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服装卫生学

服装卫生学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服装卫生学




概述


服装卫生学是从生理学、卫生学的角度研究衣料、服装与环境、人体生理现象之间科学关系的一门学问。服装与环境,主要是研究各种自然环境和气候差异与服装的设计、制作和穿着之间的关系。服装与人体,主要是从人体的生理卫生角度出发,研究人体运动与服装、皮肤生理与服装、人体防护与服装的设计、制作和穿着之间的关系。

研究简史


人类对衣料和服装的利用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旧石器年代的尼安得特人,最早用来作衣料的是兽皮,现代则多用纤维类衣料。虽然人类自古就知道利用衣料来制作服装,但开始对衣料和服装的科学研究却很晚,非凡是比较系统地、体系性的研究就更是今年的事了。

服装的生理卫生功能研究源于人们对御寒和卫生方面的要求。服装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这一服装卫生学的思想萌芽始见于古希腊哲人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的皮肤呼吸学说。进入19世纪,自然科学、医学蓬勃发展,卫生学的始祖培丁考佛(Pettenkofer)教授在慕尼黑大学开设了实验卫生学讲座,开始研究服装对环境卫生的重要作用。1891年,曾任柏林研究所所长的鲁布纳(Rubner),在前人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确立了服装卫生学的基础。他从纤维特性和织物组织出发研究了衣料的保暖性,在实验中导入可皮肤温、衣内温、代谢等生理学的研究手法,并指出了过多过厚着衣的危害。

虽然人类懂得穿衣遮体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可真正懂得服装隔热防寒的原理并建立起服装卫生这门独特的学科,仅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都受到严寒气候的威胁,冻伤(包括冻僵)总人数超过100万人,导致士兵战斗力下降。参战士兵经历了不曾经历过的极端的低暖和高温、列车、轮船、飞机等恶劣环境,使人们进一步熟悉到了服装的重要作用。于是,各国都开展人与环境、服装、装备的研究,非凡是美国进行的湿热生理研究和日本进行的服装气候研究已成为当今服装卫生学的基本内容。

1939年,Henry首次提出并分析了纺织纤维的热湿传递性能。1940年,气候学和生理学家塞泊尔(P.Siple)发表了《选择严寒气候服装的原则》的论文,从生理学和气候学的角度弄清了服装的防寒隔热原理,提出了服装的防寒保暖原则,对服装的选材和设计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1年,盖奇(Gagge)、布诺顿(Burtor)和巴才特(Bazett)提出了与人的生理参数、心理感觉和环境条件相联系的服装隔热保暖指标,即隔热的定量单位克罗(clo)。1946年皮尔斯(Peirce)和里斯(Ress)提出了用以衡量织物或织物层隔热性能的热阻单位Tog。1949年英国出版了第一本服装卫生学方面的专著《热调节生理学与服装科学》,1959年又出版了《人在严寒环境中》,这两本书至今仍是服装卫生学的基本教材。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合纤的广泛应用,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规合纤制品使用中所产生的闷热感促进了对服装传湿导热的研究。1962年,伍德科克(A.H.Woodcock)提出服装的透湿指数(im)这一综合传热传湿两方面特性的指标。20世纪60年代,美国闻名服装生理学家戈德曼教授(R.F.Coldmen)将服装的热阻和透湿指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出服装的蒸发散热效能指数,并建议用热阻、透湿指数和蒸发散热效能指数作为服装的热湿舒适性物理指标,来制定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着装标准(包括舒适标准和耐受标准),猜测着装不适的冷、热耐受限度。60年代末,丹麦科技大学的范格(Fanger)教授建立了考虑人体、服装、环境三方面六个因素的热舒适方程、舒适图和七点标尺系统。1970年,福特(L.Fourt)和霍里斯(N.R.S.Hollies)在纽约出版了《Clothing-comfort and function》,1975年,戈德曼(R.F.Coldmen)和霍里斯(N.R.S.Hollies)将在华盛顿进行的服装热湿舒适性交流会上的重要文献汇集出版。

从70年代后期开始,关于服装热湿传热传湿性能以及热湿舒适性的研究进一步活跃,除以生理学方法、人体穿着实验方法和仪器模拟实验方法,对热湿舒适性以及冷暖感、湿感等进行大量研究外,还以数学和物理学方法对传热传湿性作了大量的研究,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使人、服装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热湿交换过程得到了精确计算。进入20世纪80年代,阐明人体热湿调解节机理的湿热生理学方法开始在服装研究领域应用,加之人工气候室研究的进步都促进了服装卫生学的发展。

关于衣料风格的研究始于1926年对羊毛品质的官能检查和1930年对织物力学特征的研究。在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面,1941年里斯(Ress)开始使用护热平板仪,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加拿大的军队开始研制暖体假人,20世纪50年代惠兰(M.E.Whenlan)等人用水杯法测空气层及衣料对水蒸气的蒸发阻力。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英、日、德等国研制了各种模拟人体热湿状态(甚至包括运动状态)的出汗暖体假人用于衣料的热湿传递性试验。20世纪70年代初米切尔斯(J.H.Mecheels)、20世纪80年代初原田隆司等人在护热平板仪的基础上,相继研制了更适合于材料性能研究的皮肤模拟装置或微气候模拟装置,并逐渐形成了实验方法标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大学制度的改革和全球纺织服装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外家政类和生活环境类大学,非凡是服装学科纷纷开设了服装卫生学课程,在服装学领域也出现了许多研究者。近年来,人们不断追求服装材料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安全性,这就更加需要生理学、卫生学、气象学、物理学、纤维工学、环境工学等多学科的协助研究。

国内关于服装卫生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开始设计研究分段暖体假人,并用于综合测试服装热阻,该项目于1980年完成。1978年,上海纺织研究院研制了椭圆筒保温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纺织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等相继开展了广泛的研究。1980年,夏正兴研究了真空镀膜纺织品的防辐射性能。1982年,陈秋水探讨了织物透湿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提出了“透湿指标c”这一反映透湿性能的评价指标,王青华等研究了微气候区空气层厚度与热阻的关系。1984年,娆穆、李毅等研制了织物气候仪,提出了“当量热阻”等综合反映织物传热传湿性能的评价指标。探讨了织物参数与传热传湿性能的关系,以及热流和湿流方向不一致时织物传热传湿性能,为解放军总后勤部于1985年通过解放军军服保暖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1986年,王云祥、赵书经等研制了织物热传递性测试装置,对织物的传热传湿进行了动态测试。1987年,娆穆、施楣梧研制了织物微气候仪Ⅱ型,余风华把服装材料视为多孔体,系统地论述了导热、对流、流体扩散、毛细流动、蒸发、凝聚等理论,张渭源论述了织物透湿机理。1988年,娆穆、王晓东研制了织物冷暖仪。1989年,俞建勇、赵书经进一步研究了热湿传递动态特性,探讨了纤维排列方向和空隙率对热阻的影响,龚文忠研制了织物传湿和热湿动态传递性测试仪,论述了织物与其传热传湿性能的关系。1991年邱冠雄等研制了织物热湿性能测试仪,1992年冯恩新等探讨了太空棉类保温絮料的保温效果。1995年,陈东生等用灰色方程给出了织物透湿过程的数学描述。1999年,我国第一所军需大学宣告成立,将进一步从军需的角度研究服装与人、环境的关系。同年,谌玉红等发表“衣内微气候测量系统的研究”一文,为服装内气候的科学评价提供了先进的测试手段。

总之,关于衣料与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国内外均进行得相当活跃,并且就有关的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评价指标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是,由于纺织品是由纤维、空气和水组成的集合体,纤维集合体结构的五花八门,纺织纤维本身内部结构的千差万别和各相异性,显热传递过程中传导对流和辐射传热的比例随纺织品结构个使用环境条件而变,传湿过程伴随着潜热的传递并有相变发生;还由于热湿同时传递下的交叉效应和纤维集合体庞大的比表面积引起的表面效应,使纺织品的传热传湿问题研究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目前,国外与服装相关的高校大都开设服装卫生学这门课程,服装卫生学在国外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我国服装教育起步较晚,为了建立完整的服装学和服装教育学体系,亟待开拓和完善我国的服装卫生学课程体系。

研究内容


服装卫生学从生理学、卫生学的角度研究衣料、服装与人体生理现象、环境之间的科学关系,根据生理卫生学的观点来指导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指导人们科学地购衣与穿衣,以保证人们穿着舒适。简单地说,服装卫生学是研究穿着舒适性问题的一门科学。

穿着舒适性是指人们不论在哪个季节或处在什么环境下,服装都能给人以轻松、自然、舒适的感觉,便于人体的活动,并能防止人体过多地失去热量和防止不利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从服装生理卫生学的角度讲,服装的穿着舒适性主要内容包括:

1.服装的气候调节作用

服装和皮肤之间微小空间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称为服装内气候,它指服装抵御外界气候对人体的侵害而维持人体体温恒定的能力。人体具有调节体温的机能,暑热时皮肤温度升高而出汗,严寒时手足发冷而产生寒战,这都是为了保持体温恒定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但裸体时这个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能够根据气候变化通过适当着装,保证在各式各样的气候条件下舒适生活,即服装可以辅助人体进行体温调节,保证人们健康。服装内气候作为温冷感、湿润感被人感知,与人体机能(如发汗、体温调节等)、衣料性质、湿热传递特性、衣服的开口大小及衣服层数等有关。

2.服装的活动适应性

衣料对皮肤的压力——服装压,指衣服是否适合人体动作和身体运动,以及是否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等。人在活动时,身体部位产生伸缩与变形,所着服装不随皮肤变形而变形时动作就会感到压抑,因服装而产生的动作压抑,使人和服装之间消耗的无效功增加,生活效率低下,轻易产生疲惫。穿过重或过紧的服装,会使服装压增加,压迫皮肤血管,阻滞血流,甚至对体内脏器产生影响。如日本和服的腰带、中国古代的裹脚、16世纪欧美人穿在胸部的紧身胸衣,以及近年来的细瘦牛仔裤等,都是忽视服装活动性而有害健康的实例。服装压由衣服对人体的压迫感而为人感知,与皮肤的伸展量、衣料的弹性和衣服的宽松度等有关。

3.服装的皮肤清洁性和良好的肌肤触感

皮肤通过不断排出汗液、皮质、剥离的表皮细胞和吸附外界的尘埃与微生物,而不断地受到污染。接触皮肤穿着的服装吸收这些来自于内部的污垢,并防护着来自于外部污垢的附着,从而保持着皮肤表面的清洁。接触皮肤穿着的服装一旦受到污染,吸污性能就会下降,使人产生不适,同时轻易促使皮肤上发生和增殖细菌及微生物。污染后的服装作为媒介,有时会使人生病。服装保护着皮肤的健康,所以,必须触感良好、吸汗吸污。衣服和皮肤接触时皮肤的感觉称为肌肤触感。肌肤触感包括两个方面,接触感与衣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有关,接触温冷感与衣料的瞬时热移动现象关联。

4.服装的身体防护性

服装具有防御来自外界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危害,保护人体在安全环境下工作和活动的机能。作业用防护服应用在土木、建筑、矿山等作业,伤害防止用具有安全帽、口罩、手套、作业靴、防尘眼镜等。研究服装的抗燃性、静电性、防紫外线性、抗化学品侵蚀性等,服装卫生学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这四点是对所有衣服的期望,英语称为Body comfort。满足以上四点,并且满足社会环境要求的服装,是服装卫生学追求的目标。

研究意义


首先,随着人类涉足的地理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人们接触到的天然和人为气候条件更为严酷,这就需要在正确的服装生理卫生学理论指导下开发非凡用途的工作服、防护服,从而提高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感的追求日趁强烈,除在工作中要求有穿着舒适的工作服、防护服外,休闲、运动中也要求有舒适的休闲服和运动装。所以,开发各种不同使用要求的休闲服和运动装,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保障人们的身心愉快和人身安全。

还有,化纤纺织品,非凡是常规化纤纺织品的热湿舒适性问题仍然影响着消费者对化纤纺织品和服装的接纳心理。而天然纤维不足,化纤势必进一步代替天然纤维,所以,深入研究纺织品结构与舒适性的关系,可指导开发热湿舒适性优良的服装。

一些非凡功能的军用纺织品,往往因热湿传递(或散逸)速度的限制而影响使用,所以,如何建立传热传湿非凡功能的纺织品设计方法,也是急需研究的。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服装是否舒适对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服装卫生学,以人——服装——环境为系统,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追求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的符合卫生学要求的健康服装。

相关分词: 服装 卫生学 卫生 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