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凤林关

凤林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凤林关


凤林关,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一处地名。小说中发生在凤林关的战争,以狙杀孙坚最有名。正史对凤林关没有记载,但记载了孙权是在襄阳岘山被射杀的。

中文名:凤林关

词条性质:古代地名

出处:《三国演义》

相关人物:孙坚、黄祖



基本信息


概况

东临汉江,西靠岘山,北起岘首山,南至观音阁,便是三国故事中凤林关的所在,它是古代南北通路上的一大关隘。

不过,关于凤林关的确切方位,目前记载并不统一。有说在城南 3里,有说“距城七里”;也有资料说在岘首山下、观音阁附近的。《三国演义》中也没直接使用“凤林关”三字。有学者认为,凤林关应是岘首山与观音阁之间的狭长地带,此说也得到众多文史研究者认同。

从岘首山下来,沿207国道步行至观音阁,不到2里的路程,中间是襄城区观音阁村地界,两边大多是两层楼的民房。至习家池路口,地势渐高。再往东就是观音阁入口。只见两栋民房之间,竖有一块大牌子,写着“襄樊旅游胜地——观音阁”几个大字和相关简介。由于风雨侵蚀,广告牌已残破不堪。

观音阁又名凤林禅寺,始建于东晋时期。相传,当年有僧人用船载金银等物顺汉江而下,在此遇险船覆金沉。沉船处有凤凰腾飞冲天而去,僧人大惊,决定不再南行,并在此建寺修行,名为凤林寺。后又传说,有南海观世音大菩萨仙游来此修炼传经,于是此寺又称观音阁。

凤林寺与凤林关,是巧合还是存在联系?目前尚无人考证。

登上观音阁东面的天王殿举目眺望,南面直至宜城,是汉末闻名遐迩的冠盖里;北面是岘首山;东南是悠悠汉水,远处是巍巍鹿门。在这样一个视野开阔、景色怡人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之问等都曾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观音阁下面是著名的凤凰池,池的东面是“副总戎来将军去思碑”,此碑是为纪念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的功臣来 的。碑的下面原是凤凰滩,崔家营水电枢纽工程竣工蓄水后已被淹没。在观音阁北面不远处,是一个“三水”交汇的地方,一是从习家池出来的白马泉,二是襄水(即南渠),二者又在此注入汉江。据文史爱好者考证,白马泉的南面为涧南园,乃孟浩然的故居所在。为此,这一带的历史文化遗迹尤为密集。

沿途返回至岘首山时,再看凤林关,不禁遥想当年,一面是茫茫汉水,一面是茂密山林,中间则坡陡崖峭,于此处设伏兵,自然可以“一夫当关”,孙坚在此被击毙实属必然。据研究者称,《三国演义》中记录的三国时期发生在凤林关一带的大小战争约十余次,以击毙孙坚一战最为著名。

凤林关之役


“关隘”即险要的关口,《南齐书萧景先传》“依山筑城,断塞关隘”即说明了关隘的形制特征。关的本义为门闩,许慎《说文解字》云:“以木横持门户也。”后来引申为重要地段或边境上的出入口。我国山川之间,阡陌交叉之处,遍布着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关隘。因其常设在险要的山口或要塞处,所以又常建有关门,筑有关城。函谷关、山海关、嘉峪关、玉门关、镇南关、平型关等著名关隘都与历史上的战争密切相关,凤林关也不例外。东汉末年发生在此的精彩一战使破虏将军孙坚命殒襄阳。《三国演义》第六、七、八回作了精彩演绎。

凤林关之役发生在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交战双方为长沙太守孙坚与上任两年已基本坐大的荆州牧刘表。当时,袁术与其从兄袁绍有隙,袁绍与刘表相结,袁术与孙坚联合。袁术嫉恨刘表入据荆州,让孙坚击刘表。孙坚也想扩展势力,于是就发兵攻打刘表。刘表派江夏太守黄祖应战。最初,孙坚兵将勇猛,数次挫败黄祖,致其败守襄阳城。刘表令黄祖趁黑夜秘密出城调集援军,又在襄阳城南岘山下被孙坚打败,孙坚乘胜连夜率骑兵绕道攻打襄阳。刘表便令黄祖在凤林关设伏,孙坚被乱箭射死,时年37岁。

关于凤林关之役,《三国志》刘表本传记载颇略:“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刘)表州,使(孙)坚攻(刘)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袁)术遂不能胜表。”而《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记载了时间且较为详细:“初平三年,(袁)术使(孙)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黄祖)祖军士所射杀。”宋代裴松之为此文作注时引《典略》曰:“坚悉其众攻表,表闭门,夜遣将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又引《英雄记》云:“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丰富了孙坚之死的资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记载类似,但把时间提前了一年。

不过,有关凤林关的具体地点,正史只是言明在岘山,《三国演义》亦从之。地方志书也提供了不同的方位。乾隆《襄阳府志》卷四山川“岘首”条:《三国志》孙坚围襄阳,单骑登岘山,为黄祖军士射杀在是山。盖坚之单骑登山,欲观城中形势,以定攻取之策耳。而同治《襄阳县志》记载:“凤林关距城七里,在凤凰山南麓,为凤林渡,昔刘景升设伏毙孙坚于此。”一南一北,似有矛盾。地方志书成书于清代,当以前代史志或民间传说为据,故有抵牾之语。但那场大战,在岘首、凤林之间的狭长地带展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孙坚对刘表发动攻击还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理由,就是报刘表截路之仇。《三国志》裴注引《吴书》曰:“(孙)坚入洛(阳),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气,举军惊怪,莫有敢汲。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孙坚欲藏匿传国玉玺回江东,路过襄阳时,被忠于汉室的刘表拦截。颇有意味的的是,这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即春秋时期卞和在荆山发现并为此历尽苦难的那块璞玉。玉印岩如今已是南漳的重要景点。

凤林关之战是三国前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战争以孙坚殒命、刘表取胜告终,但这并非最终的结局。从此,孙策、孙权与刘表、黄祖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16年后,黄祖被孙权部将甘宁所杀,刘表不久也病逝,大荆州分崩离析。父辈之间的恩恩怨怨到此为止,“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子辈的高下悬殊被曹操总结得淋漓尽致。孙权终于可以告慰魂绕岘山的孙坚了。

相关分词: 凤林关 凤林 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