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汾阳

汾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汾阳


山西省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东及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汾阳

外文名称:Fenyang

别名:西河 汾州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文峰街、太和桥、杏花村、贾家庄

政府驻地:太和桥街办

电话区号:0358

邮政区码:032200

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

面积:1168平方千米

人口:42万(2008年)

方言:山西方言汾阳话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文峰塔,杏花村汾酒工业园林,贾家庄生态园,太符观,后土圣母庙

机场:太原武宿机场、吕梁大武机场

火车站:汾阳站、楮家沟站、石庄站

车牌代码:晋J

行政区划代码:141182



汾阳市领导


市委书记王志强

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文平

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白小勤

市委副书记谭曰文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立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利强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姚翠萍

市委常委、人武部部长达月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志江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麻娟

文化汾阳


汾阳地秧歌简介 “汾阳地秧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一带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一种广场性民间歌舞艺术,因相邻的孝义市也有部分地区遗存,民间统称为“汾孝地秧歌”或 “汾孝秧歌”,是当地社火、集会、迎送、庆祝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表演形式。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演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 汾阳,为山西千年古邑,乃三晋文化名乡。汾阳位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融地带,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历史悠久。人民尚武习文,文化包容兼汇,唐代五律诗鼻祖宋之问、宋代名将狄青均诞生在汾阳这块土地上。汾阳市还荣膺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角色造型独特,其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 “汾阳地秧歌”历史久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探究当地人民娱神崇祀等民俗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作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汾阳地秧歌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起源汾阳地秧歌起源于唐朝时的栗家庄。那时,栗家庄、田村、石塔、堡城寺一带,是汾阳王郭子仪的饷 田,也就是皇上赏赐的食邑田。堡城寺村过去曾叫郭太尉庄,太尉即朝中高官的爵位。 由此,郭氏家族中的低能没出息者,便在栗家庄起房盖舍,作了这些饷田的经管人。这些人原在西京长安生活,来到汾阳后,就把宫廷中的一种闹红火的形式传到了栗家庄。 唐太宗时,四海平定,天下归心。皇上闲暇无事时,便常看太监、宫女、侍卫们在一起表演一种叫秧歌的打击乐游戏。 秧歌队共有十二人参加,称为十二角身。四个磕花棒的、四个打鼓的、四个筛锣的。磕花棒的由侍卫们装扮,打鼓的由太监们装扮,筛锣的由宫女们装扮。因此,磕花棒的是武士形象,一招一式都属武术套路,一身的英雄慨;打鼓的是丑角形象,时时处处表露出一种不安分的调情举动;筛锣的是少女形象,以掩饰不住的爱慕之心,总想去接近武士,而往往受到:丑角的挑逗与阻拦。 鼓乐敲打起来后,圈外再加—个马锣、一个大锣、一副大镲,煞是击节有声、节拍有致、热闹有趣。 地秧歌的队形变幻也融进了兵家阵势的演变,号称十二套路。 谁知罗城镇管接待的人却是看人下菜哩,休息间,给唱秧歌的人喝的是沙糖水,给捣秧歌的人喝的是“圪枝”子红茶水。这喝啥不喝啥倒是小事,分明是小看人哩嘛。 栗家庄闹秧歌的人找班头要他出面理论,班头却觉得秧歌队是人家花钱雇来的,待遇上事先也没讲这个条件,反过来劝大伙迁就些客随主便吧。 秧歌队的人见班头替他们出不了这口窝囊气,便在班头的家具行头上出起气来。又开场后,四个磕花棒的在“四见面”时,相互暗示了一下,结果在踢飞脚时,“吧”的一声,将“头阁子”同时踢成了两块。打鼓的在“四见面”时,各使眼色,用鼓键将生牛皮鼓的中心位置,生生地穿了个窟窿,洞子眼几乎不差分毫。你想,这些人平素都是腰里插上个铁勺子,在不点大的地盘上苦练出来的把式,他们成心要毁一件家具,还不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因此,栗家庄祖祖辈辈传下了闹地秧歌把式们的行话:“磕花棒的全凭腿脚哩,打鼓的全凭胳膊哩,筛锣的全凭‘圪尺’哩。” “圪尺”是表现女人们娇态的一种步子,两只脚同时扭动脚掌与脚跟横向移动,那模样奴着哩。 形式清康熙《汾阳县志》载:“立春先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里人行户装渔樵耕读,伶人为抵角诸戏剧,充十二行,各执事前导。结彩为楼,城关乡镇老幼男女皆聚观焉。至立春日,官吏各执 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意,造小春牛送缙绅家,谓送春。”据老艺人讲,初时的地秧歌,人们只是围成圆圈敲打锣鼓,当时叫“捣秧歌”。 汾阳地秧歌不仅在街头、广场和舞台演出,还走村串户为住户演出。主要形式有:告庙祭神、排街、掏场子、过街板。告庙祭神的主要内容是祈祷神灵保佑,在寺庙院中进行首场演出。排街主要是秧歌手走街串户给村中德高望众之户、缙绅之家、对村里有贡献的人家拜年贺喜等。表演时不管走到谁家门口,都要停下来唱上几段秧歌。各家各户为讨吉利,都要准备烟茶糖酒酬谢唱秧歌者,当地人称“排街”。掏场子指秧歌队在平整场地表演各种套路。 汾阳地秧歌表演套路非常丰富,有“一条龙单引”、“两条龙双引”等70多种套路。过街板有专门的唱手,在各种套路表演的间隙即兴演唱。清末民初时,地秧歌中融进了说唱艺术,由歌手即兴编唱喜庆吉利的“四六句子”,敲打与念唱交替进行。又有好事者为了逗乐助兴,将主唱者扮成丑男丑女(男扮),扮相为头上插朵花或反穿羊皮袄,称他们为“蠢厮儿”。 分类汾阳地秧歌分为以舞蹈为主的 “武场地秧歌”和以诵唱为主的“文场地秧歌”。一般在演出时,先出场的是武场地秧歌,在他们的套路走完以后,围成一圈由专门的演员演唱,这属于文场地秧歌。唱毕,再回归原队列形式,整个队伍再向前行进,开始下一轮的演出。 武场地秧歌有许多翻身、踢腿、旋子、下叉的武术动作,需要有扎实的功底。除了场内打小锣的女角之外,参加武场地秧歌表演者大多都会几招拳脚功夫。过去,花棒和打鼓手都是从娃娃时开始学起,能在十里八村叫得响的秧歌艺人本身就是拳棒好手。由于民间武术教师的门派不同,所以武场地秧歌中不同队伍、不同艺人的动作、风格各不相同。 文场地秧歌的歌手以表演唱为主,不参加舞蹈与伴奏。文场地秧歌就是现在的“汾阳磕板秧歌”,它不用丝竹管弦来伴奏,没有曲牌,也没有起板和过门,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全由演唱者自行掌握。只要同台演唱的人能统一到一个调上即可,演唱者纯粹使用地方土语。行里人称男演员叫“瓜壳”、女演员叫“脑塔儿”。 传承汾阳地秧歌的传承为松散型,绝大多数人是因爱好在业余时间参加活动,以自娱为目的,传承的季节大多在冬季农闲季节,一般为三四个月,学艺之人可同时拜多人为师,也有无师自通的,因而地秧歌的师承关系也就少有纯粹的“一脉相承”。汾阳地秧歌的代表性传人冯丕基,13岁从师于当地著名地秧歌艺人王永彪,打腰鼓功底扎实,舞技娴熟,以刚劲有力、热情奔放、标准健美的舞姿引人注目。 而今,老艺人急剧减少,70岁以上的秧歌老艺人仅存三人,60岁以上的秧歌艺人也屈指可数。汾阳原来200多个村庄有秧歌队,而现在能组织起秧歌队的村庄不超过15个。

汾阳概况


山西省汾阳市位于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西长52千米,南北宽37千米。

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现辖9镇2乡5个街道,262个行政村,3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2008年)代码:141182 邮编:032200 汾阳市政府驻地为太和桥街道办事处鼓楼东街。

汾阳市共有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彝族、满族、土家族6个少数民族,总人数为25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3%。汾阳少数民族分布零散,遍及全市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文峰、太和桥街道和西河乡55人;杏花村镇15人;冀村镇22人;演武镇21人;三泉镇18人;峪道河镇11人;杨家庄镇5人;贾家庄镇30人;肖家庄镇17人;石庄镇21人;阳城乡20人;栗家庄乡17人。

汾阳市现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5种宗教,信教人数约有50000人。其中天主教神职人员71人(神甫28人、修女43人),教徒1500人,信教群众3000人;基督教神职人员2人,教徒3000人,信教群众5000人。现已正式批准的天主教教堂8处,分别是天主教总堂、杨家庄堂、后贺家庄堂、刘村堂、万户候村堂、西龙观村堂、干河村堂、田家庄村堂;基督教教堂8处,分别是基督教总堂、东河村堂、城子村堂、南浦村堂、三泉村堂、芦家垣村堂、阳泉村堂、见喜村堂;佛教4处,分别是建昌村文峰寺、东龙观村天竺寺十方庙、小相村护国灵岩寺、三泉镇张兴堡大圣寺,以上四寺现均住有僧人或尼姑。

自然概况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西依吕梁山,东濒汾河水。南以虢义河与孝义交界,西依薛公岭与中阳县、离石区为邻,北沿墙板山与文水县毗邻。距省城太原106公里,总面积1179平方千米。全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平均海拔1414米,自然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三部分,各占1/3左右,西北部为山区,系吕梁山支脉。这里峰峦重叠,灌木丛生,并有部分森林,主要山峰有石华崖、董家梁、墙板山、元宝山、薛公岭等,海拔均在1700米以上,其中石华崖2043米,是市内最高峰。中部和西南部为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海拔在1300米左右。东南部为平原,是太原盆地的一部分,海拔最低处724米,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交通方便,是粮棉产区。境内河流为季节河流,主要有中部的峪道河、向阳河、禹门河,南部的阳城河;东部的文峪河、磁窑河等。其中文峪河最大,它与磁窑河由文水入境于孝义境内汇合注入汾河,水资源总量1.6亿吨。耕地面积5.5万公顷,农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谷子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瓜菜等。木材林、经济林和天然牧坡4.5万公顷,森林覆盖面积达30万亩,森林覆盖率27.5%。其中有果木树145万株,以核桃树居多。

行政区划


汾阳市辖5个街道(文峰街道办事处、太和桥街道办事处、西河街道办事处,南熏街道办事处,辰北街道办事处)、9个镇(杏花村镇、贾家庄镇、冀村镇、肖家庄镇、演武镇、峪道河镇、三泉镇、石庄镇、杨家庄镇)、2个乡(阳城乡、栗家庄乡),共有318个行政村,356个自然村。

文峰街道办事处(6个村) 南关村、东关村、东南村、洪南村、建昌村、昌宁宫

太和桥街道办事处(6个村) 北关村、北关园、东北村、籽城坊、古庄村、曹兴庄

三泉镇(33个村): 三泉村、张家堡、赵家堡、任家堡、李家街、南垣村、仁道村、郭家庄、上庄村、张多村、新贤村、团城村、段家村、聂生村、巩村、尚文村、义丰北、义丰南、平陆村、西赵村、东赵村、东石村、南石村、北石村、北马庄、南马庄、榆苑村、任义庄、西贾壁、东贾壁、贩峪村、崞村、员庄村

演武镇(18个村): 演武村、招贤村、白石村、南开社、东堡障、西堡障、辛盖村、韩家桥、北上达、中上达、南上达、师家庄、西河堡、东大王、西大王、北川头、北小堡、北辛庄

肖家庄镇(17个村): 安头、康宁堡、肖家庄、八十堡、玉兰、青堆、高家庄、孙家庄、唐家堡、中寨、西马寨、东雷堡、宣柴堡、义安、潴城、何家庄、望春。

冀村镇(19个村): 冀村、仁岩、艾子、唐兴、城子、古贤、南薄、东河头、东马寨、东陈家庄、东遥庄、大会头、菩提庄、宋家庄、西九枝、东九枝、李家庄、东家庄、富家庄

杨家庄镇(33个村): 垣头、庄上、北舍、靳家庄、韩家垣、高家庄、磁盆沟、杨家庄、中西庄、焉头、前贺庄、后贺庄、色头、南灵浮、北灵浮、北偏城、康家山、舍科、王家池、南焉、乔家山、邓家坪、南垣活、谷丰、南泉头、田家庄、裴家庄、冯家庄、紫家焉、中庄、庄子、南偏城

贾家庄镇(17个村): 米家庄、前庄化、后庄化、罗城、古浮图、朝阳坡、小罗城、太平、董寺、金井、新丰、古贤、西雷堡、大相、贾家庄、西陈家庄、北廓

峪道河镇(52个村): 堡城寺、宏寺、峪口、南崖底、赵家街、梁家沟、李家沟、崖头、田褚、水泉、沟北、张家坡、王盛庄、柏草坡、赵庄、后沟、金庄、桑沟、开垣庄、安乐庄、下池家庄、上池家庄、熬坡、龙湾、南道、下张家庄、上张家庄、宋家庄、坡头、马家社、向阳、圪垛、后庄、褚沟、余家垣、何家垣、相了垣、冯家山底、姜垣、交口、闫家庄、王虎庄、任家庄、马家庄、高新村、蔚家沟、下古池、上古池、唐垣、拐岭底、肃静、刘村

杏花村镇(20个村): 东堡、西堡、冯郝沟、安上、霍头、山庄头、小相、上堡、下堡、小相寨、庄上、石老、上庙、张兴村、窑头、辛庄、杜村、官道、永安、武家垣

石庄镇(20个村): 石庄、下庄、曹家庄、新富村、前杨寨、后杨寨、阳泉、张家庄、东村、南广城、北广城、西庄、东武堡、西武堡、胡家社、原家社、李家村、菽禾、三合庄、谷雨焉

阳城乡(30个村): 西阳城、东阳城、孝臣村、田屯村、小虢城、靳屯村、东龙观、文侯村、乔家庄、赵家庄、吴南庄、峰南村、西路庄、见喜村、董和村、东官村、西官村、虞城村、普会村、董家庄、干河村、节义村、牛庄村、史家堡、北庄村、东堡村、北堡村、申家堡、东路庄

西河街道办事处(6个社区): 北门社区、西关村社区、西门社区、冯家庄社区、大向善社区、小向善社区。

栗家庄乡(40个村): 栗家庄、万户侯、南垣底、石塔、南花枝、北花枝、石家庄、芦家垣、双圪垛、河北、牧庄、芦家庄、桑枣坡、花豹里庄、田村、刘家堡、协和堡、刘家庄、郭庄、北垣底、石盘山、南垣村、南垣寨、河堤、兴裕、龙泉、杏湾、黄嶂、前庄、上林舍、北杨家庄、张家堡、侯家焉、下家庄、石匣、南庄、北古庄、郝家庄、北赵郡、南赵郡

历史沿革


汾阳,因位于汾河之阳(西)而得名,历史悠久。周为古兹国,县置春秋属晋,为瓜衍县地,战国属赵,为兹氏县。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地入秦,属太原郡。汉因之。

公元221年(三国魏黄初二年),置并州西河郡于兹。

公元277年(西晋咸宁三年),陈王司马斌改封西河王驻此,郡改为国,县易名隰城。

公元435-公元440年(北魏太延中),改隰城为什星军。

公元484年(太和八年),复名隰城,邑置西河郡,隶汾州。

公元526年(孝昌二年),汾州移治隰城仍领西河郡,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汾州为西河郡;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名汾州,而治所均设隰城县未变。

公元766年(肃宗上元元年),县名改称西河,历五代、宋、元,汾州治所在县城亦未改,其间,宋置汾阳军于县。

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汾州为直隶州,州治仍设西河,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

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升州为府,依郭设汾阳县。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驻县城。此前,县名虽未以汾阳冠名,而俗以汾阳为县别名,盖以县城居汾水之阳故,

1666年(清康熙五年)冀南道并入冀宁道,府县遂隶。

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民国19年废道。

194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设汾阳专区,行署驻县。

1951年,撤销汾阳专区,隶属榆次(晋中)专区。

1971年,划归新成立的吕梁地区。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汾阳撤县设市。

2004年,汾阳市成为山西省计划外单列市。

人文历史


汾阳市有古生物化石遗址、新石器遗址和70多处文化古迹,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处,省重点保护文物古迹14处。有明代南薰楼、国内砖塔第一高塔文峰塔、金代建筑太符观、富神话色彩的马刨神泉、贴金壁画的圣母庙、保护完好自然景观有三十里桃花洞、金锁关等。

古文化遗址有峪道河遗址,位于市区北6公里处峪道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周围,该遗址所跨时代久远,可分为仰韶、龙山、夏、商、东周和汉几个时期;杏花村遗址位于市区东北15公里杏花村镇东堡村东北,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势北高南低。其间分为几个自然形成或人为造成的阶地,遗存丰富。根据获得的层位关系及对其内涵的分析,考古上将其堆积形成分为八个阶段,分别属于仰韶、龙山、夏、商文化时期;此外,还有北垣底遗址、段家庄遗址、任家堡遗址、巩村遗址等。

汾阳有许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唐时,宋令文与其子宋之问、宋之悌同为进士,诗、书、画、各占一绝,闻名天下。大将郭子仪祖籍汾阳,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被封为汾阳郡王。现在在汾阳建有郭子仪纪念堂,并成功举办过多次郭氏纪祖活动。宋时,百胜将军狄青以战功由士卒升至枢密使,则体现了汾阳人文武兼备,勤奋进取的本色。明代数学家王文素以其毕生精力完成代表当时我国数学研究最高水平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孔天胤、朱之俊、曹慕堂以至清朝最后两位进士常棣华、王式通均以诗文名世。现代还涌现出了冀贡泉、冀朝鼎、冀朝铸、王文达、卫天霖、马烽、田桂兰、贾樟柯等大批文化名人和史景班、许志奋、王展、成泽民等将军。

经济发展


汾阳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第一产业依托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核桃生产基地和全省优质谷子、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等优势,着力发展汾州核桃、汾州香小米、鲜食红枣、酿酒高粱、长山药、三樱椒、酿酒葡萄七大农产品和牛、羊、猪三大畜产品。第二产业以煤焦、酿造、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为主导产业,以冶炼、橡胶、化工、机械加工等为后续支柱产业,积极实施项目牵动和“一大五小”园区带动战略,形成了吕梁三泉焦化工业园区和杏花村汾酒集团“黑白”两大龙头带动格局。第三产业以商贸流通和旅游开发为重点,依托连接中西部的地理优势,建设晋阳农副产品批发等十大市场,架设中西部经济桥梁;依托“州府文化”、“全国砖结构第一高塔——文峰塔”、“汾阳王——郭子仪”等历史和人文优势,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开发城区、文峰塔、峪道河、杏花村四大旅游景区,培育市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项目建设和储备工作取得新进展。去年该市共有26个项目被列入吕梁市“双百双千”工程,总投资101.21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22个,完工并投入生产5个。已完工项目共实现税金1.6亿元。2至3年内,其余21个项目将陆续完工投产,届时可实现利税11.5亿元。此外,该市还结合实际,先后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励精图治,奋力赶超,该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建设高潮迭起,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事业长足进步,招商引资硕果累累。2009年,全市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85亿元,比上年下降1.1%;财政总收入完成16.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3亿元,比上年下降11.58%;外贸进出口总额9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9亿元,比上年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58元,比上年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5325.5元,比上年增长6.93%;城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4天,比上年增加42天。

2010年,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5亿元,比2009年增长26.4%;财政总收入达到18.55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和6000元,均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6000吨、570吨内;城区二级以上天数维持在340天以上。?

基础设施


公路 汾阳市是吕梁及山西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各级公路交错覆盖全境。是山西省“城镇体系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建设的11个公路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国家级高速公路G20青银高速公路(青岛——银川)、307国道横穿市境,省道汾屯线、汾介线沟通307国道、大运高速公路、大运公路和南同蒲铁路,夏汾(交城夏家营至汾阳)高速公路为吕梁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汾柳高速公路与夏汾高速公路相接,纵贯汾阳市。2010年10月通车的邢汾高速公路汾阳到平遥段(又称汾平高速公路)是山西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终点至河北省邢台市,是又一条重要的山西省中部出省通道。

铁路 孝柳铁路过境,并在石庄镇建有50万吨发煤站。2010年通车的太中银铁路在汾阳市建有汾阳站(中间站)和褚家沟站(越行站)。其中汾阳站为大型客货两用站。汾阳火车站也是山西省铁路规划中重要的集装箱运输站之一。

车 次 始发站 终点站 车辆类型 发 站 发 时 到 站 到 时 里 程 历 时

2683/2682 包头 太原 普快 汾阳 6:43 太原 8:15 10 1:32

6810 柳林南 太原 普慢 汾阳 8:48 太原 10:31 6 1:43

4621 太原 吕梁 空调普快 汾阳 9:08 吕梁 10:14 5 1:06

2681/2684 太原 包头 普快 汾阳 11:30 包头 19:55 10 8:25

4622 吕梁 太原 空调普快 汾阳 12:16 太原 13:54 5 1:38

4623 太原 吕梁 空调普快 汾阳 14:48 吕梁 15:54 5 1:06

4624 吕梁 太原 空调普快 汾阳 17:50 太原 19:30 5 1:40

1625/1624 银川 郑州 普快 汾阳 18:47 郑州 5:30 20 10:43

6809 太原 柳林南 普慢 汾阳 19:46 柳林南 21:44 6 1:58

K546/K547 西安 齐齐哈尔 空调快速 汾阳 19:58 齐齐哈尔 5:42 34 33:44

K548/K545 齐齐哈尔 西安 空调快速 汾阳 21:52 西安 5:38 32 7:46

1626/1623 郑州 银川 普快 汾阳 23:39 银川 8:49 17 9:10航空 汾阳市区距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仅有100公里,距正在建设的吕梁大武支线机场90公里,驱车1小时即可到达,乘坐飞机出行非常方便。

电力 山西南北电网超高压线路纵贯境内,建有220KV变电站2座,110KV变电站6座,35KV变电站11座,年供电量5.2亿千瓦时。汾阳文峰集团等配有自备电厂。规划建设的汾阳文峰2乘30万千瓦电厂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城中110KV等变电站即将开工建设。

其他 有大型露天体育场1座,篮球场、体操训练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齐全。2010年8月奠基开工了汾阳市体育场改建工程,修缮万人体育场以及新建一座乒羽馆和篮球场。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52个,其中拥有一座地市级医院山西省汾阳医院,为三级甲等,是吕梁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仅有的两所三级医院之一。有职工近800人,开放床位750张,设临床科室24个,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2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余人,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是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吕梁市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0人,每万人拥有病床30张。汾阳市有文化演出团体4个,影剧院1座(现已拆除),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11处,汾阳市图书馆和山西省汾阳中学图书馆为一级图书馆,其中汾阳市图书馆是山西省首批四个一级图书馆之一。全市各类小学349所,普通中学29所,重点中学2所(汾中 英中)。山西省汾阳中学是山西省教育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百年老校,是山西省首批重点高中、首批示范高中。西关中学、东关中学为山西省示范初中。东关初级中学连续九年中考名列吕梁市之首。大中专院校6所,其中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是拥有硕士、本科、专科三个办学层次的高等医学院校,其护理专业全国闻名。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院是一所大学专科办学层次的高等师范院校。目前各类在校学生为87506名。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8个,科研人员150余人。

汾阳民间婚俗


儿娶女嫁,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汾阳人对办这样的喜事是很讲究的。从说亲、相亲、定亲、结亲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而又家家都遵循的规矩。延续至今,有些内容简化了,但大体框架没有改变,近年来还增添了一些新内容。

说亲

乡间说媒者多为一些能说会道的女性,故称“媒婆”。媒婆的作用只是“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起个中介作用。现时已唤作“介绍人”。媒婆说亲首先考虑“门当户对,双方匹配”,这样,结亲的可能性才会大。当然,旧时的专职媒婆,也有的口上说“为了行善学好,才撮合事成”,其实就是为了钱财。如凭三寸不烂之舌,将穷家的秀女“撮合”给有钱人家的残疾儿男。她的实惠是可想而知的。

媒人提亲,只是引荐。作为父母就要忙活许多事了。首先要“打问门头。”问讯对方家族有啥问题,家境如何,田地房产多少,为人处事怎样等等。这些情况都得了解得清清楚楚。不过打问这些情况,只能问两旁外人,可不能问这家子的人。

合婚

就是把对方和自家儿(女)的生日、属象、生辰八字写清道明,请算卦先生推算一番,看两人的命里是否相“克”,配婚后对谁家不利等。总之看能不能结亲。虽属迷信,有人还信。

单就属象而言,民间就有这样的说法:鼠羊不到头,白马怕金牛,猪猴一世仇,龙虎永相斗,金鸡啄恶狗。这是说属象不可配的。也有相配特别好的:蛇盘兔,必定富。鸡见猴,蜜和油等。

据说,“犯月子”也不好(属相与月份相犯叫犯月子)有以下说法:正蛇、二鼠、三牛头,四猴、五兔、六豺狗,七猪、八马、九羊头,十月老虎满山游,十一月金鸡架上愁,十二月老龙不抬头。

相亲

门头问清,配婚合定之后就可以相亲了。这一环节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的。封建时代的中国,儿女无权自定终身大事。婚姻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果引发了许多痛苦的笑话和终生憾事。如:到拜天地了,两人还谁也不认识谁。弟弟替残疾哥哥来娶亲,把姑娘娶回家,姑娘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残疾人。后经许多忠男烈女的抗争,封建权威才有了收敛,才有了相亲这一习俗。还有一说,明初朱姓庆成王、永和王分封汾阳为王。王子王孙对于其要娶之女子必先“相亲”,然后才定。本为王府特权,后来传到民间,倒成了文明之举。说白了相亲就是见一见人,看看家当。先由媒人领男士去女方家,如两人一见钟情,便可在女方家吃饭。如果相看不上,便可找个借口离开。也有当时拿不定主意,需作了解,这得双方商量以后的了解时间、方式等。解放后,男女平等了,姑娘也可到男方家看看,作个初步了解。

在穷困的年代,相亲是个简单的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相亲期间双方往来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相应加长,而后便发展成为男女双方恋爱。

定亲

男女双方各方面考虑考查都合适后,便可定亲。

定亲需选个黄道吉日。这一天,早饭在女方吃,午饭在男方吃。参加定亲活动的人,除媒人必到之外,主要是直系亲属(近几年来,人员范围越来越扩大)。定亲日,双方父母需给对方儿(女)喜钱,(随着社会经济繁荣,掏喜钱的人范围也越来越扩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将“定亲”和“送钱”(送彩礼)合在一起进行。这天一大早,男方父母需将“喜篮”打整好。篮内放有一刀肉、一碗面、四色礼物(其中裤带是必备的,有拴住之意)。

女方收到媒人送来的喜篮后,需回篮。除将彩礼中一少部分回于男方外,篮内回放一两胡椒二两姜(一代更比一代强),带根艾叶二枝(二人恩恩爱爱),核桃十八颗(有合二为一之意),红枣十八颗(有早生贵子之意),葱二根(有白头到老之意),蒜二颗(精打细算、勤俭持家)。除此之外,还要将男方带来的那一刀肉剔骨留肉,骨还男方。(表示孩子是父亲的骨头娘的肉)。由于“十里乡俗各不同”,喜篮内的吉祥物也有增减和变化。

定亲这一天,婆母还给未来儿媳妇定亲物。如:戒指、手镯、耳环等。也有男女互赠纪念物的。

“送钱”,若另送,需在举行婚礼的前十天进行。由媒人带彩礼送给女方。五六十年代是以份算,每份24元,普通为2份。到七八十年代上升为50元。再往后彩礼的金额就成倍翻开了,近几年已上涨到一二万元或更多。如所谓“一万八,一齐发”等口号就是公开的借口。

拣喜日子

娶亲前,要选一个举行婚礼的黄道吉日,俗称“拣日子”。这日子需阴阳先生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择选,先生确定了日子后还要将这天结婚妨犯些什么(总有三个属象的人忌看新郎新娘上轿、骑马、上车),新娘上下车,坐炕面向何方等说清道明,留于纸上,婚家遵照执行。

娶亲前一天晚上,需请一位“活势(平声)人”伴新郎倌睡觉(活势人,就是品性好,有才干,家中父母儿女齐全的男人)。其含义为:将此人作为榜样,希望后辈儿孙都能像他那样。此后家丁兴旺,咱也人旺财旺,儿孙满堂。

娶亲

前一天晚上一过十二点,(俗称“交夜”)赶忙给新郎做饺子吃,还需备四碟菜,请四个人陪伴(有事事如意之义)。娶亲娶亲这天一大早,就洒扫庭室,撑棚搭帐、贴婚联、插红旗。炸油糕时需放两个二炮响,敬供祖先灵位需上香。如有乐队(吹鼓手)需安排,如有乞丐需接待(行善学好)。早饭后赶忙布置喜堂:双喜字悬挂在正上方(以住宅朝向为准),下摆敬奉天地的祭桌,桌上摆放长莲花(蒸馍)三碟,每碟三个(三三得九、九九归真);小摆五碟:苹果一碟(平平安安),香焦五支(相当于“佛手”,福禄双全),红枣一碟(早生贵子),瓜籽花生一碟(子孙满堂,落地生根),糖块一碟(甜甜密密)。也可以换放其它有吉庆意义的水果,但忌供梨(分离)、葡萄(泪珠)等不吉利物。有些人家桌上还祭供酒二瓶(天长地久),油糕三碟(高高在上)等。除此外还需备红蜡烛二支、香三支、文三道(黄纸顺纹折三折),以备娶亲队伍出发前,家父上香敬文使用。

娶亲走前,除家父上香敬文外,还有两件事需办理:刮脸(也称净面,取意为从此以新的面目出现于人前):在喜堂前扣一只水桶,新郎坐在上面,由舅父为他刮脸;抓喜糕:母亲手端喜糕盘站在门里,新郎站在门外,从母亲盘中抓一把喜糕放入媒人喜篮中,母亲将剩余的置放于柜顶。

这两件事是在娶亲出发前办理的,办完后即可三声喜炮响,娶亲队伍出发。

娶亲人员有:外总管二人(主要任务是搞外交)。伴郎二人(主要任务是保护新郎),放喜炮一人应为炮手。准备二响炮、硬币(娶亲队伍拐弯、过桥时由炮手抛撒),新手绢(如遇别家娶亲队伍互换),炮手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到女方家“偷”盅盅二个———不带把的茶盅,取意为:偷盅盅,抱孙孙。司机若干(旧时,新郎骑白马迎亲,新娘坐轿。“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娶亲只许骑自行车,现时进化为小轿车)。

娶亲也需备有喜篮让媒人携带。内装:喜糕、扣线、剥皮鸡蛋 4颗(染成红色)、红头绳一丈二尺、黄白顶针各一个、艾两小枝等。有些地方还备有皇历、红绸等,现时又增加了烟、酒。外总管需带一些款:吵闹喜钱,厨师顶盘喜钱。现时又增加了“带红包”,以应其它额外开支。

娶亲队伍按指定时间起程后,男方家中尚有一些事去做。

整理新人房:窗户四角贴窗花;窗台上点两支红蜡烛,摆三盘褐色馍,两盘花糕;被子四角装缝核桃和枣;炕上铺一张褥子(双折);门、窗、镜子等地方贴双喜字或剪纸花儿。

院里糊龙口:在龙口、出水洞上粘贴红纸(娶亲回来再捅破)。

迎新娘人事安排:迎新娘二人(女),迎送亲老爷二人(男),喜茶一人,放迎新喜炮一人。礼房先生写好拜礼单,有些旧时的项目,现在大多数地方不采用了。如:备马鞍———新郎跨马鞍;摆塔塔火———新娘跨火炉;铺黄卷———新娘进家,一路地毯,脚不着土;大伯子钉门帘等。

娶亲队伍回来后,赶快将门上挂的鞭炮点着,这叫喜炮迎新。炮响过后,原先安排好的两个女子接新娘下轿(车),再一前一后接新娘进院。(由于现在不时行铺黄卷,新娘又不许脚着地,爱耍闹的年轻人强迫新郎背(抱)新娘回家的场景自然而然产生。在旧日有“撒干草”项目,现在也不时行了)。

现在,有些地方又加了要下轿钱的项目。

新娘进新人房后,要与坐炕的婆母进行替换仪式:新娘鞠一躬,或说句吉庆话,婆母下炕,新娘上炕,按规定方向坐在双折的褥子上。就在替换仪式的同时,新郎要穿上棉衣,到祖先灵位前叩三头(或鞠三躬),然后脱掉棉衣,到新人房与新娘喝红糖水。喝糖水的形式无规定:有一递一口喝的,也有各喝三口的,还有互喂同喝的等。

新娘进家后,才能接送亲老爷(送亲者是新娘的哥哥。有哥哥送妹子,好活一辈子之说)。由两人迎接到另一室,请上坐,摆水果,由专人为送亲老爷斟喜茶。这一天,送亲者为最尊贵的人。

在这一系列活动前或中间,别忘了将龙口水洞上糊着的红纸捅破;将新人房窗台上的红蜡烛点着。

总管、礼房先生与送亲者办理了送“抬抬”喜钱,与送“抬抬”者协商,议定好开箱喜钱后,才能举行婚礼仪式。这里需要说明,在五、六十年代以前,由于穷,新娘陪送嫁妆没多少,嫁妆放在盒子里,由两人抬着送到新郎家,男方只给抬物人点喜钱就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相应姑娘的嫁妆也多了起来,“送抬抬”的喜钱也不断增加。近几年,人人有了“经济头脑”,至今,将“送抬抬”的喜钱变成了彩礼的“回扣”。还增加了“开皮箱”的喜钱。而且价码越来越高,不给不开。为了让婚礼顺顺当当进行,家家在娶亲前就通过介绍人双方协商定好价码了。

举行婚礼仪式,各地有各地的作法,但议程大同小异,都是搞得越红火越热闹越好。乡下有个说法:“三天里头没大小”,这便引出了一些“出圈圈”的作法,让在场人哄堂大笑,造成一些人难堪、尴尬,一些人无可奈何。为了让婚礼仪式搞得既红火热闹,又文明得体,不妨新列一个行婚礼议程:

司仪开场白

今天是 X和 Y的新婚大喜日子,各位佳宾,各位亲朋好友带着笑脸,带着祝愿,在这里欢聚。首先祝愿新郎新娘,新婚快乐,幸福美满,珠联璧合,地久天长。在行婚礼仪式未开之前,我们不能忘记:操办喜事,不忘祖先,列祖列宗,美德承传。(司仪带领新郎新娘到祖先灵位前敬拜三礼)。我现在宣布,XY新婚行婚礼仪式开始。(呜礼炮、奏乐)

第一项:敬拜天地(喜气盈门,喜结良缘,敬拜天地,保佑平安)

第二项:给介绍人行礼(引路搭桥,穿针引线,成人之美,好事成全,为了感谢,敬拜三礼)

第三项:给长亲行礼(亲朋好友聚一堂,祝贺新郎和新娘,新人叩拜致谢意,同喜同乐同吉祥。按老辈、长辈、平辈先外戚,后本家,先舅舅后叔叔顺序依次进行,长辈则给新人准备好拜礼)。

第四项:给父亲母亲行礼(父母亲养育有恩,持家有功,小两口诚心叩拜,力表孝心。此项可穿插戏耍内容)

第五项:给宾朋行礼(操办家事众人帮忙,答谢宾朋,叩拜敬上。)

第六项:夫妻对拜(相亲相爱,心心相印一鞠躬;相助相帮,携手并进二鞠躬;相依相伴,白头到老三鞠躬。)贺语:今日欢欢喜喜结对子/日后甜甜蜜蜜过日子/来年亲亲热热抱儿子/祝愿恩恩爱爱一辈子。

行婚礼仪式完毕,新郎新娘请入洞房。

送亲老爷临别,还要到新人房“看房”。此时,众人应当回避,让人家兄妹俩叙叙话。什么时候送亲者离去,气氛才能转向“闹洞房”。

说起闹洞房,不单单只是要闹的事。民间有个说法:谁家洞房闹得红火,说明这家“活人”,人气好。在旧时,如果没人来闹洞房,家长还得去央人、求人、请人来家。其实,那时的人,结婚早,年纪小,又受过严格礼数束缚,观念、行为都不开放,尤其对性知识懂得很少。通过闹洞房,能起到善意的“教唆”作用。闹洞房的肆意,是对封建礼数的极大冲击。

闹洞房的形式繁杂离奇,语言有含蓄的,有露骨的。不管怎样,新人是不许恼的。有许多言行是带有逼迫性的,闹得人们哄堂大笑,但一般不含恶意。如:

有人提出,让新郎两臂伸开抖动,学鸽子飞,嘴里念:“咯嗒咕,咯嗒咕,今天我娶了个好老婆。”新娘也不闲着,跟在新郎后面,两手抱自己的屁股,学母鸡走的样子,嘴里念:“呱呱蛋,呱呱蛋,我可嫁了个好老汉。”小夫妻在炕上边说边作边转圈圈,逗得满屋人开怀大笑。

有人提出,新娘先说:“树上喜鹊叫喳喳,我家老汉顶呱呱。”说完去亲新郎的脸蛋。而后新郎说:“天上月亮明晃晃,我家老婆好样样。”说完,去抱新娘亲嘴。新郎新娘难为情,众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炕上新人不得已,按众人指点去做,地下人起哄声四起:“没亲着,不算!亲的不响,重来!”哄笑声四起,如波涛起伏。

还有人在屋顶吊个苹果,让新娘骑在新郎脖子上去采摘。摘下后交给耍笑人。耍笑人将苹果置于小俩口头部中间,令新郎新娘同时去咬苹果。往往是苹果咬不着,面部相撞。

耍笑人发令,新郎新娘按令动作。新郎说:“张开你的口,背捎住你的手,我的铁钱要进你的口。”新娘按令手背后,嘴大张,新郎用舌头将含在口里的铁钱推进新娘嘴里。往往在新郎新娘刚要接触时,起哄者从两人身后一推,二人抱在了一起。有时二人被推倒在炕上,起哄者令二人抱住在炕上滚圈圈。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入了洞房,意味着人生有了质的变化:小青年成人了,作了丈夫或妻子,有了自己的家,开始承担家庭的各项职责及义务。以后的路如何走,这就取决于你和你的伴侣了。

中国食品工业强市


2009年8月13日第20届香港美食节隆重开幕,汾阳展厅正式与客商见面。

《香港文汇报》刊登特别报道:山西汾阳—中国食品工业强市

山西汾阳-中国食品工业强市

1:文化汾阳:长达2600年的辉煌篇章 汾阳,位于山西省腹地,市域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辖9镇3乡2个街道42万人。这里北通太原,西枕吕梁,东濒汾水,史称晋西重镇。市境西北部青山屏列,东南部地势平坦,一脉神泉水,出彪岭、越丘壑,蜿蜒而注平川。307国道、太军高速、汾邢高速、孝柳铁路和太中银铁路横贯市境,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 汾阳,从公元前594年的春秋初叶置瓜衍县始,历经战国之兹氏、西晋之隰城、李唐之西河、明清之汾州,其中设置郡、州、府治长达1500余年。境内有中华第一砖塔文峰古塔、金代建筑太符观、杏花村汾酒古作坊等多处国保文物单位。曾经蕴育过我国律诗鼻祖宋之问、唐代汾阳王郭子仪、宋代将帅狄青、明代数学巨匠王文素、近代油画先驱卫天霖、抗日英雄蒋三等历史人物;现在有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冀朝铸、中国第一魏碑书法家赵发潜、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贾樟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田桂兰等当代文化名人。 上世纪50年代未,著名作家马烽在汾阳创作了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90年代未,初出茅庐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在自已的家乡拍摄了处女作《小武》;跨入新世纪以来,《吕梁英雄传》、《杏花魂》等电视连续剧又在汾阳摄制完成…… 近年来,汾阳市实施园区带动和项目牵动战略,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汾阳已经拥有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等耀眼的城市名片。特别是食品工业在三晋大地首屈一指,是驰名中外的汾酒之乡、汾州核桃之乡和汾州香小米之乡。

2:酒乡汾阳:牧童遥指中华名酒第一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是晚唐诗人杜牧在汾阳杏花村所作。如今杏花村人又续写了新篇。2008年4月19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议厅。中国经济学界15位专家学者在这里组织“中国品牌发展论坛”,经过认真讨论和逐项评估认为: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是中国白酒之源头,具有丰厚的酒文化底蕴,以91.2的评估分数通过决议授予“中华名酒第一村”品牌。 早在6000年前,汾阳人就开始酿酒。1500年前杏花村酒已作为宫廷御酒载入廿四史。盛唐时期酿酒作坊达到72家,曾有“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的诗文。明清鼎盛时期,杏花村酿酒作坊遍及村落,据记载有220家之多。当时,汾州商人作为晋商的劲旅把杏花美酒带向全国各地,于是人们把来自汾阳的酒称作汾酒。同时也将酿酒工艺传到全国各地,出现了依汾酒制法而生产的一些酿酒作坊,有的还酿出了国家级名酒。据1951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祖国的贵州》记载,茅台酒是“清朝山西人经商于茅台镇,依汾酒制法而兴。” 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接待办法中亲笔批示:“如需烈酒,则用汾酒”,从此使汾酒成为新中国最早的国宴用酒。 走进杏花村,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缤纷的酒文化长廊。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勇敢的杏花村人用心血和汗水酿造了清香美酒,酿造了甜蜜生活。杏花村美酒以其独特的工艺、上乘的品质吸引了消费者,形成了企业集聚和品牌集群优势,促进了酿酒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在汾酒集团龙头辐射下,汾阳市的白酒产业已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在太军高速汾阳杏花村出口处,有一座漂亮的新晋商酒庄,这就是山西杏花汾杏酒业有限公司。这里的“汾杏”注册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汾杏老酒”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汾清酒千年老作坊被选定为酒文化影视基地。新晋商酒庄把传统的晋商文化与纯正的杏花村名酒融为一体。“新”就是充满活力,蒸蒸日上,而“酒庄”不是普通的酒店酒楼,它不仅融汇了晋商文化之精髓,而且吸纳了世界先进的酿酒、储酒、品酒理念,其经营内涵更加广泛,品位更加儒雅,给人以独特的向往和感受。在 “新晋商酒庄”里30集电视连续剧《杏花魂》刚刚拍摄完成。酒庄内专设储酒位,提供“私人酒窖”服务,收藏的极品汾酒置于青花瓷瓶内,特制的白底蓝花瓷瓶上有粉色杏花一片片,还有那“牧童遥指”的定格瞬间,上书“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下有“新晋商酒庄”,中为收藏者专书“XXX收藏”……董事长侯清泉说,酒庄为拥有者提供专业的储酒服务,配备名贵的青花瓷藏酒,甚至还可在酒窖内举办一场私人酒会来与朋友、知已分享自己的藏酒,而且酒庄内设高级会所、主题餐厅……可以让越来越多的精英们来此休闲度假,许多名人也可在此拥有“私人酒窖 ”,举办PARTY…… 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汾杏大道西侧,现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拥有员工1000余名,总占地面积450余亩。主导产品有汾阳王、梦回大唐、金驸马三大品牌,五年陈酿、八年陈酿、十年陈酿、十五年陈酿、二十年陈酿五大系列100余个品种。年产万吨白酒,市场遍布山西以及河北、河南、内蒙古、吉林、天津、上海等地,已成为中国清香型白酒的第二方阵企业。先后获得山西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山西省创名牌先进单位、山西省质量信誉AAA级企业、山西省百强民营企业、山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产品荣获北京国际精品博览会金奖、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名牌产品、消费指导品牌等殊荣。汾阳王酒传统酿造工艺被认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董事长王再武心中的目标是打造“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 汾阳市酒厂位于汾州古城,是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家国营企业。曾经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称号。汾州牌系列产品先后获得国际金奖,全国博览会金奖,轻工部、农牧渔业部和省级优质产品殊荣。近年来改制为股分公司后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生产老汾州酒、汾州老酒、金汾州酒、老二锅头酒等四大系列产品,“汾州牌”注册商标被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山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董事长郭环成说:他们新开发的“老汾州晋商情”酒被授权为山西改革开放30年盛典活动唯一指定用酒。 杏花村独特的地理环境、汾阳周边盛产的红高粱,加之传统的酿酒技艺,是其天地人合一的最佳融合。如今,汾阳人酿酒仍沿用传统的“地缸”发酵法,这一古老技艺可与中国的四大发明媲美。在世界六大蒸馏酒中,汾酒与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国际流行酒口感相似、风格相近。杏花村无愧于中华名酒第一村和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的盛名。

3:绿色汾阳:驰名中外的核桃和小米之乡

今年6月5日,汾阳市在太原迎泽宾馆举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汾州核桃新闻发布会,从而拉开了汾州核桃宣传周系列活动的帷幕。汾阳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汾酒之乡,还是国家认定的“中国核桃之乡”和“中国小米之乡”。

汾阳是汾州核桃的中心产区,土地肥厚,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已有2000余年的核桃种植历史。汾州核桃以其个大、壳薄、肉厚、取仁容易、出仁率高、清香可口而享誉天下,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已出口海外。汾阳建成了450亩的核桃良种园,培育推广了“晋龙一号”、“晋龙二号”等核桃新品种,并于1994年荣获了全国林业名特优新产品金奖;建成了8个万亩连片核桃基地,80多个500亩以上的规模村,栽培区域涉及到10个乡镇182个村12万余人。现在全市种植核桃42万余亩,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460元。重点扶持了山西特达土畜产有限公司、汾阳市裕源土特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和汾阳市新合作核桃专业合作社等十几家龙头企业,产品远销欧洲、美洲、澳州、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出口基地。1997年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汾洲核桃之乡”,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干果经济林核桃之乡”,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市”。 2004年汾州核桃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名特优金奖。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批准对汾州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汾阳境内正常年产核桃6000余吨,加上周边县市年产量超过万吨以上。汾阳还大力发展的原品核桃深加工,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核桃加工集散地。中外合资山西特达土畜产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收购、加工、仓储、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企业,与数十家核桃加工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带动周边30万户农民从事核桃种植加工业,年出口创汇1000余万美元,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方阵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企业。 2008年8月4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专程到汾阳裕源土特产贸易公司考察了汾州核桃产业化情况。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有“裕源”牌核桃、核桃仁、核桃乳酸菌饮料、纸皮核桃、手剥核桃、狮子头桃仁、芝麻桃仁,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新研制与开发的核桃乳酸菌饮料项目,通过了山西省科技成果鉴定。是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 汾阳市边山丘陵区,不仅适宜种植核桃树,也非常适宜谷子的生长。历史上就曾经有过名米“回耧黄”,现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又在这里培育出了优良品种晋谷21号、29号,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由此生产的“汾州香”优质小米曾荣获首届全国赛米会优质米奖,连续五届获中国农业博览会最高奖,自1992年以来荣获国家级新产品、国家级名牌产品以及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余项,被誉为中国小米之冠。

山西汾州香米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百亩原种繁殖基地,千亩原种生产基地,万亩无公害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建起了公司总部和加工仓储基地,年加工能力两万余吨。带动周边县市3万余农民从事种植和加工业,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汾州核桃和汾州香小米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两大支柱产业,还有一批传统和新型绿色产品也深受人们的欢迎。

长山药不仅是菜中上品,还具有补脾、益肾、提气、润肺等多种滋补功能。《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历代药典也均有记载,外国人称其为“ 中国人参 ”。早在唐朝汾阳就种植长山药,尤其以冀村一带为佳品。现在全市种植面积4000余亩,经加工后外销日本、韩国、及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还具有治疗高血压和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作用。近年来汾阳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开始引进技术发展食用菌产业,如今已建成了300多座蘑菇培植大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真空冻干食品生产线,生产出冻干菌汤、鸡蛋汤、山药汤、灵芝孢子粉、灵芝茶饮料、蘑菇面等系列产品。山西省经济委员会确定为“山西省食品工业重点推进计划项目”;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中心评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汾阳人做酒是高手,做醋也具有领先水平。山西紫苑微物研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研究开发的黑苦荞、黑小麦醋胶囊和黑苦荞红曲保健酱油获得了国家专利,黑小麦酱油、黑小麦红曲醋被认定为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山西省名牌产品,黑小麦酱油、苦荞黄硐醋被列为2002年度3.15上榜品牌。这里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确定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4:美食汾阳:晋商文化和酒文化的深厚积淀 去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汾阳市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组团赴天津举办了汾阳特色产品展示洽谈会,紧接着又赴成都参加了全国糖酒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又组织了7家食品企业赴港参加第20届香港美食博览会。如今汾阳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与晋商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汾阳自古就是秦晋旱码头,汾商崛起于明代中后期,兴盛于清代,是晋商的一个重要分支。乾隆年间,汾商率先在张家口设立早期的金融机构帐局。其后,在东起辽东、徐州、济南,西达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南迄汉口、岭南,北至库仑、恰克图、莫斯科在内的广大地区,到处都洒下了汾商的汗水和足迹。据新编《汾阳县志》记载,汾人有“重誉轻利,擅于经商”和“粗粮细作,精于烹饪”之说。此两句话较好地从民俗的角度,反映了汾商和汾阳的饮食文化。 日常饮食。早晚餐分干粮与稀饭。稀饭为小米粥或油茶,有时加煮各种瓜、豆类。干粮则食玉米面窝头,发糕,烧饼,炒面及季节性的瓜薯类,并以各种风味小吃调剂。小菜则以新鲜凉拌和咸菜为主。午餐以各种面食为主。有剔尖、抿尖儿、面条、揪片、拉面、拨面、圪垛、莜面等。家家有调和盘,有盐、醋、酱、辣椒、韭花,葱、蒜、芫荽等调料。吃饭一般用小碗,分两次食之。待客饮食。 汾俗日常饮食随意。多为手捧一碗小菜几碟。但如有客人,家家备茶,用氽子滚水,细瓷小盅双手敬致。午饭酒菜招待,要请客人坐上席,请客人先举杯举筷,主人殷勤劝酒,有“茶七饭八酒满”之说。茶与酒,与汾商千里贩茶和杏花酿酒有关。商洽生意,亲朋相聚,多在茶酒之中。 节令饮食。初一祭天地,初二祭财神,初三敬祖,初四拜姻亲,初五谓之“破五”。初八“祭星”,食“祭星火烧”。十五吃元宵。二十、二十五为大小添仓,设神位,供“添仓饼”和“素糕”。二月初一食对月饺子。二月二,“龙抬头”,食煎饼,谓之扯龙皮。……端午粽子、十五月饼、冬至饺子、腊八食粥,一直到腊月二十三吃粞瓜祭祀灶王爷。每个节令都和饮食有关。 礼仪饮食。每遇婚丧喜庆,必备酒筵,款待亲朋。早宴视家境有四菜至十二菜不等。午宴或“四盘八碗”或“六盘六碗”,或“八盘八碗”等。席面选用八仙桌,每桌设六席位或七席位。席位座次有序,按辈份尊长入席,宾陪各得其所。古往今来,汾人饮食融汇了许多地方的习俗与食品,形成了具有文化韵味的地方特色。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许多特色已经广泛普及。但仔细品味,汾阳的饮食文化还是大不相同。尤其以晋商文化和酒文化为特色的烹饪食用传统,是美食汾阳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最近,山西省出台了《食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食品确定为重点培育的新型支柱产业。汾阳市已经在全省率先打造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平台,中国食品工业强市的品牌将越来越响亮。

相关分词: 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