该考虑战略配置,而不是一时的盈亏。

学术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而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可从根本上纠正这种失衡,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造成金融危机的全球经济失衡,表现为逆差和顺差,逆差方主要是美国,从1971年以后基本上没有变化;顺差方由很多国家和国家集团相继扮演。

政府表态

2009年7月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称,中国希望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在未来实现多元化。何亚非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没有听说中国要求在意大利举行的G8峰会上讨论全球储备货币的问题,但称此次峰会可能讨论相关话题。考虑到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中国希望美元保持稳定。

在罗马八国峰会时,陪同胡锦涛主席参加的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创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只是学术界的讨论,不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何亚非的一番澄清,让各界对超主权货币又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