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耕耘集

耕耘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耕耘集




同名书籍


基本信息

书名:耕耘集 陈景明 著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文汇文化传播中心

网络支持:华人民间记忆网

页数:236页

开本:140*200 1/32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散文篇 1

恩爱夫妻共患难 2

相互尊重, 家庭温馨 4

个性宜相容,家庭方温馨 6

互慰暖心房 8

老人健在就是福 10

宽容高龄老人的过错 12

缅怀恩师萧殷 14

师恩如山 17

……

第二章 人物通讯报道篇 73

愿雏鹰展翅更高飞 74

愿雏燕展翅更高飞 76

书林新苗 79

少年壮志临墨池 80

学不可以己 82

校园“四姐妹” 84

一位残疾生的感激 85

当同学不幸病逝之后 87

求之不得,无知汉用钱买婚姻

上当受骗,妙龄女出逃反陪命 88

神针妙手驱病魔 90

武苑培英 92

翰墨神韵,脱颖而出 94

学贵有法 96

部队大学校,使人变了样 99

……

第三章 杂文评论篇 135

华东乡名小考 136

迷途知返不为晚 138

贵屿邮政分局闻过则改 140

吞云吐雾何时休? 141

滥交笔友,弊多利少 143

让农村电价真正降下来 145

说一说学生的逆反心理 146

预防青春期意外创伤 148

谨防现代“梁祝”悲剧重演 150

如此轻生不值! 152

老年夫妻分居利弊谈 154

……

第四章 附 录 196

常绿的精神家园 197

咬定青山不放松 199

壮志未酬驾鹤去 206

以陶为师构建和谐教育 211

《耕耘集》阅后感(五言) 218

后 记 220

作品欣赏

恩爱夫妻共患难

谁都知道,人一旦结婚,便进入围城,从喜结连理、欢度蜜月,到白头偕老,要经历数十年的生活磨难。这就需要夫妻两人同甘共苦,相知相爱。

我当年从教育战线重新分配到惠州日报社时,经常下机关农村采访,由于父母年迈,在家无人侍奉,我怕犯了“逆子不孝”的天条,奉父母之命,娶了家乡一位高中毕业的农村姑娘为妻子。新婚时两人没有感情基础,而且结婚后两地跨区分居,长达十年之久,待到生了小孩之后,两人渐渐加深了感情。俗话说:“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纽带”。亲情加深了感情,于是像李准所作的电影《李双双小传》里的李双双一样先结婚后才恋爱。由于“文革”期间强调农业学大寨,妻是农村户口,很难进城,我俩仍要像牛郎织女般一年相会一次。不得已我于1979年申调回家乡,入孔门,执教鞭。其时妻在家既绣花又耕田,我农忙时节也与妻一同奋战在田野里。盼到1984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之后,我们全家才办了农转非手续,吃起商品粮。妻在本乡小学当民办老师,领取长达10年的低薪,1994年12月才获转正。这期间经历几多磨难,夫妻可说是勤浇连理树,相爱且和洽,勇闯困难关。

1997年的一天,长男因出差途中遭车祸身亡。噩耗传来,如五雷轰顶,82岁高龄的老母亲,爱孙如命,承受不了这一意外的打击,当场想撞墙自杀,幸得邻居婶姆相救,才幸免一死。妻闻恶讯眼冒金花,昏厥过去。我其时因长男单位领导来电催促即赴出事地点处理善后工作,只得节哀忍痛,但事后痛定思痛,病倒卧床不起。此后经常沉默不语,不思饮食。面对这个受了横祸重创的家,当时公务繁忙的妻子强忍悲痛,一面安慰婆婆,劝释本人,照顾和教育其他子女,一面坚持做好本职工作,受到镇教办领导的表扬,还连年被评为镇先进教育工作者,出席镇人代会,1998年还被评为潮阳市优秀教师。被镇妇联授予“女强人”和“好母亲”的光荣称号。三个小孩在我夫妻的培育下,都相继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一家人过上恩爱和睦、幸福美好的生活。

宽容高龄老人的过错

老母亲已有90岁高龄了,她是农村妇女,没文化,言语缺修养,好摆“老资格”,而且耳聋眼花,乱骂人训人。近年来,我发现她神经有点紊乱。比方说,到卫生间洗澡时,因健忘,洗完澡忘记关热水器增压泵的电掣开关(我家自设水塔,需要增压才能加压把水抽上水塔使用),致使泵电球空转,发高热,把线圈烧坏,这样连续弄坏两个增压泵。我不便责备她,建议洗澡前由我替她调好热水,但她却责备我限制她的自由。又如她常失眠,早晨三、四点钟便要起床自个儿到厨房煮稀饭充饥。煮饭是子孙应尽责任,何必她自己动手?可是她偏偏要去开启石油气炉,往往由于眼花看不准火候,高压锅中的水开了也看不见,没及时关炉门,米汤便流得满地都是;而且锅拿开后常常忘关气阀,任由石油气继续燃烧。我虽多次提醒劝阻,她仍我行我素,真气煞也。但一想起她是生身之母,年轻时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近60岁时还帮我把四个孩子带大,气便消了。同时生活上细心服侍,以尽孝道。

我耐心说服,动以情,晓以理,她老人家终于渐渐听话,不再自己打火烧水洗澡和到厨房煮饭了,真正做到“老之将至,饭来张口”哩!

笔者以切身体会,愿天下为人儿孙的读者诸君,需多体谅高龄父母的心理气质变化,诚如潮汕谚语所云:“老人犹如孩童”。谅解其短处,做好安全防范诸事宜,使高龄父母多活几年,真正安度余生。

幸福当思来之不易

金秋十月二十五日,迎来了母校汕头潮阳一中建校190周年庆典。笔者是59届4班老校友,年过古稀,不顾舟车劳顿,赶在是日八点半前到达母校。一踏进校门,学校领导及众位师弟师妹列队校道两旁欢迎,令我十分感动,但见母校绿树成荫,教学和宿舍楼群林立,环境清幽,堪称育才用地。会后我们五六十年代校友举行座谈会,回眸当年就读母校的难忘岁月,深切缅怀哺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及教导我们成才的宗师,商定明年春节将在棉城聚会,宴请健在的班科任,特别是慰问年老多病、经济拮据的宗师。笔者细阅了母校赠送的本次校庆纪念册及播放录像带,深入了解母校历史的沿革情况,感慨万千。

往事回放,犹在眼前。我们59届的校友是1956年考进潮阳一中就读的。当时的校长是李达(原潮阳县委委员)、教导主任郑定容、副教导主任刘苹(曾写作有名的《东山赋》,后晋升为副县长)。校舍非常简陋,全校三个年级共有十三个班(其中高二级共有五个班,第五班是由原陈店中学的戴帽高中,由于办学条件不足,才割让归并入高级中学的。每班四十人,总共才400多人。)同学们在平房里上课,每个男生宿舍住五十多人,睡上下铺的木制床,女生比较少,住得宽松些。除少数棉城本地生走读外,大多外地生都内宿。现在的师弟师妹还不知道,当年学校的礼堂是用竹架盖蓬搭建的,开会用膳两用。由于正处大跃进时期,物资匮乏,凭证供应,生活过得紧巴,我们学生每八人一桌,粮食由学生自己控制(每月国家供粮24斤,其中大米16斤,杂粮8斤),每餐下米及杂粮于蒸钵到厨房炊熟食用,至于每月8元的菜金丰盛程度如何可想而知,只求基本饱肚而已矣。当时的学校领导贯彻毛主席“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都要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还特别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在东山校园南面开荒60亩,创办我县第一个校办农场,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还要荷锄开荒垦种。笔者犹记当时国家正提出大炼钢铁,力争3年内产钢15万吨赶超英国的口号。于是乎,我们高二年级的同学停课一周到沙陇镇某地安营扎寨,挖冢掘坟(因当时大跃进,产生浮夸风,国家钢产量实少,只得拆门窗钢条,挖坟墓中的钢筋来滥竽充数)。笔者当时与同班郭成杰(原潮阳县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已逝)合作挖坟,刚好挖到一座新坟,逝者尸骨未寒,臭不堪闻,差点晕倒,也只能忍气吞声,否则,“反对大跃进”的罪名就会加在你的头上啊!

1957年反右斗争余悸未消,学生被戴上帽子起码被剥夺参加高考权利!此外,学生还要勤工俭学,成立理发组,义务为同学理发,每学期还要下厨房帮厨,培养劳动习惯。总而言之,当时我们这班学生哥在学校住不好、吃不饱,劳动任务繁重,但难能可贵的是却有一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生如子的老师在执教我们。如语文科的郑国柱、周了恩、林金灵、黄华(后两位都当过编辑);外语科的李春、杨锐志(留苏预备生、俄语非常好);物理科的郭预标、林梁(毕业于清华电机系,对修理电机非常内行,常被外人请去修理机械);化学科骆学仁(女);数学科谢存心(教代数,心算很灵)、林侨定(教三角)、黄阶(教几何)。他们在县内都有颇高知名度;政治科陈兆熊(全国教师系统劳模、特级教师,高考政治科县中心教研组长,猜高考题十拿九稳,威信颇高);体育科刘特佳(篮球打得非常好,速度快,投篮准,是学校篮球代表队主力)。当年我们这些二十上下、稚气未脱的青年,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环境艰苦,但都能随遇而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奋力读书,后来多数能考上大学,事业有成。其中佼佼者有连建园(考上清华水利系,成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总工程师);陈对明(毕业于广东工学院,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和现场爆炸的工作,成为核工业部高级电器工程师);鄱义信(考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郑光圃(考上广州中山医学院,成为该院附二院胸外科主任、教授);何业光(考上广州华师中文系,成为广东省高教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副总编审);陈式宽(学历不详、成为高级经济师,北京潮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潮阳一中北京校友会会长);郑大进(高中毕业后到海南参军,成为海南军区副政委、少将军衔);张盛传(考上广州华师历史系,成为汕头市十佳校长);李廷媚(原母校广播室广播员,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考上肇庆师专,成为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林玉淑(原母校59届学校团总支书记,成为广州体育中心学院副院长)(篇幅所限,以篇慨全)。当时母校地处僻远,西临西校场,是国民党用来枪毙革命志士死囚的地方,晚上阴森可怕,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令人畏而却步。从校门至东门桥(即现在县人行附近)这一带当时是兵营,周边没有居民和商店,人烟稀少。晚上想到文光塔下的人民戏院观看一场电影戏剧,都胆寒心颤,怕出意外。尽管如此,那时校文工团仍应运而生。以60届学校学生会文娱部长马桂武为团长(后为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下设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笔者是队长),经常在校内及周边村居演出,水平颇高,声誉甚佳。

对比现在,昔不如今啊!母校现在已实现多媒体、电脑化、网络化,教学条件优越,2007年10月,母校已被广东省第一批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志着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年富力强、广东省名校长胡展航为首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带动下,拥有一大批教学拔尖人材,学生数已达3300人。近几年来学生学科项目竞赛每年都获省、国级以上奖励,高考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分别接近或超过50%、80%。形势喜人,令老校友们振奋!

亲爱的目前就读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的!你们有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宿舍楼,食堂里饭热菜香,菜式多样,任君选择,不限量供应。这是各级党政重视支持的结果,是时代所使然,是蔡东士、李光隆及历届校友亲切关怀和鼎力帮助的结晶。你们是喝甜水长大的呀!“忘记过去,就是意味着背叛。”(列宁语)但愿你们身在福中应知福,不负老校友的祈望,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啊!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装: 579页

开本: 16

ISBN: 9787221086556

条形码: 978722108655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5.4 x 16.8 x 3.6 cm ; 939 g

ASIN: B0034KYHN4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反映作者成长与奋进的诗文集,也是促进贵州加快发展研究的力作。它于平实之中寓新意,探索之中揭真谛,素朴之中寄真情。

作者简介


丁济康,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童年时代随父母军旅生涯在成都、闽南等地生活。在新中国的温暖阳光下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懈奋斗。曾长期从事文秘和领导工作,历任贵州省委办公厅副处长、省纪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凯里市委副书记、中共安顺地委副书记、省委政研室主任等职,还曾任省委委员、省纪委委员、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有时政、理论、文史、调研等作品,在国家及省级报刊上发表,民本思想深厚,著述颇丰,是反映我们这一时代的真实记录。尤对深化贵州基本省情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加快贵州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研究很有帮助。曾主编《面向新世纪的战略思考》、《贵州省委政研室(2000~2006)重要成果汇编》等。

相关分词: 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