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

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


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文化遗产,199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位于巴黎市中心,最著名的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博物馆、星形广场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以及贯穿其间的香谢丽舍大街,这里展现了巴黎几百年来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的发展与保护传统的极佳结合。



基本资料


【名称】法国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91年

简介


两千年前的巴黎只是塞纳河上斯德岛和附近几个小岛上的渔村,后来逐渐扩大,到3世纪开始有巴黎这个名字。巴黎的建筑艺术、名胜古迹和优美市容举世闻名,市中心塞纳河两岸的老市区是其精华所在。塞纳河流经巴黎市区,河道有三个大弯,上游第一大弯处是市中心。塞纳河水位多年稳定,少有洪涝灾害。全年不结冰,利于航行。从12世纪起,巴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就十分重视和珍惜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力求保持城市面貌的统一与和谐。最早建成并保存到现在的是斯德岛上的巴黎圣母院。17-18世纪波旁王朝时期,城市建设有较大发展,修建了塞纳河右岸著名的香榭里舍大街和其他几条干线大街,建造了几座纪念性建筑物,如卢浮宫东院和卢森堡宫。另外还建造了4个封闭式广场。到了19世纪,拿破仑一世建成了凯旋门和星形广场,也就是现在的戴高乐广场。后来在拿破仑三世时期(1852-1870),巴黎的城市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建成了以香榭里舍大街为东西向干线、以塞瓦斯托波尔大街为南北向干线、以卢浮宫为中心的大十字街道,还修建了两圈环路。此外又新建一批广场和建筑物,把卢浮宫继续向西延伸,扩展到现在的规模。拿破仑三世还把卢浮宫和凯旋门之间的道路、广场、绿地、水面、林荫带和大型纪念建筑物改造组建成完整的统一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巴黎举行的几次世界博览会又为塞纳河畔增添不少新建筑,有埃菲尔铁塔(1889)、大宫和小宫(1900),以及夏约宫。20世纪60年代起,巴黎再次大规模建造城市建筑,但是并没有在市中心拆除旧建筑,而是沿香榭里舍大街向西北方向延伸和扩展,新建了完全现代化的德方斯新市区。现在当你沿着市中心香榭里舍大街和塞纳河岸乘车游览市容,你能够亲眼看到一座座12世纪到20世纪的各种辉煌建筑,看到过去不同时代和风格的街区,看到巴黎几百年来发展变化的轨迹,而不是只从书本上才能知道。

著名建筑


综合概述

在塞纳河两岸分布着许多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从西端的西勒桥起,在斯德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和原巴黎裁判所附属监狱。向西在右岸临河的是规模宏大的卢浮宫,现在是博物馆。向西在河左岸是将原巴黎老火车站改建成的奥尔赛博物馆。改建很成功,现在主要收藏近代绘画和其他艺术品。沿河再向西不远是波旁家族宫殿,是仿古希腊式的建筑,现在是国民议会所在地。从这里过桥到右岸是协和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仿古埃及式的方尖形石碑。沿河向前,紧接着是大宫和小宫,建筑物比较新。由此过桥到左岸,可以看到较小的美国教堂,建筑外观显得别致。前方河对岸是一处金碧辉煌的大型建筑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它背后有一座小的两层建筑,是集美博物馆,主要收藏东方艺术品,其中不少出自中国。再向前是规模庞大的两座对称建筑夏约宫。从这里向河对岸看,是雄伟高大的埃菲尔铁塔。在左岸稍远的地方,从西向东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三叉形楼房,它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在现代建筑史上有创新意义。它附近有拿破仑纪念馆、军队博物馆和罗丹雕塑纪念馆。再向东有卢森堡宫。在右岸东部离岸稍远处是巴士底广场,原先这里有著名的巴士底狱。向西在卢浮宫北面是皇宫和收藏善本书稿的老国家图书馆。再向西有旺多姆圆柱和广场,以及古希腊式正门的歌剧院。前方在离香榭里舍大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不大的宫殿,是总统府爱丽舍宫。右岸最远的是高大壮观的凯旋门。以上二十多处建筑中,以下4处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埃菲尔铁塔

位于市中心区的西部,临塞纳河左岸,塔东南方有大片绿地。铁塔于1889年建成,当时是为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造,多年来已成为巴黎的象征。铁塔的设计人是埃菲尔,塔也因此而得名,塔下有埃菲尔的等身大铜胸像。塔身原高300m,后来塔顶安装了无线电发射架,增高到320m。塔身为全钢结构,由1万多个部件铆接而成。前几年局部调整结构,塔身重量减轻到7000吨。塔身从四面看都是A字曲线形轮廓,下部四腿向四角张开,四个塔脚以混凝土固定在地面,塔脚在地面上的连线为正方形,每边长约100m。塔下四面敞开。塔身向上逐渐平滑内收,越高内收越少。塔身的不同高度处有三层平台,现在设有电梯,供登临眺望。下层平台还可经步梯登上。在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人类建筑物高度没有达到过200m,而埃菲尔塔一举上升到300m,是近代建筑史上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里程碑。这座塔的建成,显示了钢结构的巨大建筑能力,表明钢结构建筑也可以优美动人。这座塔的建成还是当时钢铁工业发展的结果,也是建筑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打破了几千年来石构建筑造成的传统建筑观念的束缚,促成了现代建筑的诞生。建塔之初曾有不少人反对建造这个钢铁怪塔,但是法国政府最终还是选中了这个方案。

星形广场凯旋门

位于塞纳河右岸香榭里舍大街西端星形广场(戴高乐广场)中央。1806年拿破仑一世为颂扬法军在奥斯特里兹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的战绩而开始建造,1836年完成。它的形状是模仿罗马现存的古凯旋门,略有简化,但规模加大。整个门体全用石材建造,高约50m,宽约45m,进深约22m。中心大拱门高36.6m,宽14.6m。两侧拱门较低。这个广场在高地上,因而凯旋门也更显得高大雄伟。现在人们有时也把它作为巴黎的标志。凯旋门朝向香谢里舍大街的一面是正面,正面和背面的拱门两侧各有一幅大浮雕,共4幅,构成一组。4幅的画题分别是《马赛曲》、《胜利》、《抵抗》与《和平》,正面右侧的《马赛曲》最精美,画幅中心是自由女神,右手握剑挥动,左臂上扬高呼,号召人们起来战斗。这一组浮雕是法国浪漫主义雕刻家F.吕德的代表作。在大门拱券前后口外两侧,以及侧门拱外上方各有一幅横长方形的浮雕,共6幅,幅面比上述浮雕略小,题材是拿破仑指挥的历次重大战役。拱门上方的一周女墙面雕刻一横列共数十个圆形盾牌,牌面刻着法国大革命时期和拿破仑帝政时期重要的取胜战役的名称,而次要战役的名称则刻在大拱门内壁,内壁还刻有法国大革命到第一帝国时期参加作战的386位将军和军官的姓名。凯旋门顶部女墙内是陈列馆,有电梯和步梯从地面通达,馆内展出有关凯旋门的文献资料和拿破仑一世生平的图片。女墙外有一圈围廊,人可以站在那里眺望市区。1920年在凯旋门内下方增建无名战士墓,埋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阵亡的无名战士。墓顶在地平面,点有长明灯。凯旋门建成后,到19世纪中期,又在其周围修建了圆形广场,以及12条放射状道路,于是大体上形成现在这样的格局。

卢浮宫与卢浮宫博物馆

位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边,既是著名的王宫,又是博物馆的所在地。王宫最初建于12世纪末,从15世纪至18世纪末曾经4次改建和扩建。1792年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里作为博物馆,并于第二年开放。此后又大规模扩建,到1868年卢浮宫的建筑全部完成。卢浮宫分为东中西三个院落,东院建成最早,是较小的方形院。后来向西延伸,建成向西敞开的较大的西院,也是方形院。此后南北立面的房屋再向西延伸,即现在西面的那部分。这三部分都是三层楼,有的位置建有地下层。各部分因为建筑时期不同,所以风格不同。其中中院的东立面是古典主义风格,最为人们推崇。鉴于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在观众分流方面有困难,加之要实现大卢浮宫计划,于是,法国总统密特朗请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名设计,于1982年在中院内建造1大4小共5个玻璃金字塔形透明屋顶,其中大金字塔下用作观众入口,在地下分流进入北东南三翼各展室。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从16世纪初就开始收藏艺术珍品,现收藏有极其丰富的绘画、雕塑、陶瓷、珠宝和家具。陈列面积有5.5万平方米,藏品2.5万件。其中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像。

巴黎圣母院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斯德岛上,是天主教教堂。初建于1163年,到1345年完工。建筑与雕刻是哥特式早期与盛期风格。后来由于战火而遭到严重破坏,1845年开始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前提下修建,到1864年完工重新开放。从1991年起,法国政府拨款1亿法郎再度整修,重点是南侧外墙,把约占全墙一半的残损块石替换下来。巴黎圣母院建筑的正面是竖长方形,上下三层,左右分三竖条,如九宫格形,面宽47m,总高63m。左右两侧上层是方柱形塔楼,中间没有塔楼,缺一格,因而较低。中层中心是一个圆形光环式的大玫瑰窗,镶嵌彩色花玻璃,象征天国。中层两侧是双窗。底层是三个尖拱双扇门。一层和二层之间有一列28个浅像龛,排列着犹太和以色列28个国王的雕像。其他位置也有许多雕像。正门内是纵长方形大堂,宽48m,进深130m,高35m。堂内也有许多大理石雕像。在回廊、墙壁和门窗布满圣经故事雕刻和绘画。大堂屋顶外上方中央矗立圆锥形尖塔,高90m,是19世纪整修时增加的。几百年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场所,许多重要活动在这里举行。它是法国历史的见证之一。由于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流传很广,所以这座教堂也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