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主要由于耳外伤如撕裂伤、切割伤、冻伤或手术伤及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其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



疾病名称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疾病概述


本病系耳廓软骨膜和软骨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耳廓外伤、虫咬或血肿继发感染所

致,也可由外耳道炎症蔓延而来。常见致病菌为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软骨大片坏死,愈后耳廓增厚,卷曲变形,甚至形成菜花耳。耳廓软骨膜炎(auricular perichondritis)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两种。病变是在软骨和软骨膜间有血清渗出(浆液性)或脓液形成(化脓性)。浆液性者常仅有耳廓局限肿起,有弹性感,不红,无明显疼痛,有的局部有发胀、灼热和发痒感,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浆液性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化脓性者耳廓剧痛,检查可见耳廓红肿、明显压痛,有波动感,有的破溃出脓。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为:耳廓有灼热感,呈渐进性持续性耳痛。由于耳痛剧烈,病人多烦躁不安,夜不能眠。检查可见耳廓红肿、增厚,触之坚实而缺乏弹性,触痛明显。脓肿形成后耳廓表面呈暗红色或局限性淡黄色隆起,内有波动感。一旦发现患有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应立即治疗,早期经合理治疗可获痊愈而不后遗畸形。及时和足量应用抗生素甚为重要,在应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听力和平衡功能。局部湿敷促使炎症消散和局限。紫外线、超短波照射也有助益。如已形成脓肿,暴露脓腔,清除脓液,刮除肉芽组织,切除坏死软骨。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描述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可引较严重的疼痛并可导致软骨坏死及耳廓畸形,应认真对待,及早诊治。先有耳廓灼热感及肿痛感,继而红肿加重,范围增大,疼痛剧烈。坐立不安整个耳廓除耳垂外均可迅速波及,触痛明显。若有脓肿形成,触之有波动感。

耳廓借韧带、肌肉、软骨和皮肤附着在头颅两侧,显现于外,易遭受各种外伤,其中以挫伤和撕裂伤多见。

1.挫伤多因钝物撞击所致。轻者,仅感局部微痛,轻度红肿,软骨与软骨膜之间无渗血,组织损伤不显著,一般多可自愈。重者,耳廓受伤处常形成血肿,血积于软骨膜下或皮下,呈半圆形紫红色,局部胀痛明显。因耳廓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血肿不易自行吸收,如不及时处理,血肿机化可致耳廓增厚变形;大的血肿还可继发感染,形成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引起软骨坏死,导致耳廓畸形。

处理方法:血肿小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先用粗针头抽出积血再用纱布敷料加压包扎48小时;其后,若血肿又起,可再次抽吸;若血肿较大者,应行手术切开,吸净积血,清除血块,局部用碘伏纱条填塞或缝合切口后加压包扎;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8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3~5日,以防感染。

2.撕裂伤有不同程度的耳廓组织损伤,轻者为裂口,重者耳廓局部缺损,甚至耳廓部分或完全断离。处理时对耳廓部分撕裂者先用3%双氧水冲洗局部,再用碘酒、酒精或生理盐水消毒;在清创时尽量保留皮肤,然后对位准确用小细针线缝合,轻松包扎;同时静脉滴注抗生素如头孢霉素、青霉素类以防感染。对于已经完全断离的耳廓应及时清洗并用肝素将其动脉冲洗后,抓紧时间对位缝合进行耳廓再植;术后注意应用抗生素。若发现水泡或血泡,应在无菌条件下切开排液。

症状体征


先有耳廓灼热感及肿痛感,继而红肿加重,范围增大,疼痛剧烈。坐立不安整个耳廓除耳垂外均可迅速波及,触痛明显。若有脓肿形成,触之有波动感。

疾病病因


多因耳外伤,手术伤或临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绿脓杆菌为最多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化脓后,脓液积聚于软骨膜与软骨之间,软骨因血供障碍而逐渐坏死,终将影响外貌及耳廓生理功能。

疾病特征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主要由于耳外伤如撕裂伤、切割伤、冻伤或手术伤

及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其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其临床表现为:耳廓有灼热感,呈渐进性持续性耳痛。由于耳痛剧烈,病人多烦躁不安,夜不能眠。检查可见耳廓红肿、增厚,触之坚实而缺乏弹性,触痛明显。脓肿形成后耳廓表面呈暗红色或局限性淡黄色隆起,内有波动感。

一旦发现患有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应立即治疗,早期经合理治疗可获痊愈而不后遗畸形。及时和足量应用抗生素甚为重要,在应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听力和平衡功能。局部湿敷促使炎症消散和局限。紫外线、超短波照射也有助益。如已形成脓肿,暴露脓腔,清除脓液,刮除肉芽组织,切除坏死软骨。

病理生理


多因耳外伤,手术伤或临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绿脓杆菌为最多见的致病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化脓后,脓液积聚于软骨膜与软骨之间,软骨因血供障碍而逐渐坏死,终将影响外貌及耳廓生理功能。

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又称为耳廓假囊肿(pseudocyst of auricle),是软骨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病因不明,可能与反复轻微外伤如压迫、触摸等机械刺激有关。化脓性软骨膜炎为耳廓软骨膜和软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因外伤、手术、冻伤、烧伤、耳廓血肿继发感染所致。因可引起软骨坏死导致耳廓畸形,应认真对待。

诊断


现代医学

1、早期患耳有灼热感,局部肿胀,疼痛。病情进展快速,多伴全身体温增高。

2、极盛期时耳廓红肿,增厚,触痛明显。脓肿形成前触诊为实质感。脓肿形成则耳廓呈暗红色,局限或全隆起,有波动感,疼痛剧烈。脓肿破溃后疼痛减轻,可形成瘘管。

3、后期软骨坏死,疤痕挛缩,致耳廓皱缩变形呈“菜花耳”状。

中医学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属中医“断耳疮”范畴。本病多因局部损伤染毒,肝胆经火毒热邪内炽,循经上犯,热灼血肉,软骨融蚀而成。

1、辨证依据:常有耳部损伤病史。局部红肿明显,疼痛剧烈,甚至溃烂融蚀,以致脱落,缺损畸形。其病变深及耳壳软骨。

2、临床证型:耳壳红赤肿胀,灼热疼痛剧烈,有脓液渗溢,耳壳软骨逐渐腐烂如蚕食,甚则缺损畸形。全身可有发热,口干苦,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治疗方案


现代医学

1、局部及全身使用抗生素,首选庆大霉素或多粘菌素。尚未形成脓肿时,应用大量对致病菌感染的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用4%—5%醋酸铝液或优苏溶液(漂白粉硼酸溶液)湿敷。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2、早期局部热敷,超短波透热,氦氖激光或紫外线照射。也可用4%醋酸铝湿敷或涂布10%鱼石脂软膏。

3、脓肿形成后应早期切开引流,彻底刮除坏死软骨及肉芽。用庆大霉素或多粘菌素B冲洗脓腔,置硅胶管,术后每天冲洗至无脓时除管。形成脓肿,宜在全身麻醉下,沿耳轮内侧的舟状窝作半圆形切开,充分暴露脓腔,清除脓液,刮除肉芽组织。切除坏死软骨。如能保存耳廓部位的软骨,可避免如后耳廓畸形,术中用敏感的抗生素溶液彻底冲洗术腔,术毕创面撒布多粘菌素B等粉剂,将皮肤粘回创面,对好切口,不予缝合,以防术后出血形成血肿或日后机化收缩。然后置放多层纱布及适当加压包扎,若坏死软骨已剔净,术后换药即无脓液流出,逐渐愈合,若仍继续红肿,多需再次手术。

4、遗留畸形者可整形。浆液性软骨膜炎,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等,为防积液复发,局部应加压包扎;亦有抽液后用液氮作冷冻治疗,大多冷冻1至2次即可痊愈。可配合磁疗,超短波透热理疗。化脓性软骨膜炎: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早期可理疗。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彻底清除脓液、肉芽组织和坏死软骨。后遗严重畸形有碍外貌时,可作整形修复术。

中医学

1、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去腐消肿。

2、治疗方法

(1)外治:用芙蓉叶80g,大黄80g,黄连80g,黄芩80g,黄柏80g,泽兰80g,冰片2g。共研细末,黄酒调敷局部,或用凡士林调成软膏外敷。每日2次。如溃破后腐烂已止,用孩儿茶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冰片3g,麝香0.6g,血竭10g,三七10g。共研细末,撒于局部,待有水渗出时,再加煅龙骨3g撒之。

(2)内治:用银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天葵子15g,黄连10g,栀子10g,胆草10g,柴胡6g,丹皮10g,花粉10g,赤芍10g。水煎,每日1剂,分4次服。

安全提示


1、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B、庆大酶素或按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的全身应用。

2、脓肿切开引流,彻底清除坏死软骨及肉芽等,创腔以2.5%碘酊抗生素液反复冲洗,适当加压包扎,勿留有死腔。

3、耳廓畸形,3个月后行整形术。

4、本病重在预防。耳廓外伤后,须及时清创,预防感染。针灸或耳针治疗时务必严格消毒,切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