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

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


闽江是福建省第一大江,流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一半,闽江全流域内如遇3天平均降雨250~300毫米,下游就会发生大洪水。民国6年(1917年),曾有有识之士提出筑堤浚河的设想,但未能实施。 1951年,人民政府开始着手治理闽江下游水患,在闽江下游北港的帮洲、南港的南通兴建丁坝和护岸工程;乌龙江的峡兜拓宽了行洪断面。1952年7月21日,闽江下游发生大洪水。洪水过后,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抢救水灾的紧急指示”,福州市首先响应,从9月1日起动工兴建保护城区的北港北岸防洪堤、南台岛的建新南北堤和盖山防洪堤,仅用9个月的时间基本建成。闽侯县荆溪、上街、南屿、南通防洪堤亦相继于1953~1954年建成。甘蔗和竹岐防洪堤在1956年4月建成。上述工程共使用劳力2227万工日,其中投工98.5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223万立方米,其中石方49万立方米。 1965年,盖山防洪堤进行改扩建,分成盖山南、北堤。1969年,由于北港北岸防洪堤堤线外移,改为修建鳌峰洲至魁岐九孔水闸。同时南台岛的城门南、北堤和北港北岸的魁岐防洪堤相继建成。 至1970年,福州闽江下游防洪堤工程体系基本完成,共建14条防洪堤,总长107.39公里,其中:土堤103.07公里,石(砼)堤4.32公里,水闸52座93孔,涵洞40座40孔,旱闸133座166孔。 建堤后,除堤管部门组织的正常维修之外,1962、1963、1969~1971、1975、1983年,曾先后对各堤段进行加高加固处理,到1983年底,防洪堤工程累计投资4354.21万元。该堤抵御过1961、1962、1968、1977、1982和1984年的6次大洪水,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建堤时的条件限制,工程比较简陋,设计标准偏低,堤基大多是砂质,没有专门处理,遇上较大洪水,不少堤段基础渗漏严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加强了对防洪工作的领导,建立防汛抗旱指挥的常设机构。1985年,福州市组织人员编拟防御福州闽江下游特大洪水方案,经省水利水电厅审查上报,1987年6月15日省政府批文下达。1987年9月,省水利规划队提出“闽江下游防洪堤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水利部审查,于1988年6月7日同意加固工程分三期建设。 第一期为保护市区的北港北岸12.9公里防洪堤工程,概算投资1500万元;第二期为南台岛的建新南北堤、盖山南北堤和闽侯荆溪防洪堤工程,概算投资2984万元;其余堤段列为第三期工程。 一期加固工程于1988年2月动工,1990年7月全面完成,竣工决算完成投资为1403.12万元(计划内实际数),节省投资近100万元。北港北岸防洪堤工程的加固,主要是堤基的防渗处理,其次是堤身加固加高和水闸加固,以及设备更新、增加防汛通道、照明、通讯设备等。加固后的防洪标准,从24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达到省政府的批文要求。 在堤基渗漏处理中,采用福建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射水法”一、二代机施工,效果优良,属国内首创。 二期加固工程于1990年12月动工,勘测设计和工程指挥部仍为一期原班人马,而增设荆溪、建新、盖山等三个指挥所。加固工程主要为堤身加高加宽和堤基防渗漏处理,并改建、扩建、加固原水闸,更新设备,增加防汛道路、照明、通讯等。除仍采用“射水法”处理地基外,并采用了铺塑、夹板顶塑等新技术。防洪标准分别达到50年和100年一遇的要求。 据1990年统计,防洪堤工程保护区内,有人口118.18万人,耕地20.17万亩,乡以上工业企业10640个,工农业总产值为83.65亿元,此外,还有仓库、大专院校用房、铁路、机场、党政和部队机关用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