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福州市东南部海域的平潭县。平潭县是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县,面积392.92平方千米,由海坛岛等126个岛屿和近千个岩礁组成,主岛海坛岛为中国第五大岛。人口35万。辖7个镇、8个乡。区管委会和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将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双币制”,福建省省长苏树林则表示要在实验区探索实行“五个共同”的新模式。



基本信息


福建东部,有一个形似神兽麒麟的岛屿“舞动”在台湾海峡,那就是平潭县主岛——海坛岛,它的面积相当于香港本岛四倍、新加坡总面积一半。地理坐标为北纬2516′-2544′,东经11932′-12010′。

围绕近中期目标(2010年~2015年)和中长期目标(2016年~2020年),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将积极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支撑体系。通过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等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以构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化的生态海岛城市。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近期将重点推进六大区域建设:产业发展区、国际旅游发展区、商贸合作区、现代物流港区、科技文化产业区、城市发展区。

福建平潭特区比特区还特,在这里任何新生事物都可以尝试,任何新政策都会先行先试。

平潭实验区目前在省内的行政级别为正厅局级(相当于设区市),但原来的平潭县五套班子仍保留。

成立背景


福建省委作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后,平潭县委、县政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于2006年初向上级建议提出了设立实验区的初步设想,并着手开展相关前期工作。我们认为,基于平潭特殊近台区位优势、开放开发条件安全、对台历史渊源悠久等诸多独特优势,以平潭全岛作为特殊区域,设立两岸合作开发的实验区,实现互惠双赢,有助于进一步密切两岸合作交流,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平潭特殊对台优势和加快平潭的开放开发步伐。几年来,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构想引起了全国和省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分别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等方式在全国和省市层面积极建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期间,福建省、福州市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市各相关部门帮助我们做好论证,不断完善构想方案。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在前期推进过程中,我们的构想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厉无畏先后于2007年、2008年来岚调研,而且自2008年以来,台盟、民盟、民革和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台办等有关部委领导也分别以实地调研、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给予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并指出要“探索进行两岸区域合作试点”。根据这一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2009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正式作出了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海西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地处海西“桥头堡”的平潭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务院《意见》指出,“在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福建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根据这一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7月底召开的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正式作出了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决定,提出积极探索开展两岸区域合作,建立两岸更加紧密合作交流的区域平台,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平潭开放开发的决定后,为祖国“站岗放哨”几十年的平潭大地一片欢腾,40万海岛儿女群情激昂、无比振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迅速形成了抢抓机遇、凝聚合力、矢志攻坚、积极作为的创业氛围。与此同时,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境内外媒体和相关机构对平潭空前关注,对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将要发挥的重要作用充满期待,平潭从曾经的海防前线实现历史性的转身,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引人瞩目的一方热土。

经济实力


平潭综合实验区2011年GDP增长17.1%,达111亿元,增幅居福建省全省第一。

其中,一产增加值30.1亿元,在GDP中占比约27%;二产增加值31.2亿元,在GDP中占比约28%。三产增加值50.2亿元,在GDP中的比重高达45.02%。

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3.5亿元。根据十二五规划,五年内该区力争完成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要达到500亿元。

重要意义


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重要意义

当前,两岸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岸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建设有序推进。在这新形势下,在平潭建设两岸交流合作综合试验区,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重大举措。随着海西战略的全面推进、两岸关系出现的重大积极变化、平潭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推进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条件基本成熟。

有利于加快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平潭是祖国大陆距台湾岛最近的区域,具有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两岸民众及商贸文化交往历来十分密切。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对处于对台最前沿的平潭岛在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两岸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有利于完善海西沿海发展布局。

国务院《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加快福建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实现福建经济社会的历史性飞越注入了强劲动力。福建省委提出要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地处海西前沿的平潭,是海西发展的最佳突破点,设立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对完善以厦门和平潭为重点的海西“两点一线”发展布局,带动福建沿海一线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形成服务和辐射周边地区新的对外开放通道。

平潭具有距离台湾最近、两岸交流交往历史悠久等对台优势,加上规划建设的京台高速公路大陆段终点站和台湾海峡海底隧道北线入口选址在平潭岛,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加快平潭开放开发,有利于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并形成服务和辐射周边地区新的对外开放通道。

有利于构建省会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平潭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约255平方公里,具有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充足空间和良好发展前景。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既有利于加快平潭发展,又有助于集聚各种要素特别是吸引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向省会中心城市流动,培育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新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并促进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北区域的发展,进而促进福建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有利条件


设立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条件

平潭由126个岛屿组成,区域总面积约6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372平方公里,总人口四十多万人。主岛海坛岛面积271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相当于香港本岛的四倍、厦门本岛的两倍,总面积超过新加坡的一半。

平潭作为附件率先改革开放的地区和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加快开放开发的潜在优势日益明显,具备了较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交通体系完备

平潭东面与台湾新竹仅距68海里,北面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距60公里。平潭海峡大桥、福清至平潭高速公路已经贯通使用。

规划中的京台高速公路到达平潭岛,台湾海峡隧道北线方案从平潭到达台湾新竹,建成后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海、陆、空、港综合交通网络。

开发条件独特

平潭四面环海,在封闭与开放并存的岛上开展与台湾各种经贸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交流,不会对周边沿海地区已形成的发展格局造成冲击,还能够发挥“启动器”的作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更快发展。

对台交往密切

平潭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省五个对台贸易的港口之一。1978年平潭岛在全国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台胞接待站。30年来,平潭接待的台轮、台胞总数居各台轮停泊点的前列。平潭在台乡亲达数十万人,两岸既有同名苏澳镇,又有同名北厝村(街),两岸民间的各类交往十分密切。平潭的知名度在台湾岛内家喻户晓,许多台胞通过平潭这个特殊的两岸交往交流“窗口”了解大陆、认识大陆、走进大陆。

特色资源丰富

港口岸线优越

海岸线长达408公里,人均海岸线长度居全省第一,天然港湾、澳口有283个,其中可建1-30万吨级以上的有10多处,具备建设大型物流港口的条件。

旅游资源独特

平潭旅游资源景观独特、类别丰富,有国家一级至四级景点128个,海滨沙滩总长达70公里。 1994年海坛八大景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列入国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自然遗产。

开发空间充分

平潭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开发腹地,主岛海坛岛可建设用地面积约166平方公里,加上12座具备开发条件的小岛,总计可开发面积达255平方公里,占全区陆域面积的68%。

特色产业突出

平潭岛内现有主导产业为海水养殖、远洋捕捞、船舶修造业和以旅游、商贸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岛外产业以海洋运输业、隧道工程业为主。其中,海洋运输业有民营各类运输船880万载重吨,总量居全国县市第一。隧道工程企业承揽的隧道工程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工程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年产值逾200亿元。

发展定位


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

积极探索采取两岸共建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实现合作规划、合作开发、共同受益,推进两岸经贸紧密合作、融合发展,构建两岸直接往来的重要快捷通道,推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打造两岸合作的国际旅游岛和两岸贸易特别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推进通关制度、科学技术、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为台湾人士在平潭就业、居住和自由往来提供便利,为海西“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创造经验。

省会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要求,发展优势产业,提升人口和经济聚集度,使之成为拓展海西沿海城市化格局的新增长点。

目标任务


根据平潭实验区的基础开发条件,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精神,科学制定各个发展阶段的目标与重点。

一、开发起步阶段(2009年至2012年)。实验区开发的初始阶段。重点加快平潭海峡一桥(含复桥)、渔(溪)平(潭)高速公路、平潭环岛公路、客货滚装码头、岛外(福清)应急调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度假酒店及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前期工作步伐,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平潭海峡二桥、长乐古槐至平潭的长(乐)平(潭)高速、合(肥)福(州)高铁延伸平潭上岛线即福(州)平(潭)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开发起步期内,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全方位开放开发的基础设施框架初步形成;两岸合作的特色产业开始起步,生态环境质量及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二、全面开发阶段(2013年至2020年)。实验区开发建设的突破期。力争“十二五”末平潭连接长乐的平潭海峡二桥及长(乐)平(潭)高速、福(州)平(潭)高铁等交通通道、岛外调水工程基本建成,主岛海坛岛的供水、供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这一时期,与台湾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的示范效应充分显现;以高新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具有特色的两岸合作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商务文教、港口经贸、旅游休闲等功能区基本形成,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宜居的新兴海岛城市初具雏形。

三、发展完善阶段(2021年至2030年)。实验区的基本成熟期。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与台湾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生活高度融合,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先进水平;商务文教、港口经贸、旅游休闲区功能更加完善,低碳科技区基本成型;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先进、生态良好、生活舒适的两岸人民共同家园基本建成。

总体规划


一、规划范围

原平潭县15个乡镇(潭城、苏澳、澳前、屿头、大练、白青、平原、芦洋、中楼、流水、东庠、岚城、北厝、敖东、南海等)所辖行政区域,规划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其中主岛面积324.13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2010—2030年。

三、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平潭依托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近台区位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实施特殊灵活的对台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逐步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四、发展定位

——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海峡西岸生态宜居的新兴海岛城市。

五、主要任务

——构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

围绕“五个共同”,积极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推进两岸产业深度对接,先行实施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早收条款,推动两岸投资自由贸易化,推进两岸多种形式的民间交流合作。

——构建两岸直接往来新的便捷通道。

积极推进开辟平潭至台北、台中等地两岸海上快捷客货滚装航线,加快建设平潭至福州的海峡第二通道,建成高效便捷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支撑体系。

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节地、节能、节水、低排、高附加值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构建两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区。

以低碳科技创新为核心,重视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低碳节能节水技术,发展绿色低碳建筑,努力建设依托台湾、面向大陆的两岸合作低碳经济示范区。

——构建国际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尽快完善岛上市政基础设施及度假酒店、旅游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将平潭打造成具有特色及竞争力的国际旅游休闲目的地。

六、人口与用地规模

规划到2030年人口总量规模控制在100万人以内,主岛发展总用地12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6平方公里(其中含旅游建设用地13平方公里)。

七、功能布局

(一)主岛

岛内开发建设采取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布局、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四区、十一组团”(参见附图)。1、中心商务区,位于主岛中部,重点布局发展高端商务、行政办公、金融保险、高尚居住及旅游服务。包括:(1)岚城组团,规划面积约11.5平方公里;(2)竹屿组团,规划面积约18.2平方公里,这两个组团定位发展商务会展、金融保险、行政办公、酒店餐饮、购物休闲、生活居住等。(3)潭城组团,即现有老城区,规划面积约18平方公里,重点改造提升城区市政设施,定位为发展商贸服务、教育医疗、生活居住、旅游服务等功能。

2、港口经贸区,位于主岛西南、东南部,充分利用未来陆海空交通便捷及两岸人员、货物、资金高效流动的优势,建设具有特色、功能完备的现代港口经贸区。包括:(1)金井湾组团,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台湾购物街、台湾精品免税街、台湾饮食街及景观商务区、水景住宅等,打造具有台湾特色的高品质滨海商贸区。(2)吉钓港组团,位于吉钓岛及周边区域,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以对台深水货运码头为依托,规划设立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港口航运、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运代理、转口贸易等,着力提高产业附加值。(3)澳前组团,位于主岛东部澳前区域,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以对台客运码头、中心渔港为依托,主要发展综合商贸、水产品深加工及台湾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等,争取近期开辟两岸海上直航快捷通道,未来与拟规划建设的支线机场相结合,将有利于形成陆海空一体化便捷交通。

3、科技文教区,位于主岛中北部,布局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低碳科技、文化教育和产业研发服务设施,建设两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文化教育合作区。包括:(1)中原组团,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清洁能源、高端机械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和科技转化能力强的绿色低碳产业基地。(2)平洋组团,位于幸福洋中北部,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产业研发等,成为两岸合作的文化教育基地和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基地。(3)幸福洋组团,位于幸福洋围垦区,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服务高新技术产业、体现“智能”特色、“智能”经济的滨海新区,构建智慧住宅、智慧节能、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两岸合作的“低碳智慧”示范城市。

4、旅游休闲区,主要位于主岛东南部海岸及邻近岛礁和海域,着力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建设山海融合、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规划用地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13平方公里)。包括:(1)坛南湾组团,位于主岛东南部的坛南湾、山岐澳一带,开发建设高水平国际旅游精品及观光休闲养生景区,布局发展高品质度假酒店、国际养生村、沙滩俱乐部、海洋主题公园、休闲度假乐园等,打造高端国际养生度假区。(2)海坛湾组团,位于主岛东部海坛湾一带,依托天然海滨沙滩、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发展海滨观光产品和海上休闲运动,打造高层次的海滨观光胜地和公众休闲活动区。

(二)离岛(小岛)开发

屿头岛初步定位发展高尚住宅区及生态国际村;

大练岛初步定位发展船舶产业岛;

东庠岛初步定位发展海洋牧场岛;

草屿岛初步定位发展海上补给基地;

塘屿岛初步定位发展高端国际度假岛。

八、产业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机械装备、清洁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海洋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水产加工、精致农渔业、特色船舶修造。

(三)旅游业。重点发展滨海渡假、文化旅游、旅游购物、休闲养生等。

(四)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研发会展等服务业。

九、综合交通

(一)对外交通

1、重点建设渔(溪)平(潭)高速、平潭海峡大桥(含复桥)、长(乐)平(潭)高速公路和福(州)平(潭)高速铁路。

2、规划主岛港口主要布局在金井-吉钓岸段和澳前南部岸段,依托金井-吉钓港口建设吉钓保税物流港区;依托东澳国家中心渔港,建设集两岸海产品集散、旅游免税购物为一体的澳前综合商贸服务区。远景在流水湾岸段规划预留大型港区。

3、规划在实验区设置支线机场,初步选定澳前镇东侧为备选场址,具体选址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

(二)内部交通

1、总体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主干路网骨架,“一环”为环岛路,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两纵”为南北向的坛东、坛西大道;“三横”分别为渔平大道、苏平大道和福平大道。“两纵三横”规划为城市快速路。

2、构建低碳化的轨道交通系统。主岛内中远期规划轨道交通系统,串联城市各片区及相关组团。

十、市政基础设施

(一)供水

近期规划从已建的福清闽江调水工程龙高支线东林水库取水,首期规模为4.11万立方米/日,二期规模为7.32万立方米/日;中远期考虑从闽江大樟溪古城村取水,经过长乐三溪水库或福清东张水库分水后,供应给实验区的水量最终规模为51.8万立方米/日。主岛规划两座自来水厂。一座在三十六脚湖附近的原北楼山自来水厂厂址上扩建;另一座位于主岛北部的中楼村附近。

(二)供电

规划期内主岛设置1座500千伏变电站,5-6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网架以500千伏平潭变电站为中心,形成两个双环网网架。同时由主岛引2回与福清华塘变电站连接。

(三)污水处理

主岛规划4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位于中原、岚城、吉钓及坛南湾组团,远期污水处理总量为4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100%。重视水资源综合循环利用,规划期内城市污水回用率不低于70%。

(四)垃圾处理

主岛规划建设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址位于北厝镇澳仔山谷垃圾堆放场西侧,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600吨/日,远期达到900吨/日。规划将现有垃圾堆埋场改造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配套建设炉渣及固化飞灰安全填埋场。

十一、社会事业

(一)教育

重点建设平洋组团海峡教育园区,布局两岸合作联办大学,培养高端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依托潭城、金井湾、幸福洋和岚城组团等,布局职业教育设施。规划期末小学约77所,初中约26所,高中约22所。

(二)医疗卫生

规划设置三级综合医院4所,分别位于幸福洋、竹屿、潭城、金井湾组团;二级医院6所,一级医院结合各组团内社区、乡镇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结合实验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在坛南湾组团依山、临海区域适当布置建设高端疗养、美容、保健、养生度假设施。

(三)文化体育

依托中岚、岚城组团和西海岸滨海地区设置文艺展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电影院、剧院等。初步规划集中布局文化中心4处,分别位于竹屿、潭城、幸福洋、金井湾4个城市组团的中心地区。结合各社区及中心乡镇配建文化活动馆与老年活动馆。

规划在主岛中部地区预留设置大型体育中心,服务全岛及中北部区域;金井湾组团设置片区级体育中心1处,服务主岛南部地区。社区级体育设施用地按照国家标准设置。

(四)社会服务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各类养老、残疾人、精神卫生和儿童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向适度普惠型发展;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各类救助对象的救助补助标准,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推进新型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对婚姻、殡葬等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二、生态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

(一)生态保护

1、建设涵盖城市水源、公共绿地及串连君山、坛南湾、竹屿湾、苏澳四大生态廊道,构建主岛的生态保护体系。

2、通过进一步完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建设,在主岛主要五大风口布置建设阻风廊道,有效减缓东北季风影响,塑造岛内宜居环境。

3、在金井湾、竹屿、幸福洋组团预留布置大片绿地、湖面水体等,通过绿廊、水廊、路廊降温,作为城市降温廊道,营造舒适微气候系统的节能效果。

4、预留200-500米生态保护绿地,严格保护三十六脚湖、竹屿湖以及君山水源环境敏感区域。

5、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二)环境保护

全区范围内地表水环境质量,应严格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台湾海峡、海坛海峡海域执行不低于《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二类标准。全区大气环境质量应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全区声环境质量应严格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全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达到国家相应污染控制标准。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水下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特色民居)、特色地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十三、近期建设

规划近期(2015年)启动开发区域建设用地规模约2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开发区域涉及中岚、吉钓港、金井湾、澳前、中原、坛南湾等相关组团,主要是全面启动道路、供水、供电、码头、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实验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及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近期工作


近期主要工作情况

实验区成立以来,按照福建省委“四求作为”的要求,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始终保持快速推进的态势,相关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在福建省加快平潭开放开发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下,福州市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实行与县政府“政区合一”的运作机制。

着手规划研究编制

福建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纲要,近期将提交福建省政府审定。总体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邀请台湾、新加坡等规划机构参与规划编制及评估论证工作。2009年10月29日,实验区与新加坡国有淡马锡控股公司独资拥有的星桥国际私人有限公司签署了规划合作备忘录,合作规划平潭国际旅游商贸城。在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全面展开重大交通、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功能区布局。着手做好起步区和近期有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详规工作。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平潭海峡大桥于2010年底建成通车,接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平潭海峡二桥、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在开展。按照滨海旅游道路标准规划建设近100公里的环岛公路,加快形成城市公路网络。加快景观大道和滨海新城Ⅰ区主干道路等市政设施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继续推进三十六脚湖保护和扩容改造、城区供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第二水源地、岛外调水或海水淡化评估论证,筹建22万伏输变电工程。

落实优惠政策措施

福建省委、省政府本着突出对台、先行先试,体现倾斜、激励发展的原则,从支持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加快先行先试、推进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赋予平潭设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省财政10年内对平潭实行地方级财政收入全留的财政体制;2009年7月1日起平潭电价按福州市区电价标准执行;把平潭列为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改革综合试点,实验区建设用地由省政府单列审批,等等。在相关政策的有力带动和有效运作下,目前投融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已有近10家银行累计向实验区提供授信额度120多亿元;实验区成立后已报批急需启动建设项目用地9200亩,确保实验区开发建设持续推进。

加强全方位招商引资

先后有200多家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港澳等一大批海内外知名企业和财团来岚考察,主要投资意向涉及旅游开发、星级酒店、房地产、新区规划设计、水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物流配送等十多个行业和领域,初步达成意向项目40多项,意向总投资达360多亿元。

扩大两岸交流合作

实验区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了台湾中华亚太中小企业经济合作促进会、台湾海峡农业基金会、台湾中华研究院、台湾妈祖联谊会等企业和相关机构,进一步深化了与台湾各界的沟通联络。10月30日,在平潭猴研山举行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距离点揭碑仪式(平潭猴研山与新竹南寮仅距68海里,为两岸最近点),台湾新竹市市长林政则率员参加。11月上旬以来,台湾金门县长李炷烽、马祖县长陈雪生分别率团来岚考察,双方在增进两岸交流合作方面达成了许多共识。

积极争取国家赋予海关特殊监管政策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先后于6月中旬和9月下旬向国台办、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等国家有关部委逐一专门汇报相关工作,省政府《关于请求将福州平潭岛列为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请示》(闽政文〔2009〕296号)已上报国务院。9月份以来,国台办、海关总署等有关部委领导相继到平潭实地调研,尤其是11月1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来岚考察,对实验区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加快实验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步入快车道 寻求新突破

六千多吨的高速客滚船“海峡号”从福建省平潭岛金井码头出发,劈波斩浪,以40多节的航速驶向外海。以这样的速度,从福建平潭到台湾台中港只需3个小时。预计今年8月平潭至台湾的海上快捷通道就可开通。到那时,海峡天堑变通途,平潭台湾“一日工作生活圈”呼之欲出。

斥资4000万美元购入由澳大利亚制造、时速高达48节的目前世界上航速最快的高速客滚运输船,即将开通对台航线之举,是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步入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近日新华社记者随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到平潭看到,昔日荒凉、闭塞、落后的海岛平潭,如今变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在澳前海峡高速客滚码头建设现场,工人正在冒雨作业,山体爆破、土方回填、海底施工,各项作业有条不紊;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幸福洋组团项目目标是打造两岸合作的低碳经济示范区,吹沙造地工程已全面开工,记者看到2条巨大的黄色沙龙正在回填昔日的垦区。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此项施工一举两得,一边吹沙造地,一边疏浚航道;总投资50亿元的环岛公路按双向六车道、时速60公里的标准设计建设,目前龙王头段、坛南湾段、竹屿口段25.3公里已全线开工……

据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负责人龚清概介绍,按照福建省提出的三年内基本形成开放开发条件的要求,平潭岛去年完成投资96.7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近乎一天投入1亿元,集中力量破解基础设施、产业平台等瓶颈制约,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形成两岸对接的有利条件。

今年,“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这表明平潭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去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平潭开放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平潭现场办公,要求举全省之力,超常规推进平潭开放开发,推动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和福建跨越发展中发挥先锋先导作用。这次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组,第一站就来到平潭,体现出对平潭岛开放开发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听取平潭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汇报后明确指出:平潭开放开发要坚持“四个高”的要求,即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选择项目、组织方式上注重闽台高度融合。

一年来,平潭的交通条件已大大改善。2009年12月,平潭海峡大桥和渔平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使平潭岛对外陆路交通结束了轮渡历史,并且使平潭从海岛经济形态变成半岛经济形态,更加有利于开放开发。目前,从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通往平潭均已实现全程高速公路交通,二、三个小时即可到达。平潭海峡大桥复桥也于去年9月28日动工建设,合福高铁平潭上岛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也已开工建设。交通条件大改善将为平潭腾飞插上翅膀。

火热的平潭吸引了海内外客商尤其是众多台商的目光。由台湾协力集团投资73亿元建设的协力微电子产业园于201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主要建设集成电路封装、6英寸芯片、8英寸芯片和研发基地,其中6英寸芯片将2年内投产。台资冠捷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6.4亿美元,主要建设液晶面板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共10家企业。

2009年以来,台湾中小企业联合会、冠捷科技集团、台湾土地开发有限公司、远雄集团、东森集团、中原大学等工商企业、行业团体、高等院校等分别组团到平潭考察洽谈项目。台湾高雄地区工商、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专门组织成立了高雄-平潭投资开发促进会。台湾世新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福建海峡学院落户平潭,去年已招收第一批学生。

龚清概介绍说,未来的平潭着力打造三个形态:自由贸易、生态旅游、幸福宜居,同时坚持生态、低碳、智慧、开放的理念。平潭采取多组团多片区模式全面推进,高标准规划,致力打造台湾民众“第二生活圈”。

龚清概表示,开放开发之初,平潭综合实验区已着手进行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探索。成立了由两岸产业团体、研究机构、文教社团的代表和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促进平潭开放开发顾问团”,作为民间性议事咨询机构,广泛听取和吸纳台湾各界的意见和设想,共商平潭开放开发中台湾同胞关注的重大问题。邀请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等一批规划设计单位,参与编制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等,使实验区规划建设充分体现“台湾元素”。

龚清概说,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实验区”,平潭将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在两岸“共同管理”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寻求新的突破,争取早日把平潭打造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任职通知

 福建省政府关于龚清概、杜源生任职的通知

闽政文〔2010〕293 号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

经研究决定:

任命龚清概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任命杜源生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原省政府任命的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职务自然免除,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二○一○年八月十一日

自此,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简称“平潭综合实验区”或“平潭实验区”;不再使用“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这个名称。

传媒中心


平潭综合实验区传媒中心挂牌

2011年8月4日上午,平潭综合实验区传媒中心筹建组挂牌,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谢秀桐为筹建组揭牌。

据悉,成立传媒中心是实验区实行扁平化、高效率管理机制的又一探索。传媒中心将下设报社、网站、电视台等,采取全媒体的运作方式,全方位、高层次地向海内外宣传平潭的开放开发 ,为实验区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实验区传媒中心筹建工作6月份启动,各项筹建工作紧锣密鼓,齐头并进。目前办公楼整修接近尾声,采编设施安装即将开始,首批27名从业人员的招聘工作也正在进行。招聘启事发布后,被许多网站转载,目前已有包括英国、新加坡海外人士在内的500多人报名应考。

规划近期(2015年)启动开发区域建设用地规模约2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开发区域涉及中岚、吉钓港、金井湾、澳前、中原、坛南湾等相关组团,主要是全面启动道路、供水、供电、码头、土地平整等“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实验区的全面开发建设及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平潭综合实验区概念性总体规划》采用国际邀请招标的办法,由台湾中兴、日本日建、英国合乐、德国意厦规划机构同时开展。4家规划成果将各取所长,然后规划汇总,对总体规划的深化完善提供直接的参考。

经过评委会评选,台湾中兴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与台湾皓宇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联合体的设计获得了一等奖,英国合乐集团有限公司、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根据方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行区;以及海峡西岸生态宜居的新兴海岛城市,探索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模式,拓展两岸交流合作新领域,逐步把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根据规划,平潭将着力构建成为两岸区域合作前沿平台、两岸直接往来新的便捷通道、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支撑体系、两岸合作的低碳科技示范区以及国际旅游度假休闲胜地。

实验区的规划范围为原平潭县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岛内开发建设采取组团推进、分时序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分成“四区、十一组团”,依托功能分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在交通方面,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对外交通将打造海陆空合一的交通网络。重点建设渔(溪)平(潭)高速、平潭海峡大桥(含复桥)、长(乐)平(潭)高速公路和福(州)平(潭)高速铁路。

内部交通总体形成“一环两纵三横”的主干路网骨架。其中,“一环”为一级公路标准的环岛路;“两纵”为南北向的坛东、坛西大道;“三横”分别为渔平大道、苏平大道和福平大道。“两纵三横”规划为城市快速路。

作为启动建设的重点,总体规划对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也提出要求。根据规划,近期从已建的福清闽江调水工程龙高支线东林水库取水;中远期考虑从闽江大樟溪古城村取水。用电方面,主岛的220千伏网架将以500千伏平潭变电站为中心,形成两个双环网网架,同时由主岛引二回与福清华塘变电站连接。

双币制度


国务院新闻办于2012年2月14日介绍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暨人才招聘计划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表示,将在平潭实行人民币和台币的“双币制”,从财税、金融等方面促进实验区的发展。

范恒山介绍,实验区规划的金融政策比较开放,岛上将实行“双币制”,允许平潭的银行机构和台湾地区银行之间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的账户和新台币同业往来的账户,同时允许平潭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为境内外企业以及个人开人民币账户和新台币账户。

范恒山表示,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将在制定产业准入和优惠目录的基础上对平潭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如果台湾居民在平潭工作,在所得税方面如果跟内地的所得税存在税负差额,差额由福建省给予补贴,而且补贴方面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个共同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因提出十年初步建成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目标而备受瞩目。在2012年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表示,要将平潭打造成一个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

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共同家园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最大特点是探索实行“五个共同”的新模式,即两岸同胞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

“‘五个共同’的本质内涵,就是两岸同胞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平潭开放开发,合作建设共同家园。”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说,在共同规划方面,将邀请台湾规划机构参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进一步编制。在共同开发方面,将向台湾同胞开放建筑市场、就业市场和投资市场等。在共同经营方面,一些片区将可以由投资商独立经营或共同经营。在共同管理方面,将合理借鉴台湾社会管理模式,以及鼓励台湾同胞参加人大政协的参政议政活动等。在共同受益方面,将通过法律法规保护台湾同胞的合法权益。

实施“四个一千”人才工程

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姜信治说,“四个一千”人才工程,就是从2012年起,用五年的时间,面向台湾引进一千名专才,面向海内外招聘一千名高层次人才,从省内选派1000名年轻干部到平潭工作,培养1000名实验区人才。

苏树林介绍,平潭综合实验区将面向台湾同胞招聘一名区管委会副主任,“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台湾同胞更好地参与到平潭的管理中来。”

社会事业


金融

中国银行平潭支行

中国工商银行平潭支行

中国建设银行平潭支行

中国农业银行平潭支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潭支行

兴业银行平潭支行

福建海峡银行平潭支行

平潭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中国银行平潭泰元支行

中国工商银行平潭万宝支行

招商银行福州平潭支行(筹)

中国民生银行平潭支行(筹)

教育

平潭海洋大学(筹)

医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筹)

平潭县人民医院

平潭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