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

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范畴与方法生态批评论




版权信息


作 者:刘文良 著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3-1

版 次:1

页 数:213

字 数:280000

印刷时间:2009-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010078151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论著由前言、上篇(范畴篇)五章、下篇(方法篇)二章和结束语共四部分组成,力图通过对生态批评“范畴”的界定和探讨,尝试廓清生态批评的基本概念和理路,通过对生态批评“方法”的研究,探讨一个对当前的生态批评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生态批评方法系列构想。

前言部分,首先对生态批评的概念、批评对象、宗旨等进行了“概说”,接着分析了当代中国生态批评崛起的原因,然后探讨了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现状,在简要总结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当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缺失,进而提出本文写作的基本设想。

作者简介


刘文良,男,1971年生。2007年博士毕业于扬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湖南工业大学中文系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艺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近年来,先后主持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课题、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研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等5项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在《中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思想战线》、《求索》、《江淮论坛》、《学术论坛》、 《扬州大学学报》、 《理论与改革》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近40篇发表于“CSSCl来源期刊”或“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10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文艺理论文摘卡》、《生态环境与保护》等全文复印或转摘。

目录信息


内容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范畴篇

第一章 和谐

第一节 “天人合一”:生态批评的价值立场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天人合一”的现代生态价值考量

三、“天人合一”与西方生态伦理

第二节 “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

一、“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因素

三、“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

第三节 “以人为本”与“生态为本”

一、“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人类中心主义”

二、“以人为本”的合理性与“生态为本”的偏颇

三、“以人为本”为旨归,“生态为本”为内核

第二章 自然

第一节 自然观念的发展履程

一、古希腊的“有机论”自然观

二、近代“天人对立”的自然观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自然观

四、现代“天人相谐”的自然观

五、东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第二节 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

一、重视精神生态,纯化“小宇宙”继而净化“大宇宙”

二、重视社会生态,推动良性自然生态的重建

第三节 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

一、科学的“福祉”与“祸害”

二、关于“敬畏自然”的论战

三、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

第三章 终极关怀

第一节 终极关怀: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思考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终极关怀的应有之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参赞化育”的终极之思

第二节 “我是谁”: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序位

一、人类:生态大家庭的普通一员

二、生态文艺关于人类“序位”的终极之忧

第三节 “路在何方”: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

一、追根溯源,明确人类文明的“岔路”何在

二、回归“原点”,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

第四节 “存在何为”:呼唤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的回归

第四章 悲慨

第五章 审美话语

下篇:方法篇

第六章 生态批评的方法(上)

第七章 生态批评的方法(下)

结束语 加强中西交流 凸显本土特色

参考文献

后记

相关分词: 范畴 方法 生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