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格列高利歌调

格列高利歌调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格列高利歌调




“格列高利歌调”


6世纪末叶,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认为原有的教堂音乐过于造作、柔媚,对之进行了淘汰、改造、并加上自己新作的曲调,整理、汇编成册,从而形成了“格列高利歌调”(亦称“格列高利颂调”或“格列高利圣歌”)。格列高利一世借此明确制定了教会礼仪音乐演唱的统一原则,将所搜集的格调按照宗教年度排好次序,记录在《唱经本》中。这部中世纪权威性的教会音乐经典象征性地搁置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祭坛上,并有一条金链将之系住,被尊为罗马天主教会的音乐准则。它对于中世纪教堂音乐乃至整个欧洲音乐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格列高利歌调”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


格列高利歌调的基本音阶有sol、la、do、re、mi这五音构成,为吟诵式颂歌,最初专用于男声演唱,其特点是单音无伴奏,不分拍子与小节,而依歌词字音的长短唱出节拍,节奏自由,没有和声。其歌词采用无韵散文形式,取自拉丁文的《诗篇》。在演唱中,独唱与合唱轮换进行的方式称为“应和”,而仅以合唱各半相轮换的方式则谓之“对答”。格列高利歌调根据教会的宗教仪式而分为两大类,以耶稣最后晚餐与受难为内容的乃“弥撒曲”,而当作赞美歌用于每日祷告的则为“祷告曲”。格列高利歌调在9世纪时已流行欧洲,12世纪前后在英、法等国被称为“平调”,译自拉丁文cantus planus,其名也用来泛指所有古代西方教会的颂调。

在复调音乐的诞生于发展过程中,格列高利歌调曾起过探索和扶持的作用。而且,在教会圣咏歌唱的时代,它已成为教会音乐家创作旋律的重要源泉。路德在宗教改革时曾利用格列高利歌调来建立其新教音乐体系。近代音乐家巴赫的作品亦受到格列高利歌调的影响,如其弥撒曲中就常用格列高利的曲调作为主题。莫扎特在创作其著名交响曲《丘比特》时,其结尾的赋格曲曾参照过格列高利歌调。柏寥兹也曾用格列高利歌调而构思其《幻想交响曲》的终曲部分。此外,圣桑、舒伯特、肖邦、格里戈等欧洲音乐家在其音乐创作中都曾收到过格列高利歌调的影响。所以说,格列高利歌调为西方单调音乐最完美的形式,它在西方音乐从单调网复调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关分词: 格列 高利 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