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工业

工业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工业


工业(industry)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在古代社会,手工业只是农业的副业,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在工厂中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工业的出现


直到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使原来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逐步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业才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了现代工业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主要特征,采用电子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和生产线进行生产,改变了机器体系。从7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8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工程、光导纤维、新能源、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和新兴工业蓬勃兴起。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工业生产的基本面貌。

分类


在过去的产业经济学领域中,往往根据产品单位体积的相对重量将工业划分为轻重工业。产品单位体积的重量大的工业部门就是重工业,重量轻的就属轻工业。属于重工业的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金属材料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由于在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化学工业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独立出来,同轻、重工业并列。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常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同轻工业相对。另外一种划分轻、重工业的标准是把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以上这两种划分原则是有区别的。

国家统计局对轻重工业的划分接近于后一种标准,《中国统计年鉴》中对重工业的定义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为: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在研究中,如上文所述,常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合称为重化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工业部门


工业是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还为自身和国民经济其他各个部门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它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除此以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的发展还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推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生产主要是对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进行加工或装配的过程。

区位选择


1.工厂选址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工业的生产,首先应考虑工厂的选址。工厂建在什么地方最合理,需要政府或厂商做出合理的决策,假设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决策者,以社会现实为例,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我们知道,决定工厂的区位,应该全方位考虑问题,又以其主要因素为主,例如上述例子中,鞍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而宝钢的主要因素是既接近消费市场,又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动力、劳动力等因素;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如果我们能把工厂建在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理想的场所很少有,这就要求决策者,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由上面的分析中可看出,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燃料或电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政策等。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则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形成不同的指向型工业。主要有以下五类。

3.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

(1)原料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工业。使用这类原料的工业企业多把工厂选择在原料的产地。节省运费,减少损失。这类工业即原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甜菜制糖厂(制1吨糖一般需要8吨甜菜作原料)、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如要制罐头,更需就地及时加工)等。

(2)市场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或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工业,此类工业企业,多以靠近其销售地建厂。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例如饮料厂,其成品体积比原料大,运输中又易损耗,空瓶装上液体物质后,重量又增加很多。故就地销售较好。类似的工业还有家具厂(成品)、印刷厂、食品厂等。

(3)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企业为降低成本,把工厂建在能源供应量大的地方。例如,有色金属冶炼厂。一个年产10万吨精铝的炼铝厂,就需要有20万~40万千瓦的发电厂相配合,所以这类工厂多建立在电力生产成本低的大小电站附近。

(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需要劳动力的数量多,但技术要求不高,工人很快可以掌握生产要求,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例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

(5)技术指向型工业:这类工业主要指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具有一定水平,并适合操作机器的工人才能上岗生产的企业。这类企业要求工人素质较严,其内部生产分工很细,专业化很强,技术要求很高。这类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电子制造工业、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及其研发基地。

传统工业区


代表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等

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特点: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0世纪

70年代开始衰落

工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就是用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的技术装备来武装工业的各个部门,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来管理工业,使工业生产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使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布局


工业布局是关于政府等有关决策者如何规划当地的工业,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环境。

水源 水厂布局在河流的上游,污染工业布局在下游 空气 污染工业一般布局在城市下风处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

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

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

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

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入)。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有出口退税的企业,如果出口退税出现跨年度的情况在计算出口退税时,应加以调整,按本年应得出口退税计算,调整后应交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本年销项税额×(现价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本年进项税额×(原材料消费总值/原材料购进总值-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当企业的应交增值税出现负数时,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作为“0”处理。

中国主要工业部门


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中国的工业主要有基础工业部门为主。包括能源工业,钢铁工业等。

能源工业

主要包括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和电力三个部门。由于这三者的开发与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和运输条件均不同,故生产布局各具特点。煤炭资源的数量、质量、品种和开发条件、分布状况,决定其开发规模和增长效益,制约着煤炭工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在地区及全国的地位。一个煤田是否能开发或优先布局,除资派条件外,经济地理位置也有重要影响。地理位置优越,如煤田靠近能源消费中心,拥有近期大规模建设的交通运输条件,靠近能源产销最佳区位和易于获得必要的技术经济支援,常得到优先开发。石油工业主要包括采油、采气和油气炼制。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与布局取决于油气资源蕴藏量与赋存条件,油田的地理位置,对油气田的开发先后有重要影响。若油气田交通位置好,又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其开发价值更大。相反,开发那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油气田,困难很大。炼油工业布局既受资源条件影响,又受市场吸引。因石油产品品种复杂,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运成品油不如运原油经济。随着炼油工业日益发展成为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炼油工业多趋向于在消费区设厂。电力工业主要包括火电、水电和核电。火电厂布局首先要考虑燃料来源和负荷位置,水源也是很重要的条件。水电站布局受水力资源制约,其建设与河流综合开发利用密切相关。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数量很少,其布局不受资源条件限制,但受水源条件影响较大。宜布局在靠近充足水源、又远离稠密居民点的消费地。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煤国。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全国70%的工业燃料和动力、80%的民用商品能源、60%的化工原料是由煤炭提供的。原煤产量达1087.4Mt,其中统配煤矿占44.2%,地方国营煤矿占18.7%,乡镇和个体煤矿占36.7%。年产10Mt以上的大型矿区有山西大同、西山、阳泉、晋城,河北开滦、峰峰 ,河南平顶山 、义马,黑龙江鹤岗、鸡西、双鸭山,安徽淮北,江苏徐州,辽宁阜新、铁法,山东兖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它是燃料工业之一。从勘探、开采到加工石油一系列过程是由石油部门所完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种燃料油,包括天然石油和油页岩的勘探、开采、炼制、储运等生产单位。中国的石油工业分布与石油资源的分布基本上一致。中国的石油工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居多。如黑龙江大庆,山东胜利,新疆克拉玛依,塔中塔北地区等。

电力工业是将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水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经发电设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输电、变电与配电系统供给用户作为能源的工业部门。是专门从事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工业部门。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电能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既不能中断,又不能储存,需要统一调度和分配。电力工业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基本动力,随后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电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电力工业主要包括5个生产环节。①发电,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和其他能源发电;例如中国火电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北方产煤区,以利用煤炭为主。水电主要集中分布于南方水能丰富的河源区。核电目前分布还不是很典型。②输电,包括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例如,中国最大的输电工程有西电东送工程等。③变电;④配电;⑤用电,包括用电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用电负荷的控制,以及将这5个环节所存在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电力系统,此外,还包括规划、勘测设计和施工等电力基本建设,电力科学技术研究和电力机械设备制造。

钢铁工业

钢铁工业亦称黑色冶金工业。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冶金工业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标志。

钢铁工业是庞大的重工业部门。它的原料、燃料及辅助材料资源状况,影响着钢铁工业规模、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布局方向。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铁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白云鄂博,原名白云保格德,蒙古语意是富饶的圣山。白云鄂博是一座巨大的多金属共生矿床。铁矿石、稀土和稀有金属的储量都极为丰富。铁矿含铁33%,同时伴生有稀土13%、钒0.2%、莹石16.5%。其稀土矿的总储量比世界上其它各国的总和还要多。

川西─攀枝花地区。目前攀西成矿带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产47种,产地207个,其中钒钛磁铁矿达98.86亿吨,占全国铁矿储量的20%, 钒、钛储量也非常丰富。雅砻江、金沙江流经攀枝花,因此攀西成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结合在一起的一块宝地。

新疆地区铁矿以储量丰富分布广、类型齐全富矿多为特点。现已探明一批大、中型矿产地。如哈密地区新发现的大型富铁矿群─磁海铁矿,含铁品位为40-65%。在它的附近有六个中型矿。又如式台布台富铁矿、 莫托沙拉锰铁富矿床,大多含铁达56%。

云南省内铁矿资源较丰富,全省储量达12.8亿吨,富矿占1/4强, 现有产地71处,已建矿山13处。如大红山铁矿是伴有金、铱、钴等多种金属的大型富矿。

其他矿区如贵州水城观音山、赫章铁矿山、独山平黄山和遵义地区、宁夏的石嘴山、广西的灵川和环江、雅脉等地也都有相当的铁矿资源。

焦炭是钢铁工业的燃料。 炼焦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乌达和海渤湾地带、中部准格尔大煤田,所生产的焦煤主要供应包头钢铁厂;贵州的六盘水煤矿,是全国重点焦炭基地之一,所生产焦炭主要供应攀枝花钢铁厂外,还供应西南和两广地区钢铁企业;宁夏石炭井所生产的焦炭主要供应包钢和首钢等;另外在新疆、云南也有相当数量的焦煤生产。目前,民族地区焦炭煤很丰富。在数量上完全可以满足本地区钢铁工业的需要。在分布上也体现出相对地集中,北方内蒙古、宁夏、新疆的焦炭确保包钢;南方六盘水的焦炭供应攀钢、柳钢等。

钢铁工业辅助原料资源。钢铁工业除需要大量铁矿石、 焦炭为主要原料外,尚需锰矿、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硅石及耐火材料等辅助材料。

锰矿称为黑色金属资源,它是铁合金原料,它能增加钢铁的硬度、延展性、韧性和抗磨能力,同时还是高炉的脱氧脱硫剂。中国锰矿储量达4亿吨左右,居世界第四位。 广西锰矿总储量占全国1/3强,遍布全区34个县市,其中以桂平、钦县最为集中, 年产量占全国50%左右。贵州锰矿也有相当储量,集中于遵义市郊。

熔剂石灰石、白云石以及莹石、硅石等,储量大,分布广。相对集中于中南地区,其中硅石则以西北地区为最多。

机械工业

机械工业素有“工业的心脏”之称。它是其他经济部门的生产手段,也可说是一切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旧中国,机械工业大部分是一些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能力低的机器装配、修理与零件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的比例甚小,而且绝大部分又集中沿海地带的大城市和内地的太原、重庆、武汉等少数几个城市。民族地区则仅有一些简陋的修理业。

建国后,随着国家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机械工业也得到较快地发展。现在,从制造一般机电产品到制造大型复杂地精密设备,甚至已达到生产电子产品,并在各省区已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目趋合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化机械工业系统。并出现了一批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制造等门类的机械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南宁、柳州、梧州等市。

但目前前仍不能满足其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是:虽然发展较快,但基础差,生产水平较低,设备陈旧消耗高,经济效益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应变能力差,管理落后,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等等。所以,近几年来各省区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引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机械工业的高速和改革、技术改造、产品更新,使机械工业得到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机械工业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等机械制造业。

1.工业设备制造业。工业设备制造业,是指生产装备工业本身的各种机器设备的企业。主要包括重型机械、通用机械、机床工具、仪器仪表、电器制造和轻纺工业设备等。目前,中国工业设备制造业很少有全国意义的大型企业,但各省区都普遍地建立了一批中小型企业,不断增加新品种,对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广西在解放前,机械工业十分落后,当时最大的柳州中国农机公司(柳州机械厂的前身)仅有28台破旧机床和220名职工,只能生产手摇榨油机、畜力榨蔗机等简易产品。解放后,广西机械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现在全区已逐步形成了农机工业、电器工业、机床工具工业、石油化工通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工业、重型矿山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包装机械工业、通用基础件工业和轴承工业等门类较齐全的10多个制造行业。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有有80多种曾获国家、机械工业部、自治区优质产品奖称号。并有机床、锻压设备、家用电器、手扶拖拉机、微型汽车等30多种产品,远销香港、东南亚及法、美、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另外,内蒙古、云南、宁夏等省区工业设备制造发展也很快。目前,拥有柳州、南宁、桂林、梧州、呼和浩特、包头、集宁、乌兰浩特、海拉尔、昆明、银川、吴忠等工业设备制造基地。

2.农业机械制造业。农业机械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包括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机械生产。民族地区地域辽阔,长期以来又是农业生产占重要地位,对各种农业机械有着广泛的市场和需求。在众多的农业机械中,拖拉机是最基本的农业机械。柳州是全国八大拖拉机生产基地之一,乌鲁木齐、喀什、西宁、银川、昆明、贵阳等地有各种类型的农机企业,内蒙古海拉尔为牧业机械主要产地,其它农具与配件生产则遍布各省、自治区。

3.运输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输机械制造包括铁路机车车辆、汽车、船舶和飞机制造等。 由于民族地区工业基础薄弱,运输机械制造发展较缓慢。主要生产汽车和摩托车等。例如,广西的汽车业是一个新兴而富有潜力的行业。柳州汽车厂继生产2.5吨和5吨载重汽车后,又积极生产节能的微型客、货车,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在地区分布上也不够平衡,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云南、贵州、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而工业遗产就是工业文明的历史体现,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最重要的记忆,使城市出现一段历史的空白。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将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同时,这些深刻变革的物质证据对人们认识工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研究某类工业活动的起步和过程具有普遍的价值。

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科技价值。它们见证了科学技术对于工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保护好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突出价值的工业遗产,才能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工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提高对科技发展史的研究水平。而保护某种特定的制作工艺或具有开创意义的范例,则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如荆江分洪闸,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兴建的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1954年长江发生大水,通过3次开闸分洪,大大减轻了洞庭湖的负担,缓解了洪水对荆江大坝的威胁,为确保江汉平原和武汉镇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也从中体会到科技的先进力量。又如建于1959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遗址,作为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和卫星试验基地,在过去的40多年间,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试验体系,成功地完成了多种型号导弹、远程运载火箭、人造地球卫星以及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这两处工业遗产因具有开创意义而展示出重要的科技价值,也因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业遗产保护对于传统工业城市来说更为重要。“城镇中有着古老的东西,但每年每月都在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建筑与设施。今天的新事物,若干年后又成为陈迹,并随着时间的洗练,有些遗存又成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标志。城市永远处在不断地新旧交替之中,外观上也是古今并存的,是由基本上属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风貌而构成的,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2002年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在进行多次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南通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是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和民族工业发展的杰出代表,大量珍贵的工业历史建筑遗存和工业文物表明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客观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越来越成为体现城市文明和特色的宝贵财富,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提出和确立使南通的城市性格更加鲜明,城市品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关分词: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