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甘肃省内唯一专门从事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研究和防治的省级非营利性公益类科研机构,农业部首批认定的全国农药登记药效试验认证单位,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品种抗病虫性鉴定权威部门。

该所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省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动态规律、关键防治技术及综合治理,承担国家和省上下达的科研项目以及地方委托项目;根据灾情现状和成灾趋势,合理安排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比例,努力提高研究的综合度、系统性和实用性;跟踪病虫草鼠害发生动态,增强对突发性、暴发性、危险性、检疫性重大病虫灾害的应急控灾能力,并及时提供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治技术;开展农药药效评价、农药残留和抗药性监测,研制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混配农药;加强区域性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抗病虫性鉴定,提高对农作物重大生物灾害的预警预报、快速响应和有效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全省农业生物灾害的可持续控制。该所目前正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资源整合,调整学科结构,着力解决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关键性的重大植保科技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省级植物保护科研创新中心。

建所40多年来,在植物真菌、植物病毒、植物线虫、农业昆虫及螨类、农田杂草、新农药研制、生物防治、植物抗病虫性鉴定、农药残留及抗药性监测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有5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49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小麦条锈病、禾谷类作物病毒病、农作物地下害虫、土传性病害、农田杂草、新农药研制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艰苦奋斗,现已发展成为学科配置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专业水平较高、研究手段先进、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省级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机构。

研究所下设植物病害研究室、农业昆虫及螨类研究室、农药研究室、农作物品种抗病虫性鉴定室、昆虫标本室、甘谷试验站和新农药开发中心,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建立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单位编制60人,现有在职人员4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60%以上,其中研究员6名,副高职称人员16名,中级职称人员15名,硕士生导师4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3人,在读硕士2人,入选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和“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1人,4人分别获“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和“甘肃省青年科技奖”。

全所现有固定资产总额240万元,试验地45亩,科研及办公用房近5200㎡,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近170万元,主要设备有高效核酸电泳系统、GPS系统、GIS系统、PCR仪、整粒谷物近红外测定仪、高速离心沉淀机、冰冻机、振荡机、人工气候箱、电热恒温培养箱、超低温冷冻箱、电泳仪、酶联检测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录像机、数码投影仪、台式及笔记本电脑,各类生物测定、气象监测仪,各类显微镜、解剖镜等。拥有省内收藏量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昆虫标本室。除在甘谷、兰州设有固定试验站外,还在省内不同生态类型区设有试验、示范基地。

自“九五”以来,已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和省上下达的各类科技项目40余项,取得科技成果25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12项,国内先进水平12项,已有17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 余篇,为全省农业控害减灾、保障农业持续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目前全所承担的科技项目有22项,其中: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863”、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协作项目7项,主持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主持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学事业费科技项目、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省技术开发研究项目、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省级重大成果推广项目、省扶贫开发项目等11项,其他项目3项。

为提高研究水平,拓宽工作思路,该所十分注重引进国外智力,近几年先后邀请了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CIMMYT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0多位植保专家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作为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机构,该所面向农、林、草业生产提供病、虫、草害诊断、鉴定、防治技术以及农药残留检测、药害诊断等咨询和技术服务,承接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农业生物灾害关键防治技术、新农药(包括生物农药)研制开发、农作物抗病育种、农业综合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任务,承担各类新农药的室内和大田药效试验、植物抗病虫性鉴定、昆虫资源标本的制作和展览、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工作,并在上述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