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贵阳喷水池

贵阳喷水池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贵阳喷水池


贵阳市市中心有一座建筑物,当地人称“喷水池”。 “喷水池”原名“铜像台”,位于贵阳市北门桥畔约15米处,因铸造有周西成一尊铜像而得名。约民国22年(1933)开始筹建,历时两年半时间,于民国24年夏(1935)建成。铜像台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分内外两层,外层略带八角方形,全用白棉石细琢镂花围圈,高约1.2米,四方留有门道拾级而进。二层围栏略低,平台用方正石板铺垫,种有奇花异树供游人观赏。



喷水池构造


内层仍设置石梯,细琢方石垒砌台座,下宽上窄略显塔状,高约2米,座中镶嵌有方块墨石,刻有周西成生平简介,字迹用金粉抹填,闪闪发光。座顶为周西成站像,其容貌举止是根据其人像片放大成模型铸造而成,身高约1.7米,体型魁伟,西装革履,敞襟透现出领带,右手插入裤包作稍息姿态,双目远眺。据说全像共用去乌铜约4吨熔化铸成,鎏金镀面。由于时间关系,风雨侵蚀,铜像逐渐变黑,后来有人戏谑为“黑教头”。

历史


喷水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前。600年来,它承载着贵阳的历史,见证了贵阳的发展。

明朝

北门是新城和老城的分界线

元代贵阳就有了城垣,但是土城。城的北面只到王家巷,西南面至次南门,东面至老东门,西面到大西门。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贵阳城在土城的基础上第一次用石块修建了贵阳的城墙,老城改建后称为内城。此次建了5座城门,城的北面拓建到今天的喷水池。在喷水池修建的城门,名叫柔远门,俗称北门。北门外就比较荒凉,有作为送别之所的草亭,羊肠小道可通往开阳、六广。后来,北门外的客栈、马店等店铺慢慢地增多,居民逐渐聚集。

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贵阳城进行了第二次修建,这次修建是在老城北门外又围了一座城,新增了威清、六广、洪边、小东四个城门,贵阳人叫新城。

经过这两次修建,形成了贵阳城的格局。南面的老城和北面的新城的连接点和分界线就是老城北门,北门更加热闹了。

清朝

北门是又一个城市中心

清朝初年,柔远门(北门)改名布德门,但老百姓还是习惯叫北门(当时贵阳城的北门应该是六广门)。到了道光年间,贵阳老城有80条街道,新城有34条街道,贵阳城已是万家灯火,北门成为大十字之外贵阳的又一个城市中心。

北门以南,店铺林立,会馆常有庆典活动。北门以北的广东街(今喷水池到黔灵西路路口)丝线铺和布店很多。

清末,北门拱门两旁都是小摊小贩,每天叫卖声不断,卖的大多是土特产。

民国

北门改叫铜像台

1927年,老城北门被拆掉。当时主政贵州的周西成力倡修建城内马路,贵阳老城北门城楼西南角因为年久失修而倾塌,省政府遂命将其撤弃,并将老城北门一带隔离新城的城墙一律撤去。

1929年,周西成战死。他的继任者毛光翔为了纪念他,下令在已拆老城北门月城原址,修建了一个高约1米,直径50余米的圆石台,在东、南、西、北四方各开一门,四个方向都设有台阶。圆台中央,立有身着西服的周西成铜像。这尊周西成铜像高约1.7米,面南而立。

自从周西成铜像在北门建成后,这里就叫“铜像台”了。铜像台成为贵阳城北的中心点。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在抗战时期来过贵阳,他在一篇文章里对1938年的贵阳做了描述,虽然言语间对当时贵阳的落后和不得法的洋气有几分嘲讽和戏谑,但他对铜像台的印象是全城最热闹的地方:

所谓“铜像台”就是周西成的铜像,在贵阳市中心,算是城中最热闹,也最“气概轩昂”的所在。据说贵州之有汽车,周西成实开纪元;当时周“经营”全省马路,以省城为起点,故购得汽车后,由大帮民夫跋山涉水带到贵阳,然后放它在路上走,这恐怕也是中国“兴行汽车史”上一段笑话罢。

1955年

铜像台更名为喷水池

1949年10月,二野军大的陈年生奉命南下贵州,到了贵州后,陈年生等20多人被分配留在了贵阳市政府,在他的印象中:这哪里是一个城市,还没有北方的一个乡镇大。整个城市都是土路,谈不上任何规划和建设,城市没有一辆公交车,最热闹的就是铜像台。

当时的铜像台居于东连三民东路(即今延安东路),西接四杰花园(即今延安中路)、北靠广东街(即今中华北路)中心。后来逐渐建起了三四层的洋楼,银行、金店、百货、粮食、果脯、烟酒等商店也随之建立,人烟也日渐稠密。

陈年生回忆,铜像台(今喷水池)到紫林庵的路段是当时贵阳西出口的唯一通道,土路狭窄,拥塞难行。

1953年,时任解放后贵阳市首任市长的秦天真提出重新规划。改建扩建一条水泥路面的宽阔街道,命名为“延安路”。他还倡议拆除铜像台,改建十字街心喷水池,在喷水池兴建贵阳饭店、民族商店、百货公司和邮电支局。经过2年的建设,到1955年10月,延安路全线竣工,道路两旁的房屋建筑业陆续完工投入使用。主要有民族商店、延安饭店、百货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日报社、省商业厅、林业厅、粮食厅、省妇联等单位。延安路全线总长750米、路宽40多米,路中间还设置绿化分隔带。这是贵阳市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水泥混凝土新型城市干道。自此,铜像台更名为喷水池。

2001年

喷水池立起大型雕塑《四方汇聚》

1955年后,喷水池环岛花园经历了几次改造,但其喷泉一直还在。到了2000年,喷水池花园已经显得老旧,且和周围高大、现代的建筑显得格格不入。在广泛征求民意后,贵阳市委市政府对喷水池进行了改造,重建整个环岛花园。并计划在花园中央修建展现城市风貌的雕塑作品,在众多设计方案中,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设计的《四方汇聚》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市民的肯定,这件作品由4块呈扇形的不锈钢构组成,主体构件上窄下宽;扇面上的38个凹槽由下至上逐渐向空中汇聚,象征着各民族团结一致、合力建设,使贵阳升腾、崛起。为了保持喷水池的特点,不锈钢主体构件的顶端开有出水口,水幕将从呈抛物线的构件顶部潺潺流下,再辅以38组水柱,构成一幅壮观的喷水景观。

2001年国庆节,《四方汇聚》落成。

关于建塑铜像台,民间有两种说法:


一说

1929年夏,军阀混战,周率部与滇军唐继尧部鏖战于镇宁黄果树一带,在战乱中不幸被暗枪击中死于鸡公背(地名),时年37岁,家人为谨仰修此铜像以祀缅怀;一说地方士绅为铭记周任贵州省主席时治黔有方,尤其是对贵阳的建设和在宋马刀(宋醒)的辅助下社会治安较为稳定有贡献,为不没功绩,自发捐资修建以资纪念。铜像前有石栏维护,人们只得站在石栏外观看。

当时的铜像台居于东连三民东路(即今延安东路),西接四杰花园,(即今延安中路)、北靠广东街(即今中华北路)中心。后来逐渐建起了三四层的洋楼,银行、金店、百货、粮食、果脯、烟酒等商店也随之建立,人烟也日渐稠密。

到了1943年以后,由于人口逐年增多,人员成分复杂,形形色色的生活渗透,铜像台的逐渐变成藏污纳垢的集散地。白天各种零售摊点成行,黄包车遍地,巫婆神汉、占卦算命、迷信活动比比皆是,摸包扒窃,敲诈勒索令人生畏,甚至公然做起人贩子生意来。夜晚,时明时暗的阴森恐怖的灯光下,抽卖大烟,卖淫嫖娼……五毒俱全。当时流传着“好座铜像台,稀奇古怪事,到处都传来”的顺口溜,这就是旧社会贵阳铜像台真实形象写照。

这座建筑独特,设计考究,以石为砌,工艺精湛,回廊石榭,具有石文化内涵、享誉筑城的“铜像台”,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居住条件,重建城市环境面貌,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于1952年修建喷水池,扩建延安路,将铜像台拆除。据说,推倒周西成铜像那天,阴云笼罩,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这座伫立了17年的铜像台从此灰飞烟灭。

二说

原来铜像台(今名喷水池)一带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称为“黑羊大箐”。一个名叫古鲁悲赞的酋长于宋代时率苗族先民到此开垦,死后葬之于此。古鲁悲赞的继承者为赛陆玉玖酋长,他继续统治附近各部落,功劳颇大,死后又葬于此。苗族后人为纪念前人,于每年四月初八前来铜像台一带祭奠。每当此日,贵阳的苗族同胞不管男女老幼,不论远近,不顾风雨,都要带着糯米饭来铜像台、广东街(今中华北路一带)一带扫墓。后逐渐由一种纪念性的活动变为娱乐性活动。每年这一天,贵阳铜像台(喷水池)一带人山人海,唱歌跳舞,欢乐异常。为解决贵阳交通拥堵问题,2010年2月18日凌晨,大年初五贵阳喷水池拆除工程正式开始动工。贵阳市政建设工程处的施工队伍已经将喷水池四处交叉口进行封闭施工,将在交叉口设置四个交通导流岛,导流岛内设小喷泉和绿化,兼顾城市景观和延续“喷水池”历史传统。

相关分词: 贵阳 喷水池 喷水 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