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丰州

丰州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丰州


丰州历史上长期作为郡、县治所,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闻名遐迩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起,丰州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目前丰州镇已逐步形成了九日山名胜古迹观光旅游区,莲花峰石亭寺、陀罗尼经幢、延福寺宗教朝圣旅游区和丰州江滨生态园城乡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三大特色景区,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基础。



西魏


一、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兴州置,治所在郧乡(今湖北郧县)。《寰宇记》卷143年均州:“丰州因以丰城为名”。北周武成元年(559)移治延岑城(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丹江口市与郧县地,隋开皇五年(585)复改为兴州。

东魏


二、东魏置南恒州,不久改为丰州,北周废,故治在今武乡县故县村。 南朝 三,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在晋安郡置为丰州,今福州为州治所。隋开皇九年(589年),因丰州境内有泉山,改名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大业二年(606年),泉州改名闽州。大业三年,废闽州,改名建安郡,郡治在闽县(今福州),辖区范围约等于现福建全省。

唐朝


四、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在闽县。武德四年,建州州治移建安(今建瓯)。武德六年,建州析部分地置泉州(今福州,州治在闽县),辖闽县、侯官、长乐、连江、长溪5县。武德八年(625年),改名丰州,置丰州都督府,治所仍在闽县。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改称泉州,增辖南安、莆田、龙溪3县,属岭南道。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今福州)为闽州都督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五、丰州镇位于南安市东部,与泉州市区接壤。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万亩,森林面积4.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2%;境内水利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为花岗岩,其中"砻石"以石质精细、洁白,被称为"泉州白"。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为闽南首置的东安县治起,丰州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历代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如南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曾来九日山延福寺译经,唐代宰相姜公辅和名士秦系均在九日山寓居多年,还有宋末元初闽南黄氏燕山始祖答喇真、近代创办华侨中学的爱国华侨黄贻瓶等等杰出人物。

丰州人口4.86万人,海外侨胞1.2万人。本地居民以汉族为主,主要有傅、黄、王、陈、林、李、颜等姓氏。

又辽上京之丰州,位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镇,系《国志》所载头下澄州,改名后《辽史》失载。考古发现其城址,丰州在上京南三百五十里正值今乌兰坂古城。

丰州镇距离泉州市区5公里,省道307线、漳泉肖铁路横穿镇区,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集镇中心、公路两侧,交通十分便捷;重点投资项目是泉州市申请海丝"世遗"项目之一的"九日山风景区整治工程"。

2003年实现工农业产值达152907万元,比2002年增加12.93%,完成工商税收3271.9万元,出口贸易额达3.4亿元,荣获"福建省50强乡镇"称号;已获国家绿色食品称号的"九日山"石亭绿茶远销国内外,产品供不应求;全镇已形成箱包制衣、五金汽配、机械制造、电子通讯、食品饮料五大支柱产业;企业总数351家。

丰州历史上长期作为郡、县治所,曾是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闻名遐迩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现有1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摩崖石刻,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陀罗尼经幢、莲花峰石亭寺及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丰州镇已逐步形成了九日山名胜古迹观光旅游区,莲花峰石亭寺、陀罗尼经幢、延福寺宗教朝圣旅游区和丰州江滨生态园城乡周末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三大特色景区,有较好的旅游开发基础。

作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的丰州镇,科教发达,文体齐全,有一级达标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13所,中心幼儿园1所,卫生院1所,影剧院1所,此外还有众多老年活动场所,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兴起。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丰州,九原。下府。开元户一千九百。乡五。元和户今置都防御使。

管州一,军一,城二:丰州,天德军,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二)县二。

其都防御使及天德军使,理在西城,今移理旧天德军城。

《禹贡》雍州之域。秦上郡之北境,秦末没胡。汉武帝元朔二年,使卫青逐去匈奴,开置朔方,领县十,理三封,在今丰州西一百里。後汉因之,灵帝末羌、胡扰乱,城邑皆空。永嘉後,匈奴卫辰父子新居其地,辰子赫连勃勃自称大单于,统万城地属勃勃。後魏太武帝擒灭赫连昌,置统万镇,孝文帝改置夏州,其地又为夏州之北境。周武帝於今永丰县置永丰镇。隋文帝开皇三年,於镇置丰州,後废。贞观四年,突厥降附,又权於此置丰州都督府,不领县,唯领蕃户,以史大奈为都督。十一年,大奈死,复废府,以地属灵州。二十二年,又分置丰州。永徽(九)〔元〕年,於州复重置永丰县。四年,於郭下又置九原县。麟德元年,又置丰安县。天宝元年,改为九原郡,乾元元年,复为丰州。

州境: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里。南至东都一千二百九十里。东至胜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灵州九百里。东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

贡、赋:开元贡:野马皮。赋:布,麻。

管县二:九原,永丰。

九原县,中下。郭下。本汉之广牧旧地,(中)〔东〕部都尉所理。其九原县,永徽四年重置。其城,周、隋?俗谓之甘草城。

永丰县,中下。州西一百十六里。本汉临戎旧地,後汉末废。北人又谓之贺葛真城,周武帝保定三年,於此置永丰镇。隋开皇五年废镇,置永丰县,武德六年省,永徽元年复置。

废丰安县,在州东南四十里。隋开皇六年,於县置丰安镇,麟德元年改为丰安县,天宝末废。

天德军旧理在西受降城,权置军马於永清栅,元和九年诏移理旧城。本安北都护,贞观二十一年,於今西受降城东北四十里置燕然都护,以瀚海等六都督、皋兰等七州并隶焉。龙朔三年,移於碛北回纥本部,仍改名瀚海都护。总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护,寻移於甘州东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故大同城镇。垂拱元年置大同城镇,其都护权移理删丹县西南九十九里西安城。景龙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

开元十年,又移理中受降城。天宝八年,张齐丘又於可敦城置横塞军,又自中受降城移理横塞军。十二年,安思顺奏废横塞军,请於大同川西筑城置军,玄宗赐名曰大安军。十四年,筑城功毕,移大安军理焉。乾元後改为天德军。缘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权居永清栅,其理所又移在西受降城。自後频为河水所侵,至元和八年春,黄河泛滥,城南面毁坏转多,防御使周怀义上表请修筑,约当钱二十一万贯。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密陈便宜,以西城费用至广,又难施功,请修天德旧城以安军镇,其大略曰:“伏以西城是开元十年张说所筑,今河水来侵,已毁其半。臣量其事势,不堪重修,若别筑新城,所费殊广,计其人功粮食及改屋宇,比及事毕,不下三十万贯钱,此但计费,犹未知出入之处。城南面即为水所坏,其子城犹坚牢,量留一千人,足得住居。天德军士,合抽居旧城,岂可更劳版筑,虚弃钱物。若三城是国家盛制,仁愿旧规,亦须得天德添兵,然後有人修筑。按天德旧城,在西城正东微南一百八十里,其处见有两城。今之永清栅,即隋氏大同旧城理,去本城约三里已下,城甚牢小,今随事制宜,仍存天德军额。

北城周回一十二里,高四丈,下阔一丈七尺,天宝十二载安思顺所置。其城居大同川中,当北戎大路,南接牟那山钳耳觜,山中出好材木,若有营建,不日可成。

牟那山南又是麦泊,其地良沃,远近不殊。天宝中安思顺、郭子仪等本筑此城,拟为朔方根本,其意以中城、东城连振武为左翼,又以西城、丰州连定远为右臂,南制党项,北制匈奴,左右钩带,居中处要,诚长久之规也。寻属禄山有事,子仪留老弱於此城,身率大众河北讨贼,为贼将宋星星所破,纵火焚烧,遂移天德军永清栅,别置理所於西城,只缘添兵未得,且因循并在一处,力所不足,实非远图。臣久访略已计料,约修此城,不过二万贯钱。今若於天德旧城,随事增饬,因有移换,仍取城隶於天德军,别置使名,自为雄镇,以张声势,可?殊邻。”

诏从之,於是复移天德军理所於旧城焉。先是缘边居人,常苦室韦、党项之所侵掠,投窜山谷,不知所从。及新城施功之日,遂有三万馀家移止城内。初,议者又虑城大无人以实,及是远近奔凑,边军益壮,人心遂安。

沃野故城,在军城北六十里,即是後魏时六镇从西第一镇也。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西取宁远镇故落盐池,经夏州至上都一千八百里。西南渡河至丰州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横塞军城二百里。西南至新宥州六百里。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东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

东受降城,本汉?中郡地,在榆林县东北八里,今属振武节度。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东南至东都取单于路一千八百二十里。东北至单于都护府一百二十里。东北至朔州四百里。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北至碛口八百里。

武川城,今名里城,後魏六镇从西第三镇,在军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门障即光禄城,右入匈奴大路。

光禄城东北有怀朔古城,其城即後魏六镇从西第二镇,在今中城界向北化栅侧近也。

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开元十年於此城置安北大都护府,後又移徙。事具天德军。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城东南至东都取单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

东至东受降城三百里。西北至天德军二百里。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碛口五百里。

敬本故城,在中城北四十里。郑虔《军录》曰:“时人以张仁愿河外筑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渐土}深峻,亦古之坚守。”贾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

西受降城,旧天德军理於此城,元和九年移理天德军城。在丰州西北八十里。

盖汉朔方郡地,临河县故理处。开元初为河水所坏,至开元十年总管张说於故城东别置新城。今城一本云“其後城”。西南隅又为河水所坏。本末具天德军。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八十里。东南至东都取单于路二千二百五十里。

正东微南至天德军一百八十里。东南渡河至丰州八十里。西南至定远城七百里。

北至碛口三百里。碛口西至回鹘衙帐一千五百里。

右三受降城,景?三年张仁愿所置也。初,突厥入寇,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贼所败,诏仁愿代之。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堆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後渡河。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婆葛,仁愿奏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於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以为两汉以来,皆北守黄河,今於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所有。仁愿固请不已,中宗竟从之。仁愿表留年满镇兵以助其功,时咸阳兵二百馀人逃归,仁愿擒获尽斩之,军中股忄栗,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馀里,遥相应接。北拓三百馀里,於牛头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

初,三城不置壅门及?敌战具,或问曰:“边城御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

仁愿曰:“寇若至此,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其後常元楷为总管,始筑壅门,议者劣之。

相关分词: 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