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反对资本主义

反对资本主义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反对资本主义


本书(美)戴维施韦尔特著,李智,陈志刚等译,2008年4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403000字,340页,16开本。



版权信息


作 者: (美)戴维施韦尔特 著,李智,陈志刚 等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字 数: 403000

页 数: 340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0091792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定价:¥45.00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对现状(即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是对未来(特指共产主义)的一种预见,也是一种历史理论,一种解释历史如何进展并从而探知未来的理论。

本书要阐明一个更为有力的观点:由于存在着这样一种资本主义的替代物——经济民主制,它不仅富有生机活力,而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资本主义不再拥有一种有效的合理化证明,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伦理道德上的。

改革后的中国是一个市场社会主义的实验室,这一点不容否认。中国领导人也这样说(而不是说转变为资本主义),现有证据足可证明这一点。领导人宣布要使经济民主化,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事实上,从1978年之后,中国领导人已经想方设法在社会整体水平上提升民主运作,在共产党内部、在工厂内部都在这么努力着。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中心论题是,尽管社会主义在东欧和苏联瓦解和崩溃,资本主义在经济和伦理的基础上也得不到辩护,但实际上,对资本主义还是存在某种替代方案,它可以承诺更高的效率、更合理的增长以及更多的平等、民主和富有意义的工作。作者把这种替代方案称为“经济民主”,它是一种带有非集中化投资计划和“车间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作者将自己的模式同自由放任的保守主义理念、凯恩斯的福利国家以及当代“新自由主义”等模式都作了对比,认为自己的模式几乎在每一点上都具有优越性,并分析了从发达资本主义、集中计划经济的遗留形态以及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向“经济民主”过渡的可能性。作者还展望了共产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作者简介


戴维施韦卡特(David Schweickart),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后于弗吉尼亚大学数学系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社会和政治哲学、经济学和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

除《反对资本主义》之外,施韦卡特还著有《资本主义还是工人管理?——一种伦理学和经济学的评判》(1980)一书,并与B.奥尔曼等主编《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1998),后者已在中国出版。

目录


第一章 非比较性辩护

第一节 作为贡献的边际产品

第二节 作为企业家行为的资本家贡献

第三节 作为时间偏好的利息

第四节 作为等待回报的利息

第五节 作为风险回报的利润

第六节 “资本主义因其公正而成为公正的”

第二章 比较项

第一节 资本主义:自由放任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

第三章 效率问题

第一节 自由放任的效率优势

第二节 “经济民主”的效率有多高?

第三节 一种比较:X—效率

第四节 自由放任的麻烦:失业

第五节 更大的麻烦:促销

第四章 增长问题

第一节 创新、风险和回报:企业家精神

第二节 何种增长?

第三节 增长该有多快?

第四节 不稳定性

第五章 自由、平等、民主和自治

第一节 自由

第二节 平等

第三节 民主

第四节 有意义的工作

第六章 现代自由主义

第一节 凯恩斯自由主义的“公平资本主义”

第二节 后凯恩斯主义的“新自由主义”

第七章 过渡

第一节 从发达资本主义而来

第二节 从指令性社会主义而来

第三节 从新殖民主义的欠发达而来

第八章 其他形态的社会主义

第一节 指令性社会主义

第二节 技术专家统治的市场社会主义

第三节 无市场的参与性社会主义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者的反思

第一节 共产主义

第二节 悖论与希望

译后记

书摘


第一章 非比较性辩护

资本主义——它可以由人们对它做辩护吗?为了解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得问,人们曾经怎样对它进行过辩护?

当资本主义从即将寿终正寝的封建主义脱胎而生时,自私自利的概念就成为社会瞩目的核心问题。尽管新生制度的拥护者们对于这一“基本人类情感”固有的道德意义有认识上的分歧,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即认为如果适当地将之与自由市场结合起来,将对社会非常有用。

他们的观点——或者说,完全是整个资本主义——一统天下。但是,麻烦很快也跟着来了。运用亚当斯密(Adam 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经济范畴,特别是劳动价值论,卡尔马克思(Karl Marx)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即使没有垄断(斯密关注的问题)或地主(李嘉图憎恶的人),自由的、竞争性的资本主义仍然剥削工人阶级,因为工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源泉,但他们却被排斥,无缘获得经济剩余。马克思说资本不是一件具有不可思议的生产力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关系,一种权利关系。自由市场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同封建社会或奴隶社会在形式上的相同点:一个统治阶级掌握着生产工具,而被统治阶级从事生产活动。

马克思的挑战,特别是在获得了越来越具有战斗力的工人阶级的支持之后,使得资本主义陷于防守地位。但马克思学说有一个理论上的弱点,即它的奠基性的价值理论。不久,在欧洲和美洲,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英格兰的杰文斯(Jevons)、瑞士的沃尔拉斯(Walras)、奥地利的门格(Menger)、波姆一巴威克(Bohm-Bawerk)和韦瑟(Wieser)以及美国的约翰贝茨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都声称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古典的”分析让位于“边际主义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诞生了。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胜利并没有能够制止俄国革命,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大约用了十年的光景,各种新古典经济学家试图证明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但是很快,经济学家们发生了不同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