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甘谷道情

甘谷道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甘谷道情




甘谷历史


甘谷,古称冀,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建冀县,迄今有268o年,为全国县治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 史称“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巍巍朱圉雄峙,滔滔渭水长流,名山大川,载于《尚书》。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不少仁人志士。而一种古老的唱腔艺术,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经千年传承而经久不衰。 这就是被称为“黄冠体”的甘谷道情。 在甘谷县城关、磐安、六峰、白家湾、新兴等乡镇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具有北方说唱音乐特点的道情艺术,成为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发展演变


道情古代也称为道歌,是传道者宣传教义及募捐化缘的一种说唱艺术。唐朝《续仙传》记载:“蓝采和手持拍板(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这可能是对早期道情的最具体的描写。唐朝中期时,当时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爱中国传统的道教并将它奉为国教,一时道教大兴。唐玄宗为了表达对道教的推崇,还与道教理论创始人老子李耳,续起了家谱并亲切地称老子为自己的远古祖先。甘谷道情历史渊源已不可考,但从十六国时期西秦王朝形成的西秦腔和甘谷道情中七声燕乐音阶的特征来看,它的形成也应在十六国时期的西秦王朝,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具有一定道教传播色彩的演唱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借鉴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显的同时,弥补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独有艺术。

甘谷道情的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制作的新唱词,还有演唱艺人随口随唱、现场自编自唱的歌词。甘谷道情是一种说唱音乐形式,艺人手持渔鼓、简板、盘腿而坐,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形式上以一人演唱为主,亦有一唱众和的形式。受现代生活娱乐方式的冲击,甘谷道情的生存环境逐渐缩小。现有艺人,大多年龄偏大,部分艺人离世,使曲牌、唱腔不断失传,已濒临灭绝。

地域特鱼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二十个省流传有道情艺术,比较著名的有湖广“渔鼓”、“四川竹琴”、山西“洪洞道情”、“永济道情”、“阳城道情”、“陕北道情”等,甘谷道情是目前全国尚在流传的道情之一。 甘谷道情艺术的历史悠久,主要流传在甘谷县磐安镇一带。甘谷道情是一种说唱音乐形式,艺人手持渔鼓、简板,盘腿而坐,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形式上以一人演唱为主,亦有一唱众和的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又借鉴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显的同时,弥补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独有艺术。 甘谷道情的唱词有古老的传统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制作的新唱词。“近年来还有演唱艺人随口随唱、现场自编自唱的歌词。”如甘谷县张四维老人的现代道情唱词《可笑》中这样描述:“老头儿,不成材,幼刁顽,壮运乖,夕阳西下浴晴晖。抗日请缨反成罪,亡秦卖药躲劫灾,冰霜三十摧魂魄。写写画画抒情怀,疯疯颠颠笑世态。”

抢救保护


有关甘谷道情的历史渊源,在当地志书和史料中鲜有记载,具体传入年代也难以考证。据天水市文化局研究人员考证,从十六国时期西秦王朝形成的西秦腔和甘谷道情中七声燕乐音阶的特征来看,它的形成也估计在十六国时期的西秦王朝,目前省内研究者也基本认同这一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谷道情经历代艺人的不断发展,终于形成了今天具有一定道教传播色彩的演唱形式。 甘谷道情表演时所用的道具很简单,包括渔鼓、简板和碰铃。结构上一般以曲牌为基本结构,也有联缀形式。在音阶上有五声音阶、七声燕乐音阶、七声清乐音阶。调式上有徵调式、商调式、宫调式、羽调式。 甘谷道情的传统内容多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多以逃避现实、排除欲望、超凡脱法的内容警醒世俗。随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程的加剧,如何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如何完成“旧瓶装新酒”,有关研究者认为“给传统文化赋予新内容,这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和大多数传统艺术一样,受现代生活娱乐方式的冲击,甘谷道情的生存环境也在逐渐缩小。“现有艺人,大多都已经年龄偏大,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使一些曲谱、曲牌、唱腔不断失传。”甘谷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资金、专业人员方面的不足,整理保护工作进展缓慢,抢救性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关分词: 甘谷 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