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分秒计时器V2.10

分秒计时器V2.10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分秒计时器V2.10




简介


软件大小: 1184 KB

软件语言: 简体中文

软件类别: 国产软件 / 共享版 / 时钟日历

应用平台:Win9x/NT/2000/XP/2003/Win7/java

功能:主要用于一些大型活动现场的全屏或自定义大小计时显示,有正、倒计时两种模式。每个模式下分从开始到报警、从报警到超时、从超时到停止三个时间段,标准、报警时间由用户自定。

特点


1、主要用于一些大型活动现场的全屏或自定义大小计时显示,有正、倒计时两种模式。每个模式下分从开始到报警、从报警到超时、从超时到停止三个时间段,标准、报警时间由用户自定。

2、三个时间段的背景颜色由用户自定。

3、三个时间段可以以不同的文字提示,提示文字的内容、位置、字体由用户自定。

4、超时时可以设置背景闪烁来提醒用户。

5、可以在屏幕顶端显示活动内容,其文字内容和字体由用户自定。

6、在开始、报警、超时三个时间段起始时可以由播放任意media player支持的声音文件,由用户选择。

7、在距标准时间一定时间时,可以选择每秒播放一个声音文件一直到超时,模拟电视台效果。

8、计时显示文字的字体由用户自定,并可在窗体上直接拖动移位。

9、可以设置自由窗体模式,此模式下窗体只显示时间,窗体大小随时间字体设置自适应,在桌面上的位置随用户拖动,背景可以设置任意程序的透明(仅Windows 2000及以上)。

10、更快捷的操作方式:双击窗体空白处开始/停止,双击时间标签暂停/继续。

11、用户设置系统热键控制开始、停止、暂停。

12、支持GIF动画播放,可以显示公司logo。

最新版本


目前最新版本是分秒计时器V3.02

软件大小:1.12MB

软件授权: 共享软件(可使用,有功能限制)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开

应用平台: Win2003/WinXP/Win2000/Win9X/Win7/java

计时器V2.10分类


计时器的种类包括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坚持计时器、停车计时器、反应计时器、放大计时器以及windows计时器等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为常见。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是4-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指导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比较小,试验误差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要小。

计时器V2.10发展史


我国计时器发展史

纪 元 朝 代 计时仪器史 主要文献

公元前2357~2258年 尧  圭表、日晷测时已达相当高的精度  殷墟出土卜辞“尚书尧典”

公元前722~221年  春秋战国  中国的漏壶记时已达很高的水平  “周礼”、“初学记”、唐孔款达“诗疏”

公元前201~公元9年 西汉  日晷和漏刻计时同时使用 “前汉书”、“中国科学技术史”滴、清梅文鼎“日晷”备考三考

公元85年 东汉 
浮子和漏箭 “玉函山房辑佚书”、张衡“漏水转浑天仪制”

公元132年 东汉 张衡制漏水浑天仪 “晋书”

公元450  梁  李兰制“停表刻漏”,又名“马上奔驰”、殷夔制漫水或恒定水位漏  “初学记”殷夔“漏刻法”

公元660年 隋 耿询、宇文恺制大称式刻漏,献于隋炀帝  “玉海”卷十一、“国史志”、“宋史”

公元665年 唐 吕才制“多壶式受水壶刻漏” “事林广记”、“六经图”

公元618~906年 唐 唐代盛行赤道式日晷,并于十七世纪前传入欧洲 元杨禹“山居新话”、“中国科学技术史”、清梅文鼎“日晷”备考三考

公元725年 唐 梁令瓒,一行制擒纵机构 “新唐书天文志”、“中国科学技术史”

公元1030年 北宋 燕肃制“莲花漏” 初学记

公元1135年 金 出现复式多壶漫流刻漏 “六经图”、“大清会典”

公元1050年 北宋 舒易简、于渊、周宗制皇佑刻漏  “初学记”

公元1074年 北宋  沈括革新皇佑漏刻 沈括“梦溪笔谈”、“浮漏仪”

公元1090年 北宋 苏颂、辅公濂制水运仪像台 “新仪像法要”

公元1250年  南宋 “香篆”钟和灯钟记时在中国广为流行  洪刍“香谱”、杨禹“山居新话”

公元1260年  元 地平式日晷由西方传入(携带式日晷) “元史天文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世界计时器发展史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订了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日历。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 30天,每天分为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历,每月29天和30天 相轮。与此同时,玛亚人创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历。

公元前1500年:埃及发明第一个移动日晷,将一天分为12个周期。 接着又发明一种叫漏刻的计时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伦人把一天分为相等的12个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现以一天24小时为基础的机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开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国发展了机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欧洲得到发展。

公元1350年:德国钟表匠发明第一个机械闹钟。

公元1500年:意大利教堂响起了机械钟声。

公元1510年:德国纽伦堡出现带发条的怀表。

公元1583年:格里历在罗马、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荷兰部分 地区生效。

公元1656年:荷兰一位天文学家发明自摆钟。 公元1700年:时钟上除时针外又加上了分针。

公元1800年:计时精确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公元1850年:计时精确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华盛顿会议制订全球时区表。

公元1928年:发明石英钟。

公元1949年:发明第一台原子钟。

公元1950年:计时精确到微秒。

公元1965年:计时精确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计时精确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协调时间时。

公元1990年:精确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铯原子钟,比微微秒又要精确10万倍。

计时器的选型表


内容 代码说明

MS/ 4位或8位显示,1点继电器输出

外形
尺寸 A— 160(W)×80(H)×125(L) 或80(W)×160(H)×125(L)

B— 96(W)×96(H)×112(L)

C— 96(W)×48(H)×112(L) 或48(W)×96(H)×112(L)

D— 72(W)×72(H)×112(L)

面板形式 H 横式

S 竖式(限4位显示)

F 方形(限4位显示)

显示位数 4 4位显示

8 8位显示

预置输出点数 T□ T0:无预置输出 T1~T2:1~2点预置输出

开关量输入控制 K0 无开关量输入控制

K1 1点开关量输入,用于启动

K2 2点开关量输入,用于启动、复位

K3 3点开关量输入,用于启动、复位、停止

通讯接口(独立供电,全隔离,2400~19.2K仪表地址0~99,应答延迟小于500μs) S0 无通讯接口

S1 RS-232接口

S2 RS-485接口

S3 RS-422接口

仪表电源 V0 220V AC

V1 24V DC

V2 12V DC

非标准功能 N N表示非标功能

相关分词: 分秒 计时器 计时 时器 2.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