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番茄褐色腐败病

番茄褐色腐败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番茄褐色腐败病




病害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植株下层未成熟的果实。病斑近圆形,褐色,边缘不明显,扩大后呈浓、淡褐色相间的大型病斑,可达半个果面。病部果皮光滑硬实,在湿度大的环境下,常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孢子囊及孢囊梗)。后期果实腐烂。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是第二年春天的初侵染源,卵孢子借雨水反溅到距地面较近的果实上。卵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果皮侵入,继而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通过风雨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30℃,相对湿度高于95%,菌丝发育良好。因此,本病在高温多雨发生多。此外,早春雨季来得早,降雨次数多,雨量大,发病多而重。

防治方法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通风透光,降低地面湿度。摘除病果,杜绝病菌蔓延。喷洒杀菌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 600倍液;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着重喷洒下部果实,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共2-3次。

病原描述


病原为真菌,中文名: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和辣椒疫霉(P. capsici Leon),均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棉絮状,无隔,分枝多,气生菌丝发达,病组织和培养基上易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囊梗无色,纤细,无隔膜,一般不分枝;孢子囊无色或微黄,卵圆形、球形至长卵圆形,大小30-70×20-50微米;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大小5.8×6.2微米。菌丝顶端或中间可生大量黄色圆球形厚垣孢子,直径20-40微米,壁厚1.3-2.5微米,单生或串生。

相关分词: 番茄 褐色 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