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古镇板打营

古镇板打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古镇板打营


板打营即现在的板营,是庆云历史最悠久的古镇。板打营这三个字,就记载着一段历史,这故事还得从明朝宣德皇帝征高煦说起。

燕王朱棣起兵反叛,夺得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成为明成祖,是为靖难之役。成祖次子朱高煦,武功高强,在靖难之役中屡立大功,成祖有意将其立为太子,但后来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高煦为汉王,国云南,这令高煦十分不满,不肯就国,与其党徒伺机篡位。成祖13年,改其封国为青州,朱高煦仍不去。他私募卫士三千人,常纵使劫掠,并将拿问其手下的兵马指挥徐野驴活活砸死。朱棣闻讯大怒,削其两支护卫,改封山东乐安州(今惠民县)。朱高煦不得不行,到乐安后,“怨望益甚,异谋益急。”其兄朱高炽继位不足一年便驾崩,当时太子朱瞻基正在南京,奔丧回程时,朱高煦欲于半路伏兵谋杀嗣帝篡夺皇位,因事发匆忙而未果。

宣德元年正月,朱高煦以献元宵灯为名,派人窥伺朝廷武备,伺机起兵,他暗约驻守济南的山东都指挥靳荣到时献城为应,又授指挥王斌、朱煊等人为太师、都督等官职,命其世子朱瞻垣居守,另外,四个儿子各监一军,他自己率中军,准备举兵进攻北京。起兵前,朱高煦派其属下枚青入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宣宗闻报大怒,于1426年秋8月,亲率大军从北京起兵征讨高煦。大军行至庆云时,离乐安城已不足百里,便命军士安营。官兵在此“立木为寨,板打为营”,并传檄汉王。汉王大惧,出城纳降,宣宗兵不血刃,平叛成功,后人就将这扎营之地称为板打营。

旧时板营是是庆云四大名镇之一。镇上有南北至庆云、阳信、惠民的大道,东西有宁津、吴桥至沾化、利津运大豆的大车常年不断,商业十分繁荣兴旺,故有“只知板打营,不知庆云县”的说法。为了防范土匪,周围筑有土围墙,周长三里。南北街长约一里。北门对面是一座大庙,大门有联:“门对兴隆寺,墙绕太平城”。现在寺庙和围墙均已圮毁无存。镇内名胜有“芦花山”、“大寺庙”以及三块瓦的老爷庙。这老爷庙很有意思,在村中间刘兆德的北房东山墙上,用三块瓦片修了一个关老爷庙,这可能也是中国最小的关帝庙了。当时镇里有私营杂货店、银号、布庄、药铺等十余家,还有茶炉、酒馆、客店、饭铺等。农历每月逢五排十为集日,每年还有四次大的庙会,尤以四月初八的大寺庙会和六月二十四的关帝庙会为最大。当地的名吃也很多,有“张之营的包子,张永西的面,要吃饽饽上兴隆店”的说法。由于这里交通方便,商业繁荣,地位冲要,历代统治者都在政治、经济上高度重视,清末民初设有巡警局、国民党政府设有区公所、警察所、保卫团和盐务局。日军入侵后,于1939年冬在板营安设据点,1945年被歼灭。

板营还是一个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地方。清朝末年,义和团运动在本县兴起,“大师兄”郑百川就在板营一带扯旗招兵开展活动。国民党时期是三区驻地,1934年庆云马颊河暴动,板营是重要的策源地之一。抗战初期,这里也是党的活动中心和抗日救国军发起地之一,板营完小为革命培养了很多人才。1944年8月,八路军在此歼灭敌军一个团,活捉了伪军团长。1945年7月20日,板营正式解放。

自1961年起,板营一直为人民公社(乡)驻地,1993年合并到常家镇,失去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再加之原来的205国道改道,集市规模日益缩小,现已无复往日的繁华。

相关分词: 古镇 板打 打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