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基本信息


作 者:杨开忠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85171出版时间:2010-09-01版 次:1页 数:296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迅速兴起和发展,为我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从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展望,并对中国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可供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人员及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决策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杨开忠,湖南常德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与公共政策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北京大学秘书长、北京专家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亚洲和平科学联盟创始会员等职务。

杨开忠是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推动者,1991年他领导创建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他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数十项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出版著作多部.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中长期决策采纳,为中国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杨开忠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5)、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8、2001、2002)、中国青年科技奖(1998)、北京市“五四奖章”(2001),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2005)等多项奖励。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区域科学的回顾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区域科学/2

一、区域科学的定义/2

二、区域科学的基本问题/3

三、区域科学的体系/4

第二节 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6

一、准备时期/6

二、正式建立时期/7

三、深入发展期/9

第三节 中国区域科学主要流派/12

一、比较优势学派/12

二、集聚经济学派/12

三、制度学派/13

四、生态文明学派/14

五、一体化学派/15

六、复杂科学学派/16

第二章 新经济地理学进展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脉络/25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程/25

二、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拓展方向/26

三、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研究/30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31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进展/33

一、厂商数目有限交易费用不同的垄断竞争的空间模型/33

二、劳动力有限流动的区域差异模型/34

三、基于人口移动和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与集聚/37

四、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区域差异模型/39

五、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下的中国区域差异/41

六、旅游空间结构的弱不对称性垄断竞争模型/43

第三节 结论及展望/45

第三章 空间计量经济学进展

第一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5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55

二、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6

第二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学科体系/57

一、理论空间经济计量学/57

二、应用空间经济计量学/57

第三节 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58

一、空间权重及其设定/58

二、空间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59

三、空间滞后模型/62

四、空间误差模型/63

五、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64

第四节 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66

一、应用领域日趋广泛/66

二、理论验证不断增加/67

三、与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渐趋融合/67

四、专门化空间经济计量软件逐渐增多/67

第五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67

一、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国区域发展问题/68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前景/70

三、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与需要解决的问题/70

第四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早期探索与创新/76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研究/77

第三节 强调“创新”和“以人为本”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81

第四节 结论及展望/84

第五章 中国产业布局理论与政策演变

第一节 中国产业布局理论演变/91

一、中国产业布局理论/91

二、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理论/96

三、产业布局理论的其他发展/98

四、中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99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布局政策与实践/100

一、1979~1991年产业布局重点向沿海地区倾斜/100

二、1992~1999年区域协调发展阶段/104

三、2000年以来:区域协调发展阶段/107

四、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影响/114

第三节 我国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116

一、产业布局政策取向发生转变,中西部经济的活力和增长极增加更加明显/116

二、生态建设目标日益重要/116

三、市场力量逐渐主导区域产业布局/117

四、外商直接投资将深刻影响我国的产业布局/117

第六章 中国乡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回顾/119

一、乡村改革发展的历程/119

二、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取得的成就/122

第二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经验总结/127

一、功能定位清晰明确,引导乡村健康发展/128

二、持续科技和人力资本投入,确保乡村经济稳定增长/129

三、推进制度创新,促进乡村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130

四、多样化乡村发展模式,产生较强示范效应/131

第三节 中国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2

一、农业生产率较低,现代农业建设尚需时日/133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滞后,经济增长后劲不足/133

第四节 中国乡村发展的展望/135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135

二、农村新型工业化以及建设现代农业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136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展现出新面貌/137

四、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137

第七章 中国经济区划的理论与实战进展

第一节 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框架/140

一、经济地带/141

二、综合经济区/143

三、城市经济区/146

四、开发管制区/14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区划实践与理论的转型/148

一、经济地带向多元化、柔性化格局转变/148

二、从经济协作区划分转向城市经济区划/150

三、开发管制区划的兴起/152

第三节 中国经济区划发展的展望/153

一、经济区划与类型区划结合/153

二、经济区划的最小空间信息源/154

三、标准的城市经济区划分/156

四、与经济合作区网络的关系/156

五、规范化的动态管理/156

第八章 中国区域规划理论和实战进展

第一节 关于我国区域规划的理论问题/159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159

二、编制区域规划的动因/162

三、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163

四、区域规划在全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65

第二节 关于我国区域规划的实践问题/166

……

第九章 国土开发理论研究与我国国土开发战略

第十章 西部大开发理念与政策综述

第十一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演变

第十二章 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历程

第十三章 中国特殊经济区的发展

前言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国奇迹”。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中国保持经济年均近10%的持续高速增长,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约2.5 亿减少到约0.2 亿,据世界银行统计,在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约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改革开放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成就巨大,彪炳史册。正如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010年,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改革开放大潮又起。作为典型的大国开放经济,中国为各种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舞台。改革开放前,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基本上以苏联的“生产力布局理论”为中心,在指导思想上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布局的决定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研究指导思想的迅速转型,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和指导区域经济实践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理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