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奉国寺

奉国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奉国寺


奉国寺在辽宁省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创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初名咸熙寺,后易奉国。原建有山门、伽蓝堂、 东西廊庑、东三乘阁、西弥陀阁、观音阁、大雄宝殿、法堂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简介


大奉国寺,位于塞北佛乡、神奇义县古城东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是世称释迦牟尼转世的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大奉国寺,是国内现存辽代三大寺院之一,其标志性古建筑——大雄殿是古代遗存最大的佛殿,堪称为世界之最,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建筑规模


大奉国寺始建时建筑规模宏大,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碑刻记载:“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焕,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佗郡亦为甲。”元大德七年(共元1303年)碑刻记载:“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纳千僧。飞楼曜日以高撑,危阁倚云而对峙。旁架长廊二百间,中塑一百贰拾贤圣。可谓天东胜事之甲。”

现今,大奉国寺占地5万余平方米,现保存完好的有外山门(重建),清代的内山门、牌楼、钟亭、碑亭、天王殿及辽代的大雄殿和殿内遗存的众多文物,是集古建筑、绘画、考古、佛教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的古代寺院。

寺内主体建筑大雄殿及寺院整体,上乘唐代遗风,下启辽、金等寺院布局,是辽金寺院中最具典型的例证。其中,大雄殿是辽代佛教建筑的最高成就,代表了十一世纪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对此,建筑学家梁思成赞誉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文物专家杜仙洲称“大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我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古建筑史学家曹讯也说“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全国古刹千百座,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

大雄殿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九间,长48.2米,进深五间,宽25.13米,高达21米,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大雄宝殿”。

殿前开七门,殿内主供七尊大佛为辽代所塑,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宏伟壮观、精神超逸,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9米以上。尤以正中的毗婆尸佛最高,合座高达9.5米。因“过去七佛”并列一堂,佛祖释迦牟尼偏居其中,为佛教界独一无二,故又称“佛祖道场”。诸佛像高大、庄严、俊秀,历尽千年沧桑,仍然保存完好,在国内外佛教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另外,每尊佛前左右各有一胁侍菩萨相对而立,高2.5米,共14尊。诸菩萨或仰或俯,或斜立平视,两足各踏莲花一朵。宝相庄严,栩栩如生。

修缮记录


总体布局与辽代独乐寺和大同善化寺基本一致。该寺自创建至清代,经历代修缮10余次,遭受地震灾害有记载的两次。其中规模较大的修缮有金天眷三年(1140)、元大德七年(1303)、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等。清嘉庆十六年(1811)以后,陆续在原观音阁的遗址上建立万寿殿(后易无量),改五间山门为三间,将大雄宝殿以石墙围之,增建内山门及牌房等。辽代建筑,只余大雄宝殿。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六年(1811)以后,陆续在原观音阁的遗址上建立万寿殿(后易无量),改五间山门为三间,将大雄宝殿以石墙围之,增建内山门及牌房等。辽代建筑,只余大雄宝殿。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嘉庆十六年(1811)以后,陆续在原观音阁的遗址上建立万寿殿(后易无量),改五间山门为三间,将大雄宝殿以石墙围之,增建内山门及牌房等。辽代建筑,只余大雄宝殿。

地理位置


辽代皇家寺院佛祖道场——义县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县城内,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是辽朝自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走进东北,它的文化个性与三秦大地截然不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里并不是中华文化的中心,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它的文化是贫瘠而单调的,倒是以突出的特色和完整的遗存,使辉煌的中华文化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完美。在辽宁义县城内东北一隅,有一个完整的佛寺建筑——奉国寺。凡是途经此地的游人或是当地百姓,都会自然地想走进奉国寺,观览进香。这是因为,这座佛教寺院为国内所仅存的辽代建筑。

奉国寺,初叫咸熙寺,又因为大雄宝殿内有七尊大佛,俗称大佛寺,金代改为奉国寺,奉国寺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经历代修葺,形成了目前较为完整的建筑局。大雄殿建筑。大雄殿位于南北中轴线的北端,耸立在高阔的月上,是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是寺内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座建筑,也是国内辽代木构遗迹中面积最大的建筑。支撑整个大殿的是梁、柱枋、斗拱组成的木结构,中国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奉国寺遗存有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世界最古老最大最精美的彩塑佛像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历史由来


奉国寺位于义县城内东街,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初名咸熙寺,又称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称奉国寺。 寺内主要建筑为大雄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殿筑于高3米的台基之上,为五脊单檐庑殿式,面阔九间,长48.2米,进深五间,宽25.13米,高达21米,建筑面积1829平方米。殿前开三门,殿内76尊座佛为辽代所塑。左起依次为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舍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皆端坐于须弥座上,通高9米以上。正中的毗婆尸佛合座高达9.5米。每佛前左右各有一协侍相对而立,高2.5米。大殿梁架和斗拱上有辽代彩画,四壁有元代壁画,历经近千年,而彩绘至今清晰可见。寺内还有金、元、明、清重修奉国寺碑十余甬。山门、牌楼、无量殿等均为清代所建。奉国寺始建时建筑规模宏大,金明昌三年(1192)、元大德七年(1303)碑刻记载:“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焕,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佗郡亦为甲。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纳千僧。飞楼曜日以高撑,危阁倚云而对峙。旁架长廊二百间,中塑一百贰拾贤圣。可谓天东胜事之甲。”

走进寺庙


奉国寺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顶,平面长方形,前设月台。月台上的左钟亭、右碑亭为清代增建。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投影面积近2000平方米,柱中面积1211.4平方米,柱础上皮至脊榑中总高15.83米。大木构架为庑殿式十架椽屋用四柱,六椽栿前四椽栿后乳栿,山面乳栿札牵3层,全部用重梁。各层梁栿间的结点,全部用隔架铺作,各架间以多层攀间枋相联,而且随着柱子升起而升高,形成整体缓和上升的弧线,是已知唐宋木构建筑中的孤例。六椽栿以上用四椽栿和平梁,驼峰承蜀柱,交丁华抹颏栱及人字叉手合捧脊榑。石雕柱础有5种。檐柱多用忍冬草,内柱多用牡丹及云头勾连等图案。内槽七间砖坛上连排7尊大佛,高6.75米,仰莲须弥座高2.06米,在明清多次彩妆中,仍透出辽代造像的庄严与丰腴。殿内还保存有辽绘飞天等彩画。20世纪50、60年代国家数次拨款予以维护。70年代成立奉国寺文物保管所,负责保护与管理。1984年进行以大雄宝殿为重点的全面修缮,完善了防火防雷设施,扩大了保护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咸熙寺,金代改名为奉国寺,因大雄宝殿内塑有七尊大佛,故又名七佛寺或大佛寺。位于义县东街路北,始建于辽代开泰九年(1020年),前人曾有“宝殿崔嵬,法堂宏敞,飞楼高撑,危阁对峙”的描绘,可见当时规模之大。后经历代战火的破坏,今仅存大雄宝殿、无量殿、碑亭、牌坊等建筑,但仍不失为现存的最大的辽代寺院。大雄宝殿极为壮丽,是当今仅存的辽代木结构单层建筑。大雄宝殿建在砖砌高台上,高21米,面阔55.6米,进深32.8米,前开三门,后辟一门,异常雄伟。宝殿内梁枋、斗拱及梁架底面上,至今保留着辽代的飞天、荷花、牡丹等彩绘数十幅。这些彩绘,不仅笔法细腻,而且形象生动;宝殿内柱础为石造,其四周雕以牡丹、莲花等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刀法遒劲,而且线条分明,均为世所罕见的辽代艺术。

寺内建筑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发表学术报告,称辽代寺院为“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奉国寺盖辽代佛殿最大者 也。”文物专家杜仙州在调查报告中赞誉“奉国寺大雄殿木构建筑,千年仍平直挺健,是我国建筑史一项极为光辉的成就。辽代七佛像高大庄严,权衡匀整,柔逸俊秀,神态慈祥,极为壮丽。梁架上飞天面相丰颐美悦,色调鲜明绚丽,是国内极为罕见的辽代建筑彩画实例。”鉴赏家、文物专家杨仁恺在《中国书画》一书中评价辽代彩绘时指出“奉国寺大雄殿梁架上彩绘依然保存很好,光彩夺目,其中的飞天造型特佳,犹存唐代风标,甚为稀见。”主持过奉国寺维修工程的国家文物局古建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烈,曾评价奉国寺大雄殿为“中国古代辽(宋)以前保存至今最为宏大和最为完整的单檐四阿顶木构建筑,建筑规模是中国第一大雄宝殿。”古建筑史学家曹汛说:“大殿九间是佛教建筑顶了天的极限,奉国寺七佛殿九间,全国古刹千百座,奉国寺大雄殿是穷极伟丽的。”学者周德仓发表文章对奉国寺给予极高的赞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东北地区并不是中华文化中心,但是,奉国寺却以它突出的特色和完美的遗存,使辉煌的中华文化通过建筑、雕塑、彩绘等艺术形式展现给世人。”

奉国寺现保存完好的有外山门(重建),清代内山门,牌坊,东西宫禅院,钟亭,碑亭,无量殿。辽代大雄殿是寺院主体建筑,面阔9间通长55米,进深5间通宽33米,总高度24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遗存最大者。“过去七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拘留孙、拘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并列一堂,千年来仍然保存完好。古代艺术品不仅有无与伦比精美绝伦的辽代七佛塑像(高度均在9米以上),14尊胁侍菩萨(高2.5米以上),2尊天王,21套石雕供器,更有国内极为罕见的中国最古老建筑彩画实例——梁架上42幅辽代彩绘飞天。还有元、明两代所绘的精美壁画——十佛、八菩萨、十一面观音、十八罗汉,明代所塑国内唯一的男像倒坐观音(高3.8米),明代木雕韦驮。金、元、明、清各代所建碑记17通。清代牌匾数十块,其中清乾隆五年所立:大雄殿(高3.1米,宽1.52米)、法轮天地、滋润山河(高2.8米,宽1.78米)是中国最大的透雕牌匾,被誉为中华名匾。奉国寺集佛教、古建筑、雕塑、绘画、考古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独具特色绝美天下的古代艺术品,被专家学者称为艺术珍品中的极品。古寺古佛、佛祖道场是佛教信众心中的圣地。

佛象由来


历经千载,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原始建筑无一不遭破坏毁灭,唯独供奉列尊佛祖的奉国寺不可思议地退却了 五次历史上的劫难,而雄姿依然。一劫——金灭辽战争。二劫——元灭金战争。元大德七年(1303)碑刻记载:“……兵起,辽金遗刹,一炬列殆尽,独奉国寺孑然而在,抑神明有以维持耶,人力有所保佑耶……”三劫——元代大地震。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武平(今宁城)发生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奉国寺,周边房屋均坍塌,而奉国寺殿宇仍巍然屹立。四劫——辽沈战役义县攻坚战。1948年10月1日,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炮弹落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双手之中,有惊无险的是炮弹没能爆炸,只是损伤了佛像右手(1950年原辽西省拨专款派文物专家刘谦对其修复)。

大雄宝殿内辽代所塑六尊大佛像,东西排列,正中为毗婆尸佛,合座高9.5米。其东依次为尸弃佛、拘留孙佛、迦叶佛。其西依次为毗舍婆佛、拘那含佛、释迦牟尼佛。毗婆尸佛两侧大佛,高呈递减之势,但最低者仍合座在8米以上。七尊大佛皆法相庄严,仪态慈样,令人肃然起敬,七尊大佛前各有胁侍塑像一对,高2.5米,有的斜视,有的平视,有的仰视,有的俯视,神态各异。七尊大佛前的东西两端,还各有彩塑天王一尊,高3,5米,威武雄壮,刚强勇猛,令人望而生畏。宝殿后门内,有倒坐观音像一尊,为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慈眉善目,端庄安详。

大雄宝殿的内墙上全是壁画。东、西墙上各绘有五尊3.5米高的佛像,北墙上绘有八菩萨像,南墙上绘有十八罗汉像,东南、西南墙角上各绘有千眼千手佛像。这些壁画,不仅色彩绚丽,而且技法精湛,令人赞叹不已。

大雄宝殿内的两侧、竖有金、元、明、清四代石碑计11块,镌刻着奉国寺的兴衰演变和重修概况,块块都是珍贵文物。奉国寺是研究辽代文化的宝库,也是游人观光的胜地,经过1981年的大修,焕然一新,海内外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成为辽东最负盛名的古刹。由京沈铁路锦州站下火车,再转乘火车或汽车去义县,仅需1小时左右即可到达。奉国寺附近的万佛堂石窟,颇有观赏价值,可作为奉国寺的辅游节目。

佛像传说


义县城内有座世界有名的奉国寺。“这奉国寺庙大佛大寺院大”,人们都叫它“大佛寺”。究竟有多大?当地人们有个形容,“说它大,一百间房子装不下;说它高,云彩在庙檐轻轻飘。”至于说到佛,那形容的就更玄了“手掌一摊象盘磨,四个人上去团团坐。”这座大佛寺,始建于辽代,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修建的,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耶律隆绪乃辽代第六代君主。十余年六次到医巫闾山祭祖,每次南巡都在世袭封地宜州(即现在的义县)小住。为取悦皇家,宜州节度使以地方名士焦希牵头,建造工程浩大的“咸熙寺”咸熙两字取“庶绩咸熙”之句。是为了圣宗皇帝歌功颂德的。金代改为奉国寺。

奉国寺,从古至今,这里是全县最热闹的地方,逛庙的游客一年到头络绎不绝。人们走进大雄殿,可见主殿内槊七尊大佛,即蓖婆尸佛、尸弃佛、蓖比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舍牟尼佛、迦叶佛六位过去佛和现在的佛释迦牟尼,用来影造辽国七代君主。神化皇统,镇摄闾山凌水,以乞求万世太平。奉国寺与河北蓟县的观音阁,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是我国现存三大佛寺建筑。而奉国寺的七尊高达9.5米的大佛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大的一组泥槊佛像群。佛教是辽国的国教,在不属于辽国五京之地的闾山脚下建筑宏大的佛像群,足见契丹文化和闾山凌水的密切关系。大雄殿,仔细观看,会看到一些不寻常的地方,在大殿左上方的横梁上悬挂着一个木制的大墨斗子;在释迦牟尼佛像前,有一根上头劈裂的立柱,柱头上绑着一根麻绳;走出正殿,在大殿的东南角,有一根粗大的立柱没有柱脚石。另外,像这样一座少有的大佛寺,却没有山门。

来观赏大佛寺的游人很难看到山门,就因为它立在城外七里远的小七里河子空场上。那个鲁班用过的墨斗子至今 还悬挂在大雄殿的横梁上。因为主人不在了,它也就不再自动打墨线了。当初用麻绳捆裂柱倒也灵验,至今九百多年了,那立柱还结结实实地立在那里,柱头下边还垂着一段余下的绳头。至于那根没有柱脚石的立柱,就是当初那棵大树,它已不再生枝发芽,树皮也早就掉光了,可还稳稳当当地支撑着这座雄伟壮观的大佛寺。关于七尊大佛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大佛寺中供奉的七尊大佛,本来是姐妹七人。她们个个美貌非凡,而且心地善良,心灵手巧。东家的婆婆病了,她们服前侍后,端汤喂药;西家的公公衣服破了,她们浆洗缝补;就是讨饭的路过,也要茶饭相待,临走还要送些衣食盘缠……,当地的人们都称她们是七仙女,一提起她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一天,七妹到河边为一位老公公捶洗衣服,忽见一位白胡子老头随着一阵轻风白天而降。七妹正觉奇怪,只听老头开口道:“吾乃玉皇大帝的使者。玉皇大帝和各路神仙为你们七姐妹的善举所感动,决定收你们为佛。明天正午时分,天鼓响时,你们就会成佛了。”老头说完,就不见了。七妹是亲耳所听,亲眼所见,知道不是在做梦,回去后就把此事告知了六位姐姐。六位姐姐听了,知道往后就再不能亲手为乡亲们做事了。于是,当天夜里,七姐妹一夜没睡,给乡亲们做了许多鞋袜衣裤.一直做到天大亮,才把做完的东西分送到各家各户。

事情做完了,七姐妹看看时辰不早了。赶紧梳洗打扮。就在这时,天近午时,只见西北天空乌云翻滚,雷声一阵比一阵大。正午,天鼓响了,六位姐姐都已归位坐好。只有七妹,因为光顾帮助姐姐们梳妆打扮了,衣服刚刚穿上一半,玉皇大帝就把她们一块儿收成佛了。现在,我们在大佛寺里还能看到了个穿着半截衣服的佛像,就是传说中的七妹,其余六尊是她的姐姐。这只是民间的美丽传说。听过之后心旷神怡。

人文景观


义县古代称昌黎郡,从燕到北魏二百年间,昌黎郡是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曾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走向。在义县这块神奇的土地,汉民族和北方民族时而迎头碰撞,时而携手同行。锦州被称为辽西佛国,保存大量精美的古代寺庙建筑艺术。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物化结果。神奇的是另有两枚炸弹落在寺院中也成了哑弹。五劫——文化大革命。1966年红卫兵造反派破“四旧”,拆庙毁佛。奉国寺也先后有全国各地数十起红卫兵光顾,扬言要铲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面前,第五次劫难又一次退却。古往今来,奉国寺佛祖道场、佛祖显圣地、七佛法力无边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充满了玄秘神圣。令无数虔诚的人们向往朝拜。奉国寺除原有古寺院对外开放,还有辽代契丹族历史文化展,义县出土文物展,书画展等展览。做为旅游胜地,奉国寺先后被评为“全国著名景区三百家、辽宁五十佳景、辽宁最美的地方、锦州十佳景、锦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365天开放,每天都有社会各界人士慕名朝拜、观光。

每年春节正月庙会(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为全国时间最长的庙会,是辽西地区冬季旅游的名牌。每当农历初 一、十五及佛教纪念日,来奉国寺旅游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奉国寺分庙门,中殿,大雄宝殿。一侧有出土文物展览。规模宏大。到义县不能不去万佛堂。义县万佛堂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距今1490多年,万佛堂石窟与山西云岗石窟同时建造。是中国东北最早最大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石窟16个。西区九窟,东区七窟。东西各有魏碑一块。共佛像四百余尊。西区六窟有弥勒像。这尊佛像高3.2米,叉脚依坐在崖壁上,依山雕成,螺纹长发,身披迦纱,慈眉善目,面带微笑。五窟东南脚上雕刻一块石碑。这块魏碑被康有为誉为“远魏诸碑之极品”。是我国研究北魏建筑及书法的珍贵资料。义县这座古城,正焕发出青春和活力。昌黎古郡那浓重的文化传统正在得到承继与发展。

自然气候


隆义县奉国寺地处北温带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春季少雨,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湿度较大,降水集中;秋季降雨少,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8.3毫米,多年平均气温7.9℃,极端最高气温为41.6℃,极端最低气温为29.9℃,作物生产季节日照时数平均为2838小时,无霜期126—175天。隆冬的季节,来到了宜州奉国寺,这座大佛寺,始建于辽代,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辽圣宗耶律隆绪时修建的,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耶律隆绪乃辽代第六代君主。十余年六次到医巫闾山祭祖,每次南巡都在世袭封地宜州(即现在的义县)小住。为取悦皇家,宜州节度使以地方名士焦希牵头,建造工程浩大的“咸熙寺”咸熙两字取“庶绩咸熙”之句。是为了圣宗皇帝歌功颂德的。金代改为奉国寺。飘落着满天的雪花,扬扬洒洒,忽地现出一片雪白,雪中的奉国寺,白的路、白的屋顶、白的桥、白的水显得格外的娇娆动人。一场雪,真是雪映古刹分外娇!这银色的世界,因为它的纯净,没有一丝的污染,那白这般的晶莹剔透,那凉如此的沁人心脾,那飘逸潇洒似乎不是这红尘所能拥有的。

相关分词: 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