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枫丹白露宫苑

枫丹白露宫苑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枫丹白露宫苑


枫丹白露森林是理想的狩猎场所。这里的湖泊、岩石和森林构成美妙的自然景观。1169年,肯特伯雷大主教将枫丹白露庄园中的小教堂献给了国王路易七世。此后,它成了君王的行宫。15世纪英国入侵时,王宫迁往卢瓦尔河畔,枫丹白露一度遭荒弃。弗朗索瓦一世时期,宫廷迁回巴黎附近,枫丹白露又成为酷爱狩猎的君王们的常来常往之地。

1528年,弗朗索瓦一世将宫殿拆毁,只保留厂塔楼,重新建造了一座行宫。新宫殿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样式,它的三翼在南面围合着“喷泉庭院”;前庭在西面,称为“白马庭院”;宫殿周围当时有水壕沟环绕。此后,这座宫殿随着君王的更替,经历了不断的改建和修缮。花园也是自12世纪以来,不断的修建和改造而成的。弗朗索瓦一世时期著名的意大利艺术家普里马蒂西奥、塞利奥、维尼奥拉都参与过花园的设计。

喷泉庭院是近似方形的内庭,16世纪时,庭院中有一座米开朗琪罗塑造的“海格力士”雕像喷泉。王朝复辟时期改成佩迪托塑造的郁利斯雕像。喷泉庭院的南面正对着的开阔的鲤鱼池开挖于13世纪,平面呈梯形。从喷泉庭院南望,是宽阔的水池和远处的树木,景色秀丽,视野开阔而深远。

新宫殿的北面是封闭的“狄安娜花园”,园内有狄安娜大理石像。弗朗索瓦一世时期,花园被改造成方格形的黄杨花坛,称为“黄杨园”。维尼奥拉在里面设置了一些青铜像。1602年,亨利四世将狄安娜大理石移到室内保存,由雕塑家普里欧铸造了一尊青铜仿制品,放在原处。

1645年,勒诺特尔改建了狄安娜花园。喷泉四周设刺绣花坛,装饰了雕像和盆栽柑橘。马破伦时代又将狄安娜花园改成英国式花园,过去的小喷泉改成大理石池壁、青铜像装饰的泉池,成为这座小花园的主景,一只保留至现在。

在鲤鱼池的西面,有弗朗索瓦一世建造的“松树园”,因种有大量来自普罗旺斯州的欧洲赤松而著名。园内静谧幽深,富有野趣。1543-1545年,意大利建筑师塞里奥在里面建造了一出三开间的岩洞,立面是粗毛石砌的拱门,镶嵌着砂岩雕刻的四个巨人像,显得古朴有力。洞内装饰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布满了钟乳石,这是在法国建造最早的岩洞。亨利四世时期,花园有所扩大,包括一个图案精致的黄杨花坛,园内种有雪松和一棵在当时十分罕见的悬铃木。

1713年,这一部分改建成法国式花园。1809-1812年,拿破仑又命园林师于尔托尔将它改建成英国式花园,面积增加到10公顷。园内以种植大量的外宋珍惜树木而著称,如槐树、鹅掌楸、柏树等(这些树种当时在法国很少见),形成富有自然情趣的树林草地。现在院中种有大量的悬铃木和落叶松。

鲤鱼池的东面还有一个大花园,中心是巨大的方形花坛。他与围绕“卵形庭院”布置的宫殿部分相平行。1600年,工程师弗兰西尼用水渠将花坛分隔成三角形的四大块,花坛中间是大型泉池,池中有狄伯尔的青铜像,因此称之为“狄伯尔花坛”。1664年,勒诺特尔对此进行改建,花坛中增加了黄杨篱图案,并将狄伯尔铜像移到一圆形水池中。

现在的花坛中已没有了黄杨图案,狄伯尔铜像也在大革命时期被熔化了。花坛本身很简单,只是尺度巨大。周围树木夹峙的园路高出花坛1-2米,围合出一个边长250米的方块,里面是四块镶有花边的草坪。草坪中央是方形泉池,池中饰以简洁的盘式涌泉。花园中视线深远,越过运河可一直望到远处的岩石山。花园台地的挡土墙,处理成数层跌水,接以水池。勒诺特尔重新利用了弗兰西尼的水工设施,处理成一个喷泉景观系列,可惜大部分已被毁坏。

勒诺特尔主要改造了枫丹白露宫苑中的大花园,创造出广袤辽阔的空间效果。但是,于不同时期所形成水景,无疑是枫丹白露宫苑最突出的景观。无论是大运河和鲤鱼池,还是一系列的水池和喷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