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都拉喇姓

都拉喇姓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都拉喇姓


都拉喇[都拉喇、杜拉拉、都拉尔,读音作dū lā lā(ㄉㄨ ㄌㄚ ㄌㄚ),满语为Dulara Hala]

一.姓氏渊源:

单一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东海女真都拉喇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都拉喇氏,亦称杜拉拉氏、都拉尔氏、多拉尔氏,满语为Dulara Hala,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吉林)、杜拉尔(今黑龙江讷河、嫩江一带)等地。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晚期以后,满族、鄂温克族都拉喇氏多冠汉姓为杜氏。

二.郡望:

吉林乌拉:亦称吉林乌喇,今吉林省吉林市。吉林乌拉为满语地名,意为沿江的城池。因明清两代为固戍边,抵御外侵,在此设厂造船,又称“船厂”。殷、周时期,吉林已有氏族部落。秦朝以前居住着满族祖先“肃慎人”。汉朝时期称挹娄,北魏时期称勿吉,隋、唐两朝称粟末靺鞨。辽国时期为辽东京道所辖,后改称女真。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女真族人建立了金国,灭辽国后,吉林成为金国领地。明朝时期,吉林隶属海西女真乌拉部统辖,为“乌拉国”。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吉林归属佟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政权领地。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率军,筹建吉林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政府调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流域的重镇,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康熙大帝于公元1674年东巡吉林时,巡视水师营后,挥笔作诗,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永吉州,州治吉林。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改永吉州为吉林厅。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吉林厅升为吉林直隶厅,次年又升为吉林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将吉林府改为吉林县。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改吉林县为永吉县,同时设立吉林市政筹备处。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9月21日,日寇占领了吉林,并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3月1日成立伪吉林省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日寇投降,民国政府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同年10月中共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会设在吉林市。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从吉林市撤出,民国政府成立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3月9日吉林市再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3月10日吉林省政府从延吉市迁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往长春市。1958年将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等县划归吉林市。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吉林市人民政府,辖四个城区(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四个县级市(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桦甸市)、一个永吉县、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牲乌拉:努尔哈赤取得乌拉国政权后,灭乌拉部,改称为打牲乌拉,在建立后金政权之后,在原乌拉部属地“布特哈乌拉”设置了“打牲乌拉总管署”。从清顺治四年(公元1648年)开始记述,从总管迈图起到清末兼总管乌音保止,计三十六任(包括兼任),三十一名人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满清政府直接管辖的特殊机构,是管理地方打牲部落行政事务的机关,负责向清皇室进贡以当地特产为主的经济特区。总管衙门设在吉林乌拉街城里十字街东面路北,依照副都统衙门式样修造,大门三间,仪门一座,川堂三间,大堂五间。供设龙牌,川堂后设印务处五间,左设银库更房各三间,右设松子、细鳞、干鱼等库四间。川堂前各按脚色分设采珠左、右翼办事八旗事务各五间,中设仪门一座。仪门处,分设东西捕鱼两翼办事房各三间。大门处,照壁一座。城东北隅,设仓廒七十间。衙院周围土筑群墙,东西墙角处建筑看守、更房各三间,驻有值班兵丁轮流守卫衙署。总管衙门有品位的官员六十九员,其中总管(三品)一员,翼领(即辅堂,四品)两员,分左右两翼,协助总管统理衙署事务。五品翼领四员,分管采、捕鱼等业务。一翼分四旗,每旗设骁骑校一员,计十六员。其他六十四员。领催以下的官兵四千二百七十六名,其中领催二十八名,珠轩头目一百十一名,铺副一百三十八名,打牲丁三千九百九十三名。为了纳贡的需要,清政府划出“贡山”、“贡江”,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疆域“南至松花江上游、长白山阴(今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地区);北至三姓(今黑龙江依兰)、黑龙江、瑷珲;东至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珲春、牡丹江流域。上下数千里,流派数百支。”领内有二十二处采贡山场和六十四处采珠河口,贡品达三千余种。清初规定呈送的贡品有人参和貂皮,乾隆年间免去这两项贡品,专门采捕东珠、蜂蜜、鲟鳇、松子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自清顺治四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结束,先后持续了二百六十四年。

三.历史名人:

都拉喇扎鲁察:(公元?~1909年待考),满族;满洲正白旗人,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吉林)。著名清朝将领。

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满清大臣赵尔丰(公元?~1911年)任驻藏大臣,率兵入藏,屡败受英国操纵的西藏叛军,阻止了英帝国主义北进的阴谋。都拉喇扎鲁察在从征西藏时阵亡,赠骑都尉。

都拉喇达尔达哈:(公元?~1909年待考),满族,都拉喇扎鲁察之族弟;满洲正白旗人,世居吉林乌拉(今吉林吉林)。著名清朝将领。

都拉喇达尔达哈与族兄都拉喇扎鲁察在从征西藏时阵亡,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赠云骑尉。

都拉喇新保:(生卒年待考),鄂温克族,满洲黑龙江镶白旗人(今黑龙江讷河)。著名清朝将领。

原为索伦部头领,后由于收集索集清朝政府所需贡品有功,累官至打牲乌拉衙门正三品总管,特赏副都统衔。

相关分词: 都拉 喇姓