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是一种寄生在牛、羊和其它哺乳动物胆管内的常见寄生虫。人亦可感染。肝片形吸虫与姜片虫的成虫和虫卵在形状、颜色和大小方面都十分相似。肝片形吸虫主要形态特征为虫体前端有明显突出的头锥;体表密布细小棘刺;腹吸盘不及姜片虫的发达;肠支有很多分支,呈树枝状;睾丸高度分支,前后排列在虫体中部。虫卵的形态特征:纵径比姜片虫略长(130-150mm);卵盖略大;卵壳周围可见胆汁染色颗粒附着;胚细胞较易见到。



形态


属片形科的另一种大型吸虫。虫体大小为2-5cm×0.8-1.3cm,头锥明显,口吸盘位于头锥的前端,腹吸盘较小,位于头锥基部,肠支呈树枝状。睾丸两个,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位于虫体中部。虫卵椭圆形,淡黄褐色,130-150μm×62-90μm,卵壳薄,一端有小盖,卵内充满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它哺乳动物胆道内。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类,在中国以截口土蜗为最重要。虫卵随终宿主胆汁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湿度的水中,卵内发育为毛蚴,毛蚴逸出后进入中间宿主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的雷蚴发育后,逸出的尾蚴在水草等物体表面结囊。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道。整个生活史过程约10-15周。成虫在绵羊体内可存活11年,牛体内存活期短,为9-12个月,在人体内的寿命可长达12年。

致病性


病理变化的程度主要与穿过小肠壁和侵入肝胆管的虫数有关。 童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组织损伤性的炎症性改变,在肝一般表现为损坏性肝炎;进入胆管后由于虫体长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可引起慢性胆管炎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的病变以及慢性肝炎和贫血等。化学因素中了解得比较多的是本虫代谢产物中的脯氨酸。测定结果表明感染后25天胆汁中脯氨酸浓度可增高4倍,成虫寄生时甚至可增高万倍以上。

人体肝片形吸虫病在急性期一般表现为高热与腹痛,多数病人都有胃肠症状,如呕吐、胀气、腹泻、便秘等,也可有肝、脾肿大。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虫体进入胆管后病变逐渐转为慢性,上述症状随之消失。此时主要表现有血浆蛋白改变,出现低白蛋白血症与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晚期血红蛋白减少,出现贫血,此外,成虫可能引起阻塞性黄疸。

本虫的人体异位寄生见于皮下、腹壁肌肉、腹膜、脑、肺、眼、膀胱等,以皮下组织较为多。人体感染除了偶然吞食本虫囊蚴外,在有生食牛、羊的肝、肠习惯的地区,虫体可在咽喉部寄生,称为咽部肝片形吸虫病。

流行性


与肝片形吸虫可寄生于数十种哺乳动物。牛、羊肝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是世界性的,感染率多在20%-60%之间。1976年的报告中国大陆牛的感染率估计为10.17%,台湾为30.90%。统计1970-1990年间,欧洲拉丁美洲、南非和亚洲4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体感染肝片形吸虫的报告,以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地区,为主的流行区。食用野生的水芹是法国人感染的主要来源。拉丁美洲报告的病例主要来自古巴和秘鲁。非洲报告来自埃及。亚洲的病例较少。中国已报告50余例,分散在15个省。

人体感染多因生食水生植物,如水芹等茎叶。在低洼潮湿的沼泽地,牛羊的粪便污染环境,又有椎实螺类存在,牛羊吃草时便较易造成感染。

实验诊断


诊断主要靠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发现虫卵为确诊,并结合临床表现作出判断。急性期或异位寄生病例免疫学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近年多倡用ELISA等方法。实践证明斑点ELISA诊断速度快、特异强,可用于流行病学研究。

粪检虫卵应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相鉴别。

防治原则


防治人体感染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勿生食水生植物。治疗患者的药物可用硫双二氯酚(bithionol),又名别丁(bitin)。也可试用吡喹酮。

导致病症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流入肠腔,混在粪便中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经9-12天发育为含毛蚴的虫卵,在适宜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锥实螺(在中国,以截口土蜗最重要)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和尾蚴四个阶段的发育和繁殖。成熟的尾蚴逸出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或其它物体表面上形成囊蚴。终宿主因食入囊蚴而感染。囊蚴内后尾蚴在宿主小肠上段逸出,主动穿过肠壁,进入腹腔,钻破肝被膜,深入肝实质数周后,最终进入胆管中寄生,约经四周发育为成虫。完成一个生活史周期大约需要11周。每条虫日产卵量为20000个左右。成虫在人体可存活长达12年。

感染途径:经口吃进囊蚴。

感染方式:生吃水生植物(如水芹、茭白等)或喝生水或生食或半生食含肝片形虫童虫的牛、羊内脏(如肝)而获得感染。

1.病原诊断粪检或十二指肠引流液沉淀检查发现虫卵为诊断的依据。虫体寄生较少者往往漏检,要注意与姜片虫卵、棘口吸虫卵鉴别。

临床上有不少病例是经外科剖腹探查或进行胆管手术发现虫体而确诊的。肝脏表面的白色条索状隆起及胆管增粗现象,提示有肝片形吸虫寄生的可能。

2.免疫诊断对急性期病人、胆道阻塞患者以及异位寄生的病例,采用免疫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和免疫疑荧光试验(IFA)等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肝片形吸虫与其他吸虫有较多的共同抗原成分,对其检出的阳性结果应结合临床分析。用纯化的肝片形吸虫抗原和排泄分泌物抗原或提高被测血清的稀释度均有助于提高免疫诊断的特异性。

3.其它检查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均增多,尤其在急性期更明显;胆囊造影有时可发现肝片形吸虫;B型超声波可显示不同程度肝肿大,肝实质不均匀,肝胆管扩张,胆囊壁肥厚,有时可发现胆道内肝片形吸虫呈现0.3~0.5cm圆形阴影。肝片形吸虫的后尾蚴、童虫和成虫均可致病。后尾蚴和童虫经小肠、腹腔和肝内移行均造成机械性损害和化学性刺激,肠壁可见出血灶,肝组织可表现出广泛性的炎症(损伤性肝炎),童虫损伤血管可致肝实质梗塞。随着童虫成长,损害更加明显而广泛。可出现纤维蛋白性腹膜炎。

成虫寄生期的主要病变是胆管上皮的增生。虫体的吸盘和皮棘等引起的机械性刺激,可致胆管壁炎症性改变,并易并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胆管炎。肝片性吸虫产生的大量脯氨酸在胆汁中积聚,也是引起胆管上皮增生的重要原因。肝片形吸虫感染较轻时胆管呈局限性增大,而重感染者胆管的各分支均有管壁增厚。虫体阻塞胆管、胆汁淤积,造成管腔扩张。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畜主人次型的寄生虫病,散发性流行于世界各地。牛、羊肝片吸虫感染率多在20%-60%之间。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是人体感染肝片形吸虫的主要流行区。在中国,人群感染率为0.002%-0.171%,散发于15各省市,其中以甘肃省的感染率为最高。估计全国感染人数为12万。

人可因生吃水生植物(如水芹、茭白等)或喝生水或生食或半生食含肝片行吸虫童虫的牛、羊内脏(如肝)而获得感染。

相关分词: 肝片 片形 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