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废墟上的觉醒——关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问卷调查

废墟上的觉醒——关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问卷调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废墟上的觉醒——关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问卷调查




基本信息


ISBN:978-7-5321-3485-4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版次:第1版

作者:陈歆耕

内容简介


《废墟上的觉醒》是我国首部反映汶川大地震志愿者行动的报告文学,是一部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文字备忘录,突出了报告文学要求事实的真实性这一文体优势。有关专家评价称,这是一部“具有史家气质的报告文学”。

本书除了里面有丰富的内容之外,它表达了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行动,以及通过志愿者的行动表达出来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的觉醒。这种道德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大家从书上可以看到,这种觉醒不是教化而成的,而是自发的,它的基本点就是对于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爱。<br />全球瞩目,举国震惊的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废墟上的觉醒》,是作家陈歆耕以那次惨祸为题材创作的力作。在“5.12”这个黑色祭日到来之际,《废墟上的觉醒》的问世,具有一种发聩振聋的力度和独特的文学价值。

这部作品很有震撼力和感染力。读着这几十万字的书稿,让我产生了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霎时回到了2008年5月12日,以及其后那个特殊时段。我和亿万观众一样,日日夜夜守在电视机前,流着泪看着来自大震现场的新闻报道。当遇难同胞的数字像水银柱一样不断攀升时,我的心在颤栗在流血。天崩地裂河断桥毁的场面、大片的堆积如山的废墟、国内外救援人员在险恶条件下冒死营救生命、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的幸存者呼天抢地,特别是白发老人、妇女和孩子惊恐、哀恸、期待和希冀的眼神……这一切,深深地定格于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记忆的深层,终生都不会淡忘。

中国的天空,一下子变得阴霾密布。

中国的大地,极少经受过如此滂沱的泪雨的冲洗。

中国的国家哀悼日,破天荒地为遇难的数万名普通民众而举行。

中国首次打开国门,接受外国媒体到灾区现场采访,接受外国政府、民间团体和友好人士一切形式的援助。

中国的新闻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高效率,24小时滚动式地向全国全世界播报汶川特大灾情和救灾第一线的实况。

中国的作家和诗人也纷纷拿起了笔。

“大灾难”和“大救援”是全书最重要的两个亮点。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就是从这两点展开的。作家写这场罕见的惨祸时,不回避灾情,不回避鲜血,不回避死亡,在不少章节里,用现场感极强的笔触“录制”下了灾情爆发瞬间的可怖情景。这里引录几段:

突然之间,大地就抖动起来,马路像波浪一样起伏,农田里的

裂缝喷涌出几丈高的泥浆,屋墙也摔起来了,顷刻,轰鸣声四起,

尘土遮天蔽日。天空暗了下来……

地震发生的时候,看着两座山头一会儿合拢,一会儿分开,就

像拉手风琴一般。

这是亲历目击者的真实叙述,经作家加工,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第一现场。

还有一位带领车队,装载大量物资长途跋涉奔赴汶川震区的志愿者,亲身经历了一次山崩地裂的可怖情景,与死亡擦身而过。他叙述道,当时他们的车队正在险峻的高山公路上行驶,山下深谷里是奔腾咆哮的江水。堵车很厉害。就在他们等候的时候,可怕的余震发生了。瞬间,大量巨石像从天而降,有100辆汽车被砸被震落到50米深沟底下滔滔的江流中,400余人同时遇难……

在志愿者的眼中,汶川震后,许多城镇村落,刹那闾变成了“人间地狱”。

《废墟上的觉醒》所展示的这一幅幅严酷惨烈的震后情景,读来令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惟其真实,才有震撼人心的千钧之力,惟其真实,才能使我们对受灾群众的处境和心理,对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勇士们的壮烈捐躯,产生由衷的同情和发自内心的崇敬。《废墟上的觉醒》突出了报告文学要求事实的真实性这一文体优势,直面事实真相,直面淋漓的鲜血,可以说把“原生态”这一特征发挥到了极致,长久地重重地撞击着每个读者的心,使那些轻描淡写、粉饰生活的作品,立马现出苍白原形。

在2008.5.12提供的大灾难和大救援这一特殊的大舞台上,在那场千军万马悲壮雄伟的“活剧”里,作家没有沿用全景式、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的叙事框架,而别具匠心地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全新的视点,那就是,整部作品聚焦于一个崭新的群体——志愿者队伍,并且在灾后通过网络对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这种方式是作者的一个创举,比较巧,充分利用了现代传媒的速度和能量。

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前所未有的救灾劲旅,它的出现和参战,应当说是史无前例的。与紧急奔赴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部队这百万雄师相比,“志愿者”队伍,诚如作品所写,只是游击队,八路军,但它的出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令人振奋,表明抗震救灾不再仅仅是国家行为,也是社会成员自觉自愿的个人行为。书中写道,“5.12”以后,亿万国人感同身受,心急如焚,一些热血沸腾的志愿者,自发地踊跃地提出奔赴灾区参加救援工作的要求。他们坐飞机,乘火车,搭班车,自驾车,甚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从天南地北奔赴汶川灾区,汇成了一支志愿者大军。四川团省委招募志愿者的现场,人山人海,排名登记者从早到晚排起了长队,团省委的接待电话5天打坏了3部……

图书目录


序一:原生态新视点史家气质

序二:拥抱一个庄严的誓言

引言黑色的咏叹

第一章一个撼天“震”地的名字

创吉尼斯纪录的“闪婚”

比诺贝尔文学奖更珍贵的“奖杯”

在火车上草拟的调查问卷

第二章心灵的“震波”

5天打坏3部电话

为了不被“绝望”压死

与温总理比年龄

想起了灾区孩子的微笑

被“震”醒的“逃犯”

背着9万元债务去灾区

“70后”被“80后”感动

“因为我是党员”

“我必须马上行动”

一刻也呆不住了

心腔的“撕裂感”

当泪水再一次滚落

不去“寝食难安”

“集结号”在耳边回响

唐山下岗女工与“唐山精神”

“我后悔不该出来”

“我不去叫谁去啊?”

“没有钱就出最大的力吧”

一支装备齐全的救援队伍

沉重的“自负协定”

“心中的愧疚感”

“我是一个老兵”

“哭了好几天’’的阜阳牙医

“灾情就是命令”

“唐吉诃德”式的临时工

面对惊恐无助的眼神

“我是中国人”

捐了307元中的300元

从“洪灾区”到“震灾区”

我的血管里还流着军人的血液

逃离“死神”再入“虎口”

一封“特殊公函”

“为拯救生命尽一份力”

“我彻底崩溃了”

追随我那“从天而降”的战友

让时光倒流

第三章汗水泪水血水

角色转换

我的名字叫“老兵”

“吃人饭,干牛活”

被困7天7夜的生还者

“美丽误会”感动一座城市

与“死神”相伴

7个小时的“爬行”

“三重角色”

40多度高温下的酣睡

布满水泡的脚板

“爱心直通车”

生死就在一瞬间

篮球架上的黄丝带

800支“爱心蜡烛”与800公里路

让灾区共享奥运快乐

命系“红丝带”

“春天”阳光照“九洲”

飘扬在震区的“大旗”

用生命凝铸的“诗篇”

最美的“行为艺术”

写“遗嘱”的女作家

平凡与高贵

为救人而“疯狂”

成都市民的“五鞠躬”

牙医不再是牙医

哭泣的“红领巾”

“山东铁人”

绝望中诞生

挺起脊梁的“80、90后”

4500元打车费的价值

流血的双手

下岗女工成了“心理医生”

什么叫“众志成城”?

“死亡赔偿金”与一座图书馆

“一个人的战斗”

让军事专家感到“震”惊的速度

董事会变成抗震救灾部署会

“叔叔,救救我”

20万现金和200万支票

未列入名册

第四章付出与获取

挑战生命极限

收获最多的是:感动

精神涅槃

尾声瞬间与永恒

附录:

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512地震志愿者名录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部分汶川大地震志愿者名录)

部分参考资料

后记“颂扬”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