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贡桑珠尔默特

贡桑珠尔默特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贡桑珠尔默特


阿拉善旗第六代七任旗王,囊都布苏隆长子,出生于清朝嘉庆初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早年按清朝袭封成规,以长子身份初封头等台吉,并协理旗政。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5月16日承袭父职,担任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



概述


阿拉善旗第六代七任旗王,囊都布苏隆长子,出生于清朝嘉庆初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早年按清朝袭封成规,以长子身份初封头等台吉,并协理旗政。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5月16日承袭父职,担任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

简介


1845年初,在御前行走学习办事,赏戴三眼花翎。即位之初,居住京城,贡王尚能勤勉政事、朝贡年班、报效清廷,政务活动比较频繁,受到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道光二十六年,御准出行车驾使用紫缰;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养心殿内见驾,参加保和殿御宴。1852--1853年(咸丰二年至咸丰三年)在遵义门外和隆宗门内瞻觐,与科尔沁札萨克土谢图亲王色登端鲁布、喀尔喀土谢图汗车林多尔济等王公贵族参加保和殿国宴,咸丰帝召左翼年班蒙古王公赐酒成礼,贡桑珠尔默特亲王至御前跪拜受酒,抚慰有加,钦准出行车驾使用黄缰。

生平


子嗣

贡桑珠尔默特生子四人,长子克默特松噜布初封头等台吉,1852年赏戴双眼花翎,生平不详。次子多罗特色楞,承袭札萨克亲王。第三子俗称“三爷格根”又名嘉斯来活佛,是南寺的第五代转世灵童,16岁在南寺坐床;光绪年间39岁时还俗,任记名协理头等台吉,娶妻生子,49岁去世。第四子巴拉沁班札尔古日札,协理头等台吉,人称“四爷诺颜”,从小娇生惯养,生性固执蛮横,为人骄横跋扈,类似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他十分宠爱西洋用具,随身佩带望远镜和盒子炮;喜欢交际游玩,经常率臣仆携夫人出外游历,有关“四爷诺颜”桡骨救人、诺颜恶梦、王子传奇、炮打隆山的故事传说至今。

1876年(光绪二年),阿拉善旗札萨克亲王贡桑珠尔默特病卒,享年70多岁。谥号呼比勒罕诺颜,意为“转生”,祈求转世超脱,来世成为活佛。

颁布文告 禁食鸦片

唐朝时鸦片从阿拉伯传入中国,因其具有提神镇痛、止泻辟瘴的药用功能,明末以前列入药材使用,乾隆以后官僚贵族吸食鸦片之风愈演愈烈。鸦片输入中国,造成白银大量外流,京官贵戚、蒙古王公、旗民太监,甚至娼妓优伶和尼姑道士等下层人民也成为面黄肌瘦的大烟鬼,国运急剧衰败。地处西北边疆的阿拉善旗也未能幸免,有些王公台吉和商贾大户在鸦片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私贩大烟,一些养尊处优的没落王公、寺庙喇嘛和旗民吸食鸦片,腐败享乐之风在阿旗蔓延。

1839年,在林则徐虎门销烟壮举的影响下,加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唤醒了进步封建王公的良知。在朝廷的支持下,1848年阿拉善旗札萨克亲王贡桑珠尔默特发布禁烟文告,下令全旗8个苏木36个巴格以及各寺庙禁止吸食鸦片,并对违禁者给予处罚。阿拉善旗禁烟是虎门销烟的历史缩影,反映了阿旗抵制鸦片、抗击侵略、维护旗政的决心和愿望。

踊跃捐输 会哨巡缉

阿拉善旗在各个年代对清廷都有人力物力支援,表现在亲王及其旗民主动向清廷捐献财物。道光、咸丰时期,清王朝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走向积贫积弱,国库空虚,财政拮据。1852年,蒙古内外札萨克汗王贝勒、国公额驸、台吉塔布囊等各级官吏,因军务未尽,体贴上情,自愿捐献一年俸银备办军需。咸丰皇帝十分高兴,不但没有接受捐银,反而被贡亲王等王公至诚之心所感动,批准俱各赏给小卷袍料和八丝褂料各一件,由广储司拨发。表示了体恤蒙古臣仆之意。1853年(咸丰三年),贡亲王奉命备办军需急用驼只1000峰,派员送往京城。1856年(咸丰六年),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1月贡亲王向清廷捐备驼只500峰,支援反侵略战争。1861年(咸丰十一年),阿拉善旗设立捐局,劝告商民踊跃捐款,支援清军作战。

1859年(咸丰九年)月,外患未除,内乱又起,宁夏口外匪徒乘机肆扰地方,祸害人民。咸丰皇帝批谕宁夏镇和宁夏道与阿拉善旗会哨,查缉不法,绥靖地面。甘肃宁夏口外,阿旗地面旷阔,匪徒肆扰无常。特命阿拉善旗札萨克亲王贡桑珠尔默特挑选教官,操练蒙古兵丁,每年三月至九月,在蒙民聚集要隘之地来回巡查,如遇贼徒抢劫,要全力追捕,送交内地审办;持械拒捕者格杀勿论。宁夏镇总兵每年三月内统带兵弁出口,在磴口上下游一带与蒙兵会哨一次;宁夏道于九月内,选派干练役卒出口与蒙员会哨一次。阿旗和宁夏守土有责,贡亲王执行清廷谕令,指挥官兵巡查会哨盘问稽查路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了阿旗动荡的局面。

试采银矿 商办盐务

1852年(咸丰二年)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筹措军饷,开放矿禁,官办招商开采金银各矿,试办开采蒙旗境内的矿藏。1854年(咸丰四年)阿拉善旗哈勒津库察山发现银矿,同年五月,清廷命宁夏府派员会同甘肃提督索文和阿拉善亲王对银矿进行勘测。同年七月,清廷准许贡亲王自筹资金开挖银矿,就地采炼,八月开始试采。十二月,陕甘总督易棠拟定了开采章程。由于冶炼技术落后,采者作弊,矿砂每百斤出银一两,开销增大,入不敷出,于1855年招商试采,所需经费由阿拉善亲王筹垫。银矿收入按10成核算,以6成归商,2.5成为正课税额,3.5分为耗银,1.5分银为运费,其余是阿勒巴图当差工资。成品银解交宁夏道银库,由官方收买,不准商贩。后因矿石含银低、木柴冶炼技术落后、亏本经营而停采。

咸丰年间,以阿拉善旗盐商税款接济清廷军饷。1858年(咸丰八年)鸦片战争期间,清廷国库空虚,经陕甘总督乐斌奏准,将吉兰太、查汉池盐湖收归国办,招商经办。在中卫一条山设立盐店收储转运。商家每年缴纳白银1.6万两。以贡亲王为首的阿拉善旗在抵御外辱、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平息战乱 保家卫旗

从康熙到同治年间,阿旗境内无战乱发生,在和平发展环境下,历代王爷积累了丰厚的财富。贡桑珠尔默特生于富贵之家,长于安乐之中,执掌旗政后,大兴排场阔绰之风。王爷出行车驾绵延数里,耀武扬威,福晋、王妃、阿哥、格格悉数伴随,花销巨大;为了游乐享受,大兴土木,在定远营西花园“修长河,建荷池”,供其摆渡游玩;亲王及其家族修建富丽堂皇的“如意堂”,内中亭台楼阁、假山花园,名花果树尽植其中,十分秀丽豪华。王公贵族在此游乐宿宴,花天酒地,挥金如土。长期不值年班,以协理代为朝贡。

咸丰末年到同治初年,我国西北连年干旱,白灾频繁发生,列强外患未除,西北内乱又起。1862年以后,宁夏、陕西、甘肃、新疆回人纷纷举事反清,马化龙兵攻平罗、灵州,西太后急调阿拉善和鄂尔多斯蒙兵就近支援清军。1863年,宁夏银川老城失守、新城被围,阿拉善官兵越贺兰山支援清军,在贺兰山大武口遭遇回军埋伏,牺牲阿拉善官员4人、兵丁跟役163人,81人受伤,丧失驼马军械甚多。驰援失利,蒙兵退守要道,加强防务。在定远营城外制高点修建了5座营盘,营盘在以后的定远营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864年回军逼近阿旗,清廷命令邻旗派兵援助,并为阿旗和助剿蒙兵装备了抬枪、长龙炮和九节炮。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挑选精壮蒙兵,亲自带领,在磴口严防窜匪、遇贼即击、以剿为防。1865年农历四月,清军在平罗、宝丰大破回军;马化龙直趋平罗、宝丰欲断磴口粮道,一部回军从贺兰山磨石口入山,打算从山后夹击磴口阿拉善守军;贡亲王派旗协理台吉阿布哩带兵迎战,斩获颇多,取得了初步胜利。1865年(同治四年),阿拉善旗赴宁夏、固原、平凉等地作战的官兵陆续回旗防守,阿拉善亲王贡桑珠尔默特、协理阿布哩及作战有功人员受到清廷的传旨嘉奖。

1866年(同治五年),陕西回军首领马正和、于彦禄、毕得材率部围攻定远营不克,出胜全关返回宁夏。

1868年,贡亲王在援助米麦耕牛支持清军作战的同时,积极备战。1869年(同治八年)四月, 阿旗蒙兵配合清军在磴口乌兰木头下永和姜、上永和姜击败回军。回军四大营之一的白彦虎率领回军近万人攻打阿旗,白彦虎所部董志原分兵三路直扑定远营,贡王在协理阿布哩协助下据城固守,坚守待援。阿旗固守孤城3个月,伤亡兵丁100多人,长史叠立格尔、达赖等阵亡。回军七八千人攻城不下,便将城外王爷祖陵、西花园亲王府第、商号民居抢劫烧毁。北寺也被攻破,活佛藏匿山洞,被牧民英雄阿木吉尔嘎拉救出送回定远营城。匪徒进攻南寺时,60多名喇嘛兵顽强抵抗,歼敌300多名。同年七月九日,宁夏嵩武军首领张曜派遣部下杨春祥率兵援救贡亲王,世禄、坤库善骑兵、步兵各队配合助剿,立解定远营之围。阿拉善旗亲王兵马队和清军乘胜追击,毙敌甚多。叛军败退途中纵火将南寺焚毁,越贺兰山退至宁夏境内。清军越贺兰山乘胜追击进军宁夏,平罗、沙金托海、三道河、磴口、石嘴山皆被平定。到1872年,阿拉善旗境内的散匪流寇方被彻底肃清。

在捍卫家园的战斗中,阿拉善军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王公代表人物协理台吉阿布哩多谋善断,指挥有方,卫旗有功,被贡亲王授予“丞相协理、莫日根代钦、希都尔古巴特尔(聪明智慧、英勇战斗、赤诚忠实的英雄)和阿其拉勒图斯钦济农(忠孝智慧的首领)”荣誉称号;阿拉善民间传奇人物、牧民英雄阿木吉尔嘎拉,浑身是胆、英勇善战,被清帝封为护国公;僧侣俊杰确英和色崩服从王爷旨令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僧兵保卫寺庙和家园,被王爷分别授予“莫日根乌尤图(睿智有才的)宰相”和“乌宁其希都尔古(忠心耿耿的)宰相”贵族称号。

设立台站 转输军需

同治年间,我国西北地区陷入战乱状态,交通要道梗阻,内地驿站瘫痪,公文奏折无法传递,粮饷用品不能供应,军队无法指挥调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阿额两旗与京城中央政府失去了联系。

1863年(同治二年),清廷兵部和理藩院札文命令阿旗设立战时驿站。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转输军需和差役人员途中歇息之地。1864年,阿拉善旗设立台站递送公文军需,南自张掖、酒泉,西自额济纳的军报至乌拉特旗以达归化(呼和浩特)。同年三月以后,贡亲王备办驼只驿卒开通阿拉善驿站,转输军粮、弹药,传递文报,支援清廷平息暴乱。

1875年(光绪元年)四月,为筹办左宗棠西征新疆军粮,清廷在阿拉善旗设粮台,雇驼从阿旗北草地运粮至新疆巴里坤军前。八月为广筹粮秣设北局,总局设于归化,宁夏、包头设分局。台站经定远营取道察汗庙,至喀尔喀边境的巴尚图素庙,与归化、包头粮驼汇合,前后40天可达巴里坤,沿途共设台站34个。每20天从宁夏发运粮食一次,每次可运官斛800石。1875年八月一日首批粮驼试运启程,至1878年(光绪四年),阿拉善旗台站总共运送军粮28.8万石左右。1878年七月,关内外战事结束,内地驿站渐次畅通,为节省开支,阿拉善蒙古台站全部裁撤。

同治年间至光绪初年,阿拉善旗奉旨经营的驿站粮台达到了传递军情、运送军需、沟通联系的战略目的。阿拉善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全旗提供驿驼万峰以上,耗费白银5万两之多。在阿拉善旗札萨克亲王贡桑珠尔默特的组织领导下,各级官吏驿卒和驼户顶酷暑冒严寒,长年奔波在沙漠戈壁之中,确保了驿路的畅通,为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相关分词: 桑珠 尔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