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1987年11月经原林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县级事业单位,位于武威市城东科技示范园区,前身为武威县治沙造林站,位于城东21公里处的清源镇。全境均属腾格里沙漠,总面积18万公顷,核心建设区1万公顷,主要从事濒危珍稀动物的拯救、保护、繁育研究和东沙窝沙漠综合治理工作。

中文名称: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类别:野生动物保护基地

地点:武威市城东科技示范园区

竣工时间:1987年11月

馆藏精品:野骆驼、高鼻羚羊、普氏野马、川金丝猴、羚牛

占地面积:18万公顷



中心简介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1987年经原国家林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的县级事业单位,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规划面积为18.16万公顷,其中,重点建设面积1万公顷。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繁育研究、沙漠生态综合治理和多种经营活动。2005年与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合署,建立市级沙产业开发示范区,并挂“阳光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牌子,积极开展沙产业开发试验示范工作。

多年来,中心坚持以“保护濒危动物,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引进和繁育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野骆驼、扭角羚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53种398头(只、匹),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1种,232头(只、匹);累计营造以梭梭、桦棒、沙拐枣、红柳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11.9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15%提高到了50%以上;于2002年加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牌子,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了集生态观光、动物观赏、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景区。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切实加大沙产业开发建设力度,建成沙产业馆、高洁净小球藻试验示范光合工厂、沙生植物园、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优质花卉繁育栽培示范基地、优质酿造葡萄栽培基地和林纸一体化生态示范园,努力把示范区建成沙产业发展的样板,政府指导沙产业的有效载体,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树立典范。

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已成为对外展示中国保护濒危动物成果的窗口、西部乃至全国荒漠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的示范区、省内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历史沿革


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1987年10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林计字[1987]461号文件)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7]153号文件)批复成立的县级事业单位。中心成立初期名称为“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由甘肃省林业厅和原武威市(凉州区)双重领导,以原武威市(凉州区)为主。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心知名度,更有利于中心的建设和发展,1994年11月,经原国家林业部(林护批字[1994]122号文件)和甘肃省林业厅(甘林人字[1994]272号文件)批复,更名为“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并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牌子。

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于1995年由宋平同志亲自揭牌成立,2005年12月,为了把沙产业理论切实应用于生产实践,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加快武威市沙产业发展步伐,武威市委、市政府(市委发[2005]76号文件)和武威市编委(武市编发[2005]11号文件)通知:中心上划武威市管理,隶属武威市林业局;将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与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合署,并确定为武威市沙产业示范基地。

2006年6月,为进一步加快沙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沙产业研究开发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沙产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示范和推广,为沙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经济、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经武威市编委批复,成立了“阳光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实行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保护成就


到2008年底,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已成功引进和繁育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野骆驼、野驴、扭角羚、白唇鹿、藏原羚等濒危珍稀动物(包括鸟类)28种300多头(只、匹)。由于在野生动物保护、繁育、研究工作中成绩显著,分别被甘肃省林业厅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和“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先进单位”称号。

野骆驼

野骆驼是世界级的濒危物种,野外仅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部分地区,全世界仅存800峰左右。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自1988年起对野骆驼进行了异地繁殖驯化研究和保护工作,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10年7月,中心的野骆驼存栏数量达到20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骆驼人工饲养种群。

普氏野马

从1989年起,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先后从北京动物园、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德国泰尔公园、德国慕尼黑动物园引进普氏野马18匹。至2002年5月,普氏野马的存栏数已增加到37匹,这其中还不包括向国内其他省区调出的14匹,成为国内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普氏野马繁育保护基地。到2010年9月,种群数量达到了74匹。

2004年,中心启动了国家林业局投资400万元的普氏野马放归工程项目。2010年7月,国家林业局指派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专家对计划放归区的植被、水源、隐蔽条件、人群经济活动方式及强度等涉及野马生存的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勘查和论证,确定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马圈湾、后坑子一带为实验性放归基地。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遴选出最适宜放归的7匹野马组成放归种群,这7匹普氏野马于9月21日经麻醉、捕捉、装箱,经过20多个小时,跋涉1000余公里从武威到达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进行了4天的区域适应性饲养围栏,9月25日进行正式试验性放归,使野马尽快野化、复壮,恢复自然野性,回归大自然。这是中国首次在新疆以外的地区放归普氏野马。

赛加羚羊

赛加羚羊(高鼻羚羊)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其角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野外已近40年没发现踪迹。1988年,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首次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入2只赛加羚羊,同年年底又从该市引入6只。1990年,中心从德国泰尔公园又有效引入11只,从此中国也有了赛加羚羊。

为了恢复这一物种,也为了获取羚羊进行驯化研究,承担了国家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七五”攻关项目《引进羚羊驯化研究》,对赛加羚羊生态、繁殖、饲养、哺幼、管理、疾病防治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项目于1994年通过了部级鉴定,成果达到了国外同类工作的先进水平;其中:人工哺育幼仔、苜蓿草消化试验研究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多年对赛加羚羊生态行为、饲养管理、人工繁育、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2011年5月存栏数量已达到79只,2011年底数量超过100只。是国内惟一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育、保护、研究基地。

金丝猴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与生境相近的动物园开展川金丝猴的饲养繁殖已取得成功,但在半荒漠地区的迁地繁殖研究还是一个空白。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从1992年引进川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繁殖,至2004年10月共繁殖成活13只,使川金丝猴在半荒漠地区的人工饲养繁殖取得初步成功,属世界首例,也为川金丝猴在更广范围的迁地保护奠定了基础。

科学研究


在多年的濒危动物繁育保护工作中,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暨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在动物营养、行为学、疫病防治、特殊生理阶段及麻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切实加强了动物饲养管理,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在中心设立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实习基地,并与其合作开展了野骆驼课题研究;《普氏野马DNA研究项目》、《赛加羚羊适应性及扩大种群研究项目》、祁连山交错地带动植物与草地开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已顺利开展,促进了濒危动物繁育研究工作顺利进展。

沙漠治理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致力于对植树造林和固土水防沙的研究,是甘肃省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已被列入联合国沙漠研究机构的课题研究项目,人们在沙漠公园中种植了数百种沙生植物,用以开展对沙生植物的保护和繁育研究,为改善沙漠地带植被和提高固土防沙功效探寻科学发展之路。

面对生态脆弱、治理任务繁重、部分治理区重新活化、植被衰退的现状,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暨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果断决策把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来抓,制定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生态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苗木培育为基础、产业化发展为动力、林木管护为保障”的林业建设思路,编制了中心第一个造林绿化五年规划,确定了区域建设方案。至2008年12月,已累计营造以梭梭、桦棒、沙拐枣、毛(柠)条、红柳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11.4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建成毛条、梭梭、沙拐枣采种基地3.5万亩,“三八”绿色工程基地0.28万亩,军民共建绿色林0.2万亩,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15%提高到了50%以上,人工植被逐年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地控制了流沙南侵,使沙区周围7个乡镇、15万人口近30万亩耕地免受风沙危害,也为濒危珍稀动物的引进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中心连年被评为武威市、凉州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