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噶尔丹叛乱

噶尔丹叛乱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噶尔丹叛乱


早在元朝灭亡之前,成吉思汗的子孙就退归塞外,驻扎在大沙漠南北,逐渐形成漠北、漠南、漠西三大部。这些蒙古部族之间相互攻击,还经常南下骚扰。后来,清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采用征讨、联姻和结盟的办法,把漠南蒙古征服了。清朝设立蒙古衙门(后改为理藩院),把漠南蒙古分为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这样漠南蒙古各部成了清朝当权者最可靠的朋友。漠北蒙古又叫喀尔喀蒙古,继漠南蒙古之后,也跟清朝建立了朝贡关系。可是,这时居住在天山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漠西蒙古不肯合作。



简介


漠西蒙古又称厄特,在清代也称卫拉特,是由明朝制造“土木之变”的瓦刺发展起来的。厄鲁特蒙古包括杜尔伯特、士尔扈特、和硕特、准噶尔四都。其中准噶尔部最强大,它兼并了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招土尔扈特部排挤到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又把和硕特部的人赶到了青海、西藏。

当噶尔丹当上准噶尔部的头目之后,准噶尔部的势力达到了鼎盛阶段。公元1688年,噶尔丹越过阿尔泰山向东进军,想占领漠北广大地区。但是当时的清廷统治者康熙帝受到蘑菇其他部族人的请求,举兵北上,力图恢复他们的领土。但是此时的噶尔丹自认为兵力强盛,根本不把康熙的命令放在眼里,并致函康熙:“你做南方的皇帝,我做北方的君长。”然后率领10万大军到漠南蒙古乌珠穆草原,想和康熙帝一较短长。

这以后的情节,只要是看过康熙帝国的人都知道,俩边都受到了重创,但是清廷还是掌握着主动权,噶尔丹的复成吉思汗的梦想就此落空。虽然,后来他的儿子、孙子也继承他的遗志,但是仍没办法回到他当时的强盛。

1757年初,这场夺权之争终以清廷的胜利而告终。

内容介绍


这一叛乱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

噶尔丹为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第6子,康熙九年(1670年)杀兄袭为台吉。

继而,他出兵擒获叔父楚琥尔乌巴什,攻破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十七年二月,又东向青海,行11日后,恐清军甘肃关外兵断其后,中途回师。十八年夏,噶尔丹两次出兵,占领哈密、吐鲁番。西藏达赖喇嘛封其为“博硕克图汗”。

十九年,噶尔丹应达赖喇嘛之请,派兵帮助天山南路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与“黑山派”争斗,乘机夺占南疆地区。噶尔丹率兵经阿克苏、乌什等地进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叶尔羌王伊斯玛伊勒汗子巴巴克苏勒坦率军抵抗,兵败身死。噶尔丹继夺取喀什噶尔后,又夺占叶尔羌,俘伊斯玛伊勒汗。至此,噶尔丹兼有四卫拉特,并控制南疆地区,遂将兵锋转向漠北喀尔喀蒙古。

二十六年九月,噶尔丹借口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杀其弟,宣布起兵复仇,分南北两路征讨喀尔喀蒙古,并扬言所借俄罗斯兵将至。时土谢图汗遣其弟西第什哩率近万人与俄军对峙于色楞格斯克,身边兵弱将寡,遂被击败。噶尔丹随即分兵两路,一路由其亲率,越土拉河,直趋克鲁伦,往劫车臣汗牧地;一路由丹津鄂木布率领,径赴额尔德尼昭,企图擒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人质。

二十七年六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夜遁,后率部至苏尼特部地方。康熙帝命内蒙古翁牛特、巴林、克什克腾、四子部落等共派兵2500名,暂驻苏尼特一带防守;并允许喀尔喀蒙古部众暂留苏尼特等部牧地。七月,康熙帝派一等侍卫阿南达、喇嘛商南多尔济等携敕往噶尔丹,命其罢兵;命安亲王岳乐,简亲王雅布各率包衣兵500人赴苏尼特部汛界驻防;调阿坝哈纳班第戴青、车陵戴青派兵防护哲布尊丹巴,并往瀚海戍防。当月十四日,得知噶尔丹兵已至呼伦贝尔地方,康熙帝命盛京(今沈阳)兵1000名,会合科尔沁部兵1万,于指定地区布防。八月,噶尔丹由呼伦贝尔撤走,清廷遂命科尔沁兵还部。初三日,土谢图汗与噶尔丹相遇于鄂罗会诺尔,鏖战3日,土谢图汗大败,越沙漠奔至哲布尊丹巴处。

清廷命苏尼特、四子部落出兵2000,驻于边讯要地;命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兵1000待调遣。九月,噶尔丹分兵三路,沿途劫掠,拟集中进攻苏尼特边哨爱必汗喀喇鄂博之地。康熙帝调京城八旗兵200名,火器营兵1000名,大同、宣府两镇绿旗营兵各干名,以镇国公苏努统领,预备侯旨;命随同围猎之八旗兵200名,由都统诺敏、彭春等率往安亲王岳乐军前。土谢图汗、哲布尊丹巴、车臣汗乌默客等相继来归,清廷给予安置。

二十九年五月,噶尔丹在沙俄殖民者的支持和怂恿下,以追寻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为名集兵3万,渡乌札河,扬言请俄罗斯兵,会攻喀尔喀。康熙帝一面警告沙俄不要干涉中国内政,一面令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备边,征调科尔沁、喀喇沁等部兵至阿喇尼军前,听候调遣。六月,噶尔丹进入乌尔会河以东地区。尚书阿喇尼领军阻截,兵败。

噶尔丹入乌珠穆沁地。乌尔会河之败,使康熙帝意识到噶尔丹不可轻视,如不彻底将其击败,后患无穷。于是,康熙帝决议亲征。七月初二日,康熙帝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子允禵副之,出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副之,出喜峰口;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都统苏努、喇克达、彭春、阿席坦、诺迈,护军统领苗齐纳、杨岱,前锋统领班达尔沙、迈图俱参赞军务。

二十三日,康熙帝于博洛和屯因病回京。二十七日,福全所部抵达拜察河(高凉河)、吐力埂坷(四道河)、克什克腾旗一带。常宁所部在乌珠穆沁败于噶尔丹。康熙帝急命常宁速与福全会师,以集中兵力;命康亲王杰书率兵由苏尼特地方进驻归化城,以断敌归路。二十九日,噶尔丹率劲骑2万,屯兵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南)。噶尔丹驻乌兰布通峰顶,于峰前布设“驼城”,严密守御。

八月初一日,福全率军向乌兰布通发起进攻,连战3日,大败噶尔丹。初四日,福全误中噶尔丹缓兵之计,使噶尔丹逃脱(参见乌兰布通之战)。噶尔丹率余兵千余,以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基地,恢复生机。三十年正月,康熙帝授都统瓦岱为定北将军,驻张家口;授都统郎谈为安北将军,驻大同,以防御噶尔丹。

五月,康熙帝亲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多伦),召集喀尔喀蒙古左右翼、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盟会,使喀尔喀蒙古完全降附于清,成为守御北疆的坚强力量。三十四年八月,康熙帝密谕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沙津遣人详约噶尔丹。十一月,噶尔丹率兵6000人,果然沿克鲁伦河而下,至河源处屯聚,于巴彦乌兰(今蒙古温都尔汗西)肆掠牲畜。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亲征,以三路清军约期夹攻。

五月,清西路军在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下,于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参见昭莫多之战),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遁。六月,噶尔丹部将丹济拉偷袭翁吉(今蒙古阿尔拜赫雷东南),企图劫夺军粮,被清军大败。噶尔丹再无力组织进攻。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亲至宁夏指挥,命马思喀和费扬古分别率领两路清军,征讨噶尔丹。

噶尔丹穷途末路,饮药自尽。丹济拉向清军投降。

相关分词: 噶尔丹 噶尔 尔丹 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