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短褐

短褐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短褐




基本信息


拼音 shù hè

短褐是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穷苦人穿的一种衣服的称呼,短褐,又称“竖褐”、“裋褐”。

1.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短”“竖”“ 裋”三字同音,都读作“shù”。“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的上衣。“竖”也有童仆之意,因此“竖褐”也称童仆之服。

2.褐:麻料、兽毛编织物。

所以,短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

短褐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或指地位卑下的人。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

总结说来,短褐就是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出处


唐 司马贞 《索隐》:“裋,一音竖。谓褐布竖裁,为劳役之衣,短而且狭,故谓之短褐,亦曰竖褐。”;

音竖。竖褐,谓衣而竖裁之,以其省而便事也。”

唐 颜师古注:“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毛布之衣也。”

《史记孟尝君列传》:“而士不得短褐。”

《汉书贡禹传》:“家赀不满万贯,妻子糠豆不赡,短褐不完。”

《史记秦始皇纪论》引贾谊句:“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集解》引徐广句:“‘’一作‘’,小襦也,音竖。”

《墨子救宋》: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可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史书记载


“《急就篇》颜注:褐……或曰粗衣也;孟子注云:褐,一曰粗布衣一也,《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三引作短衣,《广韵》《五音集韵》引同, 《墨子》曰“人不可衣短褐”,皆以褐为短粗布衣。而不知短褐乃裋褐之误,裋褐字,音异义同,裋褐合言,或裋褐分言,旨义无殊,裋为长衣而非短衣。裋,《说文》曰:“竖使布长懦。”裋褐,颜注《汉书贡禹传》曰:“裋者,谓憧竖所著布长襦也。”程氏《演繁露》且谓:“褐者,裾垂至地。”如今之道服,实则依前所述。襦有短襦,亦有长襦,褐之制既同襦。”韦耀注《王命论》:“裋,谓短襦也。”不过大体上,长少短多,称为短褐,比较合理。实际上,庶人非贵族可比,为便于劳动操作,自以窄短为宜,宽带长衣之朝服非所适用也。再庶人限于财力,襦褐质料,大都为麻布,前所谓布襦粗衣是也。《诗经幽风》:“无衣无褐。”郑注云:“褐,毛布也。”大误。按褐,乃粗衣或布襦,不黄不皂,非毛布也。孟子曰:“若刺褐夫。”以褐夫对万乘,显然为贱者之服。郑氏误以褐为曷①,遂云:褐,毛布也。不知褐字从衣,曷②字从毛,用乃今之娄曷③,价贵于兰麻织成之布多矣,岂庶人所能服乎。况毛织品系西北胡人原产衣料,传人中国最早在春秋战国,比《诗经幽风》之作在其后,而谓庶人褐衣,即为毛布,实不通之论也。(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注①②:原字是曷加毛,既左曷右毛。③:原字是娄加毛和曷加毛。

相关分词: 短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