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高板镇

高板镇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高板镇


高板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城东南,距成都市区52公里,县城赵镇35公里,东邻竹篙、隆盛镇,西连淮口、白果镇,南接平桥乡,北与三溪镇接壤,成南高速、金乐路和达成铁路纵贯全镇。金简路、金乐路、高三路交置相汇。全镇地形呈桑叶状,幅员面积49.4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39110人,其中农业人口37130人,非农业人口1980人。



简介


历史沿革

据《金堂县志》记载,高板镇始建于清朝嘉庆中期,唐姓人家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杨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桥供行人过往,后逐渐成场而得名。清初属大渡乡,民国24年于此置高板乡联保,29年,建置高板乡,1992年10月将石龙乡与高板乡合并设立建制镇。

乡镇概况


高板镇位于四川金堂县境中部,东经10436′12"~10438′55",北纬3040′28"~3042′56"。地处县城东南中部,东邻隆盛镇,西连淮口镇,南接平桥乡,北与三溪镇接壤。人民政府驻高板场镇,电话区号028,邮政编码610405,高板场镇距县城赵镇35公里。海拔431-515.5米。全镇幅员面积49.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45万亩,人均1.06亩;林地面积10万亩。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加4%,占GDP的比重59.8%。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7120吨,人均41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15万亩,产量1844吨,蔬菜种植面积0.8万亩,产量17651吨。

畜牧业以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 4.7万头,年末存栏3.1万头;家禽饲养量30.3万只。 2011年生产肉类4787吨。

2011年,名优特农产品有脐橙,农民人均纯收入8704元。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3120人,其中男性26423人,占61.3%;女性16697人,占38.7%。汉族43090人,占99.9%;彝、瑶、苗、藏、壮、羌、回、蒙古族等8个少数民族,共30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8.26‰,人口死亡率6.26‰,人口自然增长率1.99‰。

辖区西起玉溪沟村红花沟西端,东止高龙村大石板,东西距离9.74千米,南起石龙社区四十四组南端,北止风林村二十组暴拱梁子;南北最大距离10.01千米;总面积49.4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872.17人。

自然资源


高板镇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为874.7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时数为1295.5小时,海拔在480-515米。土质为紫泥土区,耕种条件好,盛产水稻、小麦、玉米、水果。资水河、杨溪河、九龙滩提灌站干支渠迂回环绕出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馆(站)1个,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0个,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藏书13000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1510人,专任教师67人;小学2所,在校生2074人,专任教师1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7人,专任教师110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700人,专任教师19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所;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0011张。专业卫生人员5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5212人次,住院手术114台次,出院病人3267人次。

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人/10万,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2岁;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9‰、2.2‰、2.8‰。

【体育】 2011年末体育场地2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11.1%村(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0%。

【广播电视】 现有广播喇叭0.035万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户,人数99人;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93人次。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650户,1443人;农村五保供养208人。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双轨快速达成铁路(达州至成都)过境16千米。双向6车道沪蓉高速(上海至成都)过境6千米。有县级公路两条,镇境总长15.5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100%。交换机总容量2400门,固定电话用户4000户;移动电话用户312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35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000个。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8万元。

【能源】 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42千米,用电负荷8160千瓦,综合电压合格率67.5%,供电可靠率99.5%。

天然气(煤气)管线4千米,天然气用户2600户,燃气普及率为85.5%,月天然气平均用量50000立方米。

城区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 2011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3.34千米;道路铺装面积20平方千米;城市桥梁4座。乡村道路硬化率95%,总长度70千米。

【公共交通】 2011年末城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4条。

【给排水】 2011年末城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7.6千米,生产能力700吨/日;排水管道7.74千米,污水治理工程2项,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500吨。

【供电】 2011年末城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69台,总容量8160伏安。

【燃气】 2011年末城区天然气管线4千米,天然气用户2600户,全部为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为85.5%,月天然气平均用量50000立方米。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园林绿地面积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3公顷,绿化覆盖率11%,人均绿地0.58平方米。

乡镇新貌


高板镇内盛产优质国优脐橙,年总产量超过1800万公斤,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堆瓦天主教堂遗址”。

2008年来,高板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紧围绕“种养大镇,集散重镇,劳务强镇,建设繁荣优美小城镇”的场镇建设目标,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滚动投资开发场镇的措施,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小城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镇人民政府驻地高板场镇,属镇内3个场镇之最,距成都市区48公里,县城赵镇35公里。高板场始建于清朝嘉庆中期,唐姓人家曾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杨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桥供行人过往,后逐渐成场而得名。在历史上,高板场的手工业比较发达,“高板米花糖”、“高板油果子”和“高板黄糖”名噪一时,加之镇内百姓广种甘蔗和柑橘,有“香熏甜醉高板场”的美称。高板场是成都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县级中心镇。场镇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有万顺街、商业街、中心街、高山路等大小街巷19条,2005年末城镇人口1980人,县级重点中学1所、国家一级医院(高板镇中心医院)1所、完全小学1所、正在修建的县级标准化中学占地36亩,属镇内档次最高,招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场镇置有金堂县供销社高板分社、金堂县人民法院高板法庭、金堂县公安局高板派出所、畜牧站等21个县级派出单位。

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高板镇人民政府将高板场镇的建设目标确定为辐射周边乡镇、功能齐全的“集散重镇”,2001年成都市规划建设研究院对高板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高板镇人民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开发商,先后投资400余万元拓宽改造和新建场镇街道道路,投资800余万元开发商住两用设施1万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完成0.5公里的排水工程。完成了中心街道、路的绿化,形成了一路一树,一街一景的具有高板象征意义的绿化特色,绿化面积达80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到了28.6%。场镇日供水能力80吨;成立场镇管理执法队,负责城镇交通、交易秩序的日常管理;垃圾处理以“保洁公司”承包方式进行日常管理、清运,日垃圾清运量在8吨以上;街道安设污水排放暗渠和管道;有门铺面870个,农贸综合交易市场1个,移动、电信等通讯设施完备,工业上初步形成了以“鞋业、建筑”为主的支柱产业,其中,台湾和信泰集团的兴和鞋业有限公司带动了全县的鞋业生产,吸引了广东等沿海企业到内地投资建厂的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了城乡互动的快速发展,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1000余人。现已形成了东西长1.2公里,南北长1.5公里,街巷成环型状互通,常住人口1980人的小城镇规模,大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承载力。

社会经济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4898万元,农业总产值达891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070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8203万元。耕地总面积25796.56亩,土质肥沃,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盛产优质脐橙等水果,2003年总产量达1800万公斤,养殖业肉猪、羊、牛、鸡和鱼等家禽畜为主,2003年养殖业总产值4180万元。现有各类企业18家,年总产值1.18亿元,以加工性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卫生、防疫、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除少数分布在各村外,其余大部分集中于镇内的高板、石龙、风树三个场镇。

相关分词: 高板镇 高板 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