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简介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北部西麓,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0′26"~12058′02",北纬5 129′25"~5206′00",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24527公顷,核心区面积74183公顷,缓冲区面积29774公顷,实验区面积20 570公顷。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功能区划


总面积为124527公顷,核心区面积为74183公顷,缓冲区面积为29774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0570公顷。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设四个职能科室:办公室、科研监测所、保护管理所、宣教中心。保护管理所管辖两个管理站,三个检查站,一个瞭望塔。

主要保护对象


1、保护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寒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2、保护栖息于该生态系统中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3、保护森林湿地与额尔古纳河源头湿地复合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带湿润林业气候区,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总的特点是寒冷湿润,冬季漫长。四季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春季高温多风,降水量少;夏季温凉短促,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降雨强度大;秋季降温快,初霜早。保护区内河流纵横,河网密集,均属额尔古纳河水系。注入额尔古纳河的主要河流有水磨沟河、一流河、阿基马河、腰板河、西牛耳河和激流河。保护区内分布有四种土壤类型和九个亚类。也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区降水量高值区之一,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其特点是埋藏浅、易成井、水量大、水质好。根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85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1种。经调查研究确定有脊椎动物32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6种。保护区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5种。保护区内也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金属矿藏和非金属矿藏。

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独特,具有科研价值。由于多年冻土的影响,林地排水不良,加剧了沼泽化程度,土壤中具有明显的泥炭层、潜育层,形成土温低、肥力低的状况。因此,研究该区森林类型的发生与演替及变化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植物资源


主要保护对象是保护大兴安岭部山地原始寒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共有植物85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钻天柳、浮叶慈菇2种,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11种。保护区内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山杨等近10余个树种,兴安落叶松是组成保护区山地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呈明显垂直带谱分布。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共有野生植物858种,隶属于155科476属,其中低等植物152种,隶属于106属35科,主要包括藻类植物(65种)、大型真菌(87种);高等植物706种,隶属于120科370属,主要包括苔藓植物(167种)、蕨类植物(12种)、裸子植物(5种)、被子植物(522种)。保护区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即钻天柳、浮叶慈菇、东北岩高兰。

动物资源


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区系隶属于古北界、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保护区珍稀动物较多,在兽类中,有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泰加林)特有种8种,它们也是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稀有种或濒危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6种,占全国保护兽类总数的10.0%;在鸟类中,有特有种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5种。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经调查研究确定,迄今有329种脊椎动物,分属于33目71科,占内蒙古脊椎动物总数的46.2%。其中兽类56种,隶属于6目14科35属,占内蒙古兽类总数的40.6%,占中国兽类总数的8.8%;鸟类227种(11亚种),隶属于16目40科120属,占内蒙古鸟类总数的54.6%,占中国鸟类总数的20.1%。有一级保护兽类三种:紫貂、貂熊、原麝;有一级保护鸟类八种:黒鹳、金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黑嘴松鸡、白头鹳、丹顶鹤、白鹤。

气候特征


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兴安岭山地寒温带湿润林业气候区,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总的特点是寒冷湿润,冬季漫长。四季气候特征:冬季寒冷漫长;春季高温多风,降水量少;夏季温凉短促,雨量充沛,雨热同季,降雨强度大;秋季降温快,初霜早。

管理状况


总体目标

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最高限度地保持森林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稳定,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实现保护、科研、宣教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有限度的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各种设施设备,调整内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

工作任务

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4527公顷,其重点保护对象为:1、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寒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2、栖息该系统中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 3、森林湿地和额尔古纳河源头湿地;4、局部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兽类3种,二级6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二级保护鸟类35种。有植物858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区级18种,药用植物占大兴安岭药用植物40%以上。由于保护区野生动物不仅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保护区植被是大兴安岭地区植被的典型代表,该保护区对于大兴安岭植被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保护区地理状况、资源分布特点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功能区。保护区又分为保护区域和经营区域。

保护区域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不安排任何影响生态环境或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建设内容,以保护和拯救珍稀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为目的,始终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珍稀动植物种群自然生存长期繁衍。

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除必要的定位观测点人员,严禁任何其他人员进入,不得从事任何影响或干扰生态环境的活动,以使核心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在自然条件下自然演替和繁衍。保证核心区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原则上不在核心区进行任何工程建设。核心区总面积7418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9.57%。

缓冲区实行重点保护,在缓冲区内除可进行组织科研、教学、考察等工作外,不允许从事任何生产、生活活动。工程建设中除保护工程、科研监测工程外,不设立与保护、科研、教学无关的工程。缓冲区面积29774公倾,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9%。

科学研究

经营区域严格控制在实验区内,将保护区与莫尔道嘎林业局相连的区域划为实验区,作为发展经济为目的的综合利用、科研宣教、生态旅游、培育经济植物基地。在实验区内建有2个保护管理站,三个检查站和一个瞭望塔。主要包括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研究;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及纬度冻土的研究;原始林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种类种群分布,动植物分布和演替规律的观测研究;野生珍稀植物和重要资源植物物种的驯化、繁殖方法的研究;动植物病虫害及病虫害预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预报与防治的研究;野生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试验。实验区面积20570公顷,占总面积的16.53%。保护目的:维持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人为破坏,促进生物资源的恢复和发展,使对保护对象的保护与管理效果有实质性提高,维持生态平衡,最终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目标


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最高限度地保持森林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稳定,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以科学研究为中心,实现保护、科研、宣教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有限度的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的各种设施设备,调整内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保护区的保护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